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啞鈴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重量訓練
  • 跑步
  • 初階訓練
  • 瑜伽
  • 跑步訓練
  • 核心肌群
  • 運動器材
  • 肩部肌群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英國83歲老人身懷絕技,倒騎腳踏車長達70年
1
英國83歲老人身懷絕技,倒騎腳踏車長達70年
2
8個讓鐵人三項自行車騎乘速度的更快方法
3
劉承勛:沒有滿分的運動人生,只有從零開始的每一天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英國83歲老人身懷絕技,倒騎腳踏車長達70年

2017-03-13
話題 戶外運動 單車 高齡 趣味 故事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的報導,在英國威爾斯有一位83歲的老先生他名叫伊凡(Meurig Evans),在他之前度過80大壽時,他以一個非常特別的方式來幫自起慶祝,就是倒騎腳踏車,這個方式在外人眼裡看來是非常困難,但對他來說,根本是小菜一碟。

伊凡(Meurig Evans) ©dailymail.co.uk

對於伊凡來說,這些都可不是什麼高難度動作,原來是因為他已經倒騎腳踏車以長達70年之久了,他從10歲開始,就在自己出生的英國小鎮上開始每天練習倒著騎自行車,當時還有父親一起陪同。

伊凡:「我從小就熱愛騎腳踏車,覺得任何技巧都難不倒我,像是單手騎或是雙手放開騎等,有一天我突然想嘗試倒著坐並向前騎的感覺,一開始完全看不到前面的路非常可怕,還會不時地從腳踏車上摔下來,讓我覺得我無法駕馭腳踏車,當時每天父親都陪同我一起練習,幾十年過去了,沒想到以精熟能深巧,並也成了一種特定的習慣,每次一上去腳踏車時,都會變成倒騎。」

當時,正要過80大壽的伊凡,為了要慶祝生日,決定要再用倒騎腳踏車來幫自己過生日,但是除此之外,他還出了一本他小時候的書,這本書有關他如何倒騎腳踏車的記憶,目前這本書也受到親朋好友以及一些愛騎腳踏車的人士支持。

伊凡:「我每20年就會做一次這種倒騎腳踏車,而且會騎上很久很久的時間,為了要慶祝我80歲大壽,我決定再一次行動,這已經是第四次了,如果到了100歲,我還在時,我一定也會用這種方式來再為自己慶生。」

在2004年時,美國有一位名叫Darl Bonnema的男子,他打破了一項金氏世界紀錄,就是倒騎腳踏車,他花了將近24小時的時間,騎了111.956英里(約181公里),這項紀錄到目前為止都沒有任何人能超過。

伊凡:「年齡只是個數字,任何人都能在還活著時做一些壯舉的事情,並讓人生充滿不一樣的回憶,所以,我想在還活著時,做一些讓自己精采的事,讓人生充滿更不一樣的色彩。」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8個讓鐵人三項自行車騎乘速度的更快方法

2017-06-27
初鐵515飲食重量訓練單車鐵人三項戶外運動知識庫

在某些鐵人三項的文章中,許多教練建議選手們練習自行車的時候,最好能夠與團體一起訓練。然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個性與做事方式,練習更沒有定要某種方式才會成功,所以如果在一人的情況之下,該如何精進自行車的騎乘技巧,讓你在下一場鐵人三項的比賽中有更好的表現呢?以下8種方法供你參考:

 1  聘請教練

訓練過程中,容易有盲點,因此很難對自己的訓練效果達到誠實和客觀,如果你決心想要提高自行車能力,建議考慮聘請教練。正所謂旁觀者清,一個好的教練除了能將正確技巧教導於你外,更能客觀和誠實的分析你的訓練細節,協助你達到目標,進展和期望。

 2  測試

測試你的乳酸閾值,乳酸閾值可以清楚瞭解身體能量與乳酸開始堆積的時間點,對於許多需要耐力的像是跑步、自行車與鐵人三項的選手來說,了解這些數值,可以直接明瞭的知道身體的體能狀況,在藉由適當的課表的安排,提升耐力程度,調整自身的狀態,以增加你對自行車的持續騎乘能力。

 3  讓山徑成為你的好朋友

騎自行車上坡是建立實力、快速適應的最好的方法之一。建議在一個有傾斜度的山徑上,以10分鐘為一個單位,做三到四次重複的騎乘,再以下坡其當作恢復訓練。其中的騎乘節奏可保持在65到75 rpm之間。

 4  加強技術 克服障礙

與團隊一起訓練不僅是為了變的更強而有力和增加動力的生產,還能幫助你騎得更好。美國鐵人三項選手Kelly Williamson指出,許多運動員容易在賽中爆掉,是因為他們的技術處理能力有待加強,如剎車太多,遇到轉彎或是看見其他比自己更厲害的選手,內心產生害怕…等。Williamson建議尋找一位合格的教練來協助你的基礎和進階的訓練,以培養你的操作技能,同時在過程中獲得信心和效率。

 5  重量訓練

鐵人三運動員McKee表示,她旗下所有的鐵人三項運動員都花費額外的時間做重量訓練以提高循自行車的能力。因為,騎自行車會用到大量肌肉群(臀肌,背肌,四肢和腿肌),因此,當較大的肌肉群開始疲勞時,訓練小肌肉群接管這些大肌肉群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6  改變飲食

當談到騎自行車時,「力量爆發」是一個重要的指標,尤其是如果你想快速上坡。雖然你可以花時間和金錢尋找最輕的設備,但你不應該忽視那些與你一樣很努力的人。在你花了很多時間讓自行車的騎乘速度變快之前,請先退後一步,看看你的體重、飲食方式以及動機。對於尋求改善運動表現的人來說,吃原樣食物代替精緻飲食是一個重要的生活改變方式。就像你用柴油為你的汽車加油,它的速度並不會因此而變快,而食物就是身體的引擎,需要餵他正確的燃料與碳水化合物。

 7  你的自行車適合你嗎?

騎自行車的好壞有時取決於一個感覺舒服的問題。當在你的車座上來回移動時,若總是感到背部或肩膀疼痛,表示這台自行車可能並不適合你,且一台不好的自行車還可能會阻礙你的表現。
美國鐵人三項選手Kelly Williamson說:「一台好的自行車不僅是舒適及能預防運動傷害,還可以提高效率」。此外,好的自行車還能藉由生物力學量測的方式,來檢測出最適合選手適用的座管高度,不是所有身高或下肢長的人就都同適用相同高度的座管。

 8  做更多訓練

雖然你可能認為做更多訓練僅僅意味著騎自行車更多一些,但美國鐵人三項選手Kelly Williamson更喜歡把它看作是超負荷。她說:「當我們適應訓練壓力時,想要更進一步,必須增加負荷」。

她提供了三種方法:增加你的騎乘頻率,騎車時能說話的頻率,或增加騎乘的時間。 增加負荷需要朝著你的目標和性能的具體要求而努力,因此,要確定你的負荷必須結合具體的個人目標。雖然做更多訓練亦能增加刺激程度,但千萬不要忘記訓練後恢復的重要性。Kelly Williamson說:「尊重恢復,以享受增加負荷帶來的樂趣。」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劉承勛:沒有滿分的運動人生,只有從零開始的每一天

2016-05-12
戶外運動越野跑專訪故事跑步話題

從小就非常活潑的承勛,因為個性好動,自國小便開始練習國術,反正只要是跟動有相關的,他一概不抗拒。

命中注定的體育人

到了國中由於家庭因素,不得已只好搬到別的縣市。對於正值青少年的他來說,要離開自己習慣的地方、朋友,可以說是相當不習慣…所以那時的他心裡經常鬱悶、也始終無法適應新環境,唯一不變的事是依然喜歡運動。導師也觀察到他的問題,為了讓承勛能夠快樂成長,他推薦承勛去參加學校的田徑隊,開始練跑,也因為這樣正式開啟了他的運動生涯。

那時,雖然學業成績不盡理想,但是體育成績卻是高人一等,所以他就延續著自己喜歡的體育,就讀體育班。在那裡,或許是為了要讓學生有更好的基礎,所以管理也相對嚴格,不過這樣的軍事化管理卻讓承勛快喘不過氣,他突然轉念思考:如果我順利考上大學,就要好好念書,不在念體育了。於是他高三的時候就開始奮發讀書,只希望能考取理想的大學。考試成績不差的他,在填志願期間的選擇也不少,但也許是命中注定吧!最後的結果他依然考上中正大學運動競技學系…承勛相當驚訝,不過乖巧又踏實的他想:「既然考上了,那就好好讀下去。」

定向越野,找到內心自我

進入大學後,他遇到了學校的老師正在推廣定向越野這個項目,看著影片中的人們在森林裡拿著地圖穿梭自如,也引起了承勛內心那種想冒險、挑戰的激昂。承勛說:「我是一個鬼靈精怪的人,所以對於路線思考的邏輯,我想我是沒問題的。」
就這樣他正式加入了定向越野的行列,有天分的他也在一年之後,順利選上青少年組的國手,第二年直接跳到男子菁英組。

 

勝敗乃是家常事-大男孩劉承勛

在得失心中面對失敗,在失敗中找到重新努力的動力

雖然在每個練習或比賽的過程中,承勛總是帶著享受的心情參與,但對自我要求很高的他,在心中還是放著一把尺,時時提醒自己該注意的細節。

記得在一場全國賽的當天,那也是他人生第一場的定向越野賽。信心滿滿,當時的他認為自己肯定沒問題,但是這樣的自信其實也是承勛慣用掩蓋壓力的方式,所以翻開內心,他是緊張的。當時他所參加的是順點賽,就是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按照順序完成大會所指定的打卡點。或許是第一次,得失心也較重,他在這場重要的大型比賽之中,雖然速度最快,但是卻少打了一個點…看著榜單沒有劉承勛這三個字的排名和名字,難過的他哭了好幾天,他甚至覺得自己是不是其實不適合定向越野這個項目…俗語說:「家是永遠的避風港。」他打給最支持、疼愛他的母親,母親安慰他:「不要難過,我們應當勇於面對失敗,想想是不是自己做得還不夠呢?」

聰明的承勛聽了母親的話,也開始認真思考、反省,他告訴自己:勝敗乃是家常事,未來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賽事等著我,不是失敗了就要氣餒,而是從今天開始要更努力。

 

承勛努力比賽中 劉承勛提供

拿到金牌的秘訣是…

放下得失心,帶著這場比賽的警惕與家人的支持,承勛也開始更謹慎面對接下來的每個挑戰。去年,他參加了兩岸四地公開賽,當時的他因為在那陣子已經參與太多不同的比賽,所以對於這場比賽,他反而沒有看得太重,只想能順利完賽就好。也許就是充滿著放鬆的感覺去面對,他意外地在這場公開賽之中拿到百米定向和定向接力的金牌。看著自己的金牌他懂了,原來這就是平常心的感覺,過去的他把太多事情看太重,才會造成一直不穩定的狀態,但當內心真正放鬆之時,成績的表現就能自然而然的提升。最近,他也在定向越野的世界排名賽中,打敗北韓、日本、香港等強手,拿到冠軍。

運動是一個專業,更是有發展的行業

現在的他一邊研讀研究所之餘,還開立了自己的定向越野工作室。除了要讓更多人認識定向越野之外,他也想要讓這些在定向越野上付出這麼多的選手們,當跑到某個定位時,還能有更多的發展,例如:承辦活動、繼續推廣給更多人知道,同時也讓他們的父母不擔心,知道孩子的選擇是有未來的。

曾經運動對承勛來說是一種責任,但接觸定向越野之後,對現在他來說是一種興趣。因為責任會有壓力,但轉化成興趣後反而是告訴自己:甚麼樣的身體狀態,就去訓練怎樣的強度,反而能讓表現更好。同時,定向越野也像自己的人生一樣,每個打卡點就像人生的每個里程碑,按部就班依序走完,有天一定能到達終點。沒有滿分的運動人生,只有從零開始的每一天。

承勛,加油!

撰文/瀅瀅
攝影/楊仁渤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啞鈴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重量訓練
  • 跑步
  • 初階訓練
  • 瑜伽
  • 跑步訓練
  • 核心肌群
  • 運動器材
  • 肩部肌群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