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IRONMAN Taiwan將在澎湖最著名的嵵裡沙灘先進行3.8公里游泳、接著於自行車180公里的賽道中,將引領選手們一覽澎湖本島的在地風光,體驗海天一色的島嶼風情,將經過跨海大橋等著名景點,以及湖西、白沙、西嶼、馬公等地,最後路跑從澎湖縣立體育場出發進行42.2公里的路跑,參賽選手必須在17個小時內完成,才能被稱為「鐵人」(IRONMAN)。
IRONMAN世界錦標賽每年十月在夏威夷科納島舉行(Kailua-Kona, Hawaii),IRONMAN Taiwan將提供25名參加2018年IRONMAN世界錦標賽的參賽資格,對台灣選手來說是天大的好消息。
2017 IRONMAN Taiwan賽事已經於11月30日開放報名。另外主辦單位特別推出 IRONMAN台灣站雙贏優惠專案,計畫參加2017 IRONMAN Taiwan及 2018 IRONMAN 70.3 Taiwan的鐵人們可用比單場早鳥價格更優惠的報名費用搶先一次報名兩場分別位於澎湖及台東的鐵人賽。有興趣挑戰自我、體驗國際大賽經驗的朋友們可透過 IRONMAN全球官網搜尋到IRONMAN Taiwan賽事了解詳情,報名將持續開放至2017年7月31日或額滿截止,熱愛鐵人賽事及想一覽澎湖本島的在地風光的選手,千萬不要錯過。
專案內容 | 優惠日期 | 兩場優惠價 |
---|---|---|
2017 IRONMAN Taiwan (226公里個人組) + 2018 IRONMAN 70.3 Taiwan (113公里個人組) 兩場賽事名額各一 原價US$936 | 2016/11/30-2017/04/30 | US$748 ( +8% Active報名系統手續費) |
**2018 IRONMAN 70.3 Taiwan 將於 2018年 3月 18日於台東舉行。
IRONMAN Taiwan國際鐵人三項賽
男子組 | 女子組 |
M18-24 | F18-24 |
M25-29 | F25-29 |
M30-34 | F30-34 |
M35-39 | F35-39 |
M40-44 | F40-44 |
M45-49 | F45-49 |
M50-54 | F50-54 |
M55-59 | F55-59 |
M60-64 | F60-64 |
M65-69 | F65+ |
M70+ |
名稱 | 游泳 | 自行車 | 跑步 | 備註 |
ITU/ 半程 | 0.75 km (0.46 mi) | 20 km (12.4 mi) | 5 km (3.1 mi) | 半程距離 |
ITU/ 標準 | 1.5 km (0.93 mi) | 40 km (24.8 mi) | 10 km (6.2 mi) | 稱為''奧運''或''標準''賽程'' |
WTC/ IRONMAN 70.3 | 1.9 km (1.2 mi) | 90.1 km (56 mi) | 21.1 km (13.1 mi) | 稱為半超鐵賽事或70.3 台灣人多稱為113賽事 |
WTC/ IRONMAN | 3.8 km (2.4 mi) | 180 km (112 mi) | 42.2 km (26.2 mi) | 稱為超鐵賽事或IRONMAN 台灣人多稱為226賽事 |
IRONMAN | IRONMAN 70.3 |
游泳3.8 km 自行車 180 km 路跑 42.2 km | 游泳1.9 km 自行車 90.1 km 路跑 21.1 km |
2018世錦賽地點: 夏威夷科納KONA | 2017世錦賽地點: 美國田納西州 Chattanooga |
在從事一些心肺有氧耐力運動如跑步、游泳或鐵人三項等等時,都需要足夠的肺活量才可以進行,此時身體需要大量的氧氣來供應肌肉燃燒醣類或脂肪以產生能量。而要有足夠的肺活量,就必須從呼吸肌開始訓練,這樣才能有效提升運動表現,此點對於專業選手們來說更是重要!
一般來說,想提升肌耐力與肺活量,熱門首選往往是「高強度間歇訓練」,但這種高強度訓練並不是人人都適合,若真想從事這種訓練,也必須有專業教練在旁協助指導。許多運動科學研究證實,藉由訓練身體中負責呼吸的肌肉,就能有效提升呼吸效率,讓我們在從事各種運動時能感覺更為輕鬆。
人體在運動過程中,因為身體活動量加劇,對於氧氣的需求量也會倍增,這也是為什麼在運動時心跳會加快以及呼吸會急促且加深的原因。若平時沒有特地對呼吸肌群做訓練,當呼吸肌沒力時,氧氣供應量(最大攝氧量)會受到影響,進而會提前出現疲勞的狀態而影響運動表現。已有研究表明,運動員可藉由鍛鍊呼吸肌提升換氣表現、減緩肌肉疲勞,從而提升運動後恢復狀況。
其實,人體「呼吸肌」訓練並不難做到,藉由簡單器材的輔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執行這些訓練。
為此,我們請到一位專業級鐵人三項教練,藉其豐富的訓練經驗以及對自己身體狀況的了解,對呼吸訓練做一個實際的測試,以下是他的實測心得:
正好處於比賽期的光武教練,每天都花許多時間在練習上,並在其間搭配呼吸肌訓練來增強鍛鍊。
劉光武:「一直都有在從事鐵人三項訓練的我,以往在跑步這一項訓練中,真的比較容易感覺喘,而且換氣速度也比較快,每次跑完步都會有種上氣不接下氣的感覺。後來,我接觸到健氣家的呼吸力訓練器,在使用前藉由電子儀器檢測,呼吸的頻率以及肺容量雖比一般沒在運動的人高,但是,呼吸速度頻率及穩定度在數據方面顯示都不太穩定。在經過與健氣家專員的諮詢後,他幫我調整了適合的呼吸訓練器強度,阻力為3,從那時起,我就開始接受訓練。
在經過快四周的訓練時間,我邊運動邊搭配呼吸訓練器之後,可以明顯地感受到,運動時可以吸到較多的空氣,而換氣頻率變的比訓練前相對慢很多,尤其是跑步方面更為明顯,在沒有訓練以前,呼吸都會喘很快之外也覺得相當容易累,就連騎自行車這方面也有類似的狀況。但是在使用過後,不管我在跑步或是騎車時,呼吸這方面有明顯地感受到不像訓練前這麼喘,喘的頻率也變得很慢,還可以呼吸得較深,就連騎車時,也會比尚未訓練前感到更加舒暢許多。根據健氣家幫我做訓練後的電子儀器檢測,發現我的呼吸肌力也比之前更為穩定,可以使用到的肺容積也比之前更多,這些都是這樣的呼吸訓練幫助我在鍛鍊的過程中感到越來越輕鬆的原因。」
劉光武也表示,使用呼吸訓練器時,有種肺部在做重訓的感覺,覺得相當紮實又有運動到肺部的肌群。當訓練完再開始跑步,就覺得非常輕鬆,他形容那種感覺就像是比賽前的訓練會很辛苦,但再回到平常的訓練時,就較為輕鬆,有種先苦後甘的感覺;而在訓練過後,在高強度且遠距離耐力的運動下,換氣的頻率次數變得較少(需消耗的能量也相對減少),呼吸也比訓練前來得更穩定,並且都可以維持在高強度訓練的節奏上。
以下是光武教練使用呼吸訓練器鍛鍊後的數據分析:
此圖分別代表了肺容積(左上)、吸氣速率(左下)、功率(右上,可作為斷定呼吸肌的力量)、單口累積能量(右下),每次測試時,都是吸氣30口,線條重疊度越大、弧線越貼緊上方代表呼吸品質越穩定,從數據上看來,光武教練的曲線都有明顯上升的趨勢,而訓練的時間越久,身體會感受到訓練後的效果,從測量的數據來看也會更加上升。
從數據方面顯示,使用呼吸力訓練器對運動後的表現真的大幅提升許多,這對劉光武教練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訓練,不論是訓練的強度或是練習的長短,都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有越好的呼吸肌力,才會有更好的運動表現。
現在的呼吸訓練器都做成輕便易攜的規格,如果能將之隨身攜帶、持之以恆地做呼吸訓練,就能輕鬆增進自己的攝氧量,並且改善呼吸品質。因為在從事運動時,往往需要大量且快速地供應身體氧氣才能順利進行,因此都可以透過呼吸訓練器來訓練肺部深層呼吸肌群幫助自己輕鬆吸入更多空氣與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