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瑜伽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跑步訓練
  • 跑步
  • 運動器材
  • 重量訓練
  • 瑜伽動作
  • 伸展
  • 跑5K
  • 核心肌群
  • 下半身肌群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台北周五綠色運輸日──12月周五騎單車請你喝咖啡
1
台北周五綠色運輸日──12月周五騎單車請你喝咖啡
2
2023 Marechal LAVA Tour de Pingtung
第三屆「2023環屏東自行車挑戰」 將要帶你騎過CNN 選定的世界12大美景!
3
國家級教練姜義村
用十年營造動無礙環境 姜義村談身心障礙者運動
1
台北周五綠色運輸日──12月周五騎單車請你喝咖啡
2
2023 Marechal LAVA Tour de Pingtung
第三屆「2023環屏東自行車挑戰」 將要帶你騎過CNN 選定的世界12大美景!
3
國家級教練姜義村
用十年營造動無礙環境 姜義村談身心障礙者運動
1
台北周五綠色運輸日──12月周五騎單車請你喝咖啡
2
2023 Marechal LAVA Tour de Pingtung
第三屆「2023環屏東自行車挑戰」 將要帶你騎過CNN 選定的世界12大美景!
3
國家級教練姜義村
用十年營造動無礙環境 姜義村談身心障礙者運動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台北周五綠色運輸日──12月周五騎單車請你喝咖啡

2016-12-02
話題 戶外運動 新聞 單車 趨勢 生活

你今天騎車通勤了嗎?臺北市自行車道路網四通八達,YouBike站點遍布全市,使用自行車在城市中移動已經成為你我的最佳選擇,為了鼓勵大家使用自行車上下班,臺北市政府透過舉辦「單車通勤日請你喝咖啡」的活動,鼓勵單車通勤。大家只要在12月的每周五早上7:30-9:30騎乘自行車,即可於松江路、復興南北路等自行車道周邊、各大路口的YouBike站點附近,發現「單車通勤日請你喝咖啡」的活動攤位,享用免費咖啡、小點心,讓你快樂的星期五再添一點精彩!

為朝永續城市邁進,改善生活環境、空氣品質,臺北市政府訂定每周五為綠色運輸日,鼓勵市民朋友於星期五使用捷運、公車、自行車等綠色運具上下班,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並養成市民每周至少使用1次綠色運輸的習慣。另隨著幹道自行車路網初步完成,公共自行車租借站點逐步遍及臺北市,為鼓勵市民多加使用自行車,臺北市政府交通局特別舉辦單車通勤日請你喝咖啡活動,於今(105)年12月份,每周五上午7時30分至9時30分擺設攤位由原六個增加為12個,供騎單車市民領取咖啡點心,擴增活動範圍觸及讓更多市民朋友參與,共同響應周五綠色運輸日。

2016年12月,臺北市政府訂每週五為綠色運輸日,鼓勵民眾騎車通勤送咖啡。 臺北市政府提供

單車通勤日請你喝咖啡12月活動時間為每周五上午7時30分至9時30分,市民朋友只需要於活動時間騎乘自行車至指定地點,即可享用免費咖啡、小點心;活動地點包括松江民生(西北角)、松江南京(東北角)、新生和平(東北角)、南京復興(西南角)、信義復興(西南角)及市府松壽(東南角)等6處固定攤位;另6處攤位則每周調整擺放位置並公告,以讓更多市民朋友有機會參與活動,同時增加活動趣味及驚喜。

交通局指出,臺北市自行車路網四通八達,YouBike站點遍及全市,每周五選擇用單車通勤,不僅響應周五綠色運輸日,還能運動健身,歡迎大家告訴大家,揪朋友一起在冷冷的天享受暖暖的咖啡,為快樂的星期五再添一點精彩,騎車通勤,不僅環保、減碳,更是運動、健身的好機會喔!

另外,臺北市政府提醒您,自行車禁行騎樓;自行車超越行人前請說借過,再從左側緩慢通過並說謝謝。

2016年12月,臺北市政府訂每週五為綠色運輸日,鼓勵民眾騎車通勤送咖啡。 臺北市政府提供

「12月單車通勤日請你喝咖啡」活動詳情
date 12月2日、12月9日、12月16日、12月23日、12月30日,上午07:30~09:30(12月份的每週五上午)

place
12月2日攤位位置(編號/攤位路口/地點說明):
1. 松江民生─路口西北角、捷運行天宮站1號出口
2. 松江南京─路口東北角、Youbike站旁
3. 市府松壽─路口東南角、世貿三館旁
4. 新生和平─路口東北角、大安森林公園
5. 南京復興─路口西南角
6. 信義復興─路口西南角、捷運大安站3號出口
*7. 忠孝復興─路口西南角、復興南路側
*8. 南京林森─路口東北角、Youbike站旁
*9. 南京三民─路口西北角、捷運南京三民站1號出口
*10.仁愛延吉─路口東南角、Youbike站旁
*11.信義敦化─路口東北角、Youbike站旁
*12.新生信義─路口西南角
*編號7~12的攤位每周位置都會調整並公告,讓大家在城市中騎自行車的時候更有驚喜的感覺喔!大家也可以自備環保杯,更環保喔!

攤位特色
☆ 特定攤位提供的手沖咖啡,由專業咖啡師依照當日氣溫及咖啡口味,現場沖煮高水準的手沖咖啡
☆ 於任一攤位打卡拍照上傳Facebook即可獲得限量神秘禮物!

主辦單位
臺北市政府交通局
台灣城市單車聯盟 TUBA

活動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96867337438891/​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第三屆「2023環屏東自行車挑戰」 將要帶你騎過CNN 選定的世界12大美景!

2023-02-16
賽事單車戶外運動話題

越來越多人喜愛透過運動,去認識一座城市。今年5/6~5/7即將第三年舉辦的「2023 Marechal LAVA Tour de Pingtung 英友達環屏東自行車挑戰」,將會帶領大家進行一場「國境之南」的騎乘之旅!

2023 Marechal LAVA Tour de Pingtung
第三屆「2023環屏東自行車挑戰」 將要帶你騎過CNN 選定的世界12大美景!

用雙輪把山海美景盡收眼底

「2023環屏東自行車挑戰」於屏東縣舉辦兩日自行車活動,首日由大鵬灣青洲灣出發, 經由具有幸福公路之稱的縣道 185 線「沿山公路」自行車道,一路向南往車城濱海景觀公路、福安大橋、龜山大橋,將墾丁海景風光一覽無遺;接著挑戰 CNN 選定世界12大美景的高點「關山」 ,再回到墾丁福華渡假飯店享用豪華自助餐。

第二日由墾丁福華渡假飯店出發,沿著台 26 線,經由台灣最南端後再往北挑戰旭海、牡丹、枋寮等知名景點,並經過屏東地標的大鵬灣跨海大橋,最後回到青洲灣,結束本日的挑戰。兩日將騎過屏東線具有代表性之山際線、海際線,用雙腳把美景盡收眼底。

 

屏東特色美食 一次享用

除了騎車感受美景,更不能忘了享用美食!這次的特色補給納入了屏東特色名產,如位於車城福安宮內的「石川綠豆蒜」、濕潤的蛋黃帶著鹹香滋味的「鹹鴨蛋」、扎實綿密的「阿品芋粿」,以及排灣族傳統美食「吉拿富」等,豐盛補給更讓選手直呼:「練腿力更要練胃口!

屏東特色名產
這次的特色補給將納入屏東特色名產!

質感報名好禮

「2023環屏東自行車挑戰賽」本次的主視覺以金色線條勾勒,呈現出在夕陽映照下,屏東的山與海光芒熠熠之景,騎士享受吹拂在臉上的風。此款主視覺延伸到報名禮的設計。丈青色為底的報名紀念 T-Shirt,鑲上金色主視覺 logo 是最百搭的款式;設計質感的「輕量斜背袋」能裝手機、鑰匙等小物,讓人自如穿梭於城市與自然之中;另外,參加兩日組的選手將能額外獲得「紀念水壺」與「16 合 1 自行車工具組」,是騎車的最佳配備。

報名紀念 T-Shirt
丈青色為底的報名紀念 T-Shirt,鑲上金色主視覺 logo 是最百搭的款式。
輕量斜背袋
另外還有具有設計質感的「輕量斜背袋」能裝手機及鑰匙等小物。

憑東港住宿體驗傳統工藝文化

為感謝選手報名「2023 Marechal LAVA Tour de Pingtung 英友達環屏東自行車挑戰」活動,協辦單位「交通部觀光局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特別規劃「免費體驗魚線椅DIY活動」,凡報名參加之選手,憑5月5-7日期間東港地區住宿憑證,就能體驗老船長的編織心法「魚線椅」,深度認識屏東傳統工藝文化。

「2023 Marechal LAVA Tour de Pingtung 英友達環屏東自行車挑戰」現正報名中,一起用雙腳認識屏東吧!

2023 Marechal LAVA Tour de Pingtung 英友達環屏東自行車挑戰

第一日

●時間:2023年5月6日(六)

●起終點:大鵬灣青洲灣 – 墾丁福華渡假飯店

●總公里數:121 公里

第二日

●時間:2023年5月7日(日)

●起終點:墾丁福華渡假飯店 – 大鵬灣青洲灣

●總公里數:150 公里

2023 Marechal LAVA Tour de Pingtung 英友達環屏東自行車挑戰-活動報名

 

資料提供/台灣鐵人三項股份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林彥甫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用十年營造動無礙環境 姜義村談身心障礙者運動

2021-05-10
專訪路跑鐵人三項人物誌戶外運動

「『愛運動‧動無礙』顧名思義就是大家都是愛運動的人,但是後面的『動無礙』就比較難做到,因為我們很喜歡運動,但運動過程中會遇到一些阻礙。希望透過這個口號,告訴大家我們愛運動,希望大家幫助身心障礙者能『動無礙』。」姜義村教授表示。前身是跆拳道選手、國家級教練的姜義村,大學畢業後放棄獸醫優渥出路,考上研究所投身教育事業。現職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教授兼系主任。

國家級教練姜義村

2020年帶領身心障礙者及攜手產官學界人士,組成十隊接力隊伍參加了台東 LEXUS IRONMAN 70.3 Taiwan 的姜義村,前身是跆拳道運動員的姜老師不只是熱愛運動,並長期關注於休閒教育/治療、生命教育、身心障礙休閒、適應體育等。對他來說,這一次帶領身心障礙夥伴們完成鐵人賽事,除了擔心更是開心。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姜義村教授
姜義村教授(右三) 照片來源:雄麒跆拳道館

常人看不見的超障礙空間

「我們很常看到『無障礙空間』,」姜義村表示:「事實上很多運動場所對身心障礙者來說是『超障礙』,充滿各式各樣的阻礙,例如說前往該地的交通不便、或者是入場館的報名、相關資訊不足,更不用談很多的賽事並不利於視障者報名,譬如有些比賽需要上階梯下階梯,那輪椅組的就沒辦法報了。」

對身心障礙者來說,有些軟體與硬體的設置是不夠細緻的,致使許多身心障礙者即使有意願嘗試運動,也往往受限於現實的環境。姜義村本身協助轉播過東京馬拉松賽,對輪椅組選手印象深刻:「那你就會知道,這個賽道是輪椅可以完成的。所以希望賽會在規劃賽事時,知道身心障礙者是愛運動的,那麼可不可以讓我們動無礙。」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姜義村教授

自痛苦淬鍊 初嘗鐵人賽事

在此次隊伍的選手中,許多選手非屬耐力運動項目,但為何把目標放在鐵人運動上,姜義村有自己的見解與想法:「我希望讓身心障礙者接觸主流且大眾的運動。目前台灣主流的運動是路跑,一年有上千場的路跑賽事。此外,台灣是個親水的國家,我們有泳渡日月潭、搶灘料羅灣還有泳渡澎湖灣。第三個是單車,我們有很好的單車品牌美利達、捷安特,每年也有數十場單車賽事武嶺、一日北高…。如果這上千場賽事都能對身心障礙者友善,那代表我們很多身心障礙者可以隨時隨地參加比賽。」

身心障礙三鐵賽事
左起:姜義村、肢障游泳國手張維捷、前體育署署長高俊雄

「我們滿貪心的,希望能三個願望一次滿足,所以我們就選了鐵人。」姜義村說道:「重點不是讓他們參加奧運距離、競賽型比賽,而是讓他們參與民間主流賽事,那IRONMAN鐵人賽就是我鎖定的。未來進可攻退可守,退的話就是在國內自己玩,進的話就是去國外比賽。」鐵人賽有半程、全程馬拉松距離。游泳距離夠長,而且又是開放水域,那未來選手們也可以挑戰泳渡活動。

透過參加鐵人賽,讓一般民眾跟主辦單位認識到身心障礙者的能力與強悍,那麼未來一些五公里、十公里的賽事,自然就不會拒絕身心障礙者的參與。「我們連辛苦的鐵人賽都能完成了,你怎麼能拒絕我們呢?」姜義村說明:「我是有點刻意逆向操作,先找難度最高的,等大家完賽之後,後來就能接受更多比賽。」

儘管從事特殊教育多年,實際率領身心障礙者參賽仍有不同的感動。「我自己在這次有一個很深刻的體驗,」姜義村說道:「我發現身心障礙者,他們每天都在面對日常生活上的挫折、不如意,所以當我帶他們去比賽,可能一些安排不好或是很累的事情時,他們都覺得還好,怡然自得。」不同於一般人面對突發狀況時的負面反饋,屢經挫折的身心障礙者反而很自在。如同跑步常會說的『乳酸閾值』,身心障礙者在忍受挫折、負面情緒的閾值很高。

姜義村鐵人賽

難以想像的壓力 從貪心變成擔心

雖然貪心地選擇了鐵人三項運動,但姜義村卻表示過程的壓力非常大,甚至在比賽前一晚夜不得眠。「雖然我們是以接力方式完成,但總歸來講,它是開放水域,那不是開玩笑的。還有單車,因為距離騎很遠,所以看不到、顧不到。跑步21公里對一般人都不容易了,何況是身心障礙者,很擔心選手會不會跑到橫紋肌溶解。」他笑說:「我隔天早上還問選手:『你尿尿是甚麼顏色?』『有沒有發燒』。」選手參賽受傷,這是此賽參加鐵人競賽最大的擔憂。

早在參賽之前,本身是國家級運動教練、也是運動選手出身的姜義村在組隊時就逐一對有意願參加者進行評估:「我會去跟他們的老師要相關的運動表現成績,也會去看運動員在他們專業上的表現,推估有沒有能力完賽。」這次組隊的選手條件包含擁有不服輸的個性、有耐力運動經驗以及樂於參與運動。「在這次鐵人賽之後,很多人已經開始準備後面的大鵬灣鐵人賽。有人開始游泳,也有人開始學游泳。」

此外,還需要擔心的則是公眾輿論的壓力。對身心障礙者來說,不可預測的危險是很大的變數。一旦有身心障礙者受傷,撞車甚麼的,一當新聞媒體曝光之後,社會輿論會怎麼看待身心障礙者。「當公眾你一句我一句,就有可能會形成錯誤的共識。」會否從此認定身心障礙者不應該參加運動賽事?反之,如果社會共識將身心障礙者運動視為理所當然,自然就沒有這層壓力。

「事後回頭去看,這一切都是成功,也是值得的。」姜義村笑說:「很多選手都在問甚麼時候還要一起練習,詢問未來還有沒有比賽。」甚至有身心障礙者揪老師一塊報名路跑賽。

身心障礙者運動表現

追求一個合理的環境

營造一個『動無礙』的環境,姜義村表示至少是十年的時間。十年期間,他希望最後的目標是帶選手去夏威夷參加KONA。「一個文化要改變需要時間,」他說:「如果很多人一起推,大家也都支持的話,或許十年之後,你可以看到所有運動賽會都是友善的,不會問你說是不是視障、是不是聽障、需不需要易讀的網頁。」

身心障礙者需要的是被認同,而不是被同情。打破過去『超障礙空間』,身心障礙者也有合理的挑戰,享受運動樂趣的機會。依照不同障礙情形及障礙程度,提供合宜的調整、輔助,任何運動身障者都能嘗試看看,沒有不能做的。一當身心障礙者前往運動毫無阻礙,那麼就能從運動中發覺熱愛與感受自我的價值。讓身心障礙者參與運動有多元的選擇,營造「愛運動‧動無礙」的優質運動環境。

「愛運動 動無礙」Together we move

文章出處/don 1 don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瑜伽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跑步訓練
  • 跑步
  • 運動器材
  • 重量訓練
  • 瑜伽動作
  • 伸展
  • 跑5K
  • 核心肌群
  • 下半身肌群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