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2017 LAVA TRI鐵人三項賽台南馬沙溝站 孔沁安、Antoanela Manac
1
2017 LAVA TRI鐵人三項賽台南馬沙溝站 孔沁安、Antoanela Manac
2
挑選適合你膝蓋的跑步機
膝蓋痛跑者的跑步解決方案:挑選適合你膝蓋的跑步機
3
跑鞋的鞋跟尖差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7 LAVA TRI鐵人三項賽台南馬沙溝站 孔沁安、Antoanela Manac

2017-09-03
話題 跑步 鐵人三項 單車 游泳 賽事

2017年LAVA TRI鐵人三項賽台南馬沙溝站於本月3日於馬沙溝濱海遊憩區舉行。揮別前幾日的陰雨氣候,週日比賽當天出現久違的晴朗天氣,但由於浪況不佳,主辦單位於上午5點30分宣布將51.5標準賽的第一項的游泳項目,調整為3K路跑來進行。51.5公里標準鐵人三項賽事及鐵人二項賽於3日上午06:45於馬沙溝濱海遊憩區大門口鳴槍開賽,交通部觀光局雲嘉南風景管理處徐振能處長及台灣耐力運動協會林澤浩理事長進行鳴槍儀式;本屆賽事共有近1,300名鐵人好手參賽,其中有788位選手參加三鐵個人賽事、39組三鐵接力、373位選手參加二鐵個人賽事。

2017LAVA台南馬沙溝站鳴槍起跑。

本次賽事也特別於賽前9月2日下午,和LEADER 領袖人一同規劃提供40個免費開放水域課程名額,讓選手能學習安全又正確的開放水域游泳知識,幫助更多朋友完成鐵人夢,亦鼓勵民眾攜家帶眷一起來到台南運動加旅遊。

本次賽事焦點莫過於來自羅馬尼亞Liv贊助選手Antoanela Manac,她生涯囊括2015-2017鐵人三項賽國家冠軍 及2015-2016鐵人二項賽國家冠軍。Antoanela Manac賽前提到希望盡可能的參加各項國際比賽,並能獲得獎牌,同時協助推廣鐵人三項運動。最大的目標則是放在2020東京奧運會上,代表羅馬尼亞參加鐵人三項賽!而最終成績也不負眾望拿下本次51.5標鐵女子組總排名第一的好成績。

2017LAVA台南馬沙溝站 51.5標鐵女總一 Antoanela Manac

3日進行的51.5公里標準賽事,51.5公里標鐵男子組前三名及成績分別為孔沁安(01:53:32)、王金晴(01:57:33)、王皓正(02:00:07),51.5公里標鐵女子組前三名及成績分別為Antoanela Manac(02:05:24)、許靜怡(02:16:41)、張瑋婷(02:21:27);鐵人二項男子組前三名及成績分別為陳銘宗(01:58:45)、林冠伯(02:05:13)、曾淵聖(02:06:41),鐵人二項女子組前三名及成績分別為劉丰嬌(02:28:18)、曾懿萱(02:29:15)、劉芷妤(02:37:50)。

2017LAVA台南馬沙溝站 51.5標鐵男總一 孔沁安

延續往年,本屆賽事充滿台南純樸漁村風情特色,現場提供蚵仔海鮮粥於賽後給完賽選手享用,各大運動品牌齊聚馬沙溝共襄盛舉。主辦單位捐贈新台幣伍萬元給華山基金會台南將軍站,回饋在地將軍區獨居老人照護服務,同時並邀請華山基金會台南將軍站至賽事現場進行義賣活動。

國內首創先例的鐵人俱樂部對抗賽(TriClub)也增加不少賽事張力,最後由地主277鐵操人勇奪Tri Club冠軍盃。當然最熱情的莫過於來自國立台南女中、國立臺南家齊高中、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及屏東科技大學的志工熱情參與,讓來自全台灣各地的鐵人選手及眷屬感受到無比的歡樂氣氛。

運動賽事結合在地活動為地方提升觀光效益,從一年比一年提升的參與率可見一般.主辦單位台灣耐力運動協會於賽後特別感謝台南市議會、台南市鳳凰城文教關懷協會、台南市政府警察局、台南市學甲分局、台南市佳里分局、將軍區公所,在行政、場地以及安全上的大力協助,讓賽事順利進行,期待明年再次合作,共創地方繁榮!

Liv贊助選手-羅馬尼亞籍國家隊冠軍 Antoanela Manac

資訊、圖片提供/台灣鐵人三項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膝蓋痛跑者的跑步解決方案:挑選適合你膝蓋的跑步機

2021-02-19
知識庫跑步姿勢配備館觀念跑步機跑步訓練跑步

「跑步對膝蓋有害」是個常見迷思,許多研究已證實並非如此,甚至在長期追蹤下,跑者罹患關節炎的風險比非跑者來的低。不過,這並非意味跑步完全不會讓膝蓋受傷,因為跑姿不當、訓練過度等因素,膝蓋傷害仍高佔跑步傷害的28﹪(數據源於《運動科學與醫學雜誌》)。那麼有膝蓋問題就不能跑步了嗎﹖其實有個方便的解決方案,就是選適合你的跑步機練跑!

挑選適合你膝蓋的跑步機
膝蓋痛跑者的跑步解決方案:挑選適合你膝蓋的跑步機

我們的腳適合哪種地表﹖

一項小型研究發現,人體非常擅長於適應各種地表柔軟度,會本能地調節下肢剛性(Leg Stiffness)以適應地表彈性的變化。雖然戶外場所的地表如瀝青、混泥土、草皮、石子地等,沒有確切證據指出哪一種較能預防傷害或減少影響,不過膝蓋有問題的跑者,通常還是偏愛柔軟的地面。

地面的「柔軟度」也可以換成其他風險因子,比方說雖然地表較柔軟,但有許多坑洞、樹根等不平坦的表面,這些都可能增加受傷風險。

此時,跑步機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案,它的表面柔軟、平坦完整,並處在一個可控制的訓練環境,尤其是在自家個人的跑步機上跑,你將獲得一個每次一致的環境。雖然目前並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證實跑步機能減少對膝蓋的傷害,但加總以上條件,跑步機確實可能對有膝蓋問題的跑者幫助很大。

有許多坑洞、樹根等不平坦的地表
有許多坑洞、樹根等不平坦的地表可能增加受傷風險

膝蓋問題者的跑步機選擇建議

當然,即使是可以控制的跑步機,也不是每台都一樣。當你為了疫情、工作忙碌等原因,想買台跑步機居家訓練,以下是膝蓋有問題的你購買前必知的功能。

1.履帶式跑帶
建議膝蓋有問題的跑者應選擇履帶式跑帶(暫譯,Slat Belt),與傳統跑帶不同之處是,履帶式跑帶下方的彈簧較少,讓跑者能有更貼近地面或是赤腳跑的感受,且橡膠製的胎面設計吸震效果比傳統跑帶好。

許多跑者膝蓋出現問題是因為周圍肌肉缺乏徵召且後段無力,而履帶式跑帶因為彈簧少,自然迫使你徵召更多身體後方肌肉群與下半身肌肉,而當下半身有更多肌肉幫助跑步時,不僅能改善跑步方式、激發更輕柔的著地法,更進一步減輕對關節的壓力。

履帶式跑帶(Slat Belt)
履帶式跑帶(Slat Belt) ©SPRINTEX

2.弧形無動力跑步機
弧形無動力跑步機(Non Motorized Treadmill)通常比傳統跑步機貴,但對於膝蓋正有問題或是還在恢復過程中的跑者來說,這是值得的。

弧形無動力跑步機由奧運田徑得主Alex Astilean,為了提升運動效率並有效降低訓練傷害而研發。跑步機以自然環保非機電式,透過身體的作用力來控制速度,也就是說,機器是由你自己提供動力的,而不是你踩上去隨著皮帶帶動而跑,這也更能模擬室外跑步沒有電動推進的情況。跑步同時,大幅增加了後身體後方肌肉群的使用,並且比傳統跑步機能徵召更多臀肌、膕旁肌和小腿肌。

此外,皮帶的弧形設計還可以幫助受傷後康復初期的人,可幫助恢復自然步態,使走路時用以著地的腳後跟更有力,並在步伐加快時恢復自然的足跟尖力學。

弧形無動力跑步機
弧形無動力跑步機 ©信捷國際

3. 操做功能易於使用
跑步時被打斷絕對有害無益,例如邊跑邊戳螢幕半戳了半天還沒設定好,將會打破你的步伐和節奏,更常見人們從跑步機上摔下來、因為突然停止導致肌肉拉傷。這也是為何現在許多跑步機結合虛擬實境、地圖,只要選擇一個虛擬賽道,跑步時手指就不用按來按去,跑步機就能依照地形自動調整斜度和速度。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TreadmillReviews.com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鄭匡寓
鄭匡寓

跑鞋的鞋跟尖差

2016-05-25
跑步跑步字典運動部落鄭匡寓專欄馬拉松鞋子

鞋跟尖差稱之為Heel-Toe Drop或Offset。跑鞋的跟尖差是相對於過去跑鞋市場、較為新穎的詞彙,原本這只是跑鞋設計的概念與構想,但在《天生就會跑》暢銷之後這個議題又再次被提了出來。

在赤足跑與極簡鞋風行暢行跑步市場時,跑步研究科學發現三個相連關係。第一,他們發現赤腳跑小腿會非常痠痛。第二,這個痠痛是運動生理上非常合理且正常的,因為我們很少使用它。最後則是,赤腳跑與極簡鞋幾乎都是 0 mm跟尖差。於是在運動力學及生理學兩造的研究下,甚至是李伯曼的研究也提出:「人體適合跑步,即使是赤腳狀態也是。」於是就展開了『鞋跟尖差』的研究。

©themotivatedrunner.com

他們發現,許多跑鞋的跟尖差都非常地高,特別是越講究避震與價錢昂貴的鞋款,那些跑鞋的足跟差甚至超出了 10mm。因為人體天生就有赤腳跑時的防禦機制,所以當跑步的經驗逐漸提升後,對於鞋跟尖差的敏感度將會提高許多。鞋跟尖差數值越高,在落地感就越有不同的感受,特別是女人更有所感:穿著平底涼鞋跟高跟鞋,是否給你完全不同的感覺?

透過運動科學的研究,最後得到分明壁壘的兩個結論:

鞋跟尖差越高的鞋子,不管避震與否,腳步落地時將會影響跑者以腳跟或是中足落地,往前邁時鮮少使用阿基里斯腱。而鞋跟尖差越低的鞋子,腳步落地時將會影響跑者以中足到前足落地,往前邁時會大量使用阿基里斯腱。比較稀有的特例是非洲籍的跑者,因為即使他們穿著鞋跟尖差非常高的鞋子,他們也早已從持之有年的赤腳跑演化使用阿基里斯腱的本能習慣。

在不論鞋底避震層中底大底的前提下,鞋跟尖差顯示阿基里斯腱的活化與否,一來活絡的阿基里斯腱將有助於跑步動作向前推進的力量,二來阿基里斯腱的彈跳動作也意味著提升關節可動區。同時,身為最強肌腱的它也背負著吸收來自地面的反作用力的工作。意味著如果沒有使用阿基里斯腱作為跑步的動力來源,可能跑得不夠快,以及跑完後大腿會異常痠痛。許多跑者常會有跑步過程中小腿肚抽筋的情況,如果不是鍛鍊不足,大概拿起鞋子一看就發現鞋跟尖差過高的問題。

既然如此,我們該怎麼界定多少的鞋跟尖差是最合宜的?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最好選擇鞋跟尖差在 6 mm以下的鞋款。此外,根據跟尖差也有不同的分別:

⦿ 0~4 mm,避震能力極低,通常被稱為極簡鞋款,普遍作為競賽使用

⦿ 4~8 mm,避震能力較低,通常可以用做強度訓練並用以競賽

⦿ 8~12 mm,避震能力中等,通常被定義為訓練鞋或為長距離使用的跑鞋

⦿ 12 mm or more,高避震的慢跑鞋

*圖右建議適合跑者僅供參考,實際狀況請按照個人需求斟酌。

自2010年開始,許多廠牌的跑鞋設定都從原本的高落差慢慢減小。唯一改變較少的是非公路用鞋的越野跑鞋。但這與避震沒有絕對的相連關係,如近幾年聲勢上揚的hoka one one講究高避震的跑鞋,儘管是高避震鞋款,但它們大多數鞋款的跟尖差卻在6 mm以下。

但是初學者的跟腱未經過鍛鍊就貿然穿低跟尖差的鞋子,將會導致阿基里斯腱疼痛問題,所以建議初學者隨著訓練時間的提升、從高跟尖差的慢跑鞋,慢慢轉換到低跟尖差的路跑鞋甚至是零跟尖差的馬拉松鞋。

所以未來當你前往鞋店挑鞋時,除了注意尺寸大小外,也該注意鞋跟尖差。可以去思索在穿起來最舒適的鞋與跑出最佳成績的鞋款間,確認兩雙鞋分別的鞋跟尖差。

/ 關於鄭匡寓 /
鄭匡寓

因為減肥而開始運動,從此就戀上跑步。透過呼吸、心跳與疲勞的雙腿體驗真實存在的美好。多年研究運動科學及跑步技術,每天都在追求更進步的自己。同時是個患有癲癇的運動員,所以深深期望推廣健康運動給每一個人。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