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體感互動 抱石攀岩變身趣味遊戲
1
體感互動 抱石攀岩變身趣味遊戲
2
抗熱5大策略 避免你參賽中跑到爆掉、騎到痙攣
3
台北周五綠色運輸日──12月周五騎單車請你喝咖啡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體感互動 抱石攀岩變身趣味遊戲

2016-11-26
話題 戶外運動 生活 趨勢 攀岩 極限運動

現代人越來越注重養生,運動健身成為顯學。一個由攀岩愛好者組成的新創公司,希望能吸引更多人加入攀岩運動的行列,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籌備研發了互動攀岩系統,結合虛擬實境的互動遊戲與真實的攀岩牆,希望以遊戲方式來吸引一般大眾的目光。

互動攀岩吸引運動愛好者參與。

體感遊戲搬上攀岩牆 訓練體力也考驗機智反應

這間名為動科技的新創公司,將時下最夯的體感遊戲機搬上攀岩牆,結合投影的效果,在牆上製作虛擬互動的遊戲,攀爬者一上牆按下開始鍵,就會有數個白色的泡泡在四周出現,攀爬者要在牆上找到這些泡泡,在牆上快速移動,以手或腳把這些泡泡擊破就能得分。遊戲時間可長可短,「但是經過我們數百次的實驗,在牆上待幾分鐘就滿身大汗了!」動科技研發團隊笑著說。

甫獲2020東京奧運納入比賽項目的運動攀岩,根據國際運動攀岩總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Sports Climbing,後簡稱IFSC)2015年的統計,約有三千五百萬人投入,隨著室內攀岩場的興起,近幾年將攀岩當作健身運動的場地及人口更呈起飛之勢。亞洲攀岩發展最早的日本,從2008至2015,室內攀岩場數字從96成長到435,成長率450%。在澳洲,2008年至今,攀岩場的會員數則從2萬3千多名成長了將近三倍,到達6萬5千人。

攀岩走向普及 新手也可輕鬆上場

動科技表示,攀岩從以往的極限運動形象,慢慢地走向一般大眾,成為下班或課餘很好的運動方式,關鍵就在日漸增加的人工攀岩場。這些攀岩場的普及,讓這項初學者可以不需要添購許多的裝備,或擔心安全技術不足,只要一身輕便的運動服,馬上就可以享受全身伸展的樂趣,很有效率的達到運動健身的效果。

耗時研發 進軍國際

看好攀岩市場商機,各種創意滿滿的攀岩商品也開始出現。動科技指出,互動攀岩的想法從一年多前開始萌生,因為新創有限的人力和資源,摸索了一年才終於把想像中的互動化為真實的產品,做出台灣第一個、在全球也居於領先地位的互動攀岩牆。「我們希望,不只是將攀岩這項好玩的運動推廣給更多人,也期待能以台灣研發的自有品牌,進軍國際!」

從入門開始 與攀岩場館合作 漸進發展

研發過程中,一度碰到體感軟體和攀岩牆「水土不服」的困擾。「體感機的設計是讓人正面對著它來操作,但人一上牆,就是背面朝著體感機,在辨識上一度發生混淆。而且攀岩牆的牆面有各種不同的傾斜角度,一旦角度改了,體感機的程式就要跟著調整」,研發團隊舉例說明。

動科技說,這套系統從入門的遊戲開始,希望吸引初學者的目光,接下來會持續研發更多產品,提供給進階者、教練,甚至頂尖選手的訓練相關軟體。目前該公司首先與台北市的紅石攀岩場合作,舉辦各種有趣的體驗活動及企業團體課程。

高手過招 展現飛簷走壁絕技

動科技於2016年11月25日率先於紅石攀岩場舉辦了一場「高手過招」的表演賽,邀請了國內頂尖攀岩好手共襄盛舉,親身體驗這款遊戲的挑戰性與刺激性。雖然攀在牆上視角較為有限,無預警出現的投影泡泡令眾好手們也顯得稍稍手忙腳亂了些,不過在工作人員們「左上、右上、旁邊還有一個⋯⋯」等等口令協助之下,還是一一順利完成遊戲,並紛紛表示「很有挑戰,不過很好玩」。

眾好手完成表演賽後合照。

以下為此次參與好手名單:

小傑(曾俊傑):現任國手及男子甲組冠軍,亦為資深教練。認真訓練,橫行各大比賽,聞者莫不為之色變。

周俊明:人稱首席,佔據台灣攀岩界第一名的位置多年而得名,並曾多次在亞洲杯錦標賽獲得佳績,獨樹一幟。

林嘉翔:攀岩界的新星,台灣青少年代表隊選手之一,從小積極培訓,朝向專業選手目標邁進,前途不可限量。

秦子翔:亮眼的新秀選手,多次入選青少年代表隊,年紀輕輕岩齡卻已超過十年,出國比賽經驗豐富,實力不可小覷!

杜懿修:攀岩新星,目前互動攀岩賽的紀錄保持人,迅速掌握遊戲技巧,將攀岩訓練的成果良好轉化為得分利器,冠軍呼聲很高。

關於動科技互動攀岩公司
動科技由一群攀岩人組成,對於攀岩運動有著極高的熱情,希望將這項好玩的運動推廣給更多人!致力於研發互動攀岩技術的軟體及硬體,適合既有攀岩場使用,同時動科技也研發整套的互動攀岩牆,適合有一小塊空間可以讓人休閒和運動的機關行號、健身房或學校等。運動即遊戲,遊戲及運動是我們的宗旨,全世界都是我們的揮灑空間,希望台灣能多一個在世界上發光發熱的品牌。

fb 動科技互動攀岩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抗熱5大策略 避免你參賽中跑到爆掉、騎到痙攣

2019-06-03
觀念跑步馬拉松鐵人三項戶外運動知識庫

即使避開夏天,在台灣春、秋季期間比馬拉松、鐵人三項這類耐力型競賽,仍可能增加選手們熱到「爆掉」的機會,所以台灣的跑者、鐵人們該如何應對炎熱的比賽顯得特別重要!以下5大策略讓你在耐力比賽途中較能適應酷熱天氣、避免爆汗脫水導致運動表現下降,甚至造成痙攣、高血鈉症、熱衰竭等運動傷害。大熱天比賽前,先規劃好你的抗熱策略吧!

抗熱5大策略 避免你參賽中跑到爆掉、騎到痙攣 ©AsiaTRI.com

賽前熱適應

無論如何,「準備」是你最好的朋友!適應炎熱就像任何運動項目一樣要事先練習。因此,如果你已經報名了一場歷年來溫度偏高的賽事,那就從夏天起增加自己的熱適應能力,例如熱瑜伽、三溫暖、讓你爆汗的室內飛輪課都相當適合。其他熱適應方式可參考《馬拉松、三鐵等耐力運動的夏日訓練策略》。

擬定補水計畫

除了配速計畫,對比賽同樣重要的是補水和營養策略。我們都知道,在耐力運動中身體含水的多寡,與脫水和運動表現降低息息相關。除了比賽期間補水策略,開賽前適當喝水也相當重要;同時須確保賽前幾天身體都有充足的水分,將尿液外觀維持在淡淡的稻草色,可作為水分適當的標準。此外,賽前避免酒精,因為攝取酒精會造成利尿作用,當身體內水份減少過多,就會降低有氧運動的能力、增加脫水現象。

除了配速,對比賽同樣重要的是補水和營養策略 ©Forbes Advocate

T1轉換後展開策略

雖然鼓勵從游泳轉換成自行車(T1)之後盡早補水,但每位選手的補水策略有些許差異。在開放式場域游泳,可能吞下大量的湖水、海水以及空氣,可能對胃造成嚴重破壞,這可能是大多數鐵人都曾經歷過的。因此,當你離開T1轉換區騎上自行車,先暫時給胃一點時間冷靜,採取小口啜飲而不是大口大口地喝,請記住這個喝水方式並全程使用,尤其在游泳後必須遵守,以避免胃痙攣。

賽前流汗率測試

T1之後就必須掌控好你的補給節奏,然而多久該補給一次,每次該補充多少水﹖因為每個人流汗率各異,也會有不同標準。為了更瞭解自己的補水需求,建議在賽前先進行60分鐘流汗率測試﹕在1小時模擬比賽強度的訓練前後,分別測量自己體重,如果途中沒有進食、上廁所或休息等外在因素,那就很容易測量出1小時運動中身體流失的液體(詳細補水計算方法可參考《跑步前、跑步中精準補水攻略》)。流汗率測試能避免你過度補水狂跑廁所、或是補水過少嚴重引發高血鈉症。

能量膠是耐力比賽中較常見方便使用的補給品 ©Alamy

除了水,碳水化合物的消耗是耐力運動中出現疲勞的關鍵原因,所以你的水瓶裡裝了什麼就是重點。當你爆汗運動,身體排出大量礦物質和鹽,而這些流失掉的水、碳水化合物、鈉、鉀、鎂和鈣,都是維持肌肉功能不可少的營養素,缺乏可能會引起痙攣,甚至毀了整場比賽。市面上戶外用品店、馬拉松用品店都會販售各類果膠、果凍、鹽錠等補給品。更詳細的能量補給可參考《跑馬幫手能量膠怎麼吃?吃多≠滿滿能量》。

資料來源/British Triathlon, 運動生理學網站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台北周五綠色運輸日──12月周五騎單車請你喝咖啡

2016-12-02
話題戶外運動生活趨勢單車新聞

你今天騎車通勤了嗎?臺北市自行車道路網四通八達,YouBike站點遍布全市,使用自行車在城市中移動已經成為你我的最佳選擇,為了鼓勵大家使用自行車上下班,臺北市政府透過舉辦「單車通勤日請你喝咖啡」的活動,鼓勵單車通勤。大家只要在12月的每周五早上7:30-9:30騎乘自行車,即可於松江路、復興南北路等自行車道周邊、各大路口的YouBike站點附近,發現「單車通勤日請你喝咖啡」的活動攤位,享用免費咖啡、小點心,讓你快樂的星期五再添一點精彩!

為朝永續城市邁進,改善生活環境、空氣品質,臺北市政府訂定每周五為綠色運輸日,鼓勵市民朋友於星期五使用捷運、公車、自行車等綠色運具上下班,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並養成市民每周至少使用1次綠色運輸的習慣。另隨著幹道自行車路網初步完成,公共自行車租借站點逐步遍及臺北市,為鼓勵市民多加使用自行車,臺北市政府交通局特別舉辦單車通勤日請你喝咖啡活動,於今(105)年12月份,每周五上午7時30分至9時30分擺設攤位由原六個增加為12個,供騎單車市民領取咖啡點心,擴增活動範圍觸及讓更多市民朋友參與,共同響應周五綠色運輸日。

2016年12月,臺北市政府訂每週五為綠色運輸日,鼓勵民眾騎車通勤送咖啡。 臺北市政府提供

單車通勤日請你喝咖啡12月活動時間為每周五上午7時30分至9時30分,市民朋友只需要於活動時間騎乘自行車至指定地點,即可享用免費咖啡、小點心;活動地點包括松江民生(西北角)、松江南京(東北角)、新生和平(東北角)、南京復興(西南角)、信義復興(西南角)及市府松壽(東南角)等6處固定攤位;另6處攤位則每周調整擺放位置並公告,以讓更多市民朋友有機會參與活動,同時增加活動趣味及驚喜。

交通局指出,臺北市自行車路網四通八達,YouBike站點遍及全市,每周五選擇用單車通勤,不僅響應周五綠色運輸日,還能運動健身,歡迎大家告訴大家,揪朋友一起在冷冷的天享受暖暖的咖啡,為快樂的星期五再添一點精彩,騎車通勤,不僅環保、減碳,更是運動、健身的好機會喔!

另外,臺北市政府提醒您,自行車禁行騎樓;自行車超越行人前請說借過,再從左側緩慢通過並說謝謝。

2016年12月,臺北市政府訂每週五為綠色運輸日,鼓勵民眾騎車通勤送咖啡。 臺北市政府提供

「12月單車通勤日請你喝咖啡」活動詳情
date 12月2日、12月9日、12月16日、12月23日、12月30日,上午07:30~09:30(12月份的每週五上午)

place
12月2日攤位位置(編號/攤位路口/地點說明):
1. 松江民生─路口西北角、捷運行天宮站1號出口
2. 松江南京─路口東北角、Youbike站旁
3. 市府松壽─路口東南角、世貿三館旁
4. 新生和平─路口東北角、大安森林公園
5. 南京復興─路口西南角
6. 信義復興─路口西南角、捷運大安站3號出口
*7. 忠孝復興─路口西南角、復興南路側
*8. 南京林森─路口東北角、Youbike站旁
*9. 南京三民─路口西北角、捷運南京三民站1號出口
*10.仁愛延吉─路口東南角、Youbike站旁
*11.信義敦化─路口東北角、Youbike站旁
*12.新生信義─路口西南角
*編號7~12的攤位每周位置都會調整並公告,讓大家在城市中騎自行車的時候更有驚喜的感覺喔!大家也可以自備環保杯,更環保喔!

攤位特色
☆ 特定攤位提供的手沖咖啡,由專業咖啡師依照當日氣溫及咖啡口味,現場沖煮高水準的手沖咖啡
☆ 於任一攤位打卡拍照上傳Facebook即可獲得限量神秘禮物!

主辦單位
臺北市政府交通局
台灣城市單車聯盟 TUBA

活動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96867337438891/​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