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健身
  • 啞鈴
  • 核心訓練
  • 瑜伽
  • 運動器材
  • 上半身肌群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跑5K
  • 跑步訓練
  • 跑步
  • 跑10K
  • 核心肌群
  • 伸展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人物誌
  • IRONMAN世錦賽長青樹:85歲的Lew Hollander
1
IRONMAN世錦賽長青樹:85歲的Lew Hollander
2
BREAKING2 挑戰策略揭曉
3
跑者每天也需要走10000步嗎?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IRONMAN世錦賽長青樹:85歲的Lew Hollander

2016-08-04
人物誌 跑步 鐵人三項 高齡 游泳 單車 故事 IRONMAN

據triathlete網站報導,2015 IRONMAN世界冠軍錦標賽的場上,有一位85高齡的參賽者又回到可納嘗試締造他的第24次完賽紀錄。來看看這位傳奇老人的故事。

IRONMAN世錦賽長青樹:85歲的Lew Hollander ©triallan.com

完成IRONMAN世界冠軍錦標賽超過20次後,你會覺得85歲的盧·霍蘭德(Lew Hollander)會愛上可納(KONA)這個風景秀麗的觀光勝地,但是他沒有。 「這實在太可怕了,」他笑著說。「這是一場最險惡、最艱難的比賽。⋯⋯每年我都會告訴自己,『我永遠都不會再這樣做。決不,絕不再玩了!』」

但他今年還是要回來完成一些在這片夏威夷島上熔岩地裡未竟的事業。儘管他已經擁有完成IRONMAN世界冠軍錦標賽年紀最長者(82歲)的金氏世界紀錄,他去年又來嘗試了一次,不過在自行車項目中,無情的風讓他耗盡力氣,只能黯然退賽。他已經在去年底完成了縮短版的IRONMAN佛羅里達 70.3,並希望摘下他的第24場可納IRONMAN世錦賽桂冠。

霍蘭德挑戰極限的項目不僅僅是鐵人三項。他運動的背景其實是在耐力馬術競技,在這方面,他當然是在有史以來完成世界冠軍錦標賽最年長者的名人堂之中;在這個項目上,他今年再次做到了,他以他的表現一再打破藩籬,將年齡上限持續推高。「我還沒有加快速度呢,」他說。「不過,雖然我仍然可以完成那樣的距離,但我已經無法以同樣的時間或速度來完成它。」

騎馬和鐵人三項之外,霍蘭德還是一個超級越野跑者,並在1984年完成了「Western States 100-mile 西部100英里越野超跑賽」。當他於1985首次參加夏威夷IRONMAN世錦賽時,他54歲,正在尋找下一個挑戰。

©timcphoto.photoshelter.com

作為一名職業物理學家,霍蘭德慣於以理性的方式、實證的邏輯去看待生命(他說這方面快把他女友逼瘋),他並認為耐力運動是延長他的生命的一個載體。「否則我想我會死掉,」他說。「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誘因。我覺得對於時常保持備戰狀態的壞處之一是,你不能放棄。」

他每天運動約三小時,並憑感覺訓練。他加入了一個每週一次的單車團練,並幾乎每天跑步,因為「我生活在一個美麗的地方(奧勒岡州的雷德蒙市)」。「我跟隨自己心裡的聲音,我不擬定計劃跑步,」他說。「如果我不舒服,我就不做任何事情。」

霍蘭德從事耐力運動已經超過50年,即使他已經慢了下來,他絲毫沒有放棄(或失去他的幽默感)的跡象。「我以前都在計算我前面有多少對手,現在我則注意我後面有多少人,」他說,「我稱之為『轉型』。」

但他也以一種觀點來比賽,遵循「照鏡子原理,」他說。「你照著鏡子然後說,『盧,你今天可以做到最好嗎?』如果我能回答自己,『是的!』那麼這就是我所關心的。」

雖然在可納世錦賽啟動85-89歲這個年齡組別將會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偉大成就,他認為這更多是對於他自己的心志的一個考驗。「我知道會有很多人要跑得比我快,也有很多人會跑得比我遠,也還是會有人在我後面,」他說。「不過,我所要做的還是鏡子裡的那個人負責。每次當你看到一個(完成)時間被公布出來,你就會知道盧·霍蘭德已經盡了全力。我沒法做得更好了。不過,我很高興我還活著,這應該是我這一生最主要的成就。」

雖然霍蘭德在本屆IRONMAN世錦賽僅完成游泳(02:04:23)與單車(08:00:04)兩個項目,相信世人對於這位IRONMAN長青樹的崇敬一點也不會減損,而他,仍持有23次輝煌耀眼的世界鐵人終極殿堂完賽紀錄。

Lew Hollander於2012年獲得完賽IRONMAN世錦賽年紀最長的選手之金氏世界紀錄認證。 ©thebarleylifeblog.com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BREAKING2 挑戰策略揭曉

2017-05-07
賽事話題新聞馬拉松NIKE跑步

Breaking2團隊配速和補給策略幫助Lelisa Desisa、Eliud Kipchoge和Zersenay Tadese完成這一史無前例的馬拉松破2挑戰。

BREAKING2 挑戰策略揭曉

電子領跑車提示關鍵訊息

這次挑戰,配速意味著一切。為了時刻提醒Eliud Kipchoge、Zersenay Tadese和Lelisa Desisa達到1小時59分59秒的目標所需要保持的配速,一輛電動車(不會排出廢氣)將在運動員和配速員6公尺前“領跑”,顯示當前配速、當前耗時以及預期的完賽時間。身為Nike運動研究實驗室研究員和首席生理學家Dr.Brett Kirby表示“這對於公路跑來說很常見,只是 Breaking2 的領跑車會在每200公尺進行一次提示而其它比賽是在每1公里或5公里才會提醒一次”。

配速員團隊輔助保持破2配速

為了突破馬拉松2小時大關,運動員的配速不允許比所需配速慢一絲一毫。為此,一支由30個配速員組成的團隊(由世界頂級長跑運動員組成,其中包括Bernard Lagat)輔助三位運動員保持破2的配速並形成一道擋風的屏障。配速員的選拔基於運動員的跑步能力和風格。和Dr.Brett Kirby共同負責 Breaking2 日常科研工作的Nike運動研究實驗室探索研究團隊新產品總監Dr. Brad Wilkins說道“我們需要的是穩定的,能夠維持同樣速度的跑者”。

Breaking2 配速兵團

30位運動員當中,18位會作為領跑配速員,6位被分配在第一組,另外6位則是在第二組。一次只會有6個配速員同時在跑道上,並會保持三角形的跑步陣形。

3位挑戰者(由黑點表示)和6位配速員(由紅色和藍色表示)起跑時會先排成一條直線並迅速形成三角跑步陣形。

“配速員跑步陣形的決定基於Nike運動研究實驗室於2016年在University of Newhampshire進行的風洞實驗以及和 Winning Algorithms  進行的合作。” Dr.Brett Kirby解釋道,“結合計算流體動力學(例如,空氣動力學建模),我們選擇了最佳的配速員防風陣形。” 

每個配速員會完成2圈(更長距離將有可能導致配速員疲勞以及節奏變化,這會降低他們的穩定性並出現絆倒)然後進行配速員的替換(在每4.8公里處)。每一次只會進行3名配速員的更替。陣形其實很複雜。“必須保證不會造成任何配速的降低。” Dr.Brett Kirby解釋說。

每一圈都會進行配速員的更換。每當運動員跑過配速員更換的那條線時,已經完成第二圈的配速員(由紅點表示)就會下場。此時,3位剛完成第一圈的配速員(由藍點表示)就會到陣形的最前面開始進行他們的第二圈,而另外3位新的配速員(由綠點表示)會在三角陣形的中間開始進行他們的第一圈。

補水策略個人化,為運動員補充能量

Eliud Kipchoge、Zersenay Tadese和Lelisa Desisa在正式挑戰當天擁有個人化的補水策略來幫助他們抵抗因流汗導致的水分流失並維持能夠打破紀錄的理想的心血管狀態。  

每一圈(2.4公里)一個機動自行車手會將裝有個人訂製的碳水化合物能量補充劑的補給瓶遞給運動員(如果運動員落後了,會由一名服務人員將補給瓶遞給運動員)。為每位運動員各自準備了17個補給瓶,60-100ml不等,其中有12至14瓶會是標準的飲品,3至5瓶將會是為每位運動員定制的補充劑。Dr.Brett Kirby解釋道“每瓶特別的補充劑成分的占比都並不相同,有的是糖分較高,有的是不同種類的糖,或者是糖和咖啡因的結合”。

資訊、圖片提供:Nike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者每天也需要走10000步嗎?

2017-03-31
健走跑步觀念保健知識庫

曾有不少報導和研究指出走路對於身體是相當良好的運動,而近年也相當流行日走10000步的話題,緊接著健身追蹤器與計步器也跟著普及,於是便有許多人開始出現每天到底要走多少步的問題,而專家則表示,其實每天跑步的具體數字取決於兩方面:你的跑步量和你不跑步時的活動度。

走路,多燃燒20%的卡路里?

在60年代,日本的吉城旗野 (Yoshiro Hatano)博士,因對日本的肥胖人口增多的趨勢非常擔憂,於是便著手研究一種能跟蹤卡路里燃燒量的簡單方法,以幫助人們更活躍、減肥並改善健康。
 
他和他的研究團隊發現,如果一個人每天走路的步數從小於5000步到多於10000步,他們將透過運動燃燒大約20%的卡路里攝入量,從而達到減肥的目的。這個概念(和計步器的使用)也漸漸在世界各地日益普及。
 
需要注意的重點是,從跑者的角度來,這個方程式應該要是根據個人的健康程度、體重、健身頻率、目標以及整體生活狀況而有所變化。所以當在考慮步數時,還要加入其他條件一起計算。

以下三種情境,你可依自己的需要作參考:

 情境  1 

如果你是一位正在減肥的跑者,以每天10000步的目標為例;每周跑3次,每次3-5公里,並在其它日子加入交叉訓練,這樣的目標能夠增加你的運動動機,並提高你減肥的卡路里燃燒量。因此,為達到你想要的減肥目標,平均每天10000步,中間並無休息日,是一個很正確的作法。

 情境  2 

如果你是個平均每周跑3-4天,每次6-10公里,並在其它日子加入交叉訓練,且有一份讓你能到處走動的活動性質的工作,那麼你的日平均步數可能就要超過10000步了。由於的整體活動水平較高,即使是某一兩天休息或者進行輕度運動,這樣的運動量也足夠了。

 情境  3 

但是,如果你是一位跑長距離的跑者,而其他時間則需要久坐來工作,即使平均每天能達到日走10000步的標準,對身體也不是的最佳方式。你可能需要走更多步數來抵消你久坐工作生活的風險(如不平衡的姿勢,由於肌肉、關節不平衡所引起的運動傷害,高血壓和心臟病等)。據國外媒體報導,「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研究小組」發現,單位時間內久坐會讓跑步的益處抵消掉8%。換句話說,如果你早上跑1小時,然後白天坐10小時,那麼早晨跑步所帶來的益處就會被抵消80%左右。

在這種情況下,跑者就需要針對性的在久坐期間加強運動:比如走樓梯、打電話時來回踱步、上廁所走更長的路、安排散步聚會或者只是每小時定時站起來走上幾百步。雖然完整的休息日可以達到最佳狀態恢復,特別是如果你正進行漸進式訓練計劃時,但即使是在休息日,經常運動也是有益的。比如20-30分鐘的跑者瑜伽課程或短距離走路,之後用滾桶和靈活訓練來放鬆,能達到改善肌肉和關節健康的作用,這樣做能在不增加身體壓力的情況下提升肌肉和關節健康。

無論是跑步或是走路的概念,都是為鼓勵大家經常運動以達到減肥、維持體重和保持全面健康的目的。對跑者來說,它可以是個有用的指南,而你可以根據目前訓練情況和日常生活來修改日程安排。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健身
  • 啞鈴
  • 核心訓練
  • 瑜伽
  • 運動器材
  • 上半身肌群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跑5K
  • 跑步訓練
  • 跑步
  • 跑10K
  • 核心肌群
  • 伸展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