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令人血脈噴張的10位IG健身名模,你已經被哪位圈粉了?
1
IG最熱門的10位健身模特兒
令人血脈噴張的10位IG健身名模,你已經被哪位圈粉了?
2
奧運老對手再相逢 俄壽星破大會紀錄奪金
3
過度訓練?與一般適應綜合症(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又有何關聯?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令人血脈噴張的10位IG健身名模,你已經被哪位圈粉了?

2020-02-18
話題 健身 重量訓練 生活 趣味

社交平台除了FaceBook(FB)之外,近幾年來崛起的Instagram(IG)也成為了許多人愛用的平台之一,尤其是許多健身迷更從FB轉往IG上關注自己喜愛的健身運動員。然而,這些人原本都只是在網路上發佈一些關於自己的日常生活,或鼓勵人心的話語甚至於挑釁的圖片,後來這些東西就變成一筆可觀的生意。

一但這些健身名模擁有了足夠的粉絲與關注人數,就會有贊助商開始給予金錢支援,這些廣告贊助的費用甚至可達每個月5,000-25,000美金(約台幣15-75萬),當然這些廣告費用的高低就取決於廣告商要的發文數量以及能獲得的關注度,但你知道全球有哪10位健身名模靠著IG就讓資產晉身為百萬富翁嗎?現在就來看看你是否已經為她們的粉絲!

10位IG最熱搜的健身模特兒
IG上令人血脈噴張的10位健身名模,每個淨資產都超過百萬美金。

1. Paige Hathaway(資產淨值565萬美金)

出生在1987年的Paige Hathaway,在IG的健身界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健身模特兒,除此之外,她還是比基尼運動員和私人健身教練,曾獲得2011 Ronnie Coleman Classic Class C第二名/2012 NPC俄克拉荷馬城大獎賽D類第二名/2013 NPC美國冠軍賽D類第16名/2013 NPC美國青少年錦標賽第14名,之後在接觸營養和健美公司Paige成為了補充公司的代言人,並隨之於2015年在IG上創建個人粉絲團,除了分享她健美的體態與訓練照片之外,她還增加私人教練的服務進行個人化的訓練和飲食計劃設計。她現在擁有400萬的粉絲追蹤人數!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Paige Hathaway(@paigehathaway)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19 年 10月 月 12 日 下午 5:41 張貼

2. Jen Selter(淨資產300萬美金)

出生於1993年的Jen Selter,靠著健美的身形與緊實的蜜桃臀而收納進眾多的粉絲,她是一名出生在美國紐約的女孩,從15歲開始接處健身之後就十分積極的投入這項領域,她曾說過「健身一直是我一生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由此可知她對於健身的熱愛與癡迷,她目前擁有1280萬的粉絲追蹤人數。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Jen Selter(@jenselter)分享的貼文 於 PST 2020 年 1月 月 14 日 下午 1:04 張貼

3. Ana Cheri(資產淨值400萬美金)

出生於1986年的Ana Cheri,是美國乃至世界名氣最大的健身模特,曾為《花花公子》和Shredz拍攝健身廣告,因為擁有俏麗的面容和魔鬼般的身材而迅速走紅網絡,AnaCheri也曾多次拿過比基尼小姐的冠軍,目前,她在IG上已經擁有1240萬的粉絲追蹤人數,因此,也被粉絲們視為心目中最完美的「健身女神」。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AnaCherí(@anacheri)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19 年 10月 月 26 日 上午 8:46 張貼

4.Michelle Lewin(資產淨值400萬美金)

出生於1986年的Michelle Lewin,是當今健身運動界中最辛苦的健身模特兒之一。她從小就擁有完美的外型與體態,因此,很年輕時就走上了伸展台當上模特兒,但她了解她要的不止是只走上伸展台而已,所以,她踏上了健身訓練與健美比賽之路,從2013 NPC中佛羅里達經典賽開始一路走到2014 IFBB傳奇Pro比基尼經典第三名,直到2014 IFBB北歐Pro比基尼經典第十名,一直以來都是以IFBB比賽做為訓練的目標,她曾說「我只是喜歡像瘋子一樣的流汗。」,目前她IG上擁有1360萬的粉絲追蹤人數。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Michelle Lewin(@michelle_lewin)分享的貼文 於 PST 2019 年 12月 月 2 日 下午 2:26 張貼

5. Laci Somers(資產淨值300萬美金)

在IG上十分有名的Laci Somers最初只是MMA裡的舉牌女郎,如今她已經成為健身模特兒、歌手、化妝師以及私人健身教練,另外,她每週有兩天在整形外科整所擔任護士。現在的她在IG上擁有1060萬的粉絲追蹤數,可以說是一位擁有多項工作經歷的健身名人。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Laci Kay Somers(@lacikaysomers)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19 年 5月 月 16 日 下午 12:10 張貼

6. Alexa Jean Brown(資產淨值250萬美金)

Alexa Jean Brown是一個金發碧眼的健身名模,如果你有在IG上關注過她,就會知道她已經是三個孩子的媽媽,因此,她在IG上是以懷孕健身訓練而聞名,目前她在IG上擁有76萬的粉絲追蹤數。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Alexa Jean Brown(@alexajeanbrown)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19 年 10月 月 22 日 上午 10:46 張貼

7. Amanda Lee(資產淨值283萬美金)

出生於1986年來自於加拿大的Amanda Lee,她的成長經歷十分的特殊,因為,她的母親是一位私人健身教練,但她年輕時卻沒有跟上她母親的腳步對健身產生興趣,而是到了上高中之後,發現對於自己的身型不甚滿意,她才開始經由母親的介紹進入重量訓練的領域,另外,她在大學時期也接觸過現代舞的薰陶,因此,發現重量訓練對於現代舞所需的肌力十分的有幫助,最後,也經由母親的推力,將她推入了IG的領域並與母親一同合作經營IG粉絲,目前她在IG上擁有1200萬的粉絲追蹤數。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Amanda Lee(@amandaeliselee)分享的貼文 於 PST 2020 年 1月 月 17 日 下午 12:23 張貼

8. Abigail Ratchford(資產淨值342萬美金)

出生於1992年的Abigail Ratchford,是一名美國女模特兒和演員。從2013年起,她就常在Instagram上發布性感照片,使得自己獲得廣大的迴響;接著之後就常為商品代言人或是拍攝廣告以及拍攝泳裝寫真,原本的她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擔任模特兒的工作,並於2014年搬至加利福尼亞州的洛杉磯,同年,還上了電視節目《走進好萊塢》而成為名人,目前她在IG上擁有1200萬的粉絲追蹤數,她在IG上的照片絕對會讓許多男性血脈噴張。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 A R ⚡️(@abigailratchford)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19 年 8月 月 2 日 上午 11:24 張貼

9. Chantel Zales(資產淨值440萬美金)

Chantel Zales是一名美國、墨西哥和哥斯大黎加混血模特兒,擁有著魔鬼身材的她同時也是湖人隊的忠實粉絲,Chantel Zales表示自己最喜歡在一邊健身時一邊看湖人比賽,說這樣讓她更有動力去「折磨」自己,然而,她會在IG上成為最受歡迎的健身模特之一,這要歸功於她熱衷於分享自己大量精彩的圖片,目前她在IG上擁有400萬的粉絲追蹤數,並以此為自己創造了一筆不小的財富。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Chantel Zales(@chantelzales)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17 年 6月 月 22 日 下午 3:46 張貼

10. Kayla Itsines(資產淨值720萬美金)

出生於1991年的Kayla Itsines,已成為現代最著名的健身女神之一,但是小時後的Kayla並不喜歡健身這項運動,甚至還被健身房的環境嚇到,當時的她最想要的是成為一位美容師,直到她的體育老師告訴她"just start somewhere"(只是從某個地方開始),因此,她才鼓起勇氣首次進入健身房,最後,透過一連串的重量訓練之後,她對於健身的熱情就更加的高漲,導致放棄原本的美容師願望而開始學習成為一位專業的私人健身教練,目前她在IG上擁有1200萬的粉絲追蹤數。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KAYLA ITSINES(@kayla_itsines)分享的貼文 於 PST 2020 年 2月 月 17 日 上午 2:33 張貼

資料參考/generationiron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奧運老對手再相逢 俄壽星破大會紀錄奪金

2017-08-24
賽事話題新聞台北世大運健身

2017臺北世大運舉重男子94公斤級上演精采對決!去年在里約奧運正面對決的泰國好手Sarat Sumpradit,與立陶宛好手Aurimas Didzbalis,來到臺北世大運再度交鋒,兩人都希望能帶回金牌,但都難敵這天生日的俄羅斯好手Egor Klimonov擁有的超級強運,最終Egor Klimonov以抓舉168公斤、挺舉215公斤、總和383公斤,破挺舉大會紀錄,逆轉奪金。

舉重男子94公斤級俄羅斯選手Egor_Klimonov一舉奪金,當作自己最好的生日禮物。

男子94公斤級的量級,可看性十足,不只是舉起大重量的刺激感,還有選手挑戰成功的忘情嘶吼。本屆臺北世大運的舉重賽事,水準極高,立陶宛好手Aurimas Didzbalis去年在里約奧運拿下銅牌,泰國好手Sarat Sumpradit則以2公斤之差,無緣獎牌,兩人在臺北狹路相逢,成為比賽焦點。

立陶宛Aurimas Didzbalis雖在抓舉舉起175公斤取得領先,但挺舉表現不佳,只舉起205公斤,給了其他對手機會。泰國Sarat Sumpradit雖在抓舉只繳出167公斤,但他挺舉舉起個人生涯最佳的214公斤,讓他以1公斤之差,擊敗老對手,報了里約奧運落敗的一箭之仇,但只拿下銅牌。

泰國Sarat Sumpradit在舉重男子94公斤級以些微差距擠下里約奧運的老對手立陶宛Aurimas Didzbalis,拿下銅牌。

金牌對決由這天度過25歲生日的Egor Klimonov,對決哈薩克Rustem Sybay。Egor Klimonov雖在抓舉落後,但挺舉優勢明顯,第二把舉起破大會紀錄的215公斤,而Rustem Sybay舉起212公斤後,剩餘兩把都失敗,最終Egor Klimonov就以1公斤優勢,帶回最美好的生日禮物,以及難得的異鄉慶生經驗。

舉重男子94公斤級哈薩克好手Rustem Sybay以一公斤之差輸給本日壽星Egor Klimonov拿下銀牌。

首度來臺的Egor Klimonov,談到第一次在臺灣過生日還奪金,他不認為是因為壽星好運,特別提起在家裡的2歲女兒,他笑說:「我為了她,絕不能輸,我想這是贏的原因。」也許正是在臺北世大運帶回金牌,他特別強調,過去曾到過亞洲其他國家,「我最喜歡臺灣!」

臺北世大運舉重男子94公斤級奪牌選手合影。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Eddie熊璟鴻

過度訓練?與一般適應綜合症(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又有何關聯?

2017-02-14
運動生理Eddie熊璟鴻專欄運動部落健身

一般適應綜合症(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是由Dr. Selve在1930年所提出的,說明不管經歷任極冷、極熱、巨大的心理壓力、身體的經疲力竭等等艱難的環境後,身體會因應這些環境壓力而給予適當的反饋,當身體面對壓力後得到適度的休息與恢復,將可以在下次壓力來臨前得到超補償,接著會提高我們抵抗壓力的能力(提升運動表現)。身體對於過度訓練反應來自於無法得到適當的休息後引起的超補償,並且又再次接收超量的壓力施加在人體後的現象。

一般適應綜合症(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訓練對運動能力造成的影響

當面臨壓力而且無法得到適度的恢復時,而且再次面臨同樣或更大的壓力,將會引發身體的保護機制(Protective Responses)使身體的工作機能降低(Shut your body down),是為了讓身體不再勉強接收這些無法負荷的壓力,接著可能會產生無精打采、免疫力下降、發炎反應提高、容易生病、更多或更少對食物的需求、睡眠受影響、需要大量的睡眠,以運動來說,就是表現降低。
 
訓練後身體沒有得到適度的睡眠和工作中面對裁員所給予的壓力,這兩者之間身體會給予極度相似的生理反應(所分泌的賀爾蒙變化),反應的結果可以是讓身體具有提升效益的,也可是造成狀況低落的。很多時候考量監控過度訓練時,卻忽略了追蹤生活中所會面對的壓力(學校壓力、感情壓力、工作壓力),這些因素往往是造成我們訓練計畫失敗或運動表現下降,甚至造成過度訓練、運動損傷的主因之一。

壓力將造成身體啟動保護機制而使身體工作機能降低。 ©metalmadefitness.com

根據統計加拿大與德國是研究「過度訓練」最多的國家,而過度訓練是人在面對過大的壓力時啟動的保護機制,而這些保護機制又會反應再生活中的生理變化,所以當你在增加訓練量或強度時,要時時刻刻的注意這些身體變化的小細節。來自在加拿大非常有名的體能教練Charles R. Poliquin簡單地的複雜的研究中歸納出兩個結論。

 1  過度訓練是被訓練量(Volume)所引起的

當過度訓練是被「訓練量」所引起時,代表可能給予運動員過度的重複次數跟組數(Reps、Sets)。這類的運動員會跟你說,我感覺自己永遠的睡不飽,除非每天除了晚上的睡眠時間外(7-8小時),再另外再撥出一段小睡片刻的時間(1-2小時),才有辦法得到適度的恢復。所以很簡單,當你接收了超量的訓練量時,足夠的的睡眠品質與時間,並且給予額外睡眠時間就是預防過度訓練的好方法。長時間感到睡眠不足也是過度訓練的警訊(當然不包括你常常熬夜玩遊戲、喝酒等等…本來就晚睡、亂睡的習慣)。同時,當訓練量引起過度訓練時,食慾會增加,因為訓練量引起的過度訓練大部分是好發在肌肉組織,這時候身體會需要更多的睡眠、更多的食物、熱量來恢復。

©PNTS

 2  過度訓練是被強度(Intensity)所引起的

當過度訓練是被過大的訓練強度所引起時,睡眠品質會相當程度的受影響,變得非常淺眠,食慾降低。而且此類的過度訓練也會影響大腦傳遞訊號的品質,進而降低移動(運動)能力,換句話來說,大腦神經傳遞訊號的品質受影響,譬如說需要速度、敏捷、爆發力的運動(跳高、衝刺、投擲…)的運動表現會大打折扣,在肌力訓練時會很明顯地看到,例如深蹲大肌力或是抓舉的速度跟重量受影響。

©amoxicilline.fr

以上是幾點非常簡單觀察過度訓練跟預防的方式,要知道過度訓練並不是一天造成的,而是經過長時間過大的壓力、不足的恢復所綜合累積起來的結果。發生過度訓練會造成身體免疫系統的下降,發炎反應的上升,所以有些過度訓練的人也會出現無精打采,而且容易感冒的症狀。從另外的角度思考,既然過度訓練不是短時間造成的,所以也是可以很好的被追蹤跟發現的。(提早發現,提早預防)

關於Eddie熊璟鴻Eddie熊璟鴻,目前於Springfield College就讀肌力與體能研究所,從事運動訓練相關知識文章撰寫分享與教學影片拍攝製作,並轉譯國外專業文章。

相關證照                                                                        
◎ NSCA-CSCS 肌力與體能訓練專家 (Certified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Specialist)
◎ 美國舉重協會舉重證照 (USA Weightlifting Sport Performance Coach) 
◎ 台灣運動教練學會:肌力與體能認證教練 (Taiwan Sports Coach Association(TPCA),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Coach Certificate) 
◎ 台灣肌力與體能協力:肌力與體能專業教練 (Taiwan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TSCA), Level III Certified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Professional, CSCP III)
◎ 美國有氧體適能協會:個人體適能教練 (Aerobics and Fitness Association of America(AFAA), Personal Fitness Trainer(PFT)) 
◎ 台灣紅十字會總會:CPR+AED

部落格 Epmact Performance
粉絲頁 Epmact Performance

/ 關於Eddie熊璟鴻 /
Eddie熊璟鴻

Eddie熊璟鴻,目前於Springfield College就讀肌力與體能研究所,從事運動訓練相關知識文章撰寫分享與教學影片拍攝製作,並轉譯國外專業文章。

相關證照

NSCA-CSCS 肌力與體能訓練專家 (Certified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Specialist)

美國舉重協會舉重證照 (USA Weightlifting Sport Performance Coach)

台灣運動教練學會:肌力與體能認證教練 (Taiwan Sports Coach Association(TPCA),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Coach Certificate)

美國有氧體適能協會:個人體適能教練 (Aerobics and Fitness Association of America(AFAA), Personal Fitness Trainer(PFT))

部落格 Epmact Performance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