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啞鈴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跑步
  • 重量訓練
  • 核心肌群
  • 初階訓練
  • 瑜伽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運動器材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潛藏東瀛設計狂魂 PUMA TSUGI JUN Sport Stripes襲捲全球
1
潛藏東瀛設計狂魂 PUMA TSUGI JUN Sport Stripes襲捲全球
2
不是懶也不是壓力大!工作中突然想睡,當心是罕見猝睡症警訊
3
提升乳酸閥值的重點
關於耐力型運動員提升乳酸閾值的訓練技巧與注意事項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潛藏東瀛設計狂魂 PUMA TSUGI JUN Sport Stripes襲捲全球

2018-06-13
配備館 綜合 PUMA 運動時尚 鞋子 穿搭指南

全球運動潮流指標 PUMA 去年以「TSUGI」系列鞋款在全球掀起一陣東瀛時尚浪潮,以東洋工藝美學大旗揮軍攻佔亞洲運動潮流市場,完美融合現代、科技與傳統三元素,為街頭運動風格開啟全新潮流美學篇章。尤以系列旗下 TSUGI JUN 鞋款的獨特襪套結構及側邊綁帶概念設計蔚為出色,極簡且獨特的當代風格,潛藏次世代東瀛設計狂魂。今年夏天,PUMA 再次推出新改款「次世代潮履霸主 TSUGI JUN Sport Stripes」,以全新色調搭配羅紋線條,提供年輕潮流迷們更前衛的都會街頭穿搭首選,由 PUMA 新任品牌大使根基樂團 (Rudimental) 親自詮釋新興 TSUGI 東瀛潮流 STYLE,再度引爆 TSUGI 次世代狂潮。

潛藏東瀛設計狂魂 PUMA TSUGI JUN Sport Stripes襲捲全球

全新 PUMA TSUGI JUN Sport Stripes 潮履體現 TSUGI 次世代設計概念,鞋面採用 evoKNIT 針織技術提供絕佳舒適感,襪套上的雙色條紋設計靈感來自於復古籃球長襪,鞋面加入鮮明色彩羅紋設計增強其整體彈性,使鞋款外型更顯立體有型;鞋後跟印有 PUMA 字樣的彈性鬆緊繃帶以及足部內外兩側的繫帶系統,提供足部支撐與包覆穩定性,繫帶下方搭配皮革裁片的簡約設計,再度詮釋專屬於 PUMA TSUGI 系列的新興潮流美學。

PUMA TSUGI Jun Sports Stripes

而此次擔綱形象拍攝的 PUMA 新任全球品牌大使根基樂團 (Rudimental) 更是音樂界無人不曉的鼓打貝斯樂團,2010 年成團於英國倫敦,音樂風格以快節奏與碎拍鼓點輔以厚重複雜的低音聲線著稱,根基樂團 (Rudimental) 以其音樂創造力和前衛時尚感在全球累積超高人氣,同時更是全英音樂獎的常勝軍。根基樂團 (Rudimental) 加入 PUMA 後首度以 TSUGI JUN Sport Stripes 為形象拍攝,將 TSUGI 次世代鞋履的新興美學加乘自身特有的潮流時尚,宣示 PUMA 迎接次世代街頭霸主強勢回歸,預計將在今年夏天掀起不容小覷的時尚狂潮熱浪。

PUMA 新任品牌大使根基樂團 (Rudimental) 親自詮釋新興東瀛潮流 TSUGI STYLE

2018 新款次世代潮履霸主 PUMA TSUGI JUN Sport Stripes 此番共推出藍白世代及灰色地帶兩款全新配色,建議售價 NT$4,280,將於 6 月 14 日全球同步上市;此外,也同步推出根基樂團 (Rudimental) 在形象拍攝中穿著的紅、藍、白色調復古運動套裝及短袖 T 恤。

​資料來源/PUMA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

不是懶也不是壓力大!工作中突然想睡,當心是罕見猝睡症警訊

2025-06-18
綜合觀念話題

年近50歲的李小姐長年飽受突如其來的嗜睡困擾,常在工作或開會時突然感到極度疲倦,只能仰賴外力與意志勉強維持清醒,長期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也嚴重影響了工作表現。直到近日去醫院檢查,經過多項夜間及日間睡眠檢查,最終確診為猝睡症。所幸經透過規律服藥與調整生活作息,目前病情已逐步穩定並受到良好控制。

「白天嗜睡、癱軟、夢境混淆別以為只是累,恐是猝睡症警訊!」雙和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台北神經醫學中心退化性神經疾病科主任官怡君表示,猝睡症是一種罕見的神經疾病,主因為大腦中樞內控制清醒的「食慾素」分泌不足所致,患者常出現在封閉時間內循環性的、不可抵擋的短暫睡眠發作情形。

突然入睡、出現幻覺當心猝睡症

官怡君說明,猝睡症主要分為兩種型態,研究資料顯示:

第1型:發病高峰多在青春期與20歲出頭,盛行率估計為每10萬人中有25~50人罹患,男女罹患比例相當。

第2型:盛行率約為每10萬人20~34例。

官怡君進一步解釋,猝睡症的典型症狀包括:

白天不由自主入睡

因情緒波動大,肌肉突然無力而導致猝倒症的發生(以第1型為主)

入睡或醒來時出現幻覺

常發生俗稱「鬼壓床」的睡眠癱瘓

另外,患者也因睡眠時間破碎、品質不佳,難獲得深層休息導致精神不濟,常被誤解為懶惰、倦怠、情緒障礙或心理問題等情況。

官怡君指出,李小姐看診時曾分享,先前懷孕時曾在路上突然昏沉入睡,差點造成意外危及生命,或因情緒波動導致四肢無力、癱軟的情形,也常發生夢境與現實混淆,或是出現睡眠癱瘓以為被鬼壓床等症狀,種種症狀讓她以為自己精神出問題,不僅尋求醫療協助,也前往宮廟求神問卜,長久下來身心俱疲。

藥物控制搭配作息調整促進清醒

官怡君強調,猝睡症目前雖無法根治,但已有多項藥物能有效控制症狀。以上述案例來看,初期以短效型的中樞神經活化劑幫助提神,後續待健保申請通過後,改用副作用較低、療效較佳的覺醒促進劑及組織胺H3受體拮抗劑,可幫助促進患者清醒,並搭配規律作息與短暫日間小睡,使清醒時間大幅拉長,生活品質也隨之提升。

官怡君提醒,如長期出現無法抗拒的白天嗜睡、情緒激動時四肢癱軟,或常有入睡幻覺與睡眠癱瘓等徵狀,應提高警覺,及早至神經內科或睡眠醫學門診就診。透過正確診斷與治療,除能確認是否為猝睡症,也有助排除其他如睡眠呼吸中止症等相關疾病。

延伸閱讀:

開心卻哭泣、嚴肅場合笑出來⋯中風後「情緒障礙」專家教3招緩解

睡覺驚遇「鬼壓床」別嚇自己!醫療解釋揭「真相」5招可改善

本文獲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

原文:白天嗜睡、癱軟只是太累?小心大腦生病了!醫揭4大「猝睡症警訊」

 

/ 關於優活健康網 /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關於耐力型運動員提升乳酸閾值的訓練技巧與注意事項

2021-12-08
觀念重量訓練路跑鐵人三項綜合知識庫無氧運動有氧訓練

你知道為何運動員經常使用他們的乳酸閾值,來確認該如何訓練及在耐力運動中可以保持哪種速度嗎?首先我們來聊聊何謂乳酸閾值(Lactate Threshold ,LT),當然也可稱為無氧閾值(anaerrobic threshold,AT),這是一個人在穩定狀態下進行有氧運動,而不感到疲勞的最快速度;當在乳酸閾值以上進行的運動會導致血乳酸濃度突然升高,而乳酸是身體不斷產生的新陳代謝和運動的副產品,在正常情況下(休息和低強度訓練),血乳酸通常為 1-2 mmol/L。在劇烈運動時,它可以上升超過 20 mmol/L。由於乳酸閾值可以隨著訓練而大大提高,因此許多運動員和教練制定了訓練計劃來提高該值。

提升乳酸閥值的重點
為何運動員會用乳酸閾值來確認在耐力運動中可保持哪種速度?

什麼是乳酸閾值?

休息和穩定且持續運動期間,血液中的乳酸濃度會平衡的產生和排出,在此期間,體內的肌肉、心臟和肝臟都可以使用乳酸作為燃料提供運作,然而,在穩定狀態的適度運動中,體內產生的乳酸可以被迅速吸收及排出,但在高強度運動中,它的產生速度比身體吸收或排出的速度要快。

體內產生的乳酸
在高強度運動訓練過程中,乳酸產生的速度將比身體吸收或排出的速度要快。

而乳酸閾值是在竭盡全力的運動過程中的一個點,此時乳酸在血液中的積聚速度快於身體將其清除的速度,無氧代謝所產生的能量,用於短時間和高強度的活動爆發,然後乳酸將會堆積達到一個閾值,它不能再被吸收因此堆積起來,這一點就被稱為乳酸閾值。

然而乳酸閾值的特點是pH值略有下降(從7.4降至約7.2),這種下降被認為會導致身體疲勞並降低肌肉收縮的力量,從而導致運動效能下降,在沒有乳酸不斷累積的情況下,可以維持的最高工作負荷稱為最大乳酸穩定狀態 (The maximal lactate steady state,MLSS)。

根據多項研究的推測,具有更高乳酸閾值將意味著,運動員可以繼續進行高強度的訓練,讓身體具有更長時間的耐疲勞度,這也就是為何許多人認為乳酸閾值是預測在高強度運動中是否能有好表現的方式。

乳酸閾值差異:

一般人:VO2max的60%

業餘耐力運動員:VO2max的65%至80%

菁英耐力運動員:VO2max的85% 至95%

乳酸閾值
竭盡全力運動的過程中,乳酸將在血液中的積聚速度快於身體將其清除的速度。

測量乳酸閾值的方式

在實驗室中,乳酸閾值測試與VO2max測試類似,使用跑步機或固定自行車進行,運動強度在大約4到5分鐘左右的時間內進行增加;在每個運動週期結束時用指尖採集血液樣本,並連同心率、功率輸出和攝氧量一起測量。

這個過程一直持續到血乳酸濃度顯著增加,在研究數據中,往往有一個相當明顯的峰值,由於乳酸閾值比達到最大攝氧量會更早出現,因此通常以最大攝氧量的百分比來作為衡量;運動員和教練在乳酸閾值下測量功率輸出(通常以瓦特/千克為單位)做為設計訓練計劃的參考值。

乳酸閥值的測量
乳酸閾值測試與VO2max測試類似,可以使用跑步或自行車的方式進行。

另外,有一些研究也表明,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會影響乳酸閾值,例如一項2004年「短期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可分離男性的乳酸和氨閾值」的研究發現,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可能會使乳酸閾值轉向更高強度的工作量,在2020年另一項「生酮低CHO、高脂肪飲食:菁英耐力運動的未來?」評論表明,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的飲食會增加越野自行車手的乳酸閾值,但是並沒有證據表明這有助於提高運動效能。

這樣粗估你的乳酸閾值

要估算出乳酸閾值基本上都必須要進入實驗室中,但絕大多數的人都無法正確的知道自己的乳酸閾值到哪邊,因此,我們可以運用一個簡單的方式來粗估自己的乳酸閾值,但這樣的方式適合有經驗的運動員進行,絕非任何人都可以進行。在此種測試中,你可以採用跑步、騎自行車、游泳或進行其它可持續30分鐘以上的的耐力型運動,同時,你還需要一個心率監測器和一個秒錶。

1.在開始訓練前10分鐘內達到你的峰值與持續強度,並在接下來的20分鐘內每分鐘記錄一次心率。

2.計算你在20分鐘內的平均心率,這個數字是你在乳酸閾值下的估計心率。

運動強度的其它衡量標準

這邊要再次強調!乳酸閾值並不是評估了解你自己在運動中能達到極限的唯一方式,有許多的運動員和教練都可透過其它的方式,來更了解當下的體能狀態和訓練課程的安排內容;雖然有一些需要利用實驗室的儀器來進行測試,但還能透過下列這一些方式來進行管理。

1.最大攝氧量:

另一種測量運動能力的方法是使用最大攝氧量(VO₂max)。VO2 max是身體在運動訓練的過程中,可以吸收和使用的最大氧氣消耗量,吸入和使用氧氣的能力是身體心肺健康的指標之一。因此,擁有更高的最大攝氧量,就意味著你比最大攝氧量更低的人,具有更好的心血管能力;你也可透過有計畫性的訓練來增加最大攝氧量。

2.最大心率:

你的最大心率(Maximum Heart Rate,MHR)是心跳在一分鐘內的最快速度;這與最大攝氧量不同,最大心率越高並不意味著你的心血管狀況越好。但是,透過了解身體的最大心率,將能有助於追蹤並確定你運動時該達到的心率目標。

3.自覺用力係數:

你要分辨自己的運動強度是屬於有氧還是無氧,就可以採用自覺用力係數(Ratings of Perceived Exertion,RPE)來進行簡單的檢測。自覺用力係數透過利用身體在運動過程中的感覺,來判定身體目前的運行狀態,例如心跳加快、呼吸加快、出汗增加和肌肉疲勞等狀況。你可以確定自己的運動強度,並根據在運動訓練的過程中,身體所感受到的狀況分為6-20之間的數據來判斷,例如6是不勞累、9是輕鬆、12-14是中等強度、15以上則屬於高強度運動。

增強耐力的訓練
你也可透過其它的方式來更了解當下的體能狀態和訓練課程的安排內容。

增加乳酸閾值

透過有計劃的訓練能讓一般運動員在更長的時間內承受更高強度的耐力運動,包括參加鐵人三項或半程和全程馬拉松的運動員們,都希望透過一連串的訓練、恢復和營養來提高他們的乳酸閾值。

提升乳酸閾值的訓練就意味著要增加運動強度,以便您以乳酸閾值心率或略高於乳酸閾值心率進行訓練,這種訓練可以是間歇訓練或穩定訓練,但採用間歇訓練、高強度訓練和持續穩定訓練的組合的效果將會是最好。

提升耐力的方式
透過有計劃的訓練能讓一般運動員在更長的時間內承受更高強度的耐力運動。

訓練的持續時間應基於你身體當前的健康狀態和訓練目標。例如:

1.間歇乳酸閾值訓練計劃:

每週兩次以乳酸閾值心率的95%-105% ,進行3- 5次10分鐘的高強度間歇訓練,間隔之間休息3分鐘。

2.連續乳酸閾值訓練計劃:

每週兩次以高強度(乳酸閾值心率的95%-105%)進行一次20- 30分鐘的訓練。並每週增加10%-20%的訓練量以取得進步。

請記住要追蹤訓練的進度,並每隔幾個月重新測試一次,看看你的訓練計畫是否有效,如果沒有!你可能就需要透過增加訓練的頻率、時間或強度來進行調整。

資料參考/verywellfit、NIH、draxe

責任編輯/林彥甫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啞鈴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跑步
  • 重量訓練
  • 核心肌群
  • 初階訓練
  • 瑜伽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運動器材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