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紅酒馬拉松開始於1984年至今已有30年的歷史,比賽時間往往被安排在氣候宜人的9月。在許多歐美跑者的心中,紅酒馬拉松的地位不亞於紐約,倫敦或者是巴黎。但如果你是衝著PB而去的話,你會發現你與周圍的氣氛有那麼些格格不入,就連賽會的官網也在主頁上清楚地標明:追求打破記錄者,不在邀請之列。
作為世界上最為著名的紅酒產區,波爾多梅鐸馬拉松的路線設置在50多座美麗的酒莊和迷人的田園風光之中,更為讓人流連的是全程的20多個補給站,這對每一個路過的跑者都是巨大的味覺考驗。計算一下,如果在每個補給站都只喝一小杯的紅酒,跑完全程也等於是喝掉了整整三瓶的紅酒,據說每年都有10%的參賽者因為不勝酒力而未能完賽。
全程42公里,途徑50多座酒莊,包括波爾多3大頂級的酒莊:拉圖莊(Chateau Latour)、武當莊(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及拉斐莊(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波爾多紅酒馬拉松結合了紅酒、美食、Cosplay裝扮,成為海內外跑友熱烈討論並參與的馬拉松賽事!參賽者不用擔心空腹飲酒,每隔一段距離,芝士、各款朱古力甜餅、吞拿魚鵝肝醬法式麵包、果乾及水果, 同時沿途還有現場音樂表演。最後的 5 公里,還有生蠔、牛扒及朱古力脆皮雪糕。沒有比此更有趣、更歡樂的馬拉松了。
沿途酒莊中最負盛名者莫過於拉菲(Lafite-Rothschild)酒莊。平時難得一進的拉菲莊園,在馬拉松當日會向參跑者開放並給他們提供自家美酒,有些醉翁之意不在跑的愛酒人士,一早就預謀好在前半程控制速度以順利抵達拉菲酒莊,並以此作為自己的終點,享受在草地上喝著拉菲曬太陽的快意。如果你不想錯過品嚐更多美酒的機會,那麼加油跑吧,這一路上會經過的名莊還有拉圖(Chateau Latour)、碧尚男爵(ChateauPi-chon-Longueville)和龍船堡(Chateau Beychevelle)等。
紅酒馬拉松從上午9點30分開始,到下午4點30分頒獎,全程歷時7個小時。 42公里的賽程中設置了20多個美酒美食補給站,桌面上琳瑯的酒食和補給站志願者燦爛的笑容,都在挽留參跑者的步伐,讓他們停下來大快朵頤。鵝肝、牡蠣、生蠔、牛排、奶酪,每一樣都是那麼的有誘惑力。也因此據說每年都有不少參賽者因為半途喝醉,而不得不放棄全程。但對於這樣一場本就不以名次為目的的賽事而言,享受葡萄酒帶來的美好生活才是它真正的奧義。
Cosplay是法國紅酒馬拉松的又一主題。參賽者或獨行或組團,挖空心思各出奇招,務求在奔跑的人流中獨樹一幟。當然,主辦單位也會給最佳造型者頒發葡萄美酒當作獎勵。
比賽項目:全程馬拉松
比賽時限:全程馬拉松:6小時30分
比賽報名日期:2017年3月
比賽日期:2017年9月9日
報名費用:83歐元
報名注意事項:
1. 先註冊帳號,填好基本資料,選好加購(午晚宴/親友)方案,刷卡付錢。
2. 如果是多人報名,可以第一人註冊設定團體,其他人在註冊的時候「加入」指定的團體(需要知道團體名稱),當信箱收到馬拉松先生寄來的郵件,他會告訴你訂購的方案內容明細。
3. 報名後,每個參加馬拉松的人都要上傳一份「健康證明」,最後,上傳完健康證明,待主辦單位審查完後,會寄email通知註冊完成。
2017紅酒馬拉松相關資訊
意志力與耐力的極致考驗!台灣極地超級馬拉松運動員陳彥博日前以106小時45分21秒,撐著韌帶撕裂傷的左膝,堅忍完成義大利史詩級賽事的挑戰:TDG巨人之旅,總長338.6公里的不休息耐力越野競賽(Tor Des Geants),在全數完賽選手中排名第55。
此賽事被形容為越野賽的奧斯卡,評為全球十大耐力賽之一,限時150小時、海拔總起降24,000公尺、並翻越25座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山,幾乎無睡眠、不斷陡上陡下越野爬升,在變化多端的天氣、暴風雪、黑夜中的賽道上,總是獨自一個人孤軍奮戰著,穿越阿爾卑斯山脈中的白朗峰、玫瑰峰、切爾維諾峰和大帕拉迪索山等高海拔山脈;為追趕時間必須犧牲睡眠、連續不停歇在崎嶇蜿蜒的山徑中穿過義大利的Aosta奧斯塔山谷,幾乎沒有平路,殘酷的連續爬升、急速下坡都容易導致選手的膝蓋、腳踝和四頭肌受傷,極度具有挑戰性。
陳彥博回憶起:「第二天賽程開始,因為連續超過30個小時以上沒有睡眠,我開始產生幻影和幻聽;黑暗中起初以為前面有選手,邊打招呼向前走近,但是當我近距離看他的時候,才驚覺我一直是對樹說話啊!連續比賽非常疲累的時候,看到狗狗搖尾巴靠近,正覺得欣慰有小動物陪伴,想摸摸牠時才發現是大石頭。還有身處雲霧中聽到悅耳的歌聲,但仔細回想當時是半夜三點多,我在高海拔的山頭一望無際、沒有其他選手,四周圍根本就沒有人怎麼會有歌聲!?
賽後和其他選手聊天,發現很多選手都遇到一樣幻聽和幻影的狀況,因為缺少睡眠和過度疲勞,產生幻覺是很常見的症狀。雖然事後說起來是趣談,但是當下一恍神真的會感到驚嚇,數前年也有選手因過度疲倦而摔落、撞擊頭部,最終搶救無效傷重不治…經過這次的親身挑戰,深刻體驗極限的巨人之旅是有多麼的艱難與奇幻。」
「比賽距離累積到達兩百多公里,只剩最後三分之一的賽程時,因為山徑上巨石錯落,一個踩踏不穩、身體往撲倒,左膝直接擊中堅硬的大理石塊,衣服磨破、手腳出血,刺骨的疼痛直逼腦門,當下知道我一定嚴重受傷了,只是不知道是骨折還是韌帶斷…,後續的138公里踏出每一步都要強忍揪心的痛。」陳彥博在堅持了兩百多公里後不幸受傷,讓比賽更加艱苦難行。
「爬過最後一個山頭,瞬間的低溫混合著風雨轉變成暴風雪,幾乎沒有體脂肪的我忍不住顫抖,卻又完全不敢停下來穿禦寒衣物,害怕一停下來就會失溫,用牙齒咬住雨衣的領口不讓雪水滲入,撐過最後的山頂,終於進到最後的賽道。這段路極為崎嶇,而且積雪因陽光融化,讓賽道更加濕滑難以行走,左腳摔傷後,我幾乎都用右腳施力,幾乎寸步難行,每一步都痛到無法忍受,賽事最後剩下15公里即將抵達終點,就在我非常疲憊且意志力快被用盡之際,目睹前方一位選手突然滑落,然後山谷間傳來一陣慘叫和求救聲,待我靠近時已有救難人員從旁安撫他情緒,才知道他的腳摔斷了…只距離終點不遠、卻無法完賽;10分鐘內救難直升機馬上把他載走,這一幕讓我的意志力被狠狠地摧毀,近乎失溫的我顫抖著嘴唇問自己:我真的能比完嗎?這樣的腳還能走嗎?會不會下一個需要救援的就是我!?讓我提心吊膽、並且小心翼翼地踩著下坡的每一步…告訴自己:我不能放棄!!終點就在前方了啊!」
連續106個小時不眠不休在高山競賽,比賽過程中身體必須承受氣溫急速降低,賽事的五天中食物營養與熱量不夠,導致血糖越降越低,頭開始產生暈眩、身體失溫發冷、各種病症警訊不斷…苦撐著這一切終於抵達終點後,卸下裝備、脫下陪伴我奮戰的跑鞋,映入眼簾的是腳掌上近十個水泡和血泡交疊,舌頭也因為免疫力失調而長了一排皰疹,吃東西都覺得是苦的。
返台後彥博立即去了壢新醫院運動醫學中心,請醫生檢查他受傷的左腳,診斷結果顯示他的韌帶已經嚴重撕裂傷,醫生甚至覺得彥博可以帶著撕裂傷完成最後138公里很不可思議;彥博表示,「其實當下我真的沒想這麼多,一心只想完成這場賽事,TDG巨人之旅338.6公里這場賽事真的很虐,不僅是身體的苦、更是心理上的折磨。但是大地之母的力量給予勇氣,讓我再次順利完成這場巨人之旅、征服自我心中的恐懼。」
陳彥博表示:「因為固定合作的攝影師無法參與這次賽事拍攝,所以改由團隊兩位夥伴一同前往義大利參與觀摩TDG賽事,一名當我的補給員、一名協助錄影;賽事過程中細心觀察大會的活動策劃和安排,也注意到鄉鎮居民對賽事的高度認同參與,和這場活動緊緊凝結在一起的人文力量,大會及居民對每一位選手都發自內心給予熱情鼓勵,那種感動是我參加那麼多場國際賽事曾未見過的。內心也相當羨慕,讓我很期待未來有一天,我也能夠舉辦一場有溫度、能夠感動你我的國際賽事,在我土生土長的這塊土地上。」
同場賽事有另外四位台灣選手參加,包括知名長跑者盧明珠。陳彥博表示,這種Non-Stop的越野賽事和他以往參加的極地超馬賽大為不同,除了必須一口氣完成賽事,有同鄉跑者也可以在遇到時用國語聊天,雖然團隊只能在補給站等他,但每次進站都感受到大家滿滿的關懷,尤其是好友Ruth Croft特地從法國趕來為他加油,成為他咬牙撐過最後一哩路的關鍵。
資訊提供/陳彥博
攝影、責任編輯/Oliver 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