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有運動習慣的孩子比不運動高3公分! 醫:做到這點才能快速結實長高
1
有運動習慣的孩子比不運動高3公分!  醫:做到這點才能快速結實長高
有運動習慣的孩子比不運動高3公分! 醫:做到這點才能快速結實長高
2
跨欄王子陳傑正式加入Team adidas 力拼連3屆出賽奧運
3
IRONMAN世錦賽長青樹:85歲的Lew Hollander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有運動習慣的孩子比不運動高3公分! 醫:做到這點才能快速結實長高

2023-12-14
知識庫 跑步 知識 親子運動 書摘 兒童 跳繩

想讓孩子健康地成長,達到理想身高,父母有一項重要的任務,那就是陪孩子運動。大量的研究證實,有運動習慣的孩子的身高比不運動的孩子普遍高 2-3 公分。在新書《打破基因天花板!內分泌科專家說長高》中,作者潘慧醫師提出不同年齡適合的運動形式,本文適合給 3-5 歲兒童的家長參考。

有運動習慣的孩子比不運動高3公分!  醫:做到這點才能快速結實長高
有運動習慣的孩子比不運動高3公分! 醫:做到這點才能快速結實長高

運動可以幫助孩子調節情緒。我們體內有一種激素叫「內啡肽」(endorphin,亦稱腦內啡),它是一種由腦下垂體和下視丘所分泌的氨基化合物,能夠給人帶來一種愉悅的感覺,還能幫助人緩解壓力。而運動可以幫助人體分泌更多的內啡肽,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運動完之後,雖然身體很疲憊,但是心理往往會感覺愉悅、快樂。孩子運動之後,體內的內啡肽會提高,情緒會更加積極,而積極的情緒本身就能促進生長發育。

其次,運動之後孩子因為比較疲憊,睡眠品質就會明顯提高,而生長激素的分泌峰值就是在睡眠時,好的睡眠會促進人體分泌更多的生長激素。孩子睡得越好,個子自然會越高。

我見過很多類似的例子:父母帶著孩子來就診,在給孩子進行檢查之後,我多半不會給他開藥,而是幫助他調整飲食結構,並且給他制訂運動計畫。一般來說,孩子按照我給的醫囑有規律地進行運動,不出 3 個月,他的身體就會變得比原來更好。半年或者 1 年之後,我們給孩子測量身高,多半會發現孩子的生長速度比以前快了。

孩子運動後體內的內啡肽提高
孩子運動後體內的內啡肽會提高,情緒會更加積極,而積極的情緒本身就能促進生長發育

再次,適當的運動還對骨骼生長有幫助,能夠促進體內血液循環,增加骨的血液供應,讓骨骼得到更多的養分。這樣一來,骨骼就能快速地增長,骨骼的品質也會變得更好。比如,骨骼的橫徑增寬、骨髓腔增大、骨的重量增加、骨皮質增厚、骨密度增加。總體而言,運動會讓我們的骨頭生長加速,而且越長越結實。

不同年齡適合的運動形式

不同年齡層的孩子應該選擇不同的運動形式,儘量遵守孩子身體發育的規律。

適合 3 歲孩子的運動形式

3 歲的孩子處於運動的起步階段,身體還比較弱小、柔嫩,不太適合複雜的運動。這個時期,我們要特別關注提高孩子手腳協調的能力。醫學上有一個概念叫感覺統和,簡單來說是孩子大腦和身體配合的能力。手腳越協調,孩子將來的大腦發育就越好。

這個時期,我們最提倡的是爬行、攀登,比如爬樓梯、爬沙發等。 再大一點以後,可以讓孩子慢慢地跑。父母可以利用各種各樣的遊戲來督促孩子跑動,比如捉迷藏、老鷹捉小雞、玩皮球、追氣球、追肥皂泡泡等。 除了正向的跑以外,還可以通過變向跑,比如故意把玩具放到身後,不斷地改變方向,讓孩子來追玩具,這種變向的跑動可以提高孩子的手腳協調能力和下肢的肌肉力量。 再接下來,可以跳繩、跳格子。通過增強孩子的協調能力,讓孩子更好地適應運動,更喜歡運動。

3歲爬行、攀登
對於3歲的孩子最提倡爬行、攀登,比如爬樓梯、爬沙發等

適合 4 歲孩子的運動形式

這個年齡層的孩子,活動能力已經得到很大的提升,可以試著多進行一些戶外運動,到太陽底下邊運動邊進行日光浴。

可以去戶外做操、跑步、打球。比如隔著 1-2 公尺給孩子一個球,讓孩子主動去抓球。通過這個過程,能夠提高孩子手指的精細運動能力,全面提高運動協調的能力。

4歲的孩子活動能力已提升,可多進行戶外運動
4歲的孩子活動能力已提升,可多進行戶外運動

5 歲以後哪些運動能促進身高發育

從 5 歲開始,就要進一步提高運動的強度,並且選擇多樣性的運動方式了。比較適合這些「大孩子」的運動形式是伸展性運動,比如健身操,還可以增加一些彈跳性的活動。

對於 5 歲以上的孩子,我最推薦的是跳繩。我在北京協和醫院是有名的「跳繩教授」,恨不得讓所有小朋友都去跳繩。跳繩能夠促進孩子的手腳協調,是非常有效的感覺統合訓練方式。另外,跳繩這項運動對於場地沒有限制,如果室外空氣不好,在室內跳繩也是很方便的。

 

跳繩
5歲以後可以增加彈跳性的活動,最推薦跳繩

另外,適當進行全身性的運動,比如快走、慢跑、游泳等。這些都是能夠擠壓軟骨板的運動,軟骨板受到刺激就會快速地增長,同時促進孩子長高。 總體來說,要引導孩子愛上運動,並且養成持之以恆運動的習慣。這對孩子來說,是受益終身的。

最後還要強調一個誤解:很多父母一想到讓孩子長高,就讓孩子做「吊起來」的運動,比如拉單槓、雙杠。這類運動看起來好像會讓孩子長高,事實上拉開的是關節間隙,而不是真正讓孩子的長骨變長。

 

我小的時候,媽媽特別喜歡要求我背著書包,雙手抓住門框上面,掛在門框上,希望我能長高。但是我掛著掛著發現胳膊「越變越長」了。實際上,這並不能促進長高,因為拉開的是關節間隙,不久就會被「打回原形」。

資訊

• 文章摘自莫克文化 ,潘慧著《打破基因天花板!內分泌科專家說長高》一書。

【本書特色】

1個觀念改變,你的孩子可能比預期多高 10 公分!
本書由內分泌科醫師、兒童生長發育專家潘慧,統整了超過 10 萬名兒童、青少年長高的案例,一步步教父母關於孩子從 0 到 14 歲生長發育的知識和技巧。讓你抓住孩子的生長黃金期、挖掘孩子的生長潛能,讓他比預期多長至少10公分!

★內容專業,涵蓋完整面向
•這是關於孩子該如何健康成長,兼具專業、系統化和通俗性的指導用書。
•內容包括身高監測、避開長高的迷思、飲食習慣、睡眠方法、運動方式、情緒管理、輔助手段、專家解惑,並加值提供大量增高食譜。

★以年齡分類,實用性高易執行
適用年齡涵蓋從孩子出生(0 歲)到青春期(14 歲),全書架構以 0-3 歲、3-7 歲、8-14 歲區分。內容附有清晰直觀的身高監測表格、資料圖、插圖、增高食譜等工具,便於父母幫助孩子管理身高。

• 更多《打破基因天花板!內分泌科專家說長高》資訊 請點此 

打破基因天花板!內分泌科專家說長高
打破基因天花板!內分泌科專家說長高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跨欄王子陳傑正式加入Team adidas 力拼連3屆出賽奧運

2019-02-27
奧運ADIDAS跑步話題

繼2018年延攬「台灣最速男」楊俊瀚,Team adidas宣布今年再添生力軍-「跨欄王子」陳傑。不僅讓Team adidas陣容更加堅強,陳傑現正積極挑戰連續3屆奧運的出賽紀錄,他在賽道上奮力拚搏的精神,也­­將激勵運動愛好者勇於跨越自我極限!

跨欄王子陳傑正式加入Team adidas 力拼連3屆出賽奧運

崇尚「創造者精神」的adidas長期支持台灣運動員,並在台灣陸續延攬陳偉殷、王柏融、王維中與曾仁和等頂尖旅外棒球員。而田徑名將陳傑不僅是台灣400公尺紀錄保持人,學生時期也曾在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拿下400公尺短跑、400公尺跨欄及1,600公尺接力賽金牌,更在這3項競賽創下連續稱霸7年共21金的傲人紀錄。
 
國際賽事經驗豐富的陳傑不僅曾勇奪台灣國際田徑公開賽400公尺跨欄金牌,更早在20歲就進軍倫敦奧運,成為台灣第5位站上奧運舞台的田徑選手,也曾遠征2016里約奧運,而現正積極挑戰連續3屆奧運的出賽紀錄,不虧是台灣田徑界中頂尖的運動員。

今年適逢陳傑邁入選手生涯第10年,叱吒田徑賽道的他其實早期喜歡打手球、籃球及棒球等多項運動,因此起步較同齡選手晚,直到高中才開始接受正規的田徑訓練。剛參賽時他並不被看好,但充滿熱情、不輕言放棄的他勇於突破框架、打破不可能,以堅韌的心理素質不斷奮力向前,現在陳傑已成為台灣跨欄一哥,更常擔任台灣田徑代表隊的隊長,帶領團隊在國際田徑賽場上發光發熱。

陳傑現正積極備戰4月的亞洲田徑錦標賽與之後的世錦賽,並挑戰2020東京奧運

在分秒必爭的田徑賽場上,「跨欄王子」最強的武器就是突破自我的企圖心,與adidas的品牌精神「Here to Create由我創造」不謀而合。陳傑表示:「現在的我專注在如何精準跨過每一道欄,只為了超越自己的極限、創造不可能。」今年,陳傑為了備戰4月在卡達的亞洲田徑錦標賽與之後的世錦賽,目前正在高雄左營積極訓練,期待透過累計國際賽積分挑戰2020東京奧運。

資料來源/adidas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IRONMAN世錦賽長青樹:85歲的Lew Hollander

2016-08-04
IRONMAN故事單車游泳高齡鐵人三項跑步人物誌

據triathlete網站報導,2015 IRONMAN世界冠軍錦標賽的場上,有一位85高齡的參賽者又回到可納嘗試締造他的第24次完賽紀錄。來看看這位傳奇老人的故事。

IRONMAN世錦賽長青樹:85歲的Lew Hollander ©triallan.com

完成IRONMAN世界冠軍錦標賽超過20次後,你會覺得85歲的盧·霍蘭德(Lew Hollander)會愛上可納(KONA)這個風景秀麗的觀光勝地,但是他沒有。 「這實在太可怕了,」他笑著說。「這是一場最險惡、最艱難的比賽。⋯⋯每年我都會告訴自己,『我永遠都不會再這樣做。決不,絕不再玩了!』」

但他今年還是要回來完成一些在這片夏威夷島上熔岩地裡未竟的事業。儘管他已經擁有完成IRONMAN世界冠軍錦標賽年紀最長者(82歲)的金氏世界紀錄,他去年又來嘗試了一次,不過在自行車項目中,無情的風讓他耗盡力氣,只能黯然退賽。他已經在去年底完成了縮短版的IRONMAN佛羅里達 70.3,並希望摘下他的第24場可納IRONMAN世錦賽桂冠。

霍蘭德挑戰極限的項目不僅僅是鐵人三項。他運動的背景其實是在耐力馬術競技,在這方面,他當然是在有史以來完成世界冠軍錦標賽最年長者的名人堂之中;在這個項目上,他今年再次做到了,他以他的表現一再打破藩籬,將年齡上限持續推高。「我還沒有加快速度呢,」他說。「不過,雖然我仍然可以完成那樣的距離,但我已經無法以同樣的時間或速度來完成它。」

騎馬和鐵人三項之外,霍蘭德還是一個超級越野跑者,並在1984年完成了「Western States 100-mile 西部100英里越野超跑賽」。當他於1985首次參加夏威夷IRONMAN世錦賽時,他54歲,正在尋找下一個挑戰。

©timcphoto.photoshelter.com

作為一名職業物理學家,霍蘭德慣於以理性的方式、實證的邏輯去看待生命(他說這方面快把他女友逼瘋),他並認為耐力運動是延長他的生命的一個載體。「否則我想我會死掉,」他說。「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誘因。我覺得對於時常保持備戰狀態的壞處之一是,你不能放棄。」

他每天運動約三小時,並憑感覺訓練。他加入了一個每週一次的單車團練,並幾乎每天跑步,因為「我生活在一個美麗的地方(奧勒岡州的雷德蒙市)」。「我跟隨自己心裡的聲音,我不擬定計劃跑步,」他說。「如果我不舒服,我就不做任何事情。」

霍蘭德從事耐力運動已經超過50年,即使他已經慢了下來,他絲毫沒有放棄(或失去他的幽默感)的跡象。「我以前都在計算我前面有多少對手,現在我則注意我後面有多少人,」他說,「我稱之為『轉型』。」

但他也以一種觀點來比賽,遵循「照鏡子原理,」他說。「你照著鏡子然後說,『盧,你今天可以做到最好嗎?』如果我能回答自己,『是的!』那麼這就是我所關心的。」

雖然在可納世錦賽啟動85-89歲這個年齡組別將會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偉大成就,他認為這更多是對於他自己的心志的一個考驗。「我知道會有很多人要跑得比我快,也有很多人會跑得比我遠,也還是會有人在我後面,」他說。「不過,我所要做的還是鏡子裡的那個人負責。每次當你看到一個(完成)時間被公布出來,你就會知道盧·霍蘭德已經盡了全力。我沒法做得更好了。不過,我很高興我還活著,這應該是我這一生最主要的成就。」

雖然霍蘭德在本屆IRONMAN世錦賽僅完成游泳(02:04:23)與單車(08:00:04)兩個項目,相信世人對於這位IRONMAN長青樹的崇敬一點也不會減損,而他,仍持有23次輝煌耀眼的世界鐵人終極殿堂完賽紀錄。

Lew Hollander於2012年獲得完賽IRONMAN世錦賽年紀最長的選手之金氏世界紀錄認證。 ©thebarleylifeblog.com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