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這份為期十二週的訓練計畫時,我將注意力放在體適能各方面的重要能力上,包括力量、耐力、平衡與柔軟度,主要的想法是盡可能為你帶來最大的訓練效益。這份計畫的目標旨在以安全、健康的方式逐漸提高你的體適能,使你能在感覺身體狀況良好的情況下完善課表中的練習動作。
在這份訓練計畫中,你將執行四種不同類型的課表,包括:
● 動態熱身課表—設計這些動作的目的,是幫你的身體在面對比較有強度的主課表前先做好準備,裡面也有一些模擬主課表中的動作,但強度比較低。
● 肌力訓練課表—肌力訓練的器材與課表會隨著計畫的推進而改變,這是為了分別訓練身體各部位的主要肌群。每次的課表都會特別著重於把全身性的力量轉化為日常活動所需的能力。
● 核心與平衡訓練課表—動作以核心肌群的訓練為目標,包括腹部、骨盆和背部的所有肌肉。平衡練習可以幫助你提高活動度和穩定度,這也將轉化為日常生活中的活動能力。
● 柔軟度訓練課表—其中的伸展動作簡單易做,可隨時隨地進行,目的是幫助你放鬆並改善身體的活動範圍。
熱身是每次訓練中最重要的一環,它的目的是逐漸增加你的心率、加速你的循環系統並為肌肉帶來更多氧氣。它還能提前潤滑你的關節、增加身體的靈活性。這些效果不僅可以使你練得更好,還可以保護身體免於運動傷害。溫暖與放鬆的肌肉有助於你減少疼痛和僵硬感,並更輕鬆地移動。當肌肉溫暖時身體的活動度會更好。此外,熱身不僅可以幫助身體準備好,也可使你的心理為即將到來的訓練做好準備。
這10 分鐘的熱身包括8 個全身性的動作,使用的重量非常輕。這些動作是為了讓你的身體能準備好面對強度較大的肌力訓練課表。熱身中包括一些類似主課表的訓練動作,也是為了讓你在正式訓練前預做準備。
練習這份課表的過程中,如果你想改變熱身方式是可以的,例如進行一些輕度有氧運動:走路、騎自行車或有氧健身操。 概念是透過一些有節奏的運動,讓你的肌肉變溫暖、變柔軟,使你感覺準備好訓練了!如果你不依照書中的熱身課表練,想要自己做熱身也是可以的,但請至少持續5分鐘,並且確定強度夠輕鬆,隨著時間逐漸增加,讓你的身體感覺溫暖並覺得準備好訓練了。
課表皆從全身性力量訓練動作開始,安排的動作模式多變化,不只是像「蹲」與「抬」這種單純模擬日常的動作,我們還設計不少能幫助你建立穩固基礎的動作,使身體有穩定的支撐可以完成訓練和日常活動。課表的設定是以較輕鬆的強度開始進行肌力訓練,旨在讓你有時間完善各種不同的運動模式,並逐漸對挑戰身體與使用不同訓練器材感到自在。
課表的內容包含10 個以上的動作,會使用一些阻力,例如啞鈴或彈力帶;也有一些不用器材的徒手動作。動作設計針對身體的主要肌群,包括胸部、背部、肩膀、手臂和腿部。我們建議的肌力訓練頻率是一週2 次,中間至少間隔一天休息。
每個動作都會有特定的反覆次數和組數,數值會跟著課表的進度而改變,這樣能避免快速進入高原期。「反覆次數」指每個動作要重複做幾次;「組數」代表在相同反覆次數下總共要連續做幾個循環。課表每兩週會換一次,你將在前一份課表的基礎上進行新一套肌力課表。訓練初期,你的重點是培養持續訓練的習慣,以及增加精實的肌肉量。
提醒一下,每兩週你都會獲得一份新的課表,所以最好能提前規畫訓練行程。
延伸閱讀:重訓是必需的運動訓練項目嗎?40歲後身體這8個元素將逐漸衰退
核心和平衡訓練的課表很重要,因為它可以強化身體最重要的部位。我們許多動作都源於核心,所以核心訓練很重要;而平衡感變差是每個人年紀增長後都會碰到的事。
通過這些課表的練習,你在建立更強大結締組織的同時,也訓練到身體中重要的穩定肌群。當你做每一個平衡的練習動作時,你會感覺到那些小肌肉在作用,通常是在腳掌和腳踝,它們被啟動以保持你的穩定。你所訓練的穩定度都將轉化為現實生活中的活動能力,例如上下人行道、進出汽車或上下樓梯。 柔軟度訓練包括所有主要肌肉群的伸展運動,頻率你可以自行決定,任何時候都可以做,但建議每週至少進行3 次。
伸展動作很適合安排在肌力訓練之後。大部分的動作是坐著的,這樣比較容易放鬆,感覺也會比較好。
延伸閱讀:專屬樂齡族的運動指南!透過4大項訓練打造出更健康的身體
• 文章摘自臉譜出版 ,Paige Waehner、徐國峰譯《樂齡族力量訓練的第一本書:從零開始,十二週打造延齡慢老全身心,控制三高、血糖、體重,讓你活動自如不跌倒、情緒穩定、日日好眠》一書。
【本書特色】
近年來,對樂齡族來說,力量訓練的重要性與優點已經成為常識!由於人體肌肉會從三十歲開始慢慢流失,六十歲後速度加劇,容易引發「肌少症」,造成行動不便、增加跌倒風險、關節疼痛等問題。因此,專家學者都建議即將步入人生下半黃金期的樂齡族,在安全的環境與適當的指引下進行力量訓練,以期延齡抗老,能夠好好享受樂齡生活。
• 更多《樂齡族力量訓練的第一本書》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林彥甫
2019年臺灣國際田徑公開賽25及26日圓滿落幕,今年不只是國際選手帶來超高水準演出,也激發台灣好手精采對決。其中「台灣欄神」陳奎儒在110公尺跨欄飆出破全國紀錄,卻與2020東京奧運差千分之二秒飲恨;已拿到東奧資格的「黃金右臂」鄭兆村,以86公尺10壓倒性成績奪下標槍金牌;「跨欄王子」陳傑則在跑到斷片中輕鬆以49秒37摘金;「台灣最速男」楊俊瀚則在男子100公尺決賽與里約奧運銅牌安德烈.德格拉塞同場飆速,最終以10秒23獲得銀牌。
男子110公尺跨欄部分,「台灣欄神」陳奎儒對上加拿大全國冠軍強納森.卡布,陳奎儒飆出13秒34全國紀錄,但因距離2020年東京奧運參賽標準仍有0.02秒之差,賽後他仍不免失落,僅差千分之二秒達標,陳奎儒坦言確實有遺憾,但能破全國也很開心,從預賽狀況就很好,最後卻沒達標奧運他直說:「應該要用撲的!」
卡布則在最近距離見證陳奎儒破紀錄,賽後主動找陳奎儒擁抱,他說:「我相信陳奎儒今天成功締造紀錄,未來挑戰奧運的目標也不遠了。」
男子400公尺跨欄陳傑與標槍鄭兆村,兩位國內一哥出馬,分別在400公尺跨欄、標槍項目中以49秒37、86公尺10壓倒性成績摘金。上半年已餐與第8個賽會,陳傑坦言,比賽的頻率比以往來得高,但狀況還算OK,更笑說:「我跑到一半甚至有『斷片』的感覺,到後面第9、10欄才回神,過去有這種感覺多半成績都不錯。」
至於兩度打破賽會紀錄的「黃金右臂」鄭兆村,他原先希望6擲都能維持平均80公尺的成績,但他賽後指出,要每擲破80公尺難度不小,調整後將前幾擲的缺點改進,才能順利擲出破86公尺的高標。而另一位標槍好手黃士峰,也留下76公尺87成績獲得銀牌,他透露自己剛從傷勢走出來,加上先前大阪挑戰賽身體有些疲勞;已先搶到2020東京奧運門票的鄭兆村則在一旁鼓勵黃士峰,希望兩人明年都能一同登上奧運舞台。
男子100公尺有來自加拿大的里約奧運銅牌安德烈.德格拉塞(Andre DeGrasse)與楊俊翰正面交鋒,最終德格拉塞以10秒11技壓楊俊瀚10秒23。生涯頭一次面對奧運奪牌好手競技,楊俊瀚雖屈居亞軍,但他表示:「滿興奮能跟奧運選手對決,到比賽中後段速度沒維持住,但藉由這次比賽,希望能學習到如何在高張力比賽中保持競爭力。」德格拉塞則對楊俊瀚讚譽有加,甚至向台灣最速男喊話,兩人要相約奧運再次對決。
今年眾所矚目的兩屆奧運男子三級跳遠金牌克里斯汀.泰勒(Christian Taylor),在首跳不負眾望,繳出16公尺97破大會成績,嗨翻全場;隨即又跳出17公尺02再度刷新紀錄,最後以17公尺14壓倒性成績奪金。泰勒賽後相當開心,他表示:「台灣的氣候就像我家鄉佛羅里達一樣,跳起來非常熟悉,實不相瞞,今天大概是我今年來感覺最棒的一次!」泰勒認為,三級跳遠困難在於如何掌握跑步與跳躍間的平衡,未來他也將秉持這觀念,備戰10月世錦賽。
女子組撐竿跳高項目中,代表桃園市的沈怡如前3跳全數成功,一舉突破個人最佳紀錄,來到4公尺12,可惜挑戰破全國紀錄的4公尺22未果,但仍搶下賽會首面金牌。沈怡如透露,因為是在自家主場,才會希望破紀錄給大家看,自己也很享受在比賽中。
香港最強女跳將俞雅欣則在女子跳遠項目中,不只以6公尺27奪金,更打破由自己保持的香港紀錄。轉練跳遠不過3年,俞雅欣連同今天5度刷新香港紀錄,她還說:「如果最後一跳沒踩線,應該能跳到6公尺38,滿可惜的,但相信下次一定會更好,相信自己就對了!」
男子4X100公尺接力賽由魏泰陞、王偉旭、楊俊瀚、鄭博宇組成的奧運培訓接力隊,在首日預賽已跑出38秒76,打破全國紀錄;次日決賽也沒讓粉絲們失望,二度強壓亞錦賽金牌泰國隊,最終以39秒05紀錄稱王。擔任第2棒的王偉旭賽後表示,隔壁道泰國選手跑太出來,右手有跟對方接觸,導致加速度不夠,決賽成績才會不如預賽;楊俊瀚則認為,比起失誤,他更開心接力隊的狀態比去年甚至亞錦賽時更好,期許彼此從穩定中成長,邁向下個目標。
另外,由鄭冠宇、余晨逸、陳傑、楊隆翔組成的男子4X400公尺接力隊,在首棒就拉出大幅領先優勢,用3分12秒41比下各家好手,拿下本屆賽會最後1面金牌。
今年賽會總計有39面金牌,地主選手拿下其中14面,主辦單位中華民國田徑協會表示,期許田徑公開賽規模逐年擴大、吸引更多頂尖國際好手來台參與,讓世界看見台灣田徑的實力!
資料來源/2019年臺灣國際田徑公開賽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