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經歷會不同,但跑步的經歷卻會不約而同。在開始跑步之前,我們都覺得跑5公里或者10公里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更別說馬拉松了。通過循序漸進的訓練,堅持、忍耐、毅力,任何人都能成為一個跑者,跑完42.195公里的距離。
當你開始跑步,準備自己的第一個馬拉松的時候,一定會經歷下面這些時刻。
千萬別被距離嚇到了,你的每一次跑步,每一次跑得更遠的時候,你就會感嘆:原來自己也可以做到,我真是太厲害了,我被自己的意志力感動了,我為自己的堅持而感到驕傲。
跑步時的呼吸是有技巧的,當你跑步的時候不再為呼吸感到困難的時候,你也就愛上了跑步。這需要很長時間的練習,更有趣的是,慢慢的你會享受大口喘氣,肺部灼熱的感覺。
5公里快到了嗎?看看手錶或是APP上的顯示竟然才2公里,但卻感覺跑了很久、很遠了吧?看看手錶,才顯示跑了3公里。
支撐系列,緩震系列,極簡系列,輕量跑鞋,有太多的選擇,我無從下手啊!
當你跑步的時候,不要太在意路人的眼光,就像小時候,你穿新衣服上學,總會擔心同學們指指點點。但其實根本沒人在乎你穿什麼,根本沒人在乎你跑還是不跑。
最重要的是我們邁開腿去跑步了,還有很多人說要去跑步,但也就是說說而已,從來不行動。保持自信很重要,而當你跑過5公里或者10公里的時候,你也會變得更自信。
肌肉酸痛,腳底起水泡,膝蓋疼痛,臀部疼痛,側腹痛,還有頭疼......我應該堅持跑下去嗎?
所謂的跑者不見得一定要跑得多快,速度再慢,也可以被稱為跑者,不要太在意自己的速度。雖然這說起來容易,其實你的速度會在累積到一定跑量之後突然提升。
是的,你的大腦會開始想像比賽那天的一切場景,怎麼通過起跑線,用什麼姿勢衝過終點線...等等,我還沒跑過這麼遠的距離,會不會無法完賽?別緊張,比賽的那天總會到來的,好好執行你的訓練計劃吧。
現在已經有不少運動健身的朋友對運動裝備的關注度開始逐漸提高,他們會認真挑選運動中所需要的裝備,比如壓縮衣,壓縮褲,跑鞋,護具等等。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外出跑步的你很有可能在路上會遇到穿著像緊身褲也像壓縮褲的跑者。於是你腦海中可能會問:「這究竟是緊身褲還是壓縮褲呢?」外觀上壓縮褲和緊身褲幾乎一樣,那到底壓縮褲與緊身褲這類的衣物有什麼不一樣?又該如何區分這類壓縮衣褲和緊身衣褲呢?
有一種說法,緊身衣褲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歐洲歷史上的婦女束腰的習俗。在20世紀初,緊身衣開始由從事馬戲和雜技表演的演員穿著,到如今演變出更多時尚的造型。可以說,緊身衣褲的製作初衷,是為了形態的美觀,並不強調功能性。
如今的運動緊身衣褲的作用就是減少身體在運動過程中肌肉的抖動,提供肌肉和關節支撐以及保暖排汗作用。緊身衣穿上後有的一定的緊迫感和壓縮感,有助於減少寬鬆衣物造成的累贅,用以追求更好的運動體驗。
從類別上來講壓縮衣和緊身衣是同一個概念。因為緊身面料本身就具有壓縮效果(指的壓縮肌肉)。以至於壓縮衣物的品牌也會在商品的介紹會用到緊身等等的字眼。
壓縮衣褲(compression garment)亦稱壓力衣褲。早期的壓縮衣褲由特殊材料的拼接和不同針織手法製成,是醫療中的一種輔助手段。而運動中使用壓縮衣褲,最初僅限於用在跑步及游泳上,但很快就延伸到其他項目,包括:棒球、籃球、自行車、足球、高爾夫球、體操、橄欖球、滑雪、網球、舉重、摔角等。
壓縮衣褲透過變更面料彈力(絕大多數以聚酯與彈性纖維或尼龍與彈性纖維混紡的細支紗製作),使身體的某個部位感覺到的緊身效果與身體其他部位不同。比如在小腿肚處使用的梯度壓縮面料。這種面料的彈力是自下而上的,越往上相對的越鬆。這樣會加速血液快速流回心臟,使乳酸快速分解。
由此產生的與加速回心血流有關的一切都成為壓縮衣標榜的好處,例如提高血液為肌肉的供氧率,加速乳酸分解,減少腫脹,加速恢復等等。
首先是來自面料的差異。壓縮衣褲使用錦綸(80%或以下)+氨綸(20%或以上)製成,而緊身衣褲則更多的使用了滌綸(80%以上)+氨綸(20%以下)製成。氨綸成分更高,並且加之錦綸的超耐疲勞特性決定了壓縮衣的使用壽命更長。可能一般的緊身衣在穿幾次之後就開始變得鬆垮,彈性變弱,而壓縮衣的良好彈性則可以維持非常久。
另外是對肌肉的壓力差異。壓縮衣物穿上去之後,對比緊身衣物能明顯感覺到面料對肌肉的壓力更強,會有一種更緊湊的觸感。
以下兩點助你辨別兩者的差別以及選購時能更加明確。
從功能來說,壓縮衣褲的確會比一般的緊身褲、運動衣物要全面。這些壓縮衣物擁有包括抗菌、 抗靜電、透氣性、耐磨性、濕度管理、易去污、恆溫、抗紫外線防曬等特性。
壓縮衣褲憑藉更好的貼合型能讓你無負擔地奔跑,另外其導汗性和透氣性也很出色,避免因為汗水而讓你不適;最後特別是現在這樣的秋冬季,壓縮褲能抵禦冷風直接衝擊到皮膚表面,防寒效果也不錯。
事實上,很多專業的馬拉松運動員雖然在比賽一般都是以短褲為主,並沒有特地去選用壓縮衣物,不過超長距離越野如UTMB中幾乎人人都穿(當然也有例外的)。運動員在運動之後,或者運動與運動之間,會喜歡穿上壓縮衣物,加快身體恢復,緩解疲勞。至於商家標榜的提昇運動表現,雖然有證據和案例支持這種說法,但支持這些說法的證據並不具公信力,許多科學家也持懷疑態度。
對於普通運動愛好者來說,最需要的是舒適、安全。壓縮衣物並非是必要的裝備之一,所以無須因為裝備而入手貴而不實用的壓縮衣。但假如你覺得壓縮衣物真有必要的話,在選擇購買跑步壓縮衣物時,有必要確認購買產品的壓力(mmHg) 等級、壓力分佈、丹尼數等信息,如果沒有標註這些相關數據的產品,似乎還是先確認清楚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