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世界最健壯型男運動員  里奇・羅爾的簡易素食餐
1
世界最健壯型男運動員  里奇・羅爾的簡易素食餐
2
2018台灣國際田徑公開賽525開戰  楊俊瀚、陳傑誓言摘冠
3
碳水化合物──人體最重要的能量來源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世界最健壯型男運動員  里奇・羅爾的簡易素食餐

2018-03-30
話題 飲食 跑步 營養補給 鐵人三項 游泳 單車 初鐵515

 美國著名的超耐力鐵人三項運動員里奇・羅爾(Rich Roll)曾獲男性健身雜誌評選為2009全世界最健壯25位男士之一,同時也是名暢銷書作家、國際勵志演講者,身為健康服務機構創辦人的他,還是家中4個孩子的超級奶爸。對於營養健康要求甚高的里奇,在不惑之年半路出家成為素食主義者,來看看他如何調配三餐飲食,讓吃素也能有足夠體力追求運動成績。

世界最健壯型男運動員 里奇・羅爾的簡易素食餐 ©Men's Health

關於素食,里奇在40歲生日前身體狀況急遽下降時,開始改吃純素食,此後他再也沒吃過肉。但在去年9月,這位超耐力運動員仍能跑出40英里(64.3738公里)、游泳橫跨斯德哥爾摩群島6英里(9.6561公里),這是高難度兩鐵超級挑戰賽Ötillö Swimrun世界錦標賽的賽事內容,而他能完成,正因為清楚自己如何正確地燃燒能量。
 
在里奇的新書《The Plantpower Way: Italia》即將於4月發行之前,他公開分享了個人純素膳食計畫,包括早餐、午餐、晚餐和零食選擇。首先,他要強調大多數人對素食的兩大誤解:準備起來極度耗時、比傳統飲食更昂貴。

吃純素的里奇仍能完成世界知名的Ötillö Swimrun兩鐵超級挑戰賽 ©Men's Health

早餐

里奇每天都以羽衣甘藍、菠菜、葉用甜菜(莙薘菜)等綠色蔬菜調製成的果菜泥汁作為一天的開始,他也建議可放入一些甜菜根、甜菜葉和大量的黑莓與藍莓;如果想做得更精緻花俏一點,再混和一些抹茶、奇亞籽、亞麻籽和螺旋藻。
 
針對歐美傳統早餐玉米榖片,里奇用「藜麥」顛覆了這個傳統,只要三分鐘,你可將任何莓果類與藜麥混搭,再加一些椰奶或杏仁奶。除此之外,有麩質不耐症的里奇會選用無麩質麵包塗上少許杏仁奶油,如果沒有麩質不耐症問題的人,可直接以杏仁奶油烤麵包即可。

零食

一早做的果菜泥汁可分裝放進保溫瓶中,工作時喝幾口,能讓人整個早上精神好、胃口佳。除此之外,里奇會把香蕉、杏仁、核桃或南瓜子當作早晨零食或是下午茶時間的零嘴。

里奇每天早餐都喝綠色蔬菜調製成的果菜泥汁,並分裝部分在工作時當小點心 ©richrollfans

午餐

持續簡單飲食,以大量蔬菜做的沙拉只需淋上一點香醋和橄欖油,如果這種午餐不是你的菜,那麼里奇建議可以吃碗豆子配飯,再沾些酪梨沙拉醬。

晚餐

與其吃素肉之類的加工食品,里奇推薦很少空檔準備晚餐的人吃豆製義大利麵,只需要用沸水煮5分鐘,再放入番茄醬攪拌攪拌,一盤義大利麵就輕鬆上桌。

豆製義大利麵 ©VEGAN MAGAZINE

里奇坦承純素主義不適合每個人的身體,但他認為即便像他每天運動量相當大,純素飲食仍是可行的。他表示,「只要吃天然的原型食物,就能在不需要精緻穀物和含糖食物下也能產生飽足感,更不會像那些食物一樣累積多餘的體重。」

資料來源/Men's Health、Rich Roll臉書粉絲專頁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8台灣國際田徑公開賽525開戰  楊俊瀚、陳傑誓言摘冠

2018-04-19
賽事話題新聞跑步

台灣最高等級田徑賽事「2018台灣國際田徑公開賽」將於5月25、26日舉行,將有18個國家超過200名世界菁英選手匯集台北田徑場,被視為今年雅加達亞運的前哨戰。今(19日)下午舉辦宣傳記者會,「台灣最速男」楊俊瀚和「跨欄王子」陳傑一起出席,表示有信心將金牌留下,楊俊瀚更邀請大家像去年世大運一樣擠爆田徑場。

2018台灣國際田徑公開賽525開戰 楊俊瀚、陳傑誓言摘冠

賽事由中華民國田徑協會與台北市政府體育局共同主辦,北市體育局局長李再立表示,目前已有18個國家,共兩百多位菁英選手將來台參賽,期許這場賽事再現台北世大運榮景,希望民眾延續2017世大運當時的熱情,到場為台灣選手們加油打氣。
 
主辦單位這次邀請多位國際菁英選手來台踢館,包括2017倫敦世錦賽男子跳遠金牌與2016里約奧運男子跳遠銀牌,南非選手曼勇加(Luvo Manyonga),個人最佳成績8米65公尺;2014大英國協運動會男子400公尺跨欄金牌,南非選手費德里克(Cornel Fredericks),個人最佳成績48秒14;2018大英國協運動會男子100公尺銀牌選手布魯傑斯(Henrico Bruintjies),個人最佳成績9秒97;以及汎美運動會金牌、NCAA冠軍,美國女子100公尺跨欄選手哈里森(Queen Harrison),個人最佳成績為12秒43。

主辦單位長官與楊俊瀚(右一)、陳傑(左一)一起為台灣選手加油打氣

面對國外大軍來襲,將參與賽事的台灣田徑好手楊俊瀚和陳傑被問及是否備感壓力,顯得老神在在。陳傑說,今年的訓練成長幅度比去年更多,重量訓練與練習秒數的狀況比世大運還好,每一步都在他和教練的預期中,對國際邀請賽非常有信心,也期待在亞運再創佳績。面對南非跨欄好手費德里克以48秒14來台踢館(陳傑個人最佳成績49秒05),他表示會以老樣子平常心看待,把重點放在自己身上。被問及在自己國家比賽會不會較有壓力?陳傑表示,當真正走進場,台灣朋友熱情的加油聲將變成自己的動力。

跨欄王子陳傑表示在自己國家比賽看到台灣朋友熱情加油,壓力就化為動力

全國100公尺紀錄保持人楊俊瀚在記者會中宣告將參與大會100公尺個人項目及400公尺接力團體項目。面對這次賽會邀請南非百米好手布魯傑斯(個人最佳成績9秒97),楊俊瀚信心喊話「沒在怕的!」他表示跟國外選手比賽反而較不會有壓力,也很享受與國外菁英選手競技的感覺,不會被影響,只要專注在自己的調整就好。此外,他提到去年世大運沒預期來了這麼多觀眾擠爆會場,希望台灣朋友今年也能延續熱情,用行動進場支持選手,重現世大運擠爆會場的盛況。
 
至於亞運將參加哪些項目,楊俊瀚表示100、200公尺及400公尺接力都有達標的,但目前教練和他都還在評估,將看體能狀況來決定個人項目只報其中一項或是兩項都參賽。

「台灣最速男」楊俊瀚面對國際菁英選手「沒在怕的!」,希望台灣朋友能像去年世大運一樣用行動到場支持選手

資料來源/台北市政府體育局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碳水化合物──人體最重要的能量來源

2017-05-11
知識庫觀念營養補給飲食

近年來,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漸漸成為大眾不在追隨的飲食方式,尤其對減重人士來說,但是,碳水化合物是人類生存必須的重要能量來源之一。因為它可以提供能量、節省消耗蛋白質、幫助肌肉合成、構成身體組成、保護肝臟、維持腸道健康等,當人體每日在活動時,都需要肌肉的參與,所以不攝取碳水化合物就無法供給身體能量來活動。

碳水化合物是人體最重要的能量來源 ©medicalnewstoday.com

除了碳水化合物是人體最重要的營養來源之一,脂肪以及蛋白質它們也都是提供人體熱量的來源,每一克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四大卡的熱量;每一克蛋白質提供四大卡的熱量;則每一克的脂肪提供九大卡的熱量。

當身體燃燒卡路里時,不論這個卡路里是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質還是從脂肪中取得,都能釋放能量,其中,還是以碳水化合物最能為人有效的應能量來源。一般來說,如果人體碳水化合物攝取不足時,就會造成血糖就會過低並且出現酮症,而些人會採用「生酮飲食」法來減重,這也會導致這樣的現象出現。

根據碳水化合物的組成可分成三大類:

糖類(sugar)
很多食物都含天然糖份,包括水果、果汁、牛奶、蔬菜等,則有些糖份是加工過的,像是糖果、巧克力、餅乾、汽水等,也有些是在烹調食物時加進去的,不過加工過後的糖類對人體較不健康。

一般來說,許多產品會在總碳水化合物底下標示出「糖醇」的字樣,如果對糖醇過敏的人,可能會發生腸胃不適的現象,像是脹氣、腹部絞痛或腹瀉等,含有醣醇的成分有:乳糖醇(lactitol)、甘露醇(mannitol)、山梨醇(sorbitol,)、木糖醇(xylitol)等成分,雖然許多食品會標示無糖,但還是極有可就含一些糖醇,甚至還會添加代糖進去。

澱粉(starch)
澱粉是由多個糖分子組成,存在多種植物性的食物,像是麵包、白飯、馬鈴薯、蕃薯等,它們能為身體慢慢和穩定地提供熱量。

纖維(fibre)
纖維只存在植物性食物中,它纖維能維持大腸的健康。根據美國國家科學院醫學所(National Academies Institute of Medicine )發表的文獻,建議人們在飲食中應該集中攝取更多富含纖維的碳水化合物,因為根據研究證實,攝取高纖維的食物能降低心臟疾病的罹患風險,並且可以幫助減重人士控制體重,則能提供足夠纖維的食物有蔬菜、水果、全穀麵包、豆類等。

高纖維含量的澱粉食物比含糖量高的食物、飲品更能慢慢將糖份釋出,當吃進碳水化合物後會在腸胃道被分解為葡萄糖,才慢慢吸收到血液裡面,而在胰島素的作用下就會進入細胞內作為能量來源,則未被分寫的葡萄糖會轉變為肝醣儲藏在肝臟和肌肉內,如果吸收過量的葡萄糖就會被轉為脂肪,作為長期的能量的儲藏。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建議,碳水化合物應佔全部食物的攝取量的約55%至75%,則攝取的食物來源可以從穀類和高澱粉蔬菜,例如馬鈴薯、芋頭,它們含豐富許多澱粉,可以為人體提供大量能量。

但是,不論是食物的種類、或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還是脂肪都必須適當攝取,才能維持人體均衡營養以及健康。

資訊來源:明醫網、營養共筆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