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人物誌
  • 百鐵教父賴曉春:讓目標往上提升,看見不一樣的視野,是鐵人三項的意義
1
百鐵教父賴曉春:讓目標往上提升,看見不一樣的視野,是鐵人三項的意義
2
adidas為初跑者打造「你的第一雙跑鞋」 新一代Supernova像踩在雲朵上
adidas為初跑者打造「你的第一雙跑鞋」 新一代Supernova像踩在雲朵上
3
馬拉松賽前第4週的巔峰期訓練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百鐵教父賴曉春:讓目標往上提升,看見不一樣的視野,是鐵人三項的意義

2016-06-28
人物誌 跑步 專訪 故事 游泳 單車 鐵人三項

鐵人三項聽上去是一個很硬的運動,對很多人來說更是遙不可及的項目。但當你真正愛上運動,開始明白挑戰自我的意義時,也許這個項目有天會成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賴曉春就是這樣的例子,不只因為自己有著田徑的背景,不管再累他從不放棄尋找自己的最大底線,百鐵教父這個稱號,不只單純針對於台灣第一位完成100場鐵人賽,更多的是這20年來累積的精華。
 
從國小一路到大學,田徑生涯從沒離開過曉春的世界,隨便一跑就是10年。雖然在學校的成績不是最好的那一位,但是體育這兩個字對他來說就像是家常便飯,更是一件不可或缺的事。

百鐵教父賴曉春

初鐵領悟:即便有再好的體能,也不能投機取巧

大二的時候,系上學長邀請曉春一起參加鐵人三項比賽,雖然喜愛運動,但當時的他並沒有馬上答應,因為他覺得平常跑步已經相當累了,沒有必要再折磨自己,但是那份熱愛挑戰的靈魂在他身體裡仍熊熊燃燒著,經不起學長的三託四請,於是曉春便答應這場邀約。
 
鐵人三項:跑步、游泳、騎車。仗著自己的體能,即使後面兩項從沒認真訓練過,但曉春仍認為:「一切在我的掌握之中。」於是在沒有練習的情況下,直接進入了比賽會場。在開賽前一天到會場試游,赫然發現自己根本無法勝任這1500公尺…不只喘不過氣,由於姿勢的不正確,整個身體都呈現著不舒服的狀態。當時的他非常恐慌,同時也深深體悟,即便有再好的體能,也不能投機取巧。為了面子和承諾,曉春知道自己沒有放棄的理由,在那個比賽的當下,看著大家同樣奮力地往前游,對比著旁邊救生員想要拉你一把的模樣,曉春心想:「這是我人生的初鐵,就算再累再痛苦,我也不能丟臉。」這樣的好勝心推著他,讓他用盡了100%的力量游完了這1500公尺的距離。
 
雖然當下比完後他告訴自己:「我以後再也不要比鐵人三項了。」但是他體內的熱火卻沒有因為這場比賽而被澆熄。幾個月後的某個寧夏,他細細回想當時的情況「如果我能在比賽前多花一些時間練習游泳和騎車,那麼我的極限會是在那裡呢?」於是這次換曉春邀約學長參加半年後的比賽,就這樣慢慢練習、摸索,一玩就是20年。

即便有再好的體能,也不能投機取巧

發掘極限,延續運動的快樂

鐵人三項最迷人的地方就是三項皆必須靠自己完成,但相對來說,也是最孤獨的地方。因為當你累得時候,除了旁邊的加油聲外,剩下的都還是得靠自己的意志力完成。
 
經過校隊、國家隊的操練,2007年時,曉春已經有了50幾場的鐵人三項比賽經驗。喜歡挑戰極限的他,也在那段時間轉去越野挑戰賽。越野挑戰賽包含的項目有:游泳、溯溪、垂降、攀岩、獨木舟、登山車、越野跑…等多種類型的結合,曉春說:「不是我不愛了,而是這樣能結合過去鐵人的訓練,塑造不同的水平。」除了能發掘自己更多的極限外,也因為這樣持續著他對運動的快樂。

鐵人三項需靠自己完成,也是最孤單的地方

如果我不做選手,還能做什麼?

運動員們在經歷長期的訓練比賽過程中,沒有人是不受傷的,當然曉春也不例外。在2009年,他跟著朋友去歐洲參加雪橇的比賽,跟其他項目比起,對雪橇較不是那麼熟悉的的他,意外地在比賽中翻車了…造成他腳上的前十字韌帶徹底斷裂而短時間無法正常運動。對於很多運動員來說,那可能是一個相當心痛的事,曉春當然也難過,但相較於過去還是現役選手時,那時的他已經漸漸成熟,得失心不如從前,這次的受傷反而更讓他重新思考:如果我不做選手,還能做什麼?
當年的運動風氣不比近年,有些人雖然開始運動,但是對於他所從事項目的專業知識依然這麼的缺乏。曉春很早就觀察到這一點,雖說鐵人三項必須獨自完成,但是經驗可以大家一起共享。正所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他決定和幾位厲害的選手將這10幾年來的經驗集合起來,開辦了台灣第一堂鐵人三項訓練營,一起傳遞運動的正確觀念,除了校隊與科班生之外,他想要讓一般人也能享受這樣的運動風氣。
 
在這幾場的訓練營之下,曉春不只收到許多回饋,更從中發掘這是一個可以長期經營下去的理念。除此之外,他也發現台灣能夠買到專業的鐵人三項用品的店面並不多,有的頂多是體育用品店…收集這些經驗,他在2010年正式成立了自己的瘋三鐵工作室。曉春說:「用不同的方式將興趣不斷延續下去,是我這一路以來最大的收穫。」這樣心智上的轉換,不僅讓自己的內心更加成長,同時也能幫助更多人。

用不同的方式將興趣不斷延續下去是曉春一路下來最大的收穫

鐵人三項之所以迷人是因為……

「未來我能夠比賽到幾歲就要比到幾歲。」曉春說。對於許多50歲才開始玩三鐵的長輩,他感到相當欽佩。他認為他們都能不因為自己年紀大了,而放棄挑戰,自己也更要堅持這20幾年來所累積的成就。不僅如此,能在比賽中與好友見面、聊天,才是他覺得最幸福的事。
 
鐵人三項是一個可以讓你的目標不斷往上提升,給自己一個不一樣的視野的運動。它之所以不會乏味是因為它有三個項目,若想參加,這三項皆必須完成,所以並不會因為只有某個項目而感到無聊。想要進入鐵人三項的世界,只需要維持正常的運動習慣。但前提一定要通過游泳的訓練,游泳是三項中最困難的一個門檻,但只要會了,加上其他兩項的勤快練習,有天方能上場。如果沒有競賽車,一般的腳踏車一樣可以練習,重點是持續,一定能挑戰成功。

持續,一定能挑戰成功

撰文/瀅瀅
攝影/鄧穎謙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adidas為初跑者打造「你的第一雙跑鞋」 新一代Supernova像踩在雲朵上

2022-07-04
ADIDAS鞋子跑步配備館

越來越多人加入跑步鍛鍊的行列,然而入門跑者與高階跑者的雙腳肌肉能力不同、目標不同,對鞋款需求自然也有差異。adidas 近日推出為初學跑者量身打造的全新一代 Supernova 跑鞋,結合品牌 BOOST 與 BOUNCE 兩大旗艦中底科技,兼具穩定與回彈性,相較第一代增加使用 26% BOOST,為雙足提供更多能量回饋,鞋面透氣網布設計讓穿著更舒適,加上減輕重量後僅 245g,讓步伐更自在輕盈,為新手跑者帶來彷彿踩踏在雲朵上的舒適,成為命定的第一雙跑鞋!

adidas為初跑者打造「你的第一雙跑鞋」 新一代Supernova像踩在雲朵上
adidas為初跑者打造「你的第一雙跑鞋」 新一代Supernova像踩在雲朵上

擁抱舒適圈 新一代Supernova帶領探索跑步的快樂

許多跑者追求成績表現,將破 PB 設為目標,然而對初階跑者而言,低強度、輕鬆的跑步方式更能鍛鍊耐力。此次 adidas 推出 Supernova 鼓勵「擁抱自己的舒適圈 EMBRACING THE COMFORT ZONE」,培養跑者對跑步的興趣與信心,進而養成可持續的習慣,鼓勵大眾為自己的雙腳和心靈找到舒適感,號召更多人一同享受跑步的美好。

adidas 全新一代 Supernova 跑鞋雙中底科技再升級,前段搭載 BOUNCE 中底,提供紮實支撐腳感,後段較上一代增量 26% 的 BOOST 中底,兼具穩定避震與能量回饋,加上外擴中底設計,帶來柔軟回彈又穩定的效果。穿著舒適感升級,在鞋面部分,以透氣性佳的工藝式網布設計,不同密度的配置增加跑步步伐的穩定性,後腳踝處 360 度包覆與加厚鞋舌,創造前所未有的舒適感。

新款 adidas Supernova 跑鞋抓地力佳,在不同地形都可以輕鬆暢跑
新款 adidas Supernova 跑鞋抓地力佳,在不同地形都可以輕鬆暢跑

新款 Supernova 適用於不同訓練場地,因鞋底採用橫向刻紋的耐磨 TPU 橡膠大底,抓地力佳,在不同地形都可以輕鬆暢跑。此外,新款 Supernova 重量僅245g,較上一代減輕 20g,讓步伐更自在輕盈,為新手跑者帶來彷彿踩踏在雲朵上的舒適。而 adidas 一直以來提倡永續環保,不間斷致力減少碳足跡,這次 Supernova 男女款跑鞋的碳足跡較前一代減少了 10-12%,是 adidas 首次大規模推出的低碳初階跑鞋,在實踐環境永續理念的同時,又能享受跑步的樂趣。

Supernova 男女共款 GW9089,NT3,690
Supernova 男女共款 GW9089,NT3,690

迎接盛夏來臨,adidas Supernova 跑鞋推出多款夏日配色,女款特別獻上夢幻的馬卡龍藍粉色系,以百搭的白色為基底,再將天空藍注入鞋內襯,鞋大底另以半透明的粉色點亮整體視覺,每一步抬腳都能展現俏麗的自信;男款則改以較內斂的淺灰為主色調,同樣以跳色手法,搭配充滿生命力的亮綠色內襯,搶眼色彩讓你與跑友一同踏上起跑線,在展現獨特運動風格的同時,輕盈地展開今夏的跑步訓練計畫!

adidas Supernova 跑鞋推出多款夏日配色,男女款皆為NT3,690
adidas Supernova 跑鞋推出多款夏日配色,(左)男款GW9093 (右)女款GW9100,NT3,690

adidas Supernova 跑鞋系列即日起陸續上市,欲瞭解更多相關資訊請詳見 adidas 官方購物網站與官方粉絲專頁。

資料來源/adidas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許立杰
許立杰

馬拉松賽前第4週的巔峰期訓練

2019-02-13
全馬訓練許立杰專欄馬拉松跑步運動部落

本週是距離東京馬拉松(2019年3月3日)的倒數第4週,也就是俗稱巔峰期 (Peak) 的階段。

巔峰期的訓練要點:維持強化期的專項強度,同時透過最大化里程提高耐力。一言以蔽之,就是把里程拉高的同時,又能夠維持質量。藉此把基礎體能轉換為專項能力、進入最佳狀況,在馬拉松配速下,能跑得更長、並且更穩。

馬拉松賽前第4週的巔峰週訓練

我們為什麼分享這篇文章?
每個人的體能都無法永遠維持在最佳狀態,有高峰就會有低潮。對於一個嚴肅跑者而言,運用巔峰期訓練,是在賽前提高耐力、維持質量,有助將自己推向最佳狀態的階段。市民跑者Jay同時也是漢森馬拉松訓練法(Hansons Marathon Method)的實踐者,他大方分享個人的巔峰期課表,為下一場全馬賽事而努力的跑者們可依自身狀況參考。

如果從上週日的半馬調整賽 (21K@HMP) 來算,到本週六正好是一週。
我的課表是這樣的:

強度訓練:21 (半馬) + 9.6 (力量) + 16 (配速) = 46.6K 
強度訓練比例:30.8%

個人習慣在賽前第4週進行巔峰週訓練,本週的訓練量會是整個週期最高、強度訓練比例也是最大的;賽前第3週會採取強度維持但距離減量,最後兩週就是單純的賽前減量階段了。

因為恢復的關係,常態課表的強度訓練比例以10-20%為佳。例如每週跑100公里的跑者,跑在馬拉松配速以下里程,每週只需10-20公里即可。

如單週強度比例超過20%對我來說就是突破性質的課表,必須注意兩點:
1. 強度很高:所以訓練前充分暖身、訓練後收操、訓練中前後的營養補給都很重要,必要時需要搭配超補、吃能量膠。(該捨得就不要省,讓身體最大化發揮能力也是訓練之一,不然比賽是跑不出來的,你的消化系統也可能不習慣超補/吃膠)
2. 恢復時間長: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恢復,下一週通常需要搭配適度減量(Roll back)建議每3-4週進行一次循環為佳。

總結

了解自己身體的循環,知道狀態不會一直在巔峰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跑者建議3-4週可以安排一次突破課表,並且隨後搭配減量週恢復。訓練有素的跑者週期可以拉更長,例如Ryan Hall是 8 週減量一次。

如果對於全馬新手的要求是「1週至少能跑1個馬拉松的距離」,那對於進階跑者的對應說法「巔峰期時,1週能以馬拉松配速,跑1個馬拉松的距離」就是一個很好的指標。

1週內能夠分次跑足 42.195K@MP,對我來說比賽八成沒問題,就很有信心了。

再囉唆一遍:

42K@MP 雖然是目標,但同時要搭配強度訓練比例原則。也就是說,如果跑量不夠,例如單週只有100K,那1週跑到42K MP 就超過 40%, 勢必得適度向下調整,例如MP配速總和30K即可。(白話翻譯:跑量不夠多,那你速度訓練就不能太多)

再囉唆第二遍:

保持循環是很重要的,超負荷後要給身體時間進行超補償,這樣你才會進步!很多人會誤以為進步是發生在訓練(破壞)的當下,其實不然。更重要的是在後頭發生的超補償(修復)。

千萬不要連續3週、4週不斷跑突破課表,這樣你的身體不會有機會吸收。也許你可以僥倖躲過這次,但就沒有下次了。(白話翻譯:沒有天天過年的。你看,這下年過完了吧?)

巔峰期已經是馬拉松訓練的關門階段,在此時所有的訓練對我來說是「雖然累人,但都很有信心完成」。最後3、4週坦白說進步也有限,能守成保持到起跑線上,就已經超過一百分。

不要妄想在此時再有大幅進步,告訴自己:「我已經練完了!」

許立杰的巔峰長跑跑速

關於許立杰沒有受過一天田徑訓練,長大才發現自己很喜歡跑步;參加過兩屆波士頓馬拉松,全馬最佳成績 2 小時 39 分。目前居住在加州,與同樣追求全馬夢想的夥伴一起努力著。
FB:Jay的跑步筆記

/ 關於許立杰 /
許立杰

沒有受過一天田徑訓練,長大才發現自己很喜歡跑步;參加過兩屆波士頓馬拉松,全馬最佳成績 2 小時 39 分。目前居住在加州,與同樣追求全馬夢想的夥伴一起努力著。

FB Jay的跑步筆記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