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跑步
  • 健身
  • 瑜伽
  • 訓練動作
  • 減脂
  • 核心訓練
  • 飲食
  • 徒手訓練
  • 瘦身
  • 增肌
  • 啞鈴
  • 運動生理
  • 跑步訓練
  • 跑10K
  • 觀念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只要40分鐘! 衣索比亞冠軍運動員一週的跑步訓練課表
1
衣索比亞冠軍運動員一週的跑步訓練課表
只要40分鐘! 衣索比亞冠軍運動員一週的跑步訓練課表
2
跑步手錶到底值不值得買?
3
為亡父而跑!美國女孩完賽7大洲馬拉松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只要40分鐘! 衣索比亞冠軍運動員一週的跑步訓練課表

2021-07-29
知識庫 跑步 跑步訓練 跑步姿勢 書摘 馬拉松 奧運

「如果你夠努力的話,40 分鐘就夠了。」培訓非洲首位女性奧運金牌得主德拉爾圖.圖盧、5,000 公尺和 10,000 公尺世界紀錄保持人肯納尼薩.貝克勒等多名世界冠軍的教練森塔耶胡.艾胥圖,在《跑出巔峰》一書受訪時,分享他培訓衣索比亞跑者們的一週訓練課表,更透露教練對跑者的訓練哲學:訓練並不是在追求個人主義和適者生存,而是一種共同努力。

衣索比亞冠軍運動員一週的跑步訓練課表
只要40分鐘! 衣索比亞冠軍運動員一週的跑步訓練課表

衣索比亞跑者的節奏感

衣索比亞的跑者花了很多時間培養節奏感和時間感,每天早上我看到那些無止盡的練習就是這件事的證明。閉上眼睛,你會聽到一腳穩穩踩在地上,一聲輕輕摩擦,又一隻腳,一起一落的節奏,聽起來就像是一個人。張開眼睛,眼前是十二名成列的跑者,正節奏一致地做著同樣的運動。

「跟上某人腳步」(Following someone's feet)的意思不只是跟上他們而已,就字意上也是去模仿他們的步伐,在他們踏出左腳時踏出左腳,踏出右腳時也跟著踏出,將自己的步伐完美套入他們的節奏中。我跨大步的跑步動作是源於十多年來的練習,我的身高接近六英尺(183 公分),但我無論是在英格蘭、蘇格蘭還是法國的跑步俱樂部裡,都沒人教過我要跟其他人同步來跑,也從來沒聽過這種事。要忘掉自己的步伐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所以有人要我像這樣「跟上他們腳步」時,我覺得自己就像被蹣跚又缺乏節奏的步伐絆倒向前一樣。不過,看一群衣索比亞的跑者訓練,他們卻經常跟彼此完美同步,踩著同樣有效率又整齊的步伐,像這樣的步伐是由無數小時的練習而來。

中長跑運動員一週的訓練

我請森塔耶胡跟我說明一下他一位運動員平均一週的訓練。他說,首先會有 30-40 分鐘之久的漸進式暖身,週一他們會跑長坡,他指著森林下方一隅,指出一條先是陡峭、爬上去後沿著森林邊緣都是緩坡的路線。你可以看到那條經過上千次踩踏而形成的路線,他現在提到。「這山坡剛好四百公尺長。」他告訴我。原來那裡就是蒂鲁内什.迪芭芭(在四屆奧運會中共獲得 3 枚金牌和 3 枚銀牌)進行長坡訓練的地方,也是大家在阿迪斯(衣索比亞首都)提到的地點,我在心裡想。他跟我說自己的訓練原則是:年輕運動員剛好適合持續進行 40 分鐘不間斷。「所以他們花 40 分鐘上去再下來,然後停下來。」他說。再來他們會伸展 20 分鐘,因為「沒有伸展你將一無所獲」。

隔天他們會做「法特雷克跑」(Fartlek),這是我最愛的瑞典語單字,沒有之一,意思是「速度遊戲」,基本上就是把很多段快跑和很多次慢跑混合在一起。這種跑法在衣索比亞很熱門,是阿比比.比基拉的瑞典教練歐尼.尼斯卡諾在 1960 年代引進當地,森塔耶胡說這個訓練內容涵蓋「很多種速度」。同樣地,在漫長的熱身之後,他們會跑 40 分鐘。他急著強調,在快跑和慢跑之間都沒有休息,只有不同程度的強度。

「如果你夠努力的話,40 分鐘就夠了。」他說話的時候眼中閃耀光芒,他說到了週三他會開始讓他們去跑柏油路,這件事最近才可能做,因為「中國人決定為我們從阿塞拉修一條路到這裡。」他說即使是現在,他們也只能兩週跑一次。「那感覺就像跑在石頭上一樣。」再一次,他們會跑 40 分鐘,常常是費勁難熬的 40 分鐘。他會騎摩托車跟在他們後面,根據路邊的公里標記監測他們的進度。「我會等在標記位置,」他調皮地說,「然後大喊:『你晚了!你得跑快點。』」這是最近另一個新方式,這條路和摩托車都是一年前才有的。

 

(圖為示意)
(圖為示意)

到了週四,他們會再回到鬆軟的地面訓練,在一大片田野上,跟平常一樣連續跑 40 分鐘。「他們可能會跑斜線或是繞圈或『法特雷克』,」他說,「做些讓自己持續感到有興趣的事。」

週五他們會輕鬆長跑 1 小時 20 分鐘,其中應該有「很多地方要跑上跑下,但是沒有山丘」,森塔耶胡語帶神祕,又說他會利用這次練跑來測試跑者的領跑能力,以及能否承擔起選擇合適路線的責任。

學習領跑為什麼重要?

學習領跑之所以重要,是跟跑者對於能量的共同看法有關。去「跟上某人的腳步」就是去分享他們的節奏、利用他們的能量,所以領跑或配速通常被阿迪斯的跑者描述為「承擔別人的負荷」。這些跑者所背負的期望是要他們能夠學會分享自己的能量給他人,然後一起求進步。

阿姆哈拉語中有一個片語描述這種團隊合作的重要性:「當許多細線集結在一塊時,它們就可以綁住一頭獅子。」訓練並不是在追求個人主義和適者生存,而是一種共同努力。這也是為什麼森塔耶胡會對衣索比亞人的近期表現感到如此失望,他們的表現在最近的主要錦標賽上,屢屢都未能實踐團隊合作的「綠色洪流」。他將失敗歸究於去到阿迪斯阿巴巴的運動員被比賽的全然競爭給吞沒,還有受到大筆獎金滋養的個人主義。「找回綠色洪流,」他輕笑說著,「然後我們就可以對莫.法拉(英國長跑選手,創下多項世界、歐洲與英國紀錄,並獲英國女王封為爵士)和肯亞人說『ciao』。」

教練與跑者之間的「不關機」訓練

森塔耶胡指導的跑者正處於他們田徑生涯之初,其中很多人還不到十五歲。如果他們有進步,就會前往某個政府贊助的培訓中心或像阿勒姆那樣加入阿迪斯阿巴巴的俱樂部。由於這些運動員都很年輕,在貝科吉他們一週只訓練 5 次,到了週六,只要他們願意,他們可以自己做些熱身和技術練習,但是他們總會在週日休息一整天。「但他們不應該關機」教練補充說,「他們應該要一直想著如何提升下週的表現。」這是他訓練哲學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他說,運動員雖然是採取團體訓練,但是他的回饋卻是針對個人。

一個教練最糟的事就是用快速匯報來突然結束訓練。「跟我的運動員在一起」他說:「我們會在訓練結束後坐上 20 分鐘。跑步是社交活動,所以運動員會個別來問我:『我今天有哪裡不好?要怎麼改進?』我試著讓他們在每次跑步過後去思考某些東西。」在這裡,成為一名跑者大多是在培養心智強度與心理韌性,還有(再次提到的)耐心。跑者可以藉由每週練跑 5 次以上來試著加速進步,但森塔耶胡寧可採用循序漸進而且經過審慎計劃的方式。

資訊

• 圖文摘自墨刻出版, 麥可.克羅利著,陳卓均譯
《跑出巔峰:越慢越快,從衣索比亞跑者的逆境思考術,學習如何戰勝自我、改變人生》一書。

本書特色

To 專業跑者
這不是關於跑步技巧的工具書,卻是非常具有啟發性的跑步寶典,或許能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突破。

To 業餘跑者
你或許不必像書中的專業跑者一樣折磨自己,但你還是能從他們的經歷感受到跑步的熱情,想起自己跑步的初衷。

To 潛在跑者
如果你還沒開始跑步,說不定你會被書中的跑者感染而躍躍欲動,發現自己其實也愛跑步。

To 人生跑者
跑步就是人生,也許你不跑步,但人生總是要過,如果你現在對人生感到困惑,本書可能引導你找到自己的答案。

To 好奇讀者
你的好奇是對的,順從你的直覺,這本書能帶給你的,不止於知識,還有面對生活困境的勇氣。 

更多《跑出巔峰》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Dama 

跑出巔峰
跑出巔峰
分享文章
許立杰
許立杰

跑步手錶到底值不值得買?

2019-06-19
運動部落許立杰觀念穿戴裝備跑步

如果你們還記得,大約在兩年前Garmin 935上市時,我曾發過一篇文談論「跑步關鍵數據」的看法。如果你們忘記了,那篇文的節錄是這樣的:

「數據化有它的好處,但如果一味追求數據化,那就是見樹不見林、捨本逐末。作為分析而言,垂直震幅、觸地時間等等都是很有意思的數據,知道自己的長短處、找到可以精進的方向。但如果你一開始的方向不對,認為只要追求完美的跑步動態指標,最後就能達到更好的成績,那就是我說的見樹不見林了。」

「我認為數據可以用來輔助、分析自己跑步的型態改變,但不是用來檢視一個人跑得好或不好的指標。一個人跑得好或不好,到賽場上就只有一個指標,就是完賽時間。」

兩年過去了,尤其是現在我拿到了最新款的945,我的想法改變了嗎?

我會說是,但也不是。

跑步手錶到底值不值得買?

我們為什麼分享這篇文章?

科技進步,現在許多跑者無論是練跑、參賽,甚至日常生活中,已習慣隨手戴上跑步手錶。但你是否有想過:你真的需要它嗎?或是,你真的需要花一筆大錢買隻功能如此齊備的全新跑步錶嗎?買下它之後,你用得到它多少功能,還是它的最大功能其實在激勵練跑或向跑友炫耀?超強市民跑者許立杰Jay在拿到最新一代跑步手錶時,有感而發特別撰寫此文,談論自己對心率訓練、科學化訓練以及跑步手錶的看法,最終回歸到原點:「你跑的每一步並不是傳送到你的手錶、馬拉松世界、Strava,而是累積到你的身體裡。」

從舊錶換到了945,我第一個感覺就是「哇,這麼多新功能。」隨後卻馬上開始擔心「所以我要怎麼用?」不是說那些功能我不會用,而是說在很多時刻,它提供的東西甚至超過我需要知道的了。

例如訓練負荷給了我一個數值,然後根據 firstbeat 的後台,它覺得我跟「一般人相比」是過度訓練。可是我本來就不是一般人,我在Garmin Connect的數據裡,無論是里程、活動時間、次數、強度、都超過了99%的人,你怎麼會覺得我是「一般人」?

拿到新的跑步手錶,Jay馬上開始擔心「所以我要怎麼用?」

錶的設計本來就是為了符合大多數人的需求,這我理解,因此不能也不該期待它在每一方面都能完美無缺。那怎樣的數值對我是合理?還是要回歸到基本面上:

這次跑完的配速怎麼樣、同樣配速下的心率是不是合理?心率也有可能不準,自評的辛苦程度到哪,All Out 還是有所保留?這些東西有些手錶會告訴你、有些不會、更有些它會誤解。這就為什麼無論數據再詳細,我每一天訓練後,都一定會筆記下心得。

我跟你們分享個小故事:一年前我曾跟一位年輕的女跑者訓練過很短暫的時間,之後也變成了朋友。有天她的錶壞了,不得不買了第一支光學心率錶。完成第一次訓練後,她問了個很可愛的問題:「嘿,所以心跳165是高還是低?」

我一聽不禁笑出來,你居然不知道165 bpm對自己來說是高還是低?因為這是她第一次測到自己的運動心率,在那之前都是用很簡單的碼錶訓練,強度高低都是憑體感。你說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會有好成績?

她的一萬公尺最佳是32分台,女生。

所以有時候我會覺得,這些很詳細的資料分析與監測,是不是某種情況上限制了我們自由地奔跑。我們變得很依賴這些裝置,很多人沒有手錶就不出門跑步(譬如我也是)、GPS 失準就緊張兮兮、心率偏高就不敢跑下去,也不管是儀器的失誤,跟身體反饋是否一致。

這對我來說很荒唐,因為回歸到原點,你跑的每一步並不是傳送到你的手錶、馬拉松世界、Strava,而是累積到你的身體裡。

你跑的每一步並不是傳送到你的手錶、馬拉松世界、Strava,而是累積到你的身體裡

現代人跑步已經是社交的一部分了,你很難回歸到那個沒有跑步APP的時代,當一個純粹的跑者。就像很多人雖然討厭 Facebook,但當你不得不使用它,那怎麼找到一個平衡點。

科技不一定始終來自於人性,當你在使用時,也偶爾提醒自己要抽離一下,想想自己為何而奔跑。也許是為了更好的成績、也許是成就更好的自己、或者沒有理由,你就是喜歡跑步嘛。

現在看很多人跑步,好像變成了軍備競賽。你有最新的鞋,那我一定也要有。你有最新款的錶,那我怎麼可以輸?

現在很多人跑步好似軍備競賽

Garmin 945到底值不值得買?這問題真的很難。因為功能這麼多,你需要的是哪個,它提供了這麼多套件,但你實際會用的又有多少?

這些我都沒辦法替你回答,但也許有件事可以很簡單地判別:如果你覺得它可以幫你增加一些跑步的動力,那就買吧。就像有人穿了 4%、全馬跑五六個小時,我也覺得滿好的。至少他穿去跑步了,有跑就值得。

945真的是隻好錶、但我先前用過的310, 225, 235同樣也是,其他品牌Polar, Suunto肯定也不差。但它值不值得美金$600、台幣$19,900?

我儘量客觀地呈現,不過最後這題

還是應該由你回答。

/ 關於許立杰 /
許立杰

沒有受過一天田徑訓練,長大才發現自己很喜歡跑步;參加過兩屆波士頓馬拉松,全馬最佳成績 2 小時 39 分。目前居住在加州,與同樣追求全馬夢想的夥伴一起努力著。

FB Jay的跑步筆記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為亡父而跑!美國女孩完賽7大洲馬拉松

2017-02-18
人物誌鐵人三項馬拉松故事跑步

在美國有一名少女,名叫凡妮基(Winter Vinecki) ,在她14歲時由母親的陪同下,足跡遍及世界7洲,並在每洲都完成每一項馬拉松競賽,成為年紀最輕的7大洲完賽馬拉松女選手,這一切促使她完成紀錄的是已逝世的父親,凡妮基希望能透過馬拉松的比賽向父親致敬。

凡妮基(Winter Vinecki) ©backcountry.com

凡妮基出生於美國密西根州,現在居住在猶他州,從5歲起,她就開始參加鐵人三項活動,先後兩次獲得美國小鐵人比賽(Ironkids)的冠軍,後來還成為了小鐵人形象大使,年紀輕輕的她就創下許多不凡紀錄。

但是,在2008年時,她的父親才40歲就被診斷出前列腺癌,當時9歲的凡妮基便希望籌組非營利組織,希望透過運動募款資金,喚醒大眾對前列腺癌的認識以及研究,但是遺憾的是,過了10個月後她的父親就不幸過世了,這樣的傷痛讓她更堅定她要以運動籌措經費,並協助組織運作的決心。

凡妮基獲得美國小鐵人比賽(Ironkids)的冠軍 ©backcountry.c

父親的過世讓凡妮基更有了堅定的目標,經過一連串的訓練以及充份的準備後,在她13歲時,就正式開啟了她的七大洲馬拉松征戰之旅,首先第一站就是尤金馬拉松(北美洲,美國),這場競賽被跑步雜誌《Run for life》譽為最完美賽道的比賽,不僅有舒適的氣候,還有平坦的賽道,在這優美的環境下比賽,是再完美不過了,凡妮基在這個著名的田徑之城跑出了3小時45分的個人最佳成績。

凡妮基完成了第一場馬拉松比賽 ©backcountry.com

隨後,在同年的9月,凡基妮就開啟她的第二站——神奇馬賽馬拉松(非洲,肯亞),這是一場為了支持以及解決當地女孩教育問題的小型賽事,凡基妮花了4小時4分成功完賽,她在女子組排名第3,凡基妮知道當地許多人都需要幫忙,就把她把贏得的獎金送給了第4名的參賽者,因為這一名肯亞參賽者已生育了一個小孩,這樣溫馨的舉動,感動了在場所有人。

凡基妮:「我覺得在這世界上,比我還困苦的人實在太多,我希望能幫上他們許多忙,讓他們生活過得更好一點。」

凡妮基第二場馬拉松比賽 ©backcountry.com

在2013年3月時,凡妮基奔跑在第三站——南極洲馬拉松(喬治王島,南極洲),在零下22度的天氣下,凡妮基以4小時49分的成績完成了全程馬拉松,在女子組排名第3,總排名第11,在這裡,她創下了一個當時的世界紀錄,就是在南極洲完成了馬拉松的最年輕的女孩。

凡妮基第三場馬拉松比賽—南極洲馬拉松 ©backcountry.com

在2013年的6月,凡妮基開啟了她的第四站——印加古道馬拉松(南美洲,秘魯),這場號稱世界上最難的馬拉松賽事,凡妮基以9小時18分完成了比賽,並獲得第一次獲得馬拉松冠軍女子組,同時還創造了這場賽事當時的女子紀錄,同時在2013年8月,凡妮基出現在追日超級馬拉松(亞洲,蒙古國)純粹的原生態環境賽道上,這是她的第五站,從海拔1650公尺的庫蘇古爾湖沿岸始發,經過42公里複雜的地形與美麗的山地美景,凡妮基以5小時55分的成績完賽,並排名在女子組的第2名。

在2013年10月,凡妮基選擇了一場紀念自己偉大父親的賽事作為第六站——大屏障島碼頭馬拉松(大洋洲,紐西蘭),這個比賽由當地僅有的三所小學之一所主辦,所有賽事獎金以及報名費都是用於支持當地兒童教育,最後,凡妮基以4小時31分成功完賽,在女子組排名第3名。

在2013年11月10日,凡妮基在雅典奧林匹克運動場上,以4小時3分的成績衝過終點線時,於是,她完成了第七站——雅典馬拉松(歐洲,希臘),至此,她實現了自己的目標,也成為了當時完成七大洲七場馬拉松最年輕的女孩,並也實踐了她為了過世的父親而跑的夢想。

凡妮基:「每當我在跑步時,我都感覺父親在我身邊,跑完這最後一站時,我感覺身體充滿了許多感動的力量,過往的悲傷地慢慢的煙硝於散。」

這一路下來,凡妮基的母親一直在她身邊,不管是當時還是小小一隻參加鐵人三項時以及征戰七大洲馬拉松時,他的母親都陪在她身邊,媽媽不僅見證了凡妮基創造世界紀錄,而且與女兒一起,建立了一個新的紀錄,第一對一起跑完七大洲七場馬拉松的母女。

凡妮基母親:「我和她一起體會訓練的艱苦,一起面對比賽中的困難,一起分享完賽的喜悅,我想讓她知道,只要妳想去做,就能夠做到,以我45歲的年紀,跟隨在女兒身邊長達18個月,並陪她完成了七場馬拉松,我想用我實際行動去表達我對女兒的支持。」

現在的凡妮基現在把目標放在2018年冬季奧運會,這段期間她沒有鬆懈,扔然持續每周4天至5天、每天2至3小時的訓練。

凡妮基:「完成7大洲馬拉松,只是完成我十分之一的目標,每一段比賽都有不同體驗,在肯亞的比賽幫助非洲孩童受教育,才了解不斷的學習與探索的真正意義,既然我現在就有能力完成這些事情,我就要持之以恆,也希望跟我正在一樣努力的人,不要放棄任何希望。」

分享文章
  • 跑步
  • 健身
  • 瑜伽
  • 訓練動作
  • 減脂
  • 核心訓練
  • 飲食
  • 徒手訓練
  • 瘦身
  • 增肌
  • 啞鈴
  • 運動生理
  • 跑步訓練
  • 跑10K
  • 觀念
ABOUT
Copyright © 2022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