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2018紐約馬拉松必看亮點
1
2018紐約馬拉松必看亮點
2
寶礦力水得路跑往專業賽事邁進 滴妹與8000跑友大佳河濱公園開跑
3
別讓跑步里程數定義自我價值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8紐約馬拉松必看亮點

2018-11-01
話題 跑步 馬拉松 六大馬 賽事

世界六大馬拉松之一「紐約馬拉松(TCS New York City Marathon)」將於11月4日9時開跑,開賽前夕,運動星球為你整理2018紐約馬拉松最具亮點議題。包括多位頂尖馬拉松女將今年齊聚賽場,其中去年紐約馬女子冠軍Shalane Flanagan也回歸賽場,在多強鼎立下是否突破重圍﹖另有在紐約馬「服役」18年的賽事總監Peter Ciaccia,將於比賽結束當天正式退休,讓這屆紐約馬極具紀念性。

2018紐約馬拉松必看亮點 ©TCS New York City Marathon

女子組多強鼎立  2017紐約馬冠軍正面對決2018波馬冠軍

2017紐約馬拉松中,美國女子田徑運動員Shalane Flanagan(沙蘭·弗拉納根)以2:26:53獲得后冠,成為自1977起40年來第一位在紐約馬封后的美國女性,自此被美國許多熱愛運動的年輕女性視為女英雄。然而今年回歸賽場的她遇到更大挑戰﹕多位世界頂尖長跑女將在賽場上與她爭奪后冠。
 
根據美媒評論,2018紐約馬女子賽場上將出現前所未有的畫面﹕全美最強大的女性聚集紐約街頭一較高下。其中包括上一屆衛冕者Flanagan回歸賽場,而她的強敵是2018波士頓馬拉松冠軍Des Linden,Linden 是33年來第一個美國女子贏得波馬冠軍。
 
此外還有去年在倫敦馬拉松跑出世界歷代第二傑、前女子半馬世界記錄保持人Mary Keitany;奧運5000公尺金牌選手Vivian Cheruiyot、美國一萬公尺記錄保持者暨三次聯合航空NYC半馬冠軍Molly Huddle、2016里約奧運選手Beverly Ramos、去年紐約馬第五名Allie Kieffer、2018波士頓馬拉松亞軍市民跑者Sarah Sellers等。

2018紐約馬女子組將有多位頂尖女將齊聚一較高下

紐約馬賽事總監  賽後當天正式退休

Peter Ciaccia,紐約馬拉松賽事總監,今年5月他已對外宣告即將退休,離開待了18年的非營利賽事組織機構New York Road Runners (NYRR) ,並預計於2018年11月4日,也就是「2018紐約馬拉松」比賽結束當天正式退休。之後將由41歲的Jim Heim接任其位置,他自2007年起在NYRR工作逾十年,擔任馬拉松技術總監。
 
65歲的Peter Ciaccia在NYRR長達18年,換句話說,紐約馬拉松創賽至今超過三分之一的歷史都在他的手中催生。這些年間,去年(2017)美國女子選手Shalane Flanagan(沙蘭·弗拉納根)衝破終點線、為美國奪下睽違40年冠軍的那一刻,是他在紐約馬歷屆以來印象最深刻的記憶。

2017紐約馬拉松中Peter Ciaccia與女子組冠軍Shalane Flanagan ©TCS New York City Marathon

身為跑步狂熱者,Ciaccia表示,諷刺的是在NYRR期間,生活總是被工作事務占滿了周間和周末,但隨著退休到來,退休後渴望旅行、跑步,並多花點時間與家人相處。至於紐約馬比賽當天Peter Ciaccia打算怎麼度過﹖他表示,預計會在中央公園的終點線上度過大部分時間,因為這將是最激動人心的一刻,他會在終點線歡迎參賽者們順利完賽,並把獎牌交入他們手中。有參加今年紐約馬的跑者們,完賽後不妨找找Peter的身影,跟他說聲「退休快樂!」

紐約馬拉松賽事總監Peter Ciaccia習於在終點線上歡迎選手完賽 ©Runner's World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NEW YORK BUSINESS JOURNAL, TCS New York City Marathon, Twitter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寶礦力水得路跑往專業賽事邁進 滴妹與8000跑友大佳河濱公園開跑

2019-10-15
賽事話題馬拉松路跑跑步

POCARI SWEAT RUN第二屆寶礦力水得路跑於6日在台北市大佳河濱公園熱鬧開跑。這屆賽事特地邀請百萬訂閱Youtuber「滴妹」擔任路跑大使,與現場寶礦力青春女團用熱情為八千名跑友應援。今年除了原有的4K、10K項目,也首開半馬21K組吸引各路好手挑戰,目標未來加開全馬42公里、晉升專業賽事。 

寶礦力水得路跑往專業賽事邁進 滴妹與8000跑友大佳河濱公園開跑

6日一早,路跑大使滴妹、NIKE RUN CLUB吳文騫總教練、金車集團李玉鼎總經理、金車大塚安達裕紀總經理等多位貴賓親自到現場為選手加油,現場除了許多家長帶小孩一起同歡,還有民眾特地打扮成英雄聯盟角色參與,為賽事添加趣味。

(左起)路跑大使滴妹、金車集團李玉鼎總經理、金車大塚安達裕紀總經理到場為參賽選手加油

這屆寶礦力水得路跑挑戰自我,針對賽事專業度、趣味性、CP值創造三大突破,期望讓跑友體驗超越去年4.1分好評的全新趣味賽事。金車集團李玉鼎總經理表示:「很感謝跑友去年的支持,今年我們增加新賽事組別,活動內容規劃更加完善,今年也特地邀請家扶中心的小朋友一起參加,期望藉由賽事鼓勵更多民眾將運動融入生活,從此更愛運動、暢快享受健康生活!」。

賽事除了原本的4公里、10公里賽程,首次增開21公里賽程,搭配賽前NRC專業訓練、NRC Pacer 專業領跑列車,提升整體賽事專業度;金車大塚總經理安達裕紀更親自下場參與21公里項目,與跑友共同挑戰自我。寶礦力水得指出,期望活動一年比一年專業,目標未來將加開全馬42公里,晉升專業賽事。 

今年首開21公里組別,吸引各路好手挑戰

路跑大使滴妹獻出人生初體驗,接下4K領跑員重責大任,率領眾跑友熱血開跑。從沒參加過路跑的滴妹表示:「今年是滴妹的運動年,為了這次的路跑也特地做了一些訓練與健身,雖然今天只是擔任領跑,但看到大家今天都那麼熱情,未來也會想要挑戰完成整趟賽事」。現場除了滴妹之外,寶礦力水得更邀請寶礦力青春女團一同到場,在賽事過程中與跑友們做最近距離的互動。

寶礦力也大手筆祭出豐富完賽禮,從衣服、毛巾、帆布袋、手機臂包到束口袋,設計實用度高的物資,以及專屬客製化完賽獎牌;此外,10K&21K組跑友還有NRC限量聯名禮,更提供ANA台北-東京來回機票、日本珠寶festaria TOKYO鑽石項鍊等高達500萬元的精美獎品供跑友抽獎。會場周邊也搭設眾多趣味拍照牆、足撞球歡樂體驗、寶礦力天堂路等活動供跑友體驗,堪稱是物超所值的高CP值路跑。

滴妹初次挑戰4K領跑員重責大任

資料來源/金車大塚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別讓跑步里程數定義自我價值

2017-06-22
運動心理觀念馬拉松跑步話題

談到跑步及馬拉松,距離、里程、時間及配速都是跑者們最在意的數字。數字本身並不是負面的,它能夠激勵、教導和幫助我們改進,使我們在下一次的馬拉松跑程中表現更好。然而,當這些數字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其他領域,且讓這些數字定義我們自己時,卻可能出現了問題。

別讓跑步里程數定義自我價值

首先思考:為什麼會開始計畫跑步?我們努力達到目標後,數字的呈現不僅僅於里程數上,更多反應於體重、衣服尺寸等度量上。人性基本的慾望之一就是希望好還要更好,並且基於人們愛美的天性,有些關乎體態的數字似乎一直無法滿足。所以當自己認為已經跑了很多,卻在某天起床發現自己體重的數字不再下降、衣服不再寬鬆,想保持效果似乎只有增加里程數一途,這些數字所帶來的壓力,幾乎影響了整天的心情和生活。

別因數字付出健康

你的生活中或許曾有過這樣的時期,每天第一件事情就是量體重與體脂,維持某個重要的數字,你不允許自己的身形不夠健美,否則就加入更多訓練幫助自己看起來像一位菁英運動員,因為每當從雜誌上看到他們的身材,你總要求著自己也要成為那個形象。
 
現實上,菁英跑者們的訓練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做到的,所謂的菁英即是少數突出,尤其指體能狀況天賦異稟的人。你的身體與他們不一樣,如果你想要努力達到與他們一樣的成績,甚至重塑自己的外型,這個過程並不一定能幫助你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更別說是一位更好的跑者。訓練的過程中,一定要傾聽身體發出的任何訊號,否則當你終於達到自己的理想PB及體重時卻付出了健康。尤其當目標放在體重卻忘了回應身體的聲音,殊不知這些聲音對你來說才是最重要的,我們的生理機置並不稱許自己朝著不健康的方向奮鬥。

回歸跑者身分而非選手

達到了目標體重後的你會想要花更多的時間,跑更多的里程數。但里程數不見得可以與時間同時做為跑馬拉松的訓練目標,或者說,里程數本身就已是目標。假設你每週有120公里的跑量, 120公里就是你利用了生活中僅存的空檔時間來完成的跑量,有些時候應該要放鬆休息了,卻全部付出在距離的追求,最後仍發現時間還是不夠。也或許達到目標之後,你非常的有成就感,往後的日子,腦中想的便是投入更多更多的時間。
 
或許換一個角度思考:如果想要提高自己的跑步成績,可以將自己當作一位跑者而非一位選手;爭取個人記錄並不是壞事,只要不讓數字與時間決定你的自我價值。

假設你為自己設定馬拉松時間要進入4小時內,漸漸地也做到了:  3:59、3:58…等,甚至想像著有一天能低於3:30,留意在這1分、2分之間的差異,其實就是用數字定義了自我,也因此你會發現跑步不再是最自在的事。數字會變化,我們每一天也在變化、老化,總有一天配速也將會漸漸減慢,里程數會變得越來越短。所以若你總會以數字來決定投入一項運動與定義自我價值的指標,最後免不了會是失望的。

當那一天來臨,你的體重增加了、速度慢下來了、里程數甚至不能再增加了,跑步這件事對你來說仍然是值得的。如果你不得不買更大尺寸的衣服,或者跑步的樣子不再像羚羊般的速度,但是你仍是可愛的。不管是否達到自己理想的目標,只要你還喜歡跑步,你永遠都是一位跑者。
 
數字是衡量成長的一個有效指標,但千萬別忘了數字畢竟是數字,並不用來肯定或否定身為跑者的你或是你的價值。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