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跑步
  • 核心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瑜伽
  • 初階訓練
  • 徒手訓練
  • 重量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步訓練
  • 跑10K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高強度運動恐猝死?專家:重要的第一步請衡量自身運動風險
1
高強度運動恐猝死?專家:重要的第一步請衡量自身運動風險
2
不健康瘦胖子的5大徵兆
別被你瘦瘦的外表騙了! 不健康「瘦胖子」的5大徵兆
3
當臀肌力量不足,小心膝蓋疼痛與罹患足底筋膜炎!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高強度運動恐猝死?專家:重要的第一步請衡量自身運動風險

2020-03-17
話題 保健 觀念 生活

大部分會導致猝死都是心因性猝死,例如像惡性心律不整、急性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等。患者病發時會因心律不整、心臟突然收縮過速導致輸出血液不足,因此令腦部及其他身體器官缺氧,心臟同時因停頓而死亡。至於是否是因高強度運動而導致猝死?兩者有何關聯性呢?

©dailymail.co.uk

根據專家表示,兩者不一定劃上等號,只是如果身體有些狀況,有些高強度運動又是以前較沒有從事或不常從事的,發生意外的機會就會比較高。一般人其實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猝死的風險,包括壓力、過勞及高強度運動等,自身要注意運動過程的狀況,有不舒服就應該馬上停下來。同時有三高症候群、有三高及猝死家族史,或是平常沒有運動習慣突然要做高強度運動者,都要小心猝死的發生。

©globalnews.ca

第一時間搶救存活率9成

問到猝死較容易發生在哪個年齡層?男女比又是多少?其實各年齡層都有可能,也很難從性別年齡去看哪個族群風險特別高,其實20、30、40歲都有可能會發生。而若是真的發生猝死當下,如何最有效恢復心率正常?其實一般公共場所都應該配有電擊器,第一時間搶救,急救成功率可能會高達9成。然而有些馬拉松賽事也都會準備心臟去顫器,如果第一時間能急救去顫,存活率會比較高一點,這個要越快越好,因為每拖延1分鐘,急救成功機率就大幅下降,等到3至5分鐘後才急救,救回的機會也很渺茫。那該如何預防猝死的發生?是否有哪些前兆可以注意?專家建議以下3點:

©newsroom.unsw.edu.au

做好3件事能預防猝死 

1.暖身運動要做,對自身的身體狀況一定要了解,不舒服就不要勉強去做高難度運動。

2.若是運動員,應例行到醫院做心臟檢查,確定是否有遺傳性的心肌病變、或是否有心律不整的可能性。

3.一般人可透過一般成人健檢,看看是否有遺傳性疾病。

預防猝死要特別注意心血管及血脂疾病。國人常誤以為維持作息正常、規律運動、飲食清淡,就能控制高血脂症,不需要用藥也能控制壞膽固醇,高血脂治療有許多錯誤觀念流傳坊間,讓許多患者暴露在心血管事件復發及猝死的風險中。高血脂症患者除了培養良好生活習慣,控制飲食均衡、持續運動、戒菸酒、保持規律作息外,更應積極控制壞膽固醇數值,與醫師討論選擇合適的藥物治療並持續用藥,才是控制高血脂、遠離心血管疾病復發及猝死風險的根本之道。

©diversalertnetwork.org

運動強度應自身妥善評估,若超出能力太多或是時間拉太長,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絕對要提高警覺避免意外發生。

資料來源/信傳媒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別被你瘦瘦的外表騙了! 不健康「瘦胖子」的5大徵兆

2020-06-17
保健體脂肪瘦身知識庫觀念

你可能穿起比基尼身材看似不錯、BMI身體質量指數也在正常範圍,但是,小心你其實跟肥胖者一樣不健康,成為「瘦胖子(Skinny Fat)」而不自知!有研究指出,瘦胖子可能影響著多達四分之一正常體重的人,讓他們看似健康,卻處於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中。

不健康瘦胖子的5大徵兆
別被你瘦瘦的外表騙了! 不健康「瘦胖子」的5大徵兆

所謂 Skinny Fat 的人,四肢纖細但腰間脂肪很可觀,所以當穿上衣服看起來骨瘦如柴,把上衣脫下卻顥得圓潤。根據2008年一項研究指出,Skinny Fat(或是正常體重的肥胖症)現象可能影響四分之一的正常體重者,他們看似健康,但實際檢查後,會發現體內脂肪和發炎指數很高,因此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卻無法從外表觀察出來。

要確定自己是不是Skinny Fat,檢查血壓、膽固醇和血糖是確認新陳代謝狀況的唯一途徑;但以下5大徵兆,可能幫助你確定是否有正常體重的肥胖症風險,如果發現自己有這些特徵,請就醫檢查並詢問醫師如何確保身體健康。

Skinny Fat正常體重
Skinny Fat是在正常體重下的肥胖症

1. 你有個泡芙上身

即使體重正常,但在發表於《內科學年鑑》的一項研究發現,一群同年齡人相比,身體中段有多餘脂肪者更容易過早死亡。可怕的是,這種脂肪不會一次全部出現,因此很容易被忽略。如果你發現牛仔褲漸漸緊繃、皮帶慢慢向後扣,這就是一個警告信號。

2. 你無法做伏地挺身

伏地挺身是個經典的上半身訓練動作,也是核心訓練中很基礎的一環,不過,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足夠肌力成功做出伏地挺身。如果你骨瘦如柴,體內脂肪含量卻很高,尤其是缺乏瘦肌肉且沒有規律運動,連上一次運動到流汗都記不得是哪時…那麼,你很可能是Skinny Fat!因為,當人們沒有超重,很容易沒動力去鍛鍊身體,但如果不規律運動,就會變得越來越不健康。

伏地挺身
伏地挺身

3. 你有家族史

如果父母或兄弟姊妹罹患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或高血脂,無論他們的身材胖瘦,在遺傳上,你也可能是罹病的高危險群。雖然家族遺傳不能改,但保持正常體重、運動和均衡飲食,可以有效降低罹病風險。建議可諮詢專業醫師,如果你有其他三高危險因子是與生活方式有關,可以試著修改生活方式,或是進一步服用藥物控制。

4. 你的飲食不健康

也許你可以大啖雞排漢堡大喝可樂,也不會增加體重;或是你斤斤計較攝入幾大卡熱量,卻都吃白麵包和垃圾食物。無論哪種方式,吃下過多糖和脂肪,卻不攝入足夠的維生素、纖維和瘦肉蛋白質,不僅會損害器官,更增加糖尿病、心臟病及癌症等風險。

吃下過多糖和脂肪
吃下過多糖和脂肪有害健康

5. 你正是高風險族群

遺傳學會影響人們如何儲存脂肪,比方說,2011年一項研究發現,與具有相同身體質量指數(BMI)的高加索人相比,南亞後裔的人更有可能在體內器官周圍儲存多餘脂肪(即內臟脂肪),而內臟脂肪與代謝問題和慢性疾病有關。另外,2014年一項研究發現,老年人不應該太注意BMI,因為我們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失去肌肉,所以即使在正常體重下,老年人的體內脂肪含量也很高,建議專注於增加肌肉量,而不要擔心體重機上的數字。

老年人應專注於增加肌肉量
老年人不應該太注意BMI,應專注於增加肌肉量

雖然遺傳學、年紀可能影響內臟脂肪含量,但文化和飲食習慣也可能起作用,顯然地,無論你面臨哪些風險因子,健康飲食和運動一定對每個人都有好處!

【延伸閱讀】

男神營養師體脂狂降20%減肥史大公開!

甩掉大腿內側贅肉!這4個動作讓妳練出又白又直的蜜大腿

運動前後的營養補給你真的有補「對」補「足」嗎?

資料來源/health.com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當臀肌力量不足,小心膝蓋疼痛與罹患足底筋膜炎!

2019-09-26
臀部肌群下半身肌群觀念保健知識庫

是否在重訓後或是跑步時,膝蓋有時會疼痛?然而不少人的第一反應可能就是膝蓋附近的肌肉太弱,等過一段時間,還會有腳底不適的疼痛感,其實,臀部肌肉不足也會導致膝蓋、腳底疼痛。在運動過程中,臀部肌肉相當重要,但它卻容易被忽略以致缺少訓練。

當臀肌力量不足,小心膝蓋疼痛與罹患足底筋膜炎! ©medicalnewstoday.com

臀部肌肉在運動時相當重要

肌肉長期處於放鬆的狀態,久而久之就會逐漸失去功能,當需要再次啟動這塊肌肉時,因為長期沒有使用,身體也會忘記如何正確的啟動這塊肌肉,就會利用附近的肌肉來做代償運動。 這種代償的狀態久了之後,反而增加重新喚醒臀肌的難度,也造成臀肌失憶更加的嚴重。然而在臀肌失憶的狀況下,許多的身體問題也會出現。此外,臀部肌肉力量不足,骨盆和髖關節的穩定性下降,導致跑步的步伐過大和過寬且搖晃不穩,搖晃的步態讓跑者容易摔倒,而過大和過寬的步伐可能會引起足底筋膜炎和足部水泡的發生。

臀部肌肉在運動時相當重要 ©aarp.org

臀肌力量不足導致膝蓋疼痛

有許多運動科學家都證實了一項研究,就是如果人體的臀中肌與臀小肌的肌力不足,對於膝關節以及踝關節的影響甚至比股四頭肌的影響來說更嚴重,因為臀中肌與臀小肌的功能就是穩定髖關節,並且使髖關節執行除了內收以外的所有方向的運動,當穩定髖關節的肌肉變薄弱時,多餘的力就需要膝關節和股骨外側的肌群來承擔,所以當人體的臀中肌以及臀小肌的肌力不足時去運動,就會自然增加膝蓋關節的壓力問題,因此,有些人明明已經有在鍛鍊肌肉來延緩或是避免肌肉的受傷,可是在膝蓋的部份還是會有酸痛感,這時的酸痛,就有相當大的可能是因為臀肌失憶所導致。

©coloradopaincare.com

訓練臀肌預防關節受傷

臀部的主要肌肉群有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如果這些肌群足夠有力,他不僅能幫助你在做爆發性訓練的時候強而有力,還能減輕腰痠背痛,助你在日常生活中像站立、爬樓梯等動作能更自如。如要避免臀肌的失憶的發生,在平常生活中,多提高站起來走動的機會,不要一直長坐在椅子上且適度的活動一下臀部肌肉,之後在運動時也可以增加對於臀部肌肉的運動或是訓練去恢復臀肌的功能。

要訓練以及強化臀部肌群,請參考:24種臀肌訓練的殺手鐧

©sparkpeople.com

資料來源/AARP、SPARKPEOPL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跑步
  • 核心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瑜伽
  • 初階訓練
  • 徒手訓練
  • 重量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步訓練
  • 跑10K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