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2017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陳金鋒攜手陳鏞基為公益站台,和39位視障陪跑員首度體驗黑暗路跑
1
2017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陳金鋒攜手陳鏞基為公益站台,和39位視障陪跑員首度體驗黑暗路跑
2
2019高雄MIZUNO國際馬拉松 肯亞軍團包辦男子前十強
3
東吳超馬首度女選手奪冠 中國單盈黑馬崛起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7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陳金鋒攜手陳鏞基為公益站台,和39位視障陪跑員首度體驗黑暗路跑

2017-01-07
話題 跑步 賽事 馬拉松

由渣打國際商業銀行冠名贊助的「2017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將於2月12日春節後舉行。首次開放大眾報名參與的視障陪跑員在今天進行集訓,為了讓志工陪跑員順利完成陪跑工作,大會特別安排經典賽教練陳金鋒、經典賽副隊長陳鏞基、街頭路跑達人胡杰、以及有陪跑經驗的渣打銀行人資長陳瑋芝帶領練習,一同為陪跑做準備。

陳金鋒、陳鏞基、渣打銀行人資長陳瑋芝、以及街頭路跑達人胡杰一同出席渣打陪跑訓練營,活動順利完成,特別與39位視障陪跑員合照留念。

「2017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目前是最多視障跑者參與的賽事,每年多達200位視障跑者報名,而3公里組別的視障跑者中,有近3成的視障者需要大會協助徵選陪跑員。去年11月初開放報名後,就獲得199位熱情跑者登記3公里陪跑,經過比對身高與體型之後,有39位志工順利成為「2017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視障跑者的陪跑員。

2017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 用陪跑繩串起視障就業關懷

渣打銀行多年來在臺灣贊助公益馬拉松,除了致力於提供跑者優質的運動賽事,也期望喚起社會大眾對於視障就業議題的關注。渣打銀行於2013年結合社福團體、企業及政府的資源,成立「看得見的希望視障就業平台」,支持視障人才多元就業,幫助視障者能獨立自主地生活,也讓企業在進用人才的同時實現社會責任,統計截至2016年9月底,已幫助超過310位視障朋友發揮自身所長,投入各行各業,包含金融業、資通服務業、公共行政、行銷研究產業等。

渣打公益馬拉松長期關注視障就業議題,是全台最多視障跑者參與的賽事,擁有陪跑經驗的渣打銀行人資長陳瑋芝,更與陪跑員分享陪跑祕技

渣打國際商業銀行總經理陳銘僑表示:「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結合運動與公益,也是每年擁有最多視障跑者參與的賽事,我們希望透過這個有意義的活動,讓更多視障朋友跑出信心,並與更多熱愛跑步的社會大眾有互動的機會。今年首次開放大眾報名視障陪跑員,感謝近兩百位跑者熱情報名響應!透過視障陪跑訓練營,陪跑員需學習以視障朋友的方位為中心,利用時鐘方向來說明具體的方位,並適時告知環境中的變化等注意事項,才能讓跑者透過陪跑繩與視障跑者一同體驗運動帶來的美好!此外,視障陪跑員除了需要提報清楚的指示外,擁有同理心也是建立彼此信任的重要關鍵。今年我也將擔任陪跑員,已經開始練習如何帶領視障跑者,希望運用所學的陪跑技巧,與視障跑者共同享受跑步的樂趣!」

陳金鋒與陳鏞基響應公益 黑暗中首度體驗盲棒與路跑

經典賽教練陳金鋒攜手副隊長陳鏞基,於經典賽集訓期間特別為公益站台,出席視障陪跑訓練營,希望發揮雙倍愛心與影響力!陳金鋒提及:「看見渣打銀行長期關注視障就業議題,並投入許多資源與心力,如同渣打公益馬拉松結合運動與視障關懷,兼顧健康與公益,為路跑活動帶來雙重樂趣!這次很高興與鏞基一同出席公益活動,希望未來有更多企業加入關懷視障就業議題的行列。」

陳金鋒在場邊加持,讓陳鏞基在黑暗的狀態下成功擊出一球,替渣打陪跑訓練營增添更多元氣!

陳鏞基於現場首次體驗「盲人棒球」,憑藉著聲音與其他感官的協助,在看不見的情況下成功打擊,替視障陪跑訓練營增添更多元氣!陳鏞基表示:「即使是我最熟悉的棒球,在黑暗中還是需要旁人的幫忙及引導才能打擊成功,就像視障跑者需要陪跑員的協助一樣!這次很開心能夠參與陪跑訓練營,替『2017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的陪跑員與視障跑者們加油。」

陳鏞基響應公益,與渣打銀行共同關懷視障就業議題,並帶領視障跑者陳宗裕,練習跑步默契。

渣打銀行與集團從2013年開始,已經透過賽事累計捐出超過新台幣5,000萬元,在臺灣推動視障就業以及全球防盲救盲計畫,也歡迎有意願提供工作機會的企業,可以聯絡渣打「看得見的希望視障就業平台」,與渣打銀行齊力落實視障就業關懷,為視障朋友提供更友善的就業環境。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9高雄MIZUNO國際馬拉松 肯亞軍團包辦男子前十強

2019-02-23
賽事馬拉松跑步話題

滿十周年的高雄MIZUNO國際馬拉松於17日在世運主場館盛大開跑,馬拉松男子與女子前三名幾乎由來自肯亞的選手包辦,而國內男子全馬冠軍由高雄在地跑者鄭瑞竹奪下,國內女子冠軍則由被稱為「女版川內優輝」的市民跑者蔡雅安摘下。

2019高雄MIZUNO國際馬拉松 肯亞軍團包辦男子全馬前十強

2019高雄MIZUNO國際馬拉松分有馬拉松組(42.195公里)、超半程馬拉松組(25公里)及休閒組(4.5公里),今年馬拉松組男子女子冠軍獎金高達30萬元,另設有國內組選手獎金,第一名10萬元,第二名4萬元,第三名2萬元,總獎金高達210萬元。
 
比賽結果,馬拉松男子組由來自非洲肯亞的「黑色旋風」席捲獎金前十名,前三名依次是Kennedy Kiproo Lilan、Charles Kigen、Chobei Josphat Kiptanui Too,國內男子馬拉松冠軍則由高雄子弟鄭瑞竹奪下。馬拉松女子組由去年第三名的肯亞選手Jemimah Wayua Musau摘下后冠、第2名是日本選手藤澤舞、第3名是肯亞選手Dorcus Jebotip Tarus,國內女子全馬冠軍由蔡雅安獲得。男子馬拉松冠軍Kennedy Kiproo Lilian賽後表示,很喜歡高雄馬的路線,氣溫很涼爽,相較於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等國家,高雄民眾的加油聲更加熱情,整體跑完並不感覺疲倦,明年還會再來參賽!

高雄馬起跑點

超半程25公里組部分,男子組前三名皆由日本選手包辦,岡本和晃以01:23:10成績奪冠;女則由台灣選手謝千鶴以01:33:00封后,台灣混血美女跑者雷理莎則獲得第三。岡本和晃是5000公尺長距離及3000公尺障礙賽的選手,今年第一次參加高雄馬,賽後他表示,對高雄民眾的熱情印象深刻,今天的天氣涼爽、空氣品質也不錯,跑起來整體感覺非常棒。

25K男子組冠軍岡本和晃

高雄國際馬拉松被譽為「全台灣最友善的城市馬拉松」,是市民的熱情所致,因為選手在賽道沿線都有民眾的歡呼加油,寺廟敲鑼打鼓、擺出陣頭及開路鼓助陣,公司行號及社團也設立私人補給站,為選手遞水服務,而學校師生也沿途加油打氣,讓參加高雄馬的國內外跑者既驚喜又備感榮耀。跑者們奔馳在高雄充滿歷史記憶的景點中,可感受沿線高雄人的熱情與遍及整座城市的馬拉松嘉年華氛圍。

全馬(42.195KM)男子組總排前十名

全馬(42.195KM)男子組國內前三名

全馬(42.195KM)女子組總排前十名

全馬(42.195KM)女子組國內前三名

資料來源/展通虹策略整合行銷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東吳超馬首度女選手奪冠 中國單盈黑馬崛起

2016-12-05
賽事話題新聞馬拉松跑步

2016東吳國際超級馬拉松賽於12月4日上午九時圓滿結束。中國選手單盈以241.334公里的優異成績力壓群雄,勇奪冠軍,這是東吳超級馬拉松自1999年開辦以來,首度有女性選手奪冠;緊追在後的中國選手趙紫玉則以236.990公里排名第二,香港選手林家禧以235.200公里獲得第三名。臺灣選手康庭瑞與黃筱純也刷新個人記錄,分別以231.149公里及202.448公里奪得男女子組第三名。本屆外國選手除了美國皆出乎眾人預料之外落馬,讓中國選手後來居上,可說本屆是中港臺選手稱霸的一年。

2016東吳大學24小時國際超級馬拉松圓滿結束,中國選手單盈與趙紫玉分獲女子與男子冠軍。 運動星球/楊仁渤攝影

中國女選手單盈力壓群雄締造紀錄

來自中國的單盈,10月才剛結束了泉州海峽24小時超級馬拉松,就緊接著前來參與2016東吳國際超馬。比賽過程中,單盈總是十分專注,極少休息,並以穩定的步伐節奏完成賽事。儘管身心俱疲,她仍會在經過志工區時,對志工報以微笑。她也非常感謝此次超馬的志工,她認為志工們適時的補給與加油打氣是她此次賽事獲勝的關鍵之一。第二次參加東吳超馬的單盈對《運動星球》記者說,上次她有傷在身,因此跑了220多公里;而五週之前的泉州超馬比賽,她狀況也不太好,一直拉肚子,沒能好好比賽;這次的東吳超馬,她認為自己身體基本上沒什麼問題,她認為她自己成績好不好取決於有沒有受傷,因此這次比賽可以說她發揮了不錯的實力。其實單盈今年初也來參加過臺北48小時超馬賽,6月份在大陸參加了一場超馬賽、10月中在香港參加了總長160公里的國際越野賽,加上10月底的泉州超馬賽,東吳超馬是她今年第五也是最後一場長距離賽事,算是圓滿作收。單盈說,她明年還沒有明確打算,不過有可能會先來參加臺北48小時超馬賽;而至於許多國際好手都征服過的斯巴達松,她覺得自己還沒做好準備,想等自己調整好了再去挑戰。

本屆兼女子冠軍中國單盈發表得獎感言。 東吳大學提供

中國好手趙紫玉第三度參賽 奪得男子組冠軍

第三度參加東吳超馬的中國好手趙紫玉雖腳傷尚未痊癒,但仍以穩定的配速策略,及有計畫性的補給,順利完成比賽。他也感謝志工們不間斷的加油聲,讓他在這次的比賽中獲得男子組第一名的佳績。同時,他希望將自己參與東吳超馬的賽事的經驗帶回中國,協助中國發展超級馬拉松,也讚賞東吳超馬是中國超級馬拉松學習的榜樣,更允諾明年還會再繼續來參加2017東吳國際超級馬拉松。

男子冠軍中國趙紫玉發表得獎感言。 東吳大學提供

運動傷害和適應問題影響外籍選手表現

今年賽事中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受邀的外籍選手因氣候差異及運動傷害,表現不如預期。僅有來自美國的凱特琳·娜姬(Katalin Nagy)以203.449公里的成績獲得女子組第二名。今年是第三度參賽的德國選手佛羅里安·羅伊斯 (Florian Reus)則因背部拉傷,再加上不適應台灣濕熱氣候,使得成績下滑。另外首度參加的法國選手呂多維克·狄爾米(Ludovic Dilm)及波蘭選手安德魯·拉吉國斯基 (Andrzej Radzikowski),兩人皆在深夜時段出現腸胃不適,甚至嘔吐的症狀,數度於補給區做長時間休息,因此影響個人成績。而備受矚目的日本超馬好手原良和亦因舊傷復發而中途離賽,僅完成100公里距離。

來自美國的Katalin Nagy獲得女子組第二名。 運動星球/楊仁渤攝影

臺灣選手創下佳績,奪得男女子組季軍

臺灣選手今年成績大有斬獲,共有六名男子選手進入不分組前十名內,分別為康庭瑞 (231.149 km)、鄭揚展(222.352 km)、黃崑鵬(217.911 km)、林俊良(214.980 km)江鴻龍(212.868 km)、曾哲信(211.897 km),女子組前五名內也包括三名台灣選手,分別為黃筱純(202.448 km)、劉千聿(199.107 km)、楊皇蘭(188.286 km)。

本屆也以黑馬之姿大躍進的康庭瑞以231.149公里(568圈)的佳績大大突破去年214.600公里(528圈)的紀錄,更藉此一舉奪下男子組季軍的殊榮。黃筱純今年則以202.448公里(498圈)獲得女子組第三名,僅次於資深的中國選手單盈和美國選手凱特琳·娜姬(Katalin Nagy),成績卓越。

賽後康庭瑞表示,去年因為準備時間不夠充足,以致無法完全發揮實力,因此,這次為了參加東吳超馬排除萬難,專心準備。身為麻醉科醫師的康庭瑞對《運動星球》記者說,雖然工作忙碌,跑步最大的好處就是時間很短也可以練習,即使只有半小時或一小時,你穿了鞋就可以出去,所以他都是利用每天下班後到吃晚餐之前這種零碎的時間去做練習,而假日或是值完夜班就可以利用白天時間做一些長距離的訓練。另外,康醫師還會採用「以賽代訓」的方式,參加各大馬拉松賽做訓練,例如他四月就參加過波士頓馬拉松,而11月他也完成了兩場馬拉松。與這種24小時超馬相較,他認為跑馬拉松最重要的就是速度,而24小時超馬最重要的就是穩定性,配速要配得很穩,他雖然沒有靠心率帶監測心跳,不過也靠自己感覺做調配,避免心跳過快,超出身體負荷。

黃筱純去年因腸胃不適,出現嘔吐的現象,但仍然獲得女子組第五名,而今年,即使身體仍有一些狀況,但她表示,因受到志工同學們的熱情鼓勵,使她可以堅持完成比賽,獲得比去年更加優異的成績,成為今年女子組第三名。

台灣好手康庭瑞。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曾志龍堅持完成24小時賽事

馬來西亞腦麻選手曾志龍是第5年挑戰東吳超馬,賽前檢錄時,曾志龍站在體重計上,幽默地說:「最近吃太好,胖了」,縱使賽前氣氛緊張,依舊能感受到他的樂觀開朗。開跑後,曾志龍因為右骨盆舊傷復發,賽程中多次進入醫療站調整及休息,但仍獲得79.311公里的好成績。曾志龍原本計畫在24小時賽程中不停歇,但因為舊傷復發讓每次抬腳都加倍吃力,除此之外天氣炎熱也是影響成績的一大原因。他雖未達成100公里目標,但曾志龍堅持完成24小時賽事的毅力與決心,仍值得大家學習。

馬來西亞腦麻選手曾志龍堅持完成賽事。 東吳大學提供
東吳大學潘維大校長與男子組第二名至第八名選手合照。 東吳大學提供
東吳大學潘維大校長與女子組第二名至第八名選手合照。 東吳大學提供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