•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步
  • 重量訓練
  • 跑10K
  • 跑5K
  • 瑜伽動作
  • 徒手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賈永婕與鐵人一哥謝昇諺等六人組「Team Taiwan」齊為台東「孩子的書屋」募款共計約212萬元
1
賈永婕與鐵人一哥謝昇諺等六人組「Team Taiwan」齊為台東「孩子的書屋」募款共計約212萬元
2
奧運名將帶隊 美國田徑隊力拚十面獎牌
3
什麼是 NIKE REACT?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賈永婕與鐵人一哥謝昇諺等六人組「Team Taiwan」齊為台東「孩子的書屋」募款共計約212萬元

2016-08-11
話題 跑步 鐵人三項 游泳 單車 活動

由賈永婕、王兆杰、台灣鐵人一哥謝昇諺、龐炳忠、簡志光、陳天熙六人組成「Team Taiwan」隊伍,從台灣時間7月25日晚間6點開始,歷時43小時58分,完賽世界高難度鐵人三項賽事-「倫敦到巴黎跨海鐵人三項賽 (The Enduroman Arch to Arc)」。團員們自英國倫敦大理石拱門開始超過140km的路跑,在低於16度的英吉利海峽海泳12小時57分鐘,接著在黑夜裡騎自行車奔馳291km,Team Taiwan六位團員挑戰自我,證明鐵人的意志能戰勝所有的不可能,成為台灣首次、也是亞洲第一組挑戰團隊!此次更以鐵人熱血精神結合公益,於7月6日起,為台東「孩子的書屋」募款共計約212萬元,並邀請書屋創辦人陳俊朗代表受贈。

由賈永婕、王兆杰、台灣鐵人一哥謝昇諺、龐炳忠、簡志光、陳天熙六人組成「Team Taiwan」隊伍,邀請書屋創辦人陳俊朗代表受贈

公益鐵人艱辛完賽 鐵人熱血感動郭董夫人曾馨瑩、小S響應捐款

Team Taiwan透過賽事為台東「孩子的書屋」募款宣傳,以鐵人的超強意志感染大家,並鼓勵將此精神投注在公益事務上,幫助書屋孩童實踐夢想。此次賽事過程相當感動人心,透過賽事的紀錄與鐵人們的分享,賽後仍有款項陸續湧入響應此次募款,各界義氣相挺為此次募款發揮更多影響力,除了Team Taiwan以團隊名義捐贈20萬元,而賈永婕公公王明德激賞兒子與兒媳挑戰的勇氣捐贈50萬元,另有郭台銘夫人曾馨瑩以個人名義捐贈50萬元、賈永婕閨密好友小S更助陣支持,以送賈永婕生日禮物名義捐贈10萬元,賈永婕更俏皮地說:「三天不洗澡,換得10萬塊生日禮物也值得了!」
現場Team Taiwan以象徵性儀式捐贈款項予孩子的書屋,由書屋創辦人陳俊朗代表受贈,陳俊朗說:「孩子們都很緊密關注Team Taiwan的參賽過程,看到團隊對於運動奮力的精神,更是鼓勵孩子,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克服困難、堅持下去!」

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克服困難、堅持下去

跨海戰役峰迴路轉 Team Taiwan以鐵人意志勇往直前

一路上一波三折,這次所有預料到和出乎意料的狀況,Team Taiwan都經歷了。剛到英國因為交通混亂沒有計程車載,團員們只好自己用跑的到飯店和海泳測試地點、開跑時因為導航故障,影響路線、泳渡英吉利海峽時導航船撞到礁石重返再出發、浪大到人在船上都站不穩、在海水裡冷到發抖累到抓狂都不能停,因為一停就會有失溫的危險…等狀況,這2天就像人生中的各種挑戰縮影,身體即使疲累不堪,但Team Taiwan依然完成這場鐵人戰役!

倫敦時間上午11點15分,鐵人一哥謝昇諺從英國倫敦大理石拱門出發,才剛開跑官方導航卻故障,多跑了4公里耗費體力。排定跑步第六棒次的賈永婕,路途中披荊斬棘般地跑過雜草叢中,雙腿不斷的被長滿刺的長草攻擊,忍著像皮鞭鞭打的刺痛,即使雙腿疼痛不已,賈永婕卻以一貫的幽默笑說:「希望等等英吉利海峽的海水能為雙腿消毒!」。經歷12小時,第一階段跑步挑戰結束,大夥心中的澎湃無法壓抑,因為強大的考驗即將來臨!

橫渡英吉利海峽低溫艱辛 萬名網友粉絲熬夜不睡 幫賈永婕加油打氣

抵達港口時,已是深夜,最令鐵人們感到棘手的是面對英吉利海峽的險峻環境,包含天候、洋流的影響及海水冷冽低溫考驗,是選手們需要克服身心靈障礙的重要關卡,更別說深夜黑暗中海渡。鐵人一哥謝昇諺以第一棒開啟橫渡英吉利海峽挑戰,然而,老天似乎準備了重重難關給Team Taiwan,比賽史上第一次發生導航船撞到礁石,船隻無法前行,但還好遇到好心的英國參賽者自願讓出船隻,當地凌晨4點,號角響起泳渡重新開始!

倫敦的天光漸漸亮了,雖然水溫一樣冷冽,但日光稍為減少與海洋對抗的恐懼感,隊長王兆杰表示:「亞洲第一團,無論海浪有多大,Team Taiwan永不放棄!」

團隊唯一一位女鐵人賈永婕,在泳渡接力賽中也需輪替2次海泳。第一次上岸冷到手不停發抖,還大喊「我可以不要再游了嗎?」;第二次游的過程中,更是耗盡氣力,雖然嘴上直呼:「我不行了!」,但還是咬緊牙根游完,上岸後馬上放聲大哭,還哭到無法直播影片,記錄這難得一刻!為了即時鎖定團隊動態,超過萬名網友粉絲們一起熬夜不睡,一定要等到團員們光榮上岸,經過12小時57分鐘搶灘之路挑戰成功,Team Taiwan身體再累,心仍不累!

賈永婕與Team Taiwan完成世界高難度鐵人三項賽,於巴黎凱旋門留下完賽紀念

歷時43小時58分完賽 賈永婕巴黎凱旋門兌現生日禮

約巴黎時間晚上十點開始,Team Taiwan在黑夜中輪流騎乘自行車朝著巴黎凱旋門邁進,鐵人們全力衝刺已無所畏懼!賽事接近尾聲,最後一棒由隊長王兆杰騎入香榭大道,全團則一起跑步圍繞在隊長身旁,衝往凱旋門迎接勝利!終於在台灣時間7月27日下午2點半,歷時43小時58分Team Taiwan成功完賽「倫敦到巴黎跨海鐵人三項賽(The Enduroman Arch to Arc)」!賈永婕在凱旋門前,興奮大喊,「不敢相信這就是我的生日禮物!」,而鐵人一哥謝昇諺也表示,完成挑戰又能幫助孩子的書屋,是他覺得最棒的一場比賽!從此,這場全球只有30幾組挑戰成功-世界最難鐵人賽事,Team Taiwan已經在2016年夏天,寫下台灣首次、亞洲第一組挑戰成功的歷史!
這一場如史詩般的三鐵奇幻旅程,不僅挑戰毅力、耐力與勇氣,而這背後所需的是不斷的練習與累積,和突破自我極限的鐵人意志,Team Taiwan六位團員一路上互相支援、互相打氣,透過臉書上世界各地的朋友與親友們的支持與鼓勵,是Team Taiwan最大的動力!此次也感謝Garmin企業對於賽事的共襄盛舉!

賈永婕完成世界高難度挑戰賽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奧運名將帶隊 美國田徑隊力拚十面獎牌

2017-08-22
賽事新聞台北世大運跑步話題

2017年台北世大運此次美國田徑代表隊星光熠熠,由短跑名將布瑞爾(Leroy Burrell)與傳奇選手劉易士(Carl Lewis)帶隊,以休士頓大學學生為主力組隊參賽,今天記者會上,布瑞爾喊出,相信選手實力,至少能為美國隊拿下十面獎牌。

美國田徑代表隊今天早上在台北田徑場進行首日練習,再由總教練布瑞爾、教練劉易士帶領其中3名選手阿爾曼(Valarie Allman)、小布瑞爾(Cameron Burrell)與瑞吉(Reggie Jaeger)出席媒體記者會。

奧運名將帶隊 美國田徑隊力拚十面獎牌

曾多次以選手身分參與奧運的布瑞爾與劉易士,都對此次台北世大運開幕典禮讚不絕口,布瑞爾透露,去年九月他們開始關注這項賽事,劉易士堅持一定要組隊參賽,對於學生選手而言,參與世大運能夠與各國選手競爭、接觸新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國際盛會。

奧運史上奪下九面金牌的劉易士也說,參加世大運對於學生選手而言,就像事先參與奧運一樣,是非常寶貴的經驗,此次美國田徑代表隊成員年齡介於18歲至20多歲,由20多位休士頓大學學生與其他學校共同組隊參賽。

兩位教練在美國都有帶領田徑學生社團。劉易士認為,在代表隊就像個大家庭,教練與選手的關係就像父母與孩子,當選手有好成績,教練們替他們開心,有困難也一同承擔。他們希望,選手們此次來台參賽,不只帶來好成績,更能體驗不同國家的文化。

就讀史丹佛大學的阿爾曼,代表參加鐵餅項目,她笑說,自己兩年前參加過韓國光州世大運以及今年倫敦田徑世錦賽,每個賽事都有不同意義,像世大運這樣的綜合賽事,可以看見不同運動項目,學生選手們能聚集在一起,與各國選手交朋友,對於選手而言非常有幫助。

來自肯特州立大學的瑞吉則稱讚,對於台北世大運開幕相當印象深刻,將台灣文化呈現地淋漓盡致。他認為,在世大運可以跟各國精英運動員競賽交流,另外「身為一個旅客我很興奮可以多嚐嚐台灣美食。」他笑說,要拍下這裡吃到的食物、見過的風景,在網路上跟朋友們分享台灣的好。

劉易士也說,自己過去到許多國家參賽,他下定決心,每次出國比賽都要認真體驗當地文化、嚐當地美食,因此到每個國家都相當珍惜;他也告訴隊上選手,要讓台灣透過比賽認識最棒的美國文化,並在世界各國面前表現美國最棒的一面;不只為國家爭取最佳的成績,更得為田徑界作出貢獻。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什麼是 NIKE REACT?

2017-06-21
NIKE鞋子跑步配備館

作為Nike緩震革命的一部分,Nike React重新定義發泡材質和其他緩震系統的可能性——例如   Nike Air VaporMax  和採用ZoomX發泡材質的Nike Zoom Vaporfly 4% ——讓每位運動員都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科技。

NIKE REACT

發泡材質可以很輕量,也可以有彈性。但是一般來說,發泡材質不能同時既輕量又有彈性,而且還有出色的耐久性。對於包括緩震專家和化學工程師在內的Nike創新團隊來說,這個障礙正是其創新的動力,他們攜手開發了一種同時兼具三種優勢而非其中兩種的發泡材質。這項成果便是Nike React,既是Nike緩震科技的再次創新,也是鞋類發泡材質材料的重要突破。

Nike React也是Nike善於內部製造及創新的實例。在數百次重複中,Nike對化學物質進行精細微調——使用科學方法往材料中加入新的屬性。不妨聯想一下蛋糕配方——Nike React的研發也從測試各類原材料開始,看哪種成分能夠得出最好的結果。這一Nike專有的發泡材質可以完全掌控Nike React的特性和製造過程,也能夠將這一創新成果運用到更多的運動員和運動項目中。

Nike React可以提供優秀的回彈

儘管Nike React擁有多項顯而易見的性能優勢,不過沒有其他運動能像籃球一樣流暢、有效地同時檢視Nike React所具備的三項特質。籃球運動需要連續地變換方向和速度,或在轉瞬之間完成起跳,而這些動作都在不斷挑戰球鞋的極限。Nike React這種材料讓人感覺既鬆軟有彈性,同時也柔軟且穩定。

Nike React可以提供出色的能量回饋,隨著比賽的進行,始終保持一致的腳感。

Nike React首先應用於Jordan Super.Fly 2017和Nike React Hyperdunk 2017,由Draymond Green初次穿著亮相。每雙球鞋都含有一個全掌長度的內嵌Nike React核心。

兩款籃球鞋的設計過程都有運動員資料作為支援——他們如何移動,如何變換方向,如何施力——均由Nike運動研究實驗室提供。壓力分佈圖將這些資料視覺化,準確地顯示運動員需要支撐的部位,可以全面優化緩震性和抓地力。

作為Nike緩震革命的一部分,Nike React正在重新定義發泡材質和其他緩震系統的可能性——例如Nike Air VaporMax 和採用ZoomX發泡材質的Nike Zoom Vaporfly 4%——讓每位運動員都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科技。

資料提供:NIK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步
  • 重量訓練
  • 跑10K
  • 跑5K
  • 瑜伽動作
  • 徒手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