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PUMA螢光夜跑台北站眾星雲集  升級版服務被讚超貼心
1
PUMA螢光夜跑台北站眾星雲集  升級版服務被讚超貼心
2
超馬明星再破美國100英里繞圈賽紀錄
3
跑步機 Treadmill:跑跑人的初階健身器材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PUMA螢光夜跑台北站眾星雲集  升級版服務被讚超貼心

2018-04-09
話題 跑步 PUMA 路跑 賽事

PUMA螢光夜跑台北站7日在大佳河濱公園熱鬧完賽,賽事當天超過一萬名跑友以螢光裝扮及亮眼的燈光效果酷炫登場,更有包括戲劇「翻牆的記憶」演員群、郭子乾等超過20位藝人熱情響應,與萬名跑者一起嗨翻夜的台北。接著,下一站高雄站也進入倒數計時,將於本周六(14日)熱情開跑。

PUMA螢光夜跑台北站眾星雲集,升級版服務被讚超貼心。(左至右)吉雷米、郭子乾、粘曉菁醫師、PUMA台灣區總經理Paul、加賀美智久

現場星光熠熠 郭子乾、何潤東妻Peggy、名模劉雨柔現身

何潤東老婆Peggy林姵希代夫出征,率領由老公執導的新戲「翻牆的記憶」演員群,包括小鮮肉張庭瑚、涂家碩、張豐豪、勵政達,新生代女星姚亦晴、林芯蕾、夏嘉翎、允嵐等共同參加。
 
Peggy日前攀岩暖身不足導致胯下肌肉拉傷發炎,但仍帶傷出席夜跑。Peggy表示,近年愛上以慢跑紓壓,雖然腳傷未癒仍一心想來參賽,天氣轉涼加上負傷,出門前老公何潤東特地交代Peggy「不要逞強,志在參加就好」,並提醒Peggy要穿外套和膚色絲襪保暖,雖讓她備感窩心,但也忍不住笑說「哪有人路跑還穿絲襪啦!」。
 
運動模範夫妻檔劉雨柔與老公黃育仁帶著職業格鬥選手團隊余至誠、陳浩賢、廖日宏到場,夫妻倆甜蜜放閃攜手參加5K Run。被問及婚宴現場是否融合運動元素?夫妻倆開心透露「婚宴日期訂在6月初,會結合我們最愛的運動競技場,我不希望來參與的人哭,希望大家盡情享受、玩得開心,將是史無前例的風格!」。此外,劉雨柔感性透露夫妻倆為了PUMA合體還有一個重要的意義,因為在她最低潮時、要出書時,PUMA是唯一願意伸出援手的,她帶著老公參賽表達對PUMA的感謝,也讓跑場上的跑友們見證他們的感情。

此外,PUMA與公益團體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合作,肝病防治大使郭子乾挑戰21K;藝人阿喜、盧學叡、高賢齡、加賀美智久、吉雷米等也共襄盛舉,現場星光雲集、熱鬧不已。

劉雨柔與老公黃育仁

PUMA創新規劃  酷炫完賽獎+國際規格賽事服務

2018年PUMA規劃多項創新內容,將完賽獎牌及賽事紀念品全面升級。除了在最具代表的「創意組合式」個人化專屬完賽獎牌加入3D元素;現場也延續受跑者喜愛的跑者姓名牆,以可拆卸式姓名牌與完賽獎牌合成的「組合式個人姓名完賽獎牌」,帶給跑友酷炫且具紀念價值的賽事紀念;完賽成績則搭配電子化即時成績查詢與完賽照片合成功能,讓跑友方便取得完賽成績並第一時間分享。
 
此外,今年將個人化紀念商品「PUMA 螢光夜跑紀念獎盃」升級, 並加入首創的「PUMA 螢光夜跑紀念獎牌盒」與「PUMA 螢光夜跑紀念毛巾帽」,紀念品兼具實用性。
 
賽事規劃上,2018 PUMA 螢光夜跑包括21、10、5公里三種賽制,並將原有21K國際規格的起跑分流制度推廣至10K組,提升賽事的安全性以及跑者參賽舒適度。另外,PUMA針對跑者需求,特別與Garmin Sports合作開設「跑者訓練營」、「PUMA 配速員」、「放鬆伸展按摩區」與「賽後冰敷服務」等專業服務,被負傷參賽的Peggy大讚好貼心。

(左至右)夏嘉翎、林芯蕾、姚亦晴、允嵐、Peggy、沈建宏、張庭瑚、涂家碩、張豐豪、勵政達

資料來源/PUMA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超馬明星再破美國100英里繞圈賽紀錄

2016-11-10
賽事跑步話題新聞馬拉松

動輒12小時以上的超馬賽不僅是體力的挑戰,一些繞圈式的賽事對於參賽者來說,更是精神方面的一大考驗。在同一個跑道上重複跑上幾百圈,若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大概會發瘋,更別說打破紀錄了。

據Runner’s World網站報導,全美超馬紀錄保持者扎克·比特 (Zach Bitter) 去年再度創造紀錄,他以每英里7分1秒的平均速度 (約每公里跑4分21秒),以接近12小時的成績完成了100英里 (160公里) 超馬賽,創造了新的美國紀錄。

Zach Bitter刷新美國100英里超馬繞圈賽紀錄 ©ARAVAIPA RUNNING

2013已締造過紀錄

以11小時40分55秒跑完一百英里,配速是每英里7分1秒,這樣的距離是在一條400公尺標準跑道上跑402圈,換算成全程馬拉松則是每場以3小時3分的配速連續完成近四場全馬。

這個令人目眩的成績的是現年30歲,來自加州戴維斯的比特,在2015年12月19日於美國鳳凰城所舉行的「沙漠冬至邀請賽 Desert Solstice Invitational」上所締造。雖然沒能打破11小時28分3秒的世界紀錄,但是能夠刷新美國一百英里超馬紀錄,比特仍顯得相當輕鬆。

早在2013年的沙漠冬至邀請賽上,比特就以11小時47分21秒的成績創造了全美紀錄,更早之前,他也在阿拉斯加跑過室內超馬賽,在南卡羅萊納州跑過戶外賽,並在加州做自主超馬訓練。「在加州我只跑了57英里。每次比賽都讓我學到很多東西,特別是這個周末。」比特說。

對於超馬這種極限又小眾的比賽,比特已經算得上是世界級的田徑場超馬專家與老手。

超馬好手的訓練

「我最瘋狂的紀錄是連續三個星期分別跑了170英里、143英里和144英里的距離,當時我保持非常高的跑步量,不過在其中也會採取一些特殊的跑法,例如漸進跑 (progression run) 與節奏跑 (tempo run)。」比特說,「在比賽之前的練習中,我會以20分鐘至25分鐘跑步跑到會場上來熱身,然後在跑道上用比賽的速度漸進跑上12英里,最後三英里再把每英里配速降低5分鐘。」

在平時的訓練裡,比特有90%的時間都是在跑道或平坦道路上進行,每周至少要做三到五次的健身,也多半是在田徑場上進行。

長距離的超級馬拉松繞圈賽對於選手的體能與心志的考驗都是超乎尋常。在沙漠冬至邀請賽與大多數計時賽上,跑者每四個小時要改變一次方向。在這次比賽中,由於比特的個人因素,他跑了將近八小時才改變方向。「一直在繞同一個方向,會讓你的肌肉習慣於轉向,反之亦同。」

折磨人的繞圈賽

相較於2013年比特第一次締造美國紀錄時,「我連停下來上廁所的時間都更加有效率。」比特說,「2013年的時候我上了四次廁所,但是今年我只停下來兩次。所以我大概只多花了一分鐘到一分半鐘的時間。」

在過去的比賽中,他會在50英里時戴上耳機,今年卻在10英里處就打開音樂來聽。「在這樣的一種比賽,背景的雜音會有很大的影響,我要盡可能地保持專注力的集中。」甚至連一些很有經驗的超馬跑者都很難克服在一條400米的跑道上重複繞圈一整天,然後周遭一直不斷傳來各種令人分心的呼喊聲的這種對於心志耐力的嚴峻挑戰。

「我一直努力要調整自己的意識狀態,以便讓我集中精神,甚至沒有覺得自己是在一條跑道上。」比特說,「對於最後20到25英里時更是加倍困難。」

「在比賽的前四分之三時,我都在想著其他事情,避免自己被正在跑的這個圈圈框住。」他說,「這就像靈魂出竅,好像你的靈魂浮在半空中看著那個正在跑步的自己。在封閉的跑道上你可以辦到,因為你不用擔心路上會有石頭、樹枝或上下坡。除了基本的跑步動作之外,你不用把精神花在其他地方。」

雖然他的靈魂可能不知道飛到哪裡,比特大部分時間還是維持一個很快速的步伐。「那是肌肉的記憶,」他解釋道,「這些無意識的動作都在比賽的步速上,特別是最近幾週或一些持續比賽的時間裡。你的身體已經被訓練到可以自動跑步及自動轉向。」

比特說,「我今年的確比2013年有比較大的每圈速度差,從93秒到2分鐘。不過,大多數的圈速是在1:37到1:45之間,我可以很輕鬆跑出這個速度。」

雖然比特已經做了這麼多訓練,而且他已經這麼成功,他還是認為自己有改善的空間。談到沒有打破世界紀錄,他說:「我的肌肉『拋錨』了。」

不像2013,當他以11小時47分完成100英里的距離,並緊接著打破12小時的超馬紀錄時 (他跑了101.66英里),他在完成紀錄沒幾步路就倒臥在跑道上。「我的右後腿抽筋了,我當時想說也許我可以走上一圈恢復一下然後再繼續跑,沒想到我一慢下來,我的右小腿就立即變得更緊繃了。我沒有其他選擇,只能坐下來。」他說。

©ARAVAIPA RUNNING

未來計劃

談到未來的計劃,比特表示,「若去跑24小時超馬賽意味著需要在另一條跑道上跑更多,我可能只能多跑一兩英里。現在有更多超馬賽事了,也許我可以參加一些我能夠維持在同一個跑道上的比賽,這樣我就更只要專注於轉同一個方向。」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步機 Treadmill:跑跑人的初階健身器材

2016-09-01
配備館瘦身運動器材有氧運動減脂跑步機跑步

跑步機可說是家喻戶曉、百年不敗的健身器材。即便現在很流行在戶外路跑,但是這項器材對於許多健身房或是家庭來說,仍是一台必備的用品。

跑步機Treadmill

跑步機的起源

1818年,英國一位磨坊坊主的兒子威廉‧丘比特發明了世界第一台跑步機。身為工程師的他,注意到被關在監獄裡頭的犯人不是吃就是睡,生活相當怠惰,若不為他們安排一些工作,即便出獄後,恐也無悔改之心。所以他提出藉由勞動的方式消耗體力並能有所生產,一舉兩得,還能讓犯人們的心態趨向健康。
於是他發明了一種類似於水車的長條滾輪,當滾輪轉動時,囚犯每踏一步就像走了好幾階的樓梯,這樣的方式不僅能讓囚犯消耗體力,還能夠有豐厚生產,效果相當不錯。其實這樣的概念來自於寵物鼠的玩具滾輪,四條小腳不停地在滾輪上跑著,真不知道一天能消耗多少熱量呢!

犯人的懲罰工具長條滾輪 ©pastispresent.org

1965年在北歐芬蘭誕生了全球第一台家用的跑步機,設計師根據傳輸帶的原理改變而成。這台跑步機誕生代表了現代意義上真正的家用跑步機,歐美國家的人開始接受在家裡跑步。不過這台最初的跑步機,也只能在上面快走,如果硬要跑,反而會有些不舒服。
 
1969年誕生了全球第一台心率跑步機,把心率監測安裝在跑步機上,也是全世界的一大創舉,同時也為世界上所發展的健身器材有了明確的方向,運動時心率是人體最好的顯示器,在歐美,以監控心率來控制自己的運動強度以及健身已經是十分普遍的概念,心率健身也成為了很重要的健身指標。將自己的運動心率控制在合理的目標範圍內,可以輕鬆達到減肥效果,同時避免運動傷害,更重要的是,運動還可以訓練人的心肺功能,減少疾病的發生。

1970年代心率跑步機 ©upandhumming.com

不過,跑步機的種類百百種,若要區分,可簡單地從驅動力以及功能兩個類型著手;依驅動力分類:

機械跑步機:是依靠跑步者的腳與跑步帶的摩擦力帶運行的。

電動跑步機:是健身房及家庭較高級的器材,它透過電機帶動跑帶使人以不同的速度被動地跑步或走動。由於被動能形成跑和走,從動作外形上看,幾乎與普通在地面上跑或走一樣,但從人體力學上看,在電動跑步機上跑、走,比普通跑、走省去了一個蹬腿的動作。這也是為什麼每一個在電動跑步機上走跑的人感到十分輕鬆自如,還可使人比普通跑步多跑1/3左右的路程,能量消耗也比在陸地上走、跑還多。另外,由於電動跑步機上的電子輔助裝備功能非常多,可體驗不同的跑步環境,如平地跑、上坡跑、丘陵跑、變速跑等,可根據訓練目的進行選擇。
 

電動跑步機 ©amartsports.com.au

依功能分類:
 
1. 單功能跑步機:從結構上分為兩類:一類是滾輪式跑步機,一類則是平板式跑步機。滾輪式跑步機運行時噪音很大,至今已幾乎被淘汰。平板式跑步機是由人主動在上面運動,所以使人感到與平地跑步一樣。它的電子錶可幫助訓練者記錄下時速、時間、心率、熱量、節拍、距離等,使你隨時了解自己的訓練情況,並進行有目的的調整。

2. 多功能跑步機:一台多功能跑步機是由跑步機、划船器、健身車等功能器材組合而成,以功能多、佔地少而受到一些人的喜愛。它的訓練方法同一般跑步機一樣,但如果與其他健身器材相比,他的舒服、方便,技術動作準確合理上看,多功能跑步機有一定缺陷。

不管是怎麼樣的機種,在購買之前建議先諮詢其品牌的專業人員,他們能更詳細介紹其功用,也能依照你的需求推薦適合你的跑步機。

©muscletransform.com

初學者該如何使用跑步機

很多人跑步的姿勢並不正確,跑步技巧没有掌握好,造成全身肌肉不協調,這些因素容易對關節造成損傷。比如腳落在跑步機上時應當前腳掌著地,在緩衝至整個腳,大腿和小腿的肌肉既要協調又要有一定的收縮張力。這樣落在跑步機上發出的聲音會較小。而有的人,落腳至跑步機上時發出特別沉重,很可能是用腳掌直接落地而缺少緩衝所產生的結果。整個腳撞擊地面,地面對腳對身體有個反作用力,這個反作用力會對腳踝、膝關節產生撞擊,長期下來,容易造成運動傷害。
 
在跑步機上訓練時,請記得肚子收緊,抬頭挺胸,收緊腰背部肌肉。若擺臀或擺手不正確,也容易對姿勢有所影響。擺臂時應當前後擺臂,而非左右,否則會造成重心左右擺動,對膝關節產生不利的影響。

跑步時應將肚子收緊,抬頭挺胸,收緊腰背部肌肉,手臂前後擺動 ©optimum-fitness.net

剛開始跑時,建議不要選擇太快的速度,若在對跑步機完全不熟悉的情況下就選擇較快的速度,容易失控、緊張,甚至摔倒。初學者應當先從慢走開始,循序漸進,適應一段時間之後,再慢慢增加時間和速度。平均兩天一次,心率每分鐘120下為宜。
 
跑步時一定要選擇合適自己的鞋子,在跑步機上跑步時,最好穿著慢跑鞋,慢跑鞋比一般球鞋輕,鞋底也比較軟,適合在跑步機上做使用。
 

在跑步機上跑步時,盡量選擇鞋底較軟的鞋 ©thegirlthatruns.com

無論選擇哪一種器材做為持續運動的動力,只要願意動,就是很好的開始。如果不知道該從何開始,可以先諮詢身旁較有經驗的人或是專業的教練,相信有天能找到屬於自己適合的健身器材。

喵喵也瘋狂跑步 ©purewow.com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