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台灣舉重女神郭婞淳奧運奪金!輕鬆抓舉103公斤成功破奧運紀錄
1
郭婞淳奧運女子舉重59公斤級金牌
台灣舉重女神郭婞淳奧運奪金!輕鬆抓舉103公斤成功破奧運紀錄
2
羅馬尼亞女將 驚險收下個人全能金牌
3
「格鬥少女」黃偵玲:MMA是一種挑戰自我、激發潛能的運動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台灣舉重女神郭婞淳奧運奪金!輕鬆抓舉103公斤成功破奧運紀錄

2021-07-27
話題 武術競技 奧運 新聞 賽事

這屆奧運備受注目的台灣舉重女神郭婞淳,在今日(7/27)下午女子舉重59公斤級賽事登場。一開場以抓舉100公斤開把,成為整場設定最重的選手,在第一次試舉100公斤輕鬆帶過,第二次試舉將重量上調至103公斤,但卻因為左手肘微彎被裁判判定失敗,不過在第三次再度試舉103公斤則順利過關,並打破抓舉的奧運紀錄,成為最新的紀錄保持人。

郭婞淳奧運女子舉重59公斤級金牌
「舉重女神」郭婞淳以抓舉103公斤、挺舉133公斤、總和236公斤,勇奪奧運女子舉重59公斤級金牌。

接下來的挺舉部分,郭婞淳原先設定為130公斤遠遠超出同場選手10公斤以上,而在挺舉開把試舉第一把前將重量下調為125公斤,以穩定取勝的戰略讓郭婞淳穩穩的完成第一把的試舉,這時已經確定以228公斤的總合取得金牌的地位;但第二把試舉則選定133公斤進行挑戰,也餘刃有餘的完成這個重量,在第三把原定140公斤,在試舉之前郭婞淳跟教練林敬能決定挑戰141公斤的世界紀錄,但非常可惜的沒能成功舉起。

郭婞淳奪得舉重金牌
挺舉第二把試舉以133公斤取得金牌的地位。

郭婞淳在前進東京奧運之前,早就鎖定運動生涯獨缺的這面金牌,在確定以總和228公斤順利奪得舉重59公斤級金牌的同時,可以看的出來她內心十分的激動。在現場她也表示,希望這面金牌能為台灣帶來正多的正面力量,也請大家也多多關注接下來仍持續在奧運場上奮鬥的中華隊選手,就如同我看到勇緯拿到柔道銀牌那刻的心情。

郭婞淳奪得舉重金牌
郭婞淳在頒獎時難掩心中激動的心情。

舉重女神郭婞淳不負台灣人的期望,順利為我國奧運代表隊取得歷史第27面獎牌,這同時也是台灣歷史上的第6面金牌;在舉重這項運動中就占有4面,成為台灣奧運最大的金牌庫。

延伸閱讀:

比舉出銅牌更動人!郭婞淳散佈愛心讓溫暖蔓延不斷

無懼挑戰 郭婞淳:我準備好了

「舉重女神」郭婞淳亞錦賽奪3金破2項世界紀錄 挺進奧運

照片提供/體育署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羅馬尼亞女將 驚險收下個人全能金牌

2017-08-23
賽事新聞台北世大運武術競技話題

羅馬尼亞的Larisa-Andreea Iordache,驚險拿下世大運競技體操女子個人全能賽金牌,她在最後一項地板,以高人一等的藝術與旋律感、及精采動作,擊敗上屆銀牌得主日本小精靈與泛美全能冠軍選手,僅以1.1分勝差、首度奪金。日本142公分的Asuka Teramoto再度獲銀;加拿大的Black Elsabeth得銅牌。

羅馬尼亞女將 驚險收下個人全能金牌

Larisa-Andreea Iordache賽後說,因為平衡木失誤,她知道必須在地板項目彌補,只想到要拿出最好表現,結果如願摘金。她希望23日她的三個單項決賽(除了跳馬),也都能拿下金牌。

女子個人全能賽競爭激烈,尤其到最後兩項,羅馬尼亞丶日本丶加拿大丶俄羅斯選手總分差距都不到1分,彼此纏鬥,戰況緊繃從現場表情可知;像Larisa-Andreea Iordache在最後兩項平衡木與地板的心情起伏很大,因為她在平衡木出現失衡掉下的失誤,下場後很沮喪,低頭不語,直到看到14分還不錯的分數,且仍保持在第一位,才釋懷點頭,之後在地板項目完全發揮,得到該項最高分,才一舉奪金,也顯示她的定力十足。

此次競技體操身材最嬌小的日本小精靈Asuka Teramoto,在平衡木表現突出,幾乎無失誤,但只得到第三高分13.8分,從她等待評分時的嚴肅表情,即可知道競爭激烈,勝最後一項時,她以0.5分之差,緊追在羅馬尼亞選手後面,但最後一項仍不敵Larisa-Andreea Iordache。

中華臺北競技體操女子隊,22 日在全部項目、唯一晉級全能決賽的選手麥劉湘涵,排名第17。

中華隊競技體操女子唯一晉級全能決賽的選手麥劉湘涵

隊友李孟竹雖然無緣奪金,但為中華隊保住三金,無私的奉獻精神令人尊敬。她表示,拿下三面銀牌也非壞事,而且金牌都是中華隊的,真的很開心。

此外,中華隊黃玉霖(HUANG Yu-Lin)起初投入滑輪溜冰只是為了治療骨盆移位,現在不僅身體狀況好轉,還闖出佳績;在男子1000公尺爭先賽決賽,以1分24秒020奪金。

黃玉霖說:「以前溜沒幾圈就會痛,之後去看醫生,加上教練幫忙,慢慢已不再困擾。」黃玉霖同樣將功勞歸於團隊,他表示,感謝隊友柯福軒(KO Fu-Shiuan)的破風,帶給他很大幫助,加上教練在決賽時把戰術更強化,能奪金很謝謝柯福軒和教練。
 

滑輪溜冰男子1000公尺爭先賽中華隊黃玉霖(右)、柯福軒分別拿下金、銀牌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格鬥少女」黃偵玲:MMA是一種挑戰自我、激發潛能的運動

2016-07-13
專訪故事格鬥武術競技人物誌

外表秀氣文靜的Jenny黃偵玲,很難想像她是台灣第一位職業女子綜合格鬥選手,會踏上格鬥這條路,除了對運動的熱愛,還有她從中獲得的成就感。對台灣人而言,綜合格鬥(MMA)是項較陌生的運動,結合了拳擊、泰拳、柔術、等,有別於一般單項競技項目限制多,MMA比賽規則較開放,因此選手須具備更多元的能力。2015年7月在ONE FC 擊敗俄羅斯選手的Jenny表示,MMA是一種多元格鬥運動,她擅長柔術,但像拳擊或其他站立技,她也一樣要下功夫去學習。

「格鬥少女」黃偵玲

玩樂找到興趣

學生時期,Jenny在同學的邀約下,開始學習柔道,「小時候好動愛玩,因為好朋友邀約,跟著加入學校柔道隊,學出一點興趣。」J。之後,Jenny接觸柔術等其他競技項目,最後踏上MMA這條路,Jenny說,「自己投入MMA約一年半,比賽成績比預期好,但MMA領域很廣,我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

夢想可以不只一種樣子

過去曾在美國、新加坡工作,Jenny表示,以前的夢想是希望到國外工作,把她工作的心路歷程,集結成冊,分享經驗給有同樣夢想的朋友。

不過人生往往不會照著計劃走,因緣際會下,Jenny接觸到MMA這項運動,也改變了她的人生道路。「突然夢想、人生目標,都變得不一樣了,現在打好每場比賽,就是我的人生目標,或許改天會變成出版自己比賽心得的書吧!」Jenny笑說。

談到現在的夢想,Jenny表示,希望在MMA這個領域中,表現更好,期待未來能向自己偶像龍達蘿西(Ronda Rousey )看齊,目標成為第一位挑戰UFC的亞洲女性。

證明自己 期待獲家人肯定

MMA這條格鬥路,Jenny走得並不輕鬆,家人對於她從事這項運動,並非全力支持。Jenny表示,母親還算是支持她,不過父親蠻反對的,畢竟這項運動,多少會受點傷,她能理解父親是因為擔心、心疼女兒的心態才會反對。「有時候媽媽會拿我參加比賽的新聞給爸爸看,但他都會不太高興,尤其看到我受傷,他都會生氣。」Jenny說。

不過,個性樂觀的Jenny說,每種運動會有運動傷害,並非格鬥才有,重點是在運動過程中,要學會保護自己,把受傷機會降到最低;所以也不會刻意去說服父母,反倒認為,要先拿出好的成績,讓大家都接受、知道這項運動,自然而然父母也會漸漸認同。

職業比賽中,Jenny雖然都拿下不俗成績,但她對自己要求甚高,不管練習或比賽都有一套規劃。「沒有MMA比賽時,我就會自費去國外參加柔術比賽,雖然沒有獎金或其他贊助,但透過比賽來累積實戰經驗,會成長更快。」除了自行規劃賽事參與,Jenny平時在道館也嘗試和男選手練習,雖然常常被打很慘,但她說,這是讓她進步神速的原因之一。

「外面比賽,對手都超兇,平常跟男生練習的最大好處,就是力量跟強度跟女生不太一樣。每次打輸,我不覺得是性別的問題,而會想說,自己怎麼這麼差,過程很挫折,但也因此砥礪自己,要更努力練習。」從言談中,不難聽出Jenny的好勝心還有對自己嚴謹的要求。

熱愛挑戰自己 極限運動是她的最愛

除了格鬥運動外,Jenny嘗試過、且想要繼續挑戰的兩項運動,就是跑酷和走繩。

談到跑酷,Jenny說,之前她曾站在一顆石頭上,整整站了三小時,最後好不容易才克服恐懼,空翻下去。「會覺得不知道自己當初在怕什麼?」Jenny笑說,因為已在室內場地練習過很多次,同樣高度她能夠翻,但不知道為何,一站上那石頭,就是會害怕。而從這些運動,她也學會如何克服恐懼,還有得到成功挑戰自己的那種成就感。

挑戰格鬥 先從體驗開始

身為教練,Jenny建議初學者,「可以先從體驗開始」,畢竟要先嘗試過才會清楚自己到底是否喜歡、適合這項運動。不少人會覺得,格鬥選手看起來很光鮮亮麗,但沒有實際嘗試過,就挑戰太高層級的運動項目,不但無法讓自己體驗到運動的樂趣,反而增加挫折感,無法繼續下去。因此,Jenny說,對於格鬥有 興趣的朋友,不妨考慮從初階的拳擊開始,熟悉後再繼續往上挑戰,會進步更快、更有成就感。

拍攝場地提供:武甲總合武術- Martial Armour

撰文/粘粘
攝影/楊仁渤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