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有運動習慣的孩子比不運動高3公分! 醫:做到這點才能快速結實長高
1
有運動習慣的孩子比不運動高3公分!  醫:做到這點才能快速結實長高
有運動習慣的孩子比不運動高3公分! 醫:做到這點才能快速結實長高
2
微笑隊長蕭湘凌現身臺北市運動熱區 分享運動疲勞恢復術防止運動傷害
3
2018箱根駅伝風起雲湧 青山學院大學逆轉四連霸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有運動習慣的孩子比不運動高3公分! 醫:做到這點才能快速結實長高

2023-12-14
知識庫 跑步 知識 親子運動 書摘 兒童 跳繩

想讓孩子健康地成長,達到理想身高,父母有一項重要的任務,那就是陪孩子運動。大量的研究證實,有運動習慣的孩子的身高比不運動的孩子普遍高 2-3 公分。在新書《打破基因天花板!內分泌科專家說長高》中,作者潘慧醫師提出不同年齡適合的運動形式,本文適合給 3-5 歲兒童的家長參考。

有運動習慣的孩子比不運動高3公分!  醫:做到這點才能快速結實長高
有運動習慣的孩子比不運動高3公分! 醫:做到這點才能快速結實長高

運動可以幫助孩子調節情緒。我們體內有一種激素叫「內啡肽」(endorphin,亦稱腦內啡),它是一種由腦下垂體和下視丘所分泌的氨基化合物,能夠給人帶來一種愉悅的感覺,還能幫助人緩解壓力。而運動可以幫助人體分泌更多的內啡肽,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運動完之後,雖然身體很疲憊,但是心理往往會感覺愉悅、快樂。孩子運動之後,體內的內啡肽會提高,情緒會更加積極,而積極的情緒本身就能促進生長發育。

其次,運動之後孩子因為比較疲憊,睡眠品質就會明顯提高,而生長激素的分泌峰值就是在睡眠時,好的睡眠會促進人體分泌更多的生長激素。孩子睡得越好,個子自然會越高。

我見過很多類似的例子:父母帶著孩子來就診,在給孩子進行檢查之後,我多半不會給他開藥,而是幫助他調整飲食結構,並且給他制訂運動計畫。一般來說,孩子按照我給的醫囑有規律地進行運動,不出 3 個月,他的身體就會變得比原來更好。半年或者 1 年之後,我們給孩子測量身高,多半會發現孩子的生長速度比以前快了。

孩子運動後體內的內啡肽提高
孩子運動後體內的內啡肽會提高,情緒會更加積極,而積極的情緒本身就能促進生長發育

再次,適當的運動還對骨骼生長有幫助,能夠促進體內血液循環,增加骨的血液供應,讓骨骼得到更多的養分。這樣一來,骨骼就能快速地增長,骨骼的品質也會變得更好。比如,骨骼的橫徑增寬、骨髓腔增大、骨的重量增加、骨皮質增厚、骨密度增加。總體而言,運動會讓我們的骨頭生長加速,而且越長越結實。

不同年齡適合的運動形式

不同年齡層的孩子應該選擇不同的運動形式,儘量遵守孩子身體發育的規律。

適合 3 歲孩子的運動形式

3 歲的孩子處於運動的起步階段,身體還比較弱小、柔嫩,不太適合複雜的運動。這個時期,我們要特別關注提高孩子手腳協調的能力。醫學上有一個概念叫感覺統和,簡單來說是孩子大腦和身體配合的能力。手腳越協調,孩子將來的大腦發育就越好。

這個時期,我們最提倡的是爬行、攀登,比如爬樓梯、爬沙發等。 再大一點以後,可以讓孩子慢慢地跑。父母可以利用各種各樣的遊戲來督促孩子跑動,比如捉迷藏、老鷹捉小雞、玩皮球、追氣球、追肥皂泡泡等。 除了正向的跑以外,還可以通過變向跑,比如故意把玩具放到身後,不斷地改變方向,讓孩子來追玩具,這種變向的跑動可以提高孩子的手腳協調能力和下肢的肌肉力量。 再接下來,可以跳繩、跳格子。通過增強孩子的協調能力,讓孩子更好地適應運動,更喜歡運動。

3歲爬行、攀登
對於3歲的孩子最提倡爬行、攀登,比如爬樓梯、爬沙發等

適合 4 歲孩子的運動形式

這個年齡層的孩子,活動能力已經得到很大的提升,可以試著多進行一些戶外運動,到太陽底下邊運動邊進行日光浴。

可以去戶外做操、跑步、打球。比如隔著 1-2 公尺給孩子一個球,讓孩子主動去抓球。通過這個過程,能夠提高孩子手指的精細運動能力,全面提高運動協調的能力。

4歲的孩子活動能力已提升,可多進行戶外運動
4歲的孩子活動能力已提升,可多進行戶外運動

5 歲以後哪些運動能促進身高發育

從 5 歲開始,就要進一步提高運動的強度,並且選擇多樣性的運動方式了。比較適合這些「大孩子」的運動形式是伸展性運動,比如健身操,還可以增加一些彈跳性的活動。

對於 5 歲以上的孩子,我最推薦的是跳繩。我在北京協和醫院是有名的「跳繩教授」,恨不得讓所有小朋友都去跳繩。跳繩能夠促進孩子的手腳協調,是非常有效的感覺統合訓練方式。另外,跳繩這項運動對於場地沒有限制,如果室外空氣不好,在室內跳繩也是很方便的。

 

跳繩
5歲以後可以增加彈跳性的活動,最推薦跳繩

另外,適當進行全身性的運動,比如快走、慢跑、游泳等。這些都是能夠擠壓軟骨板的運動,軟骨板受到刺激就會快速地增長,同時促進孩子長高。 總體來說,要引導孩子愛上運動,並且養成持之以恆運動的習慣。這對孩子來說,是受益終身的。

最後還要強調一個誤解:很多父母一想到讓孩子長高,就讓孩子做「吊起來」的運動,比如拉單槓、雙杠。這類運動看起來好像會讓孩子長高,事實上拉開的是關節間隙,而不是真正讓孩子的長骨變長。

 

我小的時候,媽媽特別喜歡要求我背著書包,雙手抓住門框上面,掛在門框上,希望我能長高。但是我掛著掛著發現胳膊「越變越長」了。實際上,這並不能促進長高,因為拉開的是關節間隙,不久就會被「打回原形」。

資訊

• 文章摘自莫克文化 ,潘慧著《打破基因天花板!內分泌科專家說長高》一書。

【本書特色】

1個觀念改變,你的孩子可能比預期多高 10 公分!
本書由內分泌科醫師、兒童生長發育專家潘慧,統整了超過 10 萬名兒童、青少年長高的案例,一步步教父母關於孩子從 0 到 14 歲生長發育的知識和技巧。讓你抓住孩子的生長黃金期、挖掘孩子的生長潛能,讓他比預期多長至少10公分!

★內容專業,涵蓋完整面向
•這是關於孩子該如何健康成長,兼具專業、系統化和通俗性的指導用書。
•內容包括身高監測、避開長高的迷思、飲食習慣、睡眠方法、運動方式、情緒管理、輔助手段、專家解惑,並加值提供大量增高食譜。

★以年齡分類,實用性高易執行
適用年齡涵蓋從孩子出生(0 歲)到青春期(14 歲),全書架構以 0-3 歲、3-7 歲、8-14 歲區分。內容附有清晰直觀的身高監測表格、資料圖、插圖、增高食譜等工具,便於父母幫助孩子管理身高。

• 更多《打破基因天花板!內分泌科專家說長高》資訊 請點此 

打破基因天花板!內分泌科專家說長高
打破基因天花板!內分泌科專家說長高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微笑隊長蕭湘凌現身臺北市運動熱區 分享運動疲勞恢復術防止運動傷害

2018-10-31
話題新聞運動傷害跑步

臺北市政府體育局配合體育署運動運動i臺灣計畫,於定點規劃多元體育活動,辦理一系列運動指導課程以增加市民參與運動機會,並規畫不同項目靜態課程,指導其正確運動知識與技能及運動傷害防護,有效推展全民運動交流及培養市民規律運動習慣。今年以「舞跑俱熱部」為主題,將核心課程─街「舞」、「跑」步訓練課程為名稱,「俱樂部」的形式更代表邀請民眾一起參與團體運動課程,透過呼朋引伴的效果,讓全民運動推廣更加彰顯實質效果。

2018臺北市運動熱區運動疲勞恢復課程。

10月30日運動疲勞恢復課程,特別邀請今年亞運排球國手蕭湘凌到現場,與民眾分享不管在國家訓練中心或是企業隊長期比賽過程中,強度訓練、比賽間、比賽後後如何迅速解除疲勞,微笑隊長蕭湘凌提到:「備戰國際賽期間幾乎沒有放假,通常在訓練後會先使用滾筒放鬆緊張的肌肉,再利用冰桶緩解肌肉痠痛。如果沒有讓身體緩解疲勞,隔天練球可能就會變成瞇眼隊長了。」

亞運排球隊長蕭湘凌與市民一同分享按摩滾筒使用方法。

課程講師李利晨也表示:「競技型的激烈運動對身體負擔是很大的,需要休息恢復的時間也較長,若身體一直處於疲態,不但生理機能會變差,也會影響心理層面,甚至降低活動意願,因此不管是競技選手或是一般愛運動的民眾,都要注意運動後的休息,要確實讓身體緩解疲勞。」活動現場除了授課及經驗分享外,蕭湘凌也與現場學員一起實作滾筒放鬆,透過競技選手及專業講師的引導,加強學員對運動傷害防護的實作認知。

蕭湘凌與李利晨老師一同傳授按摩心法。
活動現場透過競技選手及專業講師的引導,加強學員對運動傷害防護的實作認知。

臺北市政府體育局表示,運動熱區結合地方和熱愛運動的民眾們,除了培養運動習慣同時也要學習正確的運動知識,愛運動之餘也要好好放鬆身體恢復運動疲勞。

資料來源/體育署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8箱根駅伝風起雲湧 青山學院大學逆轉四連霸

2018-01-03
話題活動馬拉松跑步

日本最著名、歷史最悠久的接力長跑賽事,第94回箱根駅伝照慣例於1/2-3日舉行,在歷經為期兩天的激烈競爭之後,青山學院大學後來居上,穩紮穩打完成四連霸,而第二名東洋大學首日取得領先備受矚目,第二日雖然在開賽15公里處即被青山學院追過後無力回天,仍達成連續10年取得前三名的佳績。

第94回箱根駅伝落幕,青山學院在最後一棒橋間貴弥衝線同時達成四連霸。 ©共同社

青山學院隊主教練原 晋受訪時說:「我想對我所有的選手和他們的父母表示感謝,謝謝他們相信我和我們的學校。」

「我完全信任小野田(六區選手)和林圭介(七區選手),但是林圭介的表現特別讓我驚艷。第六、第七和第八區是這次獲勝的關鍵。」

在首次亮相青山學院三年級生林圭介從下坡專家小野田接下接力背帶,並在他負責的七區21.3公里路程中締造了1:02:16的分區紀錄,拉開了追趕者的差距。

林圭介受訪時表示:「(六區的)小野田給了我們一個舒適的領先,讓我可以專心在和自己的比賽上。四連霸對我們來說是信心的提升。感謝歷屆學長們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我希望明年我們可以達成五連霸來回報他們。」

本屆賽事第四名到第十名分別為:第四名日本體育大學、第五名東海大學、第六名法政大學、第七名城西大學、第八名拓殖大學、第九名帝京大學、第十名中央學院。有優良傳統的順天堂大學以14秒之差飲恨,無緣晉級明年前十種子隊,而賽前倍受矚目的神奈川大學則屈居第13名。

箱根駅伝這個日本年度最著名的大學接力賽於每年1月2日和3日舉行,並有全國電視台現場直播,吸引日本民眾熱血觀看轉播,蔚為年度盛事。比賽從東京的大手町商業區到箱根的溫泉勝地,第二天返回,全程217.1公里,獲得排名前十的學校則自動取得隔年的比賽資格。

中央大學在1959年至1964年間連續獲得六次冠軍,是箱根駅伝史上成績最佳的學校,日本體育大學在1969年至1973年間也曾連續五次奪冠。日本大學(1935-1938)、順天堂大學(1986-1989)和駒澤大學(2002-2005)學校與青山學院大學則為獲得四連霸的學校。

知識便利貼|箱根驛傳
箱根驛傳(日語:箱根駅伝),正式名稱為東京箱根間往復大學驛傳競走(日語:東京箱根間往復大学駅伝競走),是一項驛站接力賽,由日本的馬拉松之父金栗四三等人於1920年所創辦,目前由關東學生田徑聯盟主辦,讀賣新聞協辦。每年1月2-3日舉行。第一屆大會由早稻田大學、慶應義塾大學、明治大學以及東京高等師範大學(今築波大學)四所學院參加,因此又名為四大校驛傳賽跑。(維基百科)

資料來源/The Japan Times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