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GARMIN LAVA鐵人三項系列賽暨年度冠軍錦標賽 屏東大鵬灣站」於本月7日及8日於屏東東港大鵬灣青洲濱海遊憩區舉辦。51.5公里標準鐵人三項賽事於8日上午06:55於青洲濱海遊憩區沙灘下水開賽,本次賽事由屏東縣政府擔任指導單位、交通部觀光局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為協辦單位,交通部大鵬灣國家風景管理處許主龍處長、莊瑞雄立委辦公室主任莊石川及台灣鐵人三項公司林澤浩董事長進行鳴槍儀式;本屆賽事共有逾1,800名鐵人好手參賽,其中有902位選手參加515標鐵個人組、63組515標鐵接力組、298組選手參加TryTri賽制、348位選手參加鐵人二項個人組、另外還有近50名小鐵人參與LAVAKIDS賽事。
8日登場的冠軍錦標賽及51.5公里標準賽事,冠軍組男子組前三名及成績分別為周汶傑(02:07:14)、蔡曜宇(02:10:44)、張景翔(02:12:52),冠軍組女子組前三名及成績分別為張綺文(02:26:13)、陳沁瑜(02:36:59)、費聿凡(02:40:40);51.5公里標鐵男子組前三名及成績分別為謝昇諺(02:00:56)、張家豪(02:04:17)、林志峰(02:06:28),51.5公里標鐵女子組前三名及成績分別為張嘉家(02:13:33)、張婷婷(02:14:23)、許雅喬(02:25:03);鐵人二項男子組前三名及成績分別為許政憲(02:01:27)、曾淵聖(02:04:21)、何政毅(02:09:48),鐵人二項女子組前三名及成績分別為李秀如(02:20:08)、林玉芳(02:26:47)、郭慧希(02:38:54)。
延續往年,本屆賽事充滿屏東東港純樸風情特色,現場提供擁有濃濃在地風味的櫻花蝦泡飯及啤酒於賽後給完賽選手享用,各大運動品牌齊聚大鵬灣共襄盛舉。主辦單位捐贈新台幣柒萬元給華山基金會東港站,回饋在地東港地區獨居老人照護服務,同時並邀請華山基金會東港站至賽事現場進行推廣活動。
國內首創先例的鐵人俱樂部對抗賽(TriClub)也增加不少賽事張力,最後由來自南投的南投鐵人笑擁冠軍盃。當然最熱情的莫過於來自國立東港海事水產職業學校、海韻舞蹈團、及屏東科技大學的志工熱情參與,還有感謝崎峰社區及南平里的民眾的支持,讓來自全台灣各地的鐵人選手及眷屬感受到無比的歡樂氣氛。
運動賽事結合在地活動為地方提升觀光效益,從一年比一年提升的參與率可見一般.主辦單位台灣鐵人三項公司於賽後特別感謝屏東縣政府、交通部觀光局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屏東縣警察局及相關單位、交通部臺灣區國道高速公路局南區工程處,在行政、場地以及安全上的大力協助,讓賽事順利進行,期待明年再次合作,共創地方繁榮!
1月7日賽事
Try Tri三鐵賽個人組及接力組
游泳500m,自行車13km,路跑3km
Try Tri二鐵賽個人組
路跑: 3km,自行車: 13km,路跑: 3km
LAVAKIDS小鐵人賽
游泳: 100m,路跑: 500m
1月8日賽事
2016冠軍錦標賽(冠軍組)
游泳: 1500m,自行車: 40km,路跑: 10km
51.5KM標準鐵人賽個人組及接力組
游泳: 1500m,自行車: 40km,路跑: 10km
鐵人二項賽
路跑: 3km,自行車: 40km,路跑: 10km
賽事日程表 | ||
1/7(六) | 06:00-07:10 | TryTri自行車交車檢錄 |
07:10 | 轉換區關閉 | |
07:30 | TryTri男子組游泳Rolling Start出發 (Try Tri男子組使用魚雷浮標者於最後方集結出發) | |
07:30 | Try Tri 鐵人兩項第一項路跑於青洲濱海遊憩區大門集結出發 | |
07:35 | TryTri女子組游泳Rolling Start出發 (Try Tri女子組使用魚雷浮標者於最後方集結出發) | |
09:00-17:00 | 鐵人博覽會 | |
09:00-11:00 | 轉換區開放取車 | |
09:30 | TryTri比賽結束 | |
10:00 | TryTri頒獎典禮 | |
13:00-17:00 | 標準賽及鐵人二項賽、LAVAKids選手報到 (賽事當天不接受報到,請選手務必準時完成報到) | |
13:00-17:00 | 標準賽及鐵人二項自行車交車檢錄 | |
14:00 | LAVAKids比賽開始 (游泳出發) | |
15:00 | LAVAKids比賽結束 | |
1/8(日) | 05:00-06:30 | 標準賽及鐵人二項自行車交車檢錄 |
06:40 | 轉換區關閉 (逾時後所有選手不得交車,並取消比賽資格,請所有選手務必準時交車) | |
06:40~06:50 07:10-07:20 | 標準賽選手集合 (青州濱海遊憩區沙灘) 鐵人二項選手集合 (青州濱海遊憩區大門口) | |
06:55 | 冠軍男子組游泳出發 (同時出發) | |
06:56 | 冠軍女子組游泳出發 (同時出發) | |
06:57 | 分齡男子組游泳Rolling Start出發(分齡男子組使用魚雷浮標者於最後方集結出發) | |
07:02 | 分齡女子組游泳Rolling Start出發(分齡女子組使用魚雷浮標者於最後方集結出發) | |
07:10 | 鐵人二項賽比賽開始 (路跑出發) | |
10:30-13:00 | 選手領車 (憑選手號碼布) | |
07:00-13:00 | 鐵人博覽會 | |
11:35 | 賽事結束(預計) | |
12:15 | 頒獎典禮 |
認真準備一場馬拉松有如應考一場大考,訓練、恢復、賽前模擬、比賽策略等都該從4個月甚至半年前就要開始準備。跑齡高達30年的知名跑步教練黃崇華,也曾當過20年選手、代表國家參賽,經驗豐富的他日前在塞班島馬拉松分享會中,公開分享詳細的賽前準備策略,想在年底挑戰全馬的跑者,看完這篇,就從現在開始準備吧!
週期訓練大致分為3個可規劃的訓練期﹕
a. 基礎期(賽前12週)
賽前半年到12週這個階段,如果以年底馬拉松賽事為目標,也就是7-8月以前的夏季,這時只要做一件事﹕提升一次性戶外運動時間。這裡的運動不一定要跑步,你可以做爬山、騎單車等任何有氧運動,例如原本只能騎單車40分鐘,你可以漸進延長為1小時。
b. 關鍵期(賽前4-8週)
這是訓練最重要的階段,建議訓練最好以「週」為單位、不以月為單位,好處是週的期間較短,不容易讓人有偷懶念頭,覺得上半個月少跑的用下半月補回來就好。另外要注意的是,跑步訓練不應有距離迷思!黃崇華指出,許多台灣跑者練跑都以距離為目標,其實應以運動時間取代距離。
在這期間,黃崇華建議至少在賽前6-8週甚至更早以前,可報名一場「賽前賽」,目的是以比賽觀察自我狀態,以調整訓練內容和訓練量。
c. 調整期(賽前4週)
每個人的調整期不同,準備期如果比較長,調整期就要拉長;如果是跑2天休1天的跑者,這樣的運動頻率可維持到賽前都沒問題。要注意的是,調整期訓練與恢復時間應避免過度疲勞(自我檢查疲勞指數方法請見以下)。此外,約在賽前2週,可安排一次性運動達到全馬目標完賽時間的3分之2時間,例如全馬目標是5小時,那可運動約3小時半;換算成距離,可練習約28-32公里,練習期間不一定要全程跑步,可跑步搭配騎單車。
黃崇華提出一個最簡易的自我測量疲勞指數方法,是運用最低強度活動(站立)測量與安靜心率的差異。
Step1﹕早上起床、或安靜休息一段時間後坐或躺著,測1分鐘心跳次數(即安靜心率),或可測30秒鐘x2。
Step2﹕接著馬上站立起身,測1分鐘心跳次數,或可測30秒鐘x2。
Step3﹕將Step2數據減掉Step1數據,若兩者差距在10次以下為正常值,10次以上代表過度疲勞,差距越高則越疲勞,這時必須增加休息時間。
「全馬完成時間未到3小時30分,不用做速度訓練!」黃崇華指出,全馬5-6小時完賽的跑者,只需要做「相對速度」練習即可,例如法特雷克跑,用馬拉松配速跑5公里,再跑比這個配速更快的1-2公里;另一種方式是在操場上,快跑1圈、慢跑1圈,或視體力調整成快跑2圈、慢跑1圈,這樣即可提高鍛煉效果、達到心肺刺激。
黃崇華強調,間歇訓練需要200-400公尺短距離衝刺,一般只求完賽跑者其實不需要這樣的訓練。而馬拉松最佳的訓練品質是配速跑,也就是用馬拉松配速練跑,可將配速跑占訓練的7至8成。
採訪攝影/Dama
主辦單位 大林聖賢忠義慈善會
報名詳情請洽伊貝特報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