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2017 GARMIN LAVA 鐵人三項賽年度盛事 近2千選手決戰大鵬灣
1
2017 GARMIN LAVA 鐵人三項賽年度盛事 近2千選手決戰大鵬灣
2
從「我獨自升級」到「我們一起晉級」:一場42K改變人生的跑步旅程
3
2018年8大跑步趨勢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7 GARMIN LAVA 鐵人三項賽年度盛事 近2千選手決戰大鵬灣

2017-01-08
話題 跑步 賽事 單車 游泳 鐵人三項

「2017 GARMIN LAVA鐵人三項系列賽暨年度冠軍錦標賽 屏東大鵬灣站」於本月7日及8日於屏東東港大鵬灣青洲濱海遊憩區舉辦。51.5公里標準鐵人三項賽事於8日上午06:55於青洲濱海遊憩區沙灘下水開賽,本次賽事由屏東縣政府擔任指導單位、交通部觀光局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為協辦單位,交通部大鵬灣國家風景管理處許主龍處長、莊瑞雄立委辦公室主任莊石川及台灣鐵人三項公司林澤浩董事長進行鳴槍儀式;本屆賽事共有逾1,800名鐵人好手參賽,其中有902位選手參加515標鐵個人組、63組515標鐵接力組、298組選手參加TryTri賽制、348位選手參加鐵人二項個人組、另外還有近50名小鐵人參與LAVAKIDS賽事。

Garmin LAVA大鵬灣站鐵人二項出發盛況。 台灣鐵人三項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8日登場的冠軍錦標賽及51.5公里標準賽事,冠軍組男子組前三名及成績分別為周汶傑(02:07:14)、蔡曜宇(02:10:44)、張景翔(02:12:52),冠軍組女子組前三名及成績分別為張綺文(02:26:13)、陳沁瑜(02:36:59)、費聿凡(02:40:40);51.5公里標鐵男子組前三名及成績分別為謝昇諺(02:00:56)、張家豪(02:04:17)、林志峰(02:06:28),51.5公里標鐵女子組前三名及成績分別為張嘉家(02:13:33)、張婷婷(02:14:23)、許雅喬(02:25:03);鐵人二項男子組前三名及成績分別為許政憲(02:01:27)、曾淵聖(02:04:21)、何政毅(02:09:48),鐵人二項女子組前三名及成績分別為李秀如(02:20:08)、林玉芳(02:26:47)、郭慧希(02:38:54)。
 
延續往年,本屆賽事充滿屏東東港純樸風情特色,現場提供擁有濃濃在地風味的櫻花蝦泡飯及啤酒於賽後給完賽選手享用,各大運動品牌齊聚大鵬灣共襄盛舉。主辦單位捐贈新台幣柒萬元給華山基金會東港站,回饋在地東港地區獨居老人照護服務,同時並邀請華山基金會東港站至賽事現場進行推廣活動。
 
國內首創先例的鐵人俱樂部對抗賽(TriClub)也增加不少賽事張力,最後由來自南投的南投鐵人笑擁冠軍盃。當然最熱情的莫過於來自國立東港海事水產職業學校、海韻舞蹈團、及屏東科技大學的志工熱情參與,還有感謝崎峰社區及南平里的民眾的支持,讓來自全台灣各地的鐵人選手及眷屬感受到無比的歡樂氣氛。
 
運動賽事結合在地活動為地方提升觀光效益,從一年比一年提升的參與率可見一般.主辦單位台灣鐵人三項公司於賽後特別感謝屏東縣政府、交通部觀光局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屏東縣警察局及相關單位、交通部臺灣區國道高速公路局南區工程處,在行政、場地以及安全上的大力協助,讓賽事順利進行,期待明年再次合作,共創地方繁榮!

鐵人一哥謝昇諺跑出本日LAVA大鵬灣站最速成績。 台灣鐵人三項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2017 GARMIN LAVA鐵人三項系列賽暨年度冠軍錦標賽 屏東大鵬灣站」各項賽事距離及比賽項目

1月7日賽事
Try Tri三鐵賽個人組及接力組
游泳500m,自行車13km,路跑3km
Try Tri二鐵賽個人組
路跑: 3km,自行車: 13km,路跑: 3km
LAVAKIDS小鐵人賽
游泳: 100m,路跑: 500m

1月8日賽事
2016冠軍錦標賽(冠軍組)
游泳: 1500m,自行車: 40km,路跑: 10km
51.5KM標準鐵人賽個人組及接力組
游泳: 1500m,自行車: 40km,路跑: 10km
鐵人二項賽
路跑: 3km,自行車: 40km,路跑: 10km

「2017 GARMIN LAVA鐵人三項系列賽暨年度冠軍錦標賽 屏東大鵬灣站」賽事日程表

賽事日程表
1/7(六)06:00-07:10TryTri自行車交車檢錄
07:10轉換區關閉
07:30TryTri男子組游泳Rolling Start出發
(Try Tri男子組使用魚雷浮標者於最後方集結出發)
07:30Try Tri 鐵人兩項第一項路跑於青洲濱海遊憩區大門集結出發
07:35TryTri女子組游泳Rolling Start出發
(Try Tri女子組使用魚雷浮標者於最後方集結出發)
09:00-17:00鐵人博覽會
09:00-11:00轉換區開放取車
09:30TryTri比賽結束
10:00TryTri頒獎典禮
13:00-17:00標準賽及鐵人二項賽、LAVAKids選手報到
(賽事當天不接受報到,請選手務必準時完成報到)
13:00-17:00標準賽及鐵人二項自行車交車檢錄
14:00LAVAKids比賽開始 (游泳出發)
15:00LAVAKids比賽結束
1/8(日)05:00-06:30標準賽及鐵人二項自行車交車檢錄
06:40轉換區關閉 (逾時後所有選手不得交車,並取消比賽資格,請所有選手務必準時交車)
06:40~06:50
07:10-07:20
標準賽選手集合 (青州濱海遊憩區沙灘)
鐵人二項選手集合 (青州濱海遊憩區大門口)
06:55冠軍男子組游泳出發  (同時出發)
06:56冠軍女子組游泳出發  (同時出發)
06:57分齡男子組游泳Rolling Start出發(分齡男子組使用魚雷浮標者於最後方集結出發)
07:02分齡女子組游泳Rolling Start出發(分齡女子組使用魚雷浮標者於最後方集結出發)
07:10鐵人二項賽比賽開始 (路跑出發)
10:30-13:00選手領車 (憑選手號碼布)
07:00-13:00鐵人博覽會
11:35賽事結束(預計)
12:15頒獎典禮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從「我獨自升級」到「我們一起晉級」:一場42K改變人生的跑步旅程

2025-07-25
書摘跑步人物誌

除非時間能返回,否則我完全不可能意識到自己會與「42.195公里」結下不解之緣,除了驚奇能在二〇一七年底掛上世界六大馬拉松串連起來的「蜜糖波堤」;當然,更不可能預料到後面發生的這一連串奇遇:

二〇一九出版個人著作「去你的人生低谷:最速總的世界六大馬重生路」、發起國手匯公益計劃;二〇二〇籌備、贊助並發起成立長明賞 (屬於台灣中長跑選手的奧斯卡獎); 二〇二〇與跑者魁哥、以及「不跑者亞當」,聯手製播podcast「跑步不要聽」; 二〇二一當選第十二屆「台北市長跑協會」理事長; 二〇二一起多次擔任台北馬拉松電視實況賽評主播等族繁不及備載。

從「我獨自升級」到「我們一起晉級」-《跑步不要聽》主持人 王冠翔(象總)

我獨自升級

先從我的六大馬系列說起,起初的過程像極了知名動漫「我獨自升級」。

回首二〇一三年八月到二〇一七年十一月共五十一個月期間,從懵懂無知到井然有序、從手忙腳亂到身經百戰,經歷了六次世界級備戰,以及過程中在各式各樣傳送門裏的打怪洗禮,最後我成為一個六星跑者。這一路走來,有冷冽、有感動、有痠痛、有驚嚇、有挫折、有沮喪、有狂野,馬拉松之神總是出奇不意地在各個階段給我最富挑戰的試煉。但關關難過關關過,我依然期待每回的地下城之旅,而且心裡愈來愈趨平靜。

我的六大馬之最

最美:二〇一四年東京馬,是我的初馬,大約早上十一點途經淺草附近,天空飄下靄靄白雪。

最痠:二〇一六年波士頓馬,在比賽前一天共走了兩萬零八百一十九步,全體參賽團員腳痠到叫不敢。

最嚇:二〇一六年柏林馬,比賽前一天參加完博覽會後,自己不慎拔除參賽身分識別手環,比賽當天一度被拒絕進入賽場。

最餓:二〇一七年倫敦馬,早餐攝取不足,賽前餓到跟外國跑者要食物果腹。

最驚:二〇一七年芝加哥馬,比賽前四天被太座傳染感冒,實在是前所未有的經驗,立即啟動緊急應變機制。

最抖:二〇一七年紐約馬,我的六大馬最後一馬,不但天氣溼冷,也是路程最坎坷的一馬。

 

從意外到意外

我為什麼會開始跑馬拉松?我常說,人們真正能耐下性子跑步的原因,常是因為「人生中的某些逝去」! 為逝去的健康而跑、為逝去的青春而跑、為逝去的感情而跑、為逝去的生命而跑。

畢竟面對這折磨人的歷程,一位身心還算正常的跑者,無論如何都會找出一些能夠合理化或催眠自己的理由,無論是合理的、荒謬的、動人的或愚蠢的。

我的慢跑之路亦如是,媽媽的意外離世無疑就是主因。她當年確認罹癌後,竟在術後一個月內病情急轉直下突然離世,原以為利用忙碌工作佔滿自己所有時間後,時間就會順勢帶走一切,卻沒料到情緒久久未能平復。幾年下來自己早已不自覺深陷在電影《全面啟動》(Inception)裡所描述的「混沌」(Limbo),未死也非生,卡在什麼都不是的邊境徘徊,對於生活種種,感動與熱情不再。然而我並非獨身,不但有父有妻還有一對兒女,怎麼看都不能就這麼自私地躲藏在自己建構的灰暗空間裡,於是我奢望著能做些傻事,什麼都好,只要能帶自己離開混沌。

至於我的初馬,美麗的像場意外,這就導因於跑步運動像是在「抓交替」。

一般人開始跑步後,總是會馬場老手會告訴你什麼比賽要報名、什麼路跑得要參加。但有些跑友其實是很那個的,堆坑初馬竟然都是那種「雙膝硬化馬」、「太魯閣馬」、「烏來馬」等等的,抓交替意圖明顯,比如我的初馬,就是被安排在風景秀麗的「太魯閣馬拉松」。

只是當年,老天似乎有些意見,就在二〇一三年太魯閣馬拉松舉辦前夕,花蓮發生大地震,該場賽事從全馬降格為半馬。因緣際會下, 二〇一四年「東京馬拉松」上了位,就像電影中的黑道老大太魯閣馬拉松突然被做掉,而東京馬拉松就意外地頂了位,成為我的初馬,後來想想,這無疑是最美麗的意外。

秀才也變成兵

當年的象總太太逢人便噴,說我三小時二十分五十四秒所完成的東京初馬「跑太久、跑太慢」,連帶導致她所帶領的國際級加油團在寒風中久候十五分鐘。俗話說:「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哦,天呀!」我這簡直是「兵遇到秀才,四二.一九五公里說不清。」當年我還真的有點覺得深感抱歉。常言道:「無論成不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位偉大的女人。」一念至此猶如當頭棒喝,自己當真是頓悟了。

但人生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 著作本書的同時,象總太太也抽中了東京馬拉松,她成為東馬選手,我終於又有機會擔任她的教練、補給員、陪跑員、按摩師、心理治療師等,透過六個月的訓練讓她好好認識一下馬拉松,讓這位當年的秀才再度變成兵。

我想,經此一役,她應該再也不會抱怨我「跑太久、跑太慢」。

我們一起晉級

完成世界六大馬拉松後,我的跑步之路愈來愈多插曲,而當中最有趣、最富啟發性、最能逞口舌之快的插曲,那肯定是參與製播podcast「跑步不要聽」節目的過程。先從我的貼身觀察,聊聊podcast「跑步不要聽」的二位超級台柱:跑者魁哥以及不跑者王牌製作人亞當。

依稀記得五年前,當魁哥及亞當來邀請我開一個跑步Podcast節目時,我沒有想太多,原因是就在那次相遇的近一年前我就已經想過很多。一年前已有單位來邀請我開立一個Podcast跑步節目,我沒答應,因為時間有限,我確信無法獨立策劃、企劃產製一個節目。

這下子好了,有個製播經驗豐富的亞當加上一位口才反應一流的主播魁哥,何愁大事不成? 節目的成行就是這麼自然,就像成熟的果實會因為地心引力向下掉,後續的快速進展大家就都知道了,莫名其妙地我就斜槓成了podcaster。

二〇二〇年九月起,兩隻牡羊的閃遇與瞎聊,看來效果還不差,三個月後的我們,開始有能力衝擊運動類第一名。

「你不用很厲害才開始,你要開始才會變得厲害」,這是「跑步不要聽」開場順口溜,用在我們自己的節目身上,還真是合拍。

不公平的魁哥

我當年因為「人生中的某些逝去」而跑,而我的搭檔魁哥亦如是!

二〇一九年是魁哥生命的一大轉折,一個「疑似肺腺癌的跡象」、二位好友的生老病死苦以及內心中三條線的無奈感受,讓魁哥再也不想眼睜睜且手足無措被動面對逝去。

而後想不到竟是美好結果超展開,除了身體健康沒問題,跑步更開啟了他另一個世界與思維,他從一個單純觀賞及評論運動的觀察者角色,進入成為一個親身參與及體驗運動的沉浸式角色,沒有偶包、無須光環,他不但享受其中並且樂於分享其所見所聞。

只是有時候我也不知道他是被外文耽誤的主播、被主播耽誤的歌手、還是被歌手誤的主持人?台大外文、體育主播、國軍第二屆金笙獎冠軍等,在各領域中樣樣都是拔尖的生命歷程很不尋常,有時想想,這人世間一切不能看得太過仔細,比如你若仔細地近看了魁哥,你或許會感受到人生怎麼就那麼不公平。

不跑步的亞當

當然要談談不務正業又不跑步的亞當。

曾經擔任工程師的經歷,後來竟主動轉行成為四處為家的駐美特派記者,專責報導台灣旅美的棒球選手,積極務實卻又勇敢追夢的混搭性格可見一般。

目前是全職 podcast 製作人、主持人、電視賽評以及作家的亞當,早已是異能者代表人物,但起初最令我咋舌的就是他製作及主持的《Hito 大聯盟》每集長度都足以陪伴一位破三跑者從熱身到完賽,更厲害的是至今已完成四百多集,他就是podcast界的OG之一 (Original Generation),講到這兒,雖然他死就是不跑步,但他卻跟跑者一樣,血液中帶了不少的恆毅力。

然後,我也得幫「亞當死就是不跑步」講句話,他之所以不跑步,就是希望節目能永遠有個跑步小白角色,用一個客觀而朦懂的立場提出疑問與觀察、找到多面向來賓,讓節目永保多元視角。聽友讀者們,說到這,你看看亞當是不是非常用心良苦。

不簡單的我們

我們的節目出生至今已經四年多了,我相信,相對於其他節目,《跑步不要聽》是更行雲流水的,一來,我們沒什麼太嚴謹的流程與訪綱;二來,我們也不用什麼後製或剪輯 (近期新增加的影片錄製與剪輯任務除外);當然,我們也不需要太多的前置準備時間。

Play it by ear,是的,我們做節目真的就是隨心之所往、隨興之所至,強調那種對話的真實感,有時候談論的內容或彩蛋歌曲甚至是在現場才訂下的。

但一切真的如同表面呈現的這般輕鬆寫意嗎? “Are you watching closely?”《頂尖對決》(The Prestige)這部電影在片頭就用這句話提醒所有觀眾,我也要借用在我們的節目當中。

我們的節目走向與其說是隨心隨興,不如說當中的關鍵訣竅在於三點:

第一,超級製作人亞當,已經製作及主持超過四百多集的《Hito大聯盟》、《台北市立棒球場》等節目,超過數萬小時的專業經驗在手,連李小龍都害怕這種關鍵招式練了數萬小時的高手!

第二,當然是萬能魁哥,近三十年的主播、主持及表演經歷,以及深入許多跑團、跑班、賽事以及群組的深入互動與經歷 (例如,一言不合就999+的 妹子陪跑團及森林跑站等),讓節目中的一切如同呼吸一般順風順水。

第三,我雖然看似無須準備,但實際上從二〇一三開始認真練習跑步至今,早已用心準備多年,各個面向雖非頂級專家,但卻也是略懂略懂。

跑過的路不會背叛你,在生命中、在內心中經歷過的一切亦如是。簡單並不簡單。廣告詞說「他抓得住我」,神隊友們不但互相抓得住,還抓得緊。

不平凡的你我

衷心感謝所有來賓、聽眾、跑友、好友們 !

大家很幸運,透過這本書,能讀到部份來賓的人生故事;但我比大家更幸運,這一路走來,不但能讀到故事,甚至還能就近親自讀人,讀到所有不平凡你我的跑步歷程、為人處事、人生態度與哲學。

就在滿滿來賓的故事、分享會的交流、大家的贊助、推薦與留言體驗所建構出的《跑步不要聽》有機體正不間斷地自我擴增與茁壯中,我們始終張開雙手,期待未來更多不平凡的你我都能熱情參與其中。

亞當不跑還是一樣不跑,但《跑步不要聽》肯定會一直跑下去,一切無以回報唯有以聲相許。

接下來,就進入到我們的彩蛋時間!

 

資訊

• 文章摘自墨刻出版-莫克文化《跑出你人生的彩蛋:《跑步不要聽》用不平凡的故事,陪你前進每一公里》一書。

 臺灣運動類熱門排行第一名Podcast《跑步不要聽》精選跑者故事!

「跑步不難,難的是穿上跑鞋離開家門的那一刻」

「你不需要很厲害才能開始,你需要開始,才會變得厲害」

你是否也曾在晨曦或夜色下,綁起鞋帶,踏上跑道, 尋找那份屬於自己的跑步意義?

無論你是新手或資深跑者,都能在書中遇見感動自己的故事。

翻開書頁,穿上跑鞋,跑出你人生的彩蛋!

這是一本呈現臺灣跑者文化的書, 從《跑步不要聽》Podcast逾250集節目中,精心挑選26篇跑者故事, 透過魁哥和象總的引導,一步步精煉出故事, 並將原本由聲音訴說的勵志、有趣、不可思議的內容, 轉化為一頁頁觸動人心的文字。

【本書特色】

•從逾250集訪談節目中精選出26篇跑者故事

•人物網羅菁英選手、極限耐力賽選手、各行各業市民跑者、身障跑者;故事橫跨台灣與世界各地跑步旅程

•書中每一篇都藏有彩蛋,等待你細細品味挖掘

【必讀族群】

✓ 熱愛跑步的你

✓ 希望有一本書能陪伴自己持續跑下去的你

✓ 廣大的《跑步不要聽》粉絲

--------- 七星推薦 ---------

★南山人壽董事長 尹崇堯

★run your own run 邱文蕾

★地平線運動平台 李翰暄

★Jay的跑步筆記 許立杰

★森林跑站創辦人 蔡宜玫

★博威運動科技 don1don 總編輯 鄭匡寓

★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 謝金河

(以上依姓氏筆畫排序)

 • 更多《跑出你人生的彩蛋:《跑步不要聽》用不平凡的故事,陪你前進每一公里》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8年8大跑步趨勢

2018-02-09
馬拉松觀念跑步話題

2017年世界各地的跑步趨勢依舊維持在跑者們的熱情之中,其中也發生了不少奇蹟,包含台灣超馬選手陳彥博征服了亞馬遜叢林230KM, 榮獲第三名佳績以及由美國主辦的芝加哥和紐約馬拉松,幾十年來第一次有美國運動員在這兩場賽事中獲得冠軍榮耀。這麼多令人興奮又感人的消息中,2018的跑步圈又會有什麼新奇的趨勢呢?為此,世界知名雜誌Runners World做出以下8個有關2018的跑步趨勢、現象、事件的預測,一起來看看。

2018年8大跑步趨勢

 1  美國女子長跑選手將可能贏得波士頓馬冠軍

2017紐約馬的女子冠軍是來自美國的長跑選手Shalane Flanagan,也是2017年美國跑步圈的亮點之一。緊接著,Shalane Flanagan也準備參加2018年的波士頓馬的比賽,不只是她,其他像是Jordan Hasay、Molly Huddle、Sara Hall、Desiree Linden、Serena Burla和傳說中Deena Kastor都將出賽,或許她們能再為美國奪下女子選手的冠軍。

為什麼會這樣推測呢?Runners World的總編表示:2017年美國女子選手的跑步實力是如此令人印象深刻。經過今年的紐約馬奇蹟,她希望能看到一位美國女子選手加冕波士頓冠軍。

美國的長跑選手Shalane Flanagan ©wbur.org

 2  客製化跑鞋

Runners World的裝備和訓練編輯表示:這兩年客製化的跑鞋市場是越來越競爭,幾乎每一個品牌都有了這樣的服務,但幾乎沒有一家公司在不犧牲性能的前提下做出一雙完善系統的鞋子。雖然現在已經看到了一些實驗上的重大突破,但仍然期待能看到能生產一款真正為跑者個人需求製作的跑鞋。

 3  新的可穿戴設備代表著新的數據浪潮

2018年,智慧型手錶和健身追蹤系統將變得更加精確和功能強大,從具有的有限功能輔助設備轉移到全面的數字教練,你可以在跑步、騎自行車,甚至是游泳的時候配戴。市面上的幾大心率表,他們都具有防水、儲存音樂,與第三方應用程序連結、測量心率,追蹤各式各樣的活動等等。 此外,這些手錶還配有更進一步指導訓練方案,例如:今天該做什麼肌力訓練?伸展方式等等,這些對於跑者來說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4  適當的恢復是訓練的一部分

2018年開始,更多的跑者會明白適當的恢復是訓練的一部分,這不是逃避訓練。而是休息的日子值得被關注,它是唯一一個可以讓跑者的身體可以徹底恢復和繼續向前的方法,並讓自己適應更多的跑量以獲得健康效益。今年11月贏得紐約馬冠軍的Shalane Flanagan在2017年初時,因背部受傷而迫使她得完全休息。當休息過後,她感覺自己恢復了活力,同時,在紐約馬賽上,也是她職業生涯中成績最好的一次。 另一位美國馬拉松常勝軍Sara Hall則分享好的營養和睡眠習慣是她成功的一部分,因為休息的時候身體並不會停下來,而是反彈回來,為更多的準備做好準備。

好的營養和睡眠習慣是訓練的一部分

 5  2018年會看到女性長跑選手的崛起嗎?

回顧歷史以及過去的幾年中,我們已經看到了形形色色的包容、競爭,以及城市跑者的人數激增,而近年,有更多的女性跑者不斷湧入跑步社群,她們甚至主導了整體跑步數據;女性與女性間的相互鼓勵也造就了更好的成績。如果要問2017年女性跑者帶給跑步圈的影響是什麼?Runners World的副總編Marissa Stephenson認為是女性賦權的崛起,女性主導的多元化組織已經蓬勃發展。像美國黑人運動聯盟BLACK GIRLS RUN今年成立的8年的時間,目前約有超過200000個成員,以及國際女性跑步社區Voltwomen也有四年的時間了,就上述的情況來看,2018年的女性跑者會越來越多,大家聚集的力量也會越來越廣。

 6  DIY跑步將變得更加流行

自2014年以來,美國路跑人數每年都在下降。儘管要到2018年3月才會公佈2017年的數據,但Runners World認為這種趨勢還將繼續。在美國,2017年的第一名比賽竟然是Peachtree 10K的娛樂賽事,而紐約馬拉松這類型的大型賽事的整體成績卻有明顯下降的趨勢。
同時,所有跡象顯示,有越來越多的跑者選擇非正式、低調的商業活動,更喜歡與跑團跑友一起在跑步結束後從事其他有趣的活動。這些DIY跑步活動不僅能降低成本,更容易配合繁忙的日常生活,讓過去想跑卻沒有時間的人們來實現他們的願望。

 7  籃球短褲將再次被接受

無論男女,這幾年都非常流行穿著緊身褲跑步,但早期,其實最受歡迎的是籃球褲,無論你的身材高矮胖瘦,只要穿上當季最帥氣的籃球褲,則看起來相當強壯。但從去年開始,在時尚圈裡,寬褲也漸漸回到潮流的尖端,不論長短,許多人開始加入寬褲管的系列,也因此,Runners World的數字編輯Paul Snyder認為明年穿著籃球褲跑步的趨勢會逐漸上升。

 8  馬拉松世界紀錄將不堪一擊

2017年另一個最夯的話題就是有沒有選手能夠在2小時內跑完全嗎?Nike投入大量研究資金,希望用高端科研探討人類可否突破這兩小時的界限,並在2017年5月6號至8號,在意大利的Monza一級方程式賽車場嘗試創造紀錄。結果里約奧運金牌的肯亞名將Eliud Kipchoge最終以2小時25秒率先回到終點,未能如各界預期打破2小時障礙。接下來就開始有許多人在問:「這樣的紀錄有可能在2018年被打破嗎?」有學者表示不會太快!雖然選手穿著這些高科技,但我們無法盡情享受這一刻,即便真的打破了紀錄,卻因為穿著了這個高科技而讓人們懷疑自己看到是否是真實的畫面。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