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 29 歲的澳洲人圖莉亞∙皮特(Turia Pitt)在2011年9月參加一場越野賽時被無情山火毀去全身超過六成的皮膚與好幾根手指。不過,熱愛運動的她並未就此放棄生命,相反地,她不但積極參與復健,重拾跑步游泳等運動訓練,而且克服皮膚可能在水中的壓力,積極的準備參加鐵人三項比賽!就在2016年10月夏威夷可納 (KONA)所舉行的IRONMAN世錦賽上,她和其他選手一樣,完成了3.8公里游泳、180公里的自行車和42.195公里的馬拉松項目,而且,她的成績是令人敬佩的14小時34分30秒!
2011年一場在澳洲金伯利舉行的100公里越野賽中,因為大會誤判狀況,沒有考慮附近的森林大火而停賽,導致許多跑者遭到了程度不一的燒傷,圖莉亞算是其中相當嚴重的受害者。五年過去,圖莉亞前前後後總共接受了200多次大小手術,也成功控告主辦單位疏失獲得賠償,但是她身上的嚴重傷害已經無法彌補。醫生告訴她,她不應該再從事跑步等劇烈運動了。
不過好勝的圖莉亞並未因此退縮,在積極做復健治療之後,她很快地重拾這些她所熱愛的運動,而且,她將目標延伸到鐵人三項。因為她手指已經被截掉好幾根,因此自行車需要因為她的狀況而做特製改造,包括手把上的煞車,以便能讓她順利使用。
由於身上有65%的燒傷,圖莉亞的身體無法正常調節體溫,而且皮膚特別脆弱,因此她也必須穿著特製的鐵人服來抵抗夏威夷的高溫,同時幫助她身體能夠順利排汗。
賽事當天,當圖莉亞進入最後一項馬拉松的起跑線時,她看起來非常有自信。不過,最後的這段比賽才是對於選手們最大的考驗,因為他們將通過一整片無盡的黑色熔岩地形,由於黑色會吸熱,因此氣溫通常會高達40度以上,光是待在那邊就令人難以忍受,更何況是要跑一場馬拉松。在賽前,圖莉亞也告訴記者說,她認為最後這段馬拉松是最困難的挑戰,她甚至沒有把握能夠完成。「為了這場比賽,比起一般人的標準鐵人三項裝備,我需要準備得更多,我也會穿上抵禦酷熱的白色衣物例如涼爽袖套等等,」她說,「不過,我寧可跌進黑色熔岩的裂縫而失敗,也不想因為沒有來參加而讓我的生命乏善可陳。」
事實上,這是圖莉亞第二次參加IRONMAN超級鐵人三項比賽。她的第一場賽事是今年5月在澳洲Port Macquarie舉辦的IRONMAN鐵人三項競賽,一樣是總長度226公里距離的超級賽事。
IRONMAN世錦賽一向是鐵人三項領域中最高等級的競賽,是鐵人們嚮往的最高殿堂。今年,有2,300位選手共襄盛舉,站上了可納的游泳起跑線。一般參賽組別的總完賽關門時間是17個小時。
是否在跑步前或跑步結束後做有關下肢伸展的動作時,突然時有頭昏暈眩的情況嗎?如果妳是一位女性跑者,很有可能是因為月經以及飲食控制等問題,造成身體缺鐵性貧血,但是也有可能是運動性貧血或運動後低血壓造成的暈眩問題,不論如何,在跑步後發生這樣的事情時,一定要真正了解導致運動暈眩的原因才能改善。
跑步後頭暈的情況對於跑步者來說比較常見。在醫學上,把它稱為姿勢性低血壓,它是由於體位的改變導致腦供血不足所引起。在劇烈跑步運動後你的血管會額外擴張,這時頭暈症狀就有可能產生。因此,我們在跑步訓練結束後就會出現體位性低血壓造成的頭暈症狀,但是這個症狀是可以改善的。
馬拉松長跑類型的耐力型有氧運動容易導致運動性貧血的問題,如果日常飲食過度著重碳水化合物,鐵質攝取不足時容易導致運送氧氣的紅血球血紅蛋白合成能力下降,進而導致紅血球攜氧能力下降,除了容易產生暈眩情況,還常間接造成腹痛及恢復速度緩慢等問題。如果有貧血的困擾,可以試著補充富含鐵質的食物,像是牛肉、魚貝類、動物肝臟或維他命等,因為長時間耐力運動可能會導致不同的營養性貧血問題,蛋白質、葉酸、維他命C、維他命B6、維他命B12或礦物質銅的不足也都可能造成貧血。當發現有貧血狀況時,建議透過專業醫生進一步分析造成貧血的真正原因,才能有效改善貧血問題。
比起蔬菜中的鐵質,肉類的鐵質更容易被腸道吸收,不僅如此,吃肉還可以幫助腸道吸收蔬菜的鐵質。那到底要哪種肉最能補充鐵質呢?答案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牛肉,比起其他肉類,牛肉含有更多的鐵質,多吃牛肉也是一個有效補充鐵質的好方法。不過,也不應無節制地大啖牛肉,因為肉類含有較多脂肪,愛運動的你應該選擇瘦肉較多部位同時攝取適當份量,才能為你帶來真正健康。
牛肉除了富含鐵質外,最廣為人知便是它豐富的蛋白質。身為一位長期運動的跑步愛好者,牛肉除了是CP值相當高的營養來源外,更含有許多對運動員重要的營養成份,比起許多加工過的營養補給品,牛肉更是運動後大家都喜愛的可口美味食物。
資料來源/明醫網
責任編輯/妞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