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台北街頭也能滑雪! 9月底起滑雪體驗車快閃華山、微風信義
1
台北街頭也能滑雪! 9月底起滑雪體驗車快閃華山、微風信義
2
別犯這13個常見錯誤! 美國資深肌力與體能教練用失敗換來的經驗談
3
義大利男子水球隊退法國奪銅 連兩屆世大運奪牌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台北街頭也能滑雪! 9月底起滑雪體驗車快閃華山、微風信義

2018-09-25
話題 綜合 新聞 滑雪 活動

入冬滑雪旺季將至,現在台北市區也能體驗滑雪快感!全包式滑雪假期品牌Club Med打造「快閃滑雪體驗車」,車內包含滑雪模擬機、滑雪吊椅、限定雪吧,並安排專業教練現場指導,9月29-30日在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10月6-7日在微風信義前廣場分批登場,開放民眾現場參與,就算是不會滑雪的初「雪」者,也能在台北街頭享受滑雪樂趣。

台北街頭也能滑雪! 9月底起滑雪體驗車快閃華山、微風信義

體驗滑雪   拍照打卡抽五天四夜北海道行程

Club Med為了宣傳10月底前推出的早鳥優惠(購買指定度假村與指定出發日滑雪行程,每人最低NT$37,000有找),打造超新奇的「快閃滑雪體驗車」,於9月29-30日下午12:00-19:00在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忠孝三角、10月6-7日下午13:00-20:00在微風信義前廣場。參加民眾不僅能在教練帶領下體驗滑雪,拍照#ClubMed上傳分享即可兌換「yolé 玫關係,是愛情啊」雪糕,還有機會抽「Sahoro北海道五天四夜雙人食宿行程」。

滑雪體驗車將於華山文創產業園區、微風信義前廣場陸續登場

法國玩家法比歐現身體驗  建議初「雪」者從日韓玩起

今(25日)宣傳記者會中,主辦單位邀請熱愛滑雪的法國帥哥法比歐到場,除了試玩滑雪體驗車,更現場分享自己的滑雪經驗。法比歐表示,他在南法近加勒比海邊長大,南法有許多滑雪場,他12歲後每一個冬天都會跟家人一起滑雪,至今已去過全球12座滑雪場。
 
身為滑雪老鳥,法比歐建議還沒嘗試過的初「雪」者,可從日、韓等附近國家的滑雪場試起,等技術較成熟再去挑戰歐洲滑雪場。他也提及,沒經驗的新手不用擔心程度落差,因為現在滑雪場裡的教練和雪道都有分級,所以即便一起去的親朋好友程度不一,也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練習方式。

滑雪老鳥法比歐試玩滑雪體驗車

調查:亞太滑雪旅客3年成長3倍

每年冬天,台灣的滑雪客越來越多,其實這是亞太區共同趨勢。Club Med日前針對亞太地區11個國家5,500名旅客進行「亞太區旅客滑雪意向調查」,數據顯示,亞太區滑雪人次快速成長,過去3年超過2.38億旅客人次前往全球滑雪假期,其中過去12個月內的旅客就佔1.38億人次。究其組成,幾乎不會降雪的國家如台灣、香港、新加坡等,對滑雪假期需求明顯增加,台灣滑雪旅客近三年前往Club Med的人次更是成長3倍。
 
分析年齡,亞太滑雪旅客平均年紀落在38歲,台灣37歲相去不遠。以性別區分,歐美傳統滑雪假期多數由男性主導,且以滑雪運動為主;但調查顯示,亞太的女性滑雪旅客已超過5成,呈現以女性為主導趨勢。同一調查另顯示,亞太地區滑雪客最愛的TOP 4滑雪國家為:日本、韓國、瑞士、中國。

經典單板滑雪運動

資料來源/Club Med
採訪攝影/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別犯這13個常見錯誤! 美國資深肌力與體能教練用失敗換來的經驗談

2019-04-02
書摘觀念綜合話題

我已經在教練這個行業有段時間了,雖然我有許多成功經驗,但也遭遇過不少失敗挫折。與其將這些失敗經驗掩蓋起來不讓人知道,不如將它們拿來當做學習教材。以下我列舉13個應避免的常見錯誤,這些都是很好的提醒,可以用便利貼將它們貼在辦公室或其他明顯處,幫助你形塑想要的文化。

別犯這13個常見錯誤! 美國資深肌力與體能教練用失敗換來的經驗談

錯誤 1: 以自己為中心 
運動員並不是你訓練的工具—他們只是與你一起訓練。每天開始訓練前提醒自己,用堅定的信念與運動員相處,而不是要全然地掌控他們,特別是在訓練職業、奧運選手或私人課程時。當運動員行為失當或造成團隊分心時,不要用嚴厲的口吻斥責,如果你太常展現權力,很快就會失效。保持開懷的心胸,彈性是關鍵因素。

錯誤 2:總是想要成為「專家」 
做好自己本分和關心你的選手。「傑出是不證自明的,但胡說八道也是」,這句話頗有哲理,或許說得不夠文雅,但你不能否認它的道理。早期我喜歡在訓練時使用專有名詞,部分理由是因為我喜歡科學化,但不可否認潛意識中最主要是想展現自己的聰明才智。我認為使用專有名詞會讓運動員更加信服我,特別是我年輕的時候。但我錯了,這只有讓我度過不安全感而已。不要掉進這個陷阱中。 

錯誤 3:想要成為選手的朋友 
平易近人是保持良好關係的要素,但在教練工作上,我們的角色是領導、指引和良師益友—不是普通朋友。請尊重與了解其中的差異,我們有位年輕教練就是一個血淋淋的例子。他常會在其他教練不知情的狀況下,參加一位休季期間在我們這裡訓練的職業選手舉辦的舞會。這些活動通常 在這位選手的豪宅中舉辦,並且有許多明星或DJ參加,現場可謂星光閃閃。因為這位教練沒見過類似的場面,他想盡辦法要贏得這位選手的尊敬,並打入他的社交圈。這樣的友誼慢慢地滲入訓練中,因為他們在組間會談論前晚的「花邊趣事」,很快地,這位年輕教練雖然在那位選手心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他卻造成團隊和其他教練的困擾。我們曾經警告過他,但他還是分不清楚界線,並且持續參加那位選手的舞會。不久,我們就要求這位選手離開訓練團隊。 

錯誤 4:強迫中獎 
你的訓練方法需要以科學化為根基,但不是每個人的需求都相同。以我訓練搏擊運動選手的經驗,例如拳擊手和綜合格鬥選手,讓我在這方面學到許多,了解到漸進式負荷可以有多種方式來符合每位選手的能力。不相信嗎?那你將付出慘痛的代價,因為選手不太理睬你「精心設計的課表」,如此將無法達到你所預期的訓練效果,以及想建立的信任關係。

錯誤 5: 活在自己的偏見中 
不論你或選手的背景為何,學習尊重每個文化和教育程度非常重要。舉例來說,你會不會認為選手喜歡的音樂非常愚蠢?天知道,有時選手要求播放的歌實在讓人受不了,但你最好在一開始時先問他們為什麼喜歡類似的音樂,而不是先批評他們,如此就可以了解他們更多。並且放下「一切都要聽我的」,給選手一定的自主權將會獲得雙贏,讓團隊氣氛更好。「音樂」的例子只是重訓室的案例之一,還包括高科技產品(手機、相機和社群媒體)的使用、服裝規定、語言和是否允許外界參訪等。當然他們的喜好也可能會影響訓練環境,例如他們喜歡的音樂充滿了猥褻的詞彙,或是音樂大聲到他們根本聽不見你的指令。此外手機或社群媒體都可能造成訓練分心,或者是衣服上有冒犯的姿勢、語言或圖案。最重要的是,你所選擇的折衷方法必須根據訓練中心的型態、主要的訓練對象及你的個人價值觀,如何與對方結合在一起。 

教練工作的角色是領導、指引和良師益友,不是普通朋友

錯誤 6: 訓練課程被運動員的情緒和心情影響 
幾乎所有曾遇過類似狀況的教練都知道我在說什麼。有些時候運動員就是會漫不經心、眼神充滿呆滯,並且不斷碎念他們覺得身體如何或那天應該要做什麼。從他們的肢體語言就看得出來,並且通常在熱身時就會顯得心不在焉或草草了事。這時你必須根據自己原本的課程規畫,不予理論。很多時候,我會將整個課程重新再來一遍,告訴選手要清醒了,甚至要求部分選手先走出重訓室再回來,因為我要讓整個課程確實重新來過。有些時候,我會要求自己用盡全力,讓選手也竭盡所能,消弭所有阻礙進行的因素。身為教練,在這種情形下最糟的事,就是沒有把所有能量都發揮出來。如果你想要教他們始終如一的重要性,你就要在行動中展現出來。我並不是說不可以對選手要求更多或提高你的音量,你當然可以這樣做,但只能在有需要的狀況下。運動員需要了解訓練中有很大部分,是學習如何將所有潛能在自認做不到的時候發揮出來。你要確保不讓情緒蔓延,不讓他們牽著你走。專業的表現就是始終如一。運動員需要學習這點,而你必須謹記在心。換句話說,專注在解決問題上,但不讓他們影響你,甚至讓你情緒失控。

錯誤 7: 不與其他教練打交道 
不論你認為自己的等級為何,你需要時時刻刻保持開放的心胸。這也適用在資深教練上,因為他們通常只跟其他資深教練來往。當然,資深教練見過大風大浪,並且有許多第一線經驗,但還是可以從年輕人身上學到無限夢想的可能性。我聽過無數次有關於志願或實習教練申請被拒絕的原因,只不過是年紀的關係。千萬不要有這樣的想法。別忘了,今天的有志青年,可能會成為明天最具影響力的教練。請給每個人機會,根據他們的技術或表現來評斷,而不是年紀。 

錯誤 8:沒有深切自我反思
你必須是自己最嚴格的監督者。我總是在心裡不斷地提醒自己,隨時隨地準備接受各界批評。除了持續反省自己哪裡可以做得更好之外,還可以請其他教練協助你檢視訓練方法、溝通技巧和整體表現。不是偶爾為之,而是應列入常態性事務辦理。這些討論可以提高每個人的水準,並且衍生出更好的討論。另一個方法就是想像自己站在台上(訓練前或後),接受記者連珠炮似的訪問你的訓練哲學。這些練習可以幫你在做決定和之後行動,更精準、專注、務實。也會讓你對自己的訓練方法更有自信。 

錯誤 9:界線太過「分明」 
最好的教學指導通常遊走在我們做什麼與如何做的灰色地帶,所謂灰色地帶就是針對特定狀況沒有制式的程序或步驟。這是最實際與最大可能性之間的關鍵因素。遊走在這個地帶意味著我們必須保持道德規範,避免對所有行動、外在事物和思考過程過度武斷。我們身處的領域一直在進步,而且我們與地球上最複雜與情緒化的生物一起工作,儘管所謂的「最佳方案」可能離現狀有些遙遠,但我們仍需採取對現況最有利的策略(可能受限於預算限制、場地空間及運動員水準等等),即使它不是首選或對其他教練來說最有效的。你會看到其他教練在社群媒體、電視或其他媒體上的訓練,也是用同樣的角度思考。因為這些通常只有簡介或片段,而不是故事的全貌。有時候看起來很好的其實並不怎麼樣,但看起來不怎麼樣的卻是最好的(在特定狀況下)。 

運動員需要了解訓練中有很大部分,是學習如何將所有潛能在自認做不到的時候發揮出來

錯誤 10:成為證照達人 
不論如何包裝最新的課程、研討會、新穎的訓練器材或大數據科技產品,可以實際應用在日常教學上的很有限。不要再認為你的專業是建立在參加了多少場培訓課程或講座上,而應該專注於提升目前所能掌握的。換句話說,不要忽略了經驗值。前者是上一些課程(觀察、學習和模仿),後者則是直接親身參與(互動、指導或產製)。未來是屬於願意彎下腰自己動手並創造樂趣的人。 

錯誤 11:期望太多與太快 
這個問題在本書中已討論過很多次,但還是值得一提。不論這是屬於你與運動員之間或你與自己的期望,如同想要了解歌詞意境,先聽個幾次很理所當然。身為教練,我們通常自認可以掌控一切,能很快地得到想要的結果。但事實上不然,一位偉大的教練也許在幾個月或幾年內無法看到自己的成效。我們的責任不是只有讓運動員變得更強壯,更重要的是改變團隊文化,但這需要時間和耐心。我們創造長遠正向改變的能力,與觀察和吸收自己行動與表達的能力,相輔相成。 

錯誤 12:從不問運動員的意見 
你許多頓悟與創見可能不是來自一開始的想法。若是你剛愎自用並且不與每天相處的選手打交道,這樣不只會錯失你了解他們的機會,還會傷害你領導他們的說服力。與選手保持良好關係,了解他們對訓練課表的想法。

錯誤 13:過於在意 
我們通常都認為所有事情都跟我們有關,但事實上很少,如果有的話,周遭清醒的人應該會很想知道我們如何做到的。當我的好友卡爾.考沃德(Carl Coward)說「沒有清醒的人會計較這些的,布雷特,我跟你保證」時,常點醒了我,這並不是悲觀,而是事實。無論你曾經忘記某人的名字、發錯了一封電子郵件或者辛苦所寫的計畫被認為一文不值;接受它吧,並勇往直前。不要讓一件事變成你的身分象徵—你必須了解當你歷經一敗塗地或尷尬的場面時,並不代表你注定一輩子當魯蛇。擦掉傷口上的泥巴,持續面對挑戰,勇敢走下去。這就是最好的解藥。

教練應避免對學員期望太多與太快

書籍資訊
◎ 文章摘自臉譜出版, 布雷特.巴塞洛繆著作《心志教練:教練生涯最重要的一堂課,與運動員建立深度連結,成就運動表現的科學與藝術》一書。

本書特色 
「心志教練並不是訓練運動員,而是與運動員一起訓練。」

運動教練界的《從A到A+》,第一本從心理層面探討教練與運動員之間關係的重要著作
美國Amazon書店運動/教練類排行#1,逼近滿分高度好評。

世界級肌力與體能教練顧問布雷特.巴塞洛繆(Brett Bartholomew)從心理層面出發,帶領教練認識自我,深入剖析16種運動員類型
幫助所有教練及運動者建立彼此連結,突破訓練瓶頸,共創最高訓練成效。


• 更多臉譜出版《心志教練:教練生涯最重要的一堂課,與運動員建立深度連結,成就運動表現的科學與藝術》一書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義大利男子水球隊退法國奪銅 連兩屆世大運奪牌

2017-08-30
綜合新聞台北世大運話題

義大利男子水球代表隊參加臺北世大運,儘管28日在四強賽,以2分之差吞敗,落入銅牌戰,但30日他們把握機會,齊心協力以10:2擊敗法國隊,拿下銅牌,繼上屆銀牌之後,連兩屆世大運都有獎牌入袋。

義大利男子水球隊退法國奪銅 連兩屆世大運奪牌

賽後義大利教頭Ferdinando Pesce表示,這面獎牌對他們而言意義重大,因為世大運是高層級的比賽,加上這次參賽陣容較年輕,能拿下這面獎牌很不容易。

上屆世大運義大利獲得銀牌,今年為了金牌而來,但最終無緣金牌戰,以銅牌作收。連兩屆都奪牌的義大利隊長Vincenzo Dolce表示,晉級金牌戰的塞爾維亞和俄羅斯是很強勁的對手。雖然義大利無緣金牌戰,但最終能拿下銅牌,對他們而言很重要。

儘管義大利在四強賽落敗,但全隊馬上調整心態,專注於下一戰。Vincenzo Dolce表示,29日團隊有一起看影片檢討,教練也有跟他們討論作戰策略,大家坐在一起、互相溝通。

最終義大利在銅牌戰有效執行作戰策略,用防守帶動進攻,壓制對手攻勢,並把握契機,在上半場取得5:1領先,奠定勝基。賽後Ferdinando Pesce特別稱讚臺灣,他說:「很喜歡臺灣的人和食物,尤其最喜歡吃麵。」

上屆世大運義大利獲得銀牌,今年為了金牌而來,但最終無緣金牌戰,以銅牌坐收

Vincenzo Dolce也對臺北世大運予以肯定,他表示,整體而言都很好,唯一覺得需改善的,是有些場館「暖身池太淺」,無法好好熱身,練習射球等動作,其他方面都很好。

最後Vincenzo Dolce想將獎牌,獻給在米蘭讀大學的隊友,儘管他們沒能在世大運一起打拚,但心一直都在,給他很大的支持,因此特別想跟這位隊友分享喜悅。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