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MA螢光夜跑台北站7日在大佳河濱公園熱鬧完賽,賽事當天超過一萬名跑友以螢光裝扮及亮眼的燈光效果酷炫登場,更有包括戲劇「翻牆的記憶」演員群、郭子乾等超過20位藝人熱情響應,與萬名跑者一起嗨翻夜的台北。接著,下一站高雄站也進入倒數計時,將於本周六(14日)熱情開跑。
何潤東老婆Peggy林姵希代夫出征,率領由老公執導的新戲「翻牆的記憶」演員群,包括小鮮肉張庭瑚、涂家碩、張豐豪、勵政達,新生代女星姚亦晴、林芯蕾、夏嘉翎、允嵐等共同參加。
Peggy日前攀岩暖身不足導致胯下肌肉拉傷發炎,但仍帶傷出席夜跑。Peggy表示,近年愛上以慢跑紓壓,雖然腳傷未癒仍一心想來參賽,天氣轉涼加上負傷,出門前老公何潤東特地交代Peggy「不要逞強,志在參加就好」,並提醒Peggy要穿外套和膚色絲襪保暖,雖讓她備感窩心,但也忍不住笑說「哪有人路跑還穿絲襪啦!」。
運動模範夫妻檔劉雨柔與老公黃育仁帶著職業格鬥選手團隊余至誠、陳浩賢、廖日宏到場,夫妻倆甜蜜放閃攜手參加5K Run。被問及婚宴現場是否融合運動元素?夫妻倆開心透露「婚宴日期訂在6月初,會結合我們最愛的運動競技場,我不希望來參與的人哭,希望大家盡情享受、玩得開心,將是史無前例的風格!」。此外,劉雨柔感性透露夫妻倆為了PUMA合體還有一個重要的意義,因為在她最低潮時、要出書時,PUMA是唯一願意伸出援手的,她帶著老公參賽表達對PUMA的感謝,也讓跑場上的跑友們見證他們的感情。
此外,PUMA與公益團體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合作,肝病防治大使郭子乾挑戰21K;藝人阿喜、盧學叡、高賢齡、加賀美智久、吉雷米等也共襄盛舉,現場星光雲集、熱鬧不已。
2018年PUMA規劃多項創新內容,將完賽獎牌及賽事紀念品全面升級。除了在最具代表的「創意組合式」個人化專屬完賽獎牌加入3D元素;現場也延續受跑者喜愛的跑者姓名牆,以可拆卸式姓名牌與完賽獎牌合成的「組合式個人姓名完賽獎牌」,帶給跑友酷炫且具紀念價值的賽事紀念;完賽成績則搭配電子化即時成績查詢與完賽照片合成功能,讓跑友方便取得完賽成績並第一時間分享。
此外,今年將個人化紀念商品「PUMA 螢光夜跑紀念獎盃」升級, 並加入首創的「PUMA 螢光夜跑紀念獎牌盒」與「PUMA 螢光夜跑紀念毛巾帽」,紀念品兼具實用性。
賽事規劃上,2018 PUMA 螢光夜跑包括21、10、5公里三種賽制,並將原有21K國際規格的起跑分流制度推廣至10K組,提升賽事的安全性以及跑者參賽舒適度。另外,PUMA針對跑者需求,特別與Garmin Sports合作開設「跑者訓練營」、「PUMA 配速員」、「放鬆伸展按摩區」與「賽後冰敷服務」等專業服務,被負傷參賽的Peggy大讚好貼心。
資料來源/PUMA
責任編輯/Dama
如果你在一週內跑超過八百公里,你的身體會發生什麼變化?英國一名33歲的冒險王上個月創下跑步機上的世界紀錄,在一週內跑524英里,相當於843公里。雖然破紀錄非常風光,但隨之而來的卻是三天後立馬被送進醫院,代表這樣的週跑量讓身體向他狠狠地報復。
許多跑者會為自己設定週跑量,大多是以參賽目標和個人跑力為規劃基礎(延伸閱讀:週跑量幾公里? 專家提出7條計算原則),每週跑上百公里就算相當多。然而,英國格洛斯特一名冒險運動員、作家暨演說家傑米麥當勞(Jamie McDonald),在今年5月6日以一週跑524英里,打破跑步機上週跑量最長距離的世界紀錄,不料,他在短短3天後被送進醫院,主因短時間內過度訓練帶來的併發症。
對於跑者而言,多跑代表著累積經驗、累積實力,然而跑多少算太「多」﹖每個跑者心中都應該有個界限,跨過去就可能增加危險。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醫學中心運動醫學博士Brandee Waite、C.S.C.S.肌力與體能專家認證運動生理學家Janet Hamilton針對這起事件,分析出一週跑出524英里的話,你的身體可能會發生什麼變化。
根據當地媒體Gloucestershire Live的報導,麥當勞先生雙腳腳踝都有潛在的疲勞性骨折,Waite和Hamilton認為這只是正常發揮、可被預料。當人在短時間內太快增加跑步里程數,因為施加過多重複壓力在骨頭上,小腿和腳底通常會發生疲勞性骨折。當雙腳骨頭有壓痛、腫脹和疼痛情形,請盡速就醫,因為它可能正是常見的跑步傷害-疲勞性骨折。
麥當勞在他就醫的格羅斯特郡皇家醫院接受血液檢驗,結果出爐,他體內的紅血球竟只剩突破世界紀錄之前的一半。Waite指出,紅血球在體內與氧氣結合,負責將氧氣運輸至各組織,長距離跑者例如超馬跑者,可能發生「足部衝擊引起紅血球破裂(footstrike hemolysis)」,重複撞擊腳會導致紅血球損壞,歷經很長一段時間,這可能導致血液中的紅血球數減少,使血液攜氧能力降低,造成貧血。
依據麥當勞在破紀錄後的檢驗報告,他的肌肉酵素「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是正常值的3倍。CK是什麼﹖當肌肉在運動時努力運作,肌肉組織受破壞,造成CK水平升高;Waite提醒,如果剛完成一場馬拉松時CK稍高,那倒不是什麼大問題,但若CK水平明顯飆高,那就是個問題了!
依據CK活性測定試劑盒操作手冊,CK水平增加與心肌梗塞、肌營養不良、肺栓塞及腦腫瘤等許多疾病有關,若CK水平超過正常值5倍,表示發生橫紋肌溶解症,這時細胞會釋放出名為「肌紅素」的蛋白質進入血液,可能引起腎損傷、心率不整、高鉀血症,甚至死亡。
麥當勞在嘗試破紀錄的7天內,只有約16小時的睡眠時間,更有次持續36小時沒睡。Waite表示,過度疲勞會導致身體無法保持協調、更容易受傷,或是決策失誤。此外,睡眠不足會導致胰島素阻抗,身體無法正常吸收和處理葡萄糖的能量,對恢復產生負面影響。
雖然麥當勞的例子相當極端,但一般跑者仍能對此借鏡。即便在一般的馬拉松訓練期間,也很容易因為過度訓練導致負面影響,因此,在恢復跑時一定要確實已恢復跑的配速進行、建立足夠的休息日、充足睡眠,讓你的身體在努力之後能得到應有的恢復。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跑步的科學》、太鼎生物科技
責任編輯/Dama
瑜伽的平衡訓練動作就像是為跑者量身訂做的一樣,不僅能強化足部與腳裸,使它們更能吸收跑步過程的震擊力,同時還能增進身體知覺、磨練專注力,進而提升更良好的跑步狀態,透過瑜伽訓練平衡,都是對跑者有相當大的幫助。
美國足科醫師——布萊德·佛倫博士(Dr Brian Fullem):「增強平衡感與身體知覺,就跟訓練核心肌群一樣,不僅能大幅提升運動員的成績,也能預防運動傷害,我常推薦受傷的跑者練習瑜伽,就是因為它能加強上述兩個領域,除此之外,我也建議跑者做瑜伽與平衡練習,這樣可以避免運動傷害。」
不過,對於需要在崎嶇道路上迅速判斷地形、做出反應的野徑跑者來說,則更加重要,如有意改用赤腳跑步的跑者,在脫掉跑鞋赤腳上路之前,也需要先增強足部的行動力與肌力。
所以說,做瑜伽有助於喚醒腳步與生俱來的力量,因為大部分的瑜伽課程都必須要赤腳上課,尤其又以平衡訓練動作為更快更有效的方式,平衡訓練的動作,不只能增加腳步與腳踝的力量,還可以訓練到整個腿部,包括臀肌、髖屈肌與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動作,能同時訓練平衡並伸展肌肉。
但是,要如何簡單的增加足部與踝部的肌力呢?首先,試著赤腳站在鏡子前,單腳站立,然後觀察腳步肌肉為了要穩住全身,是如何快速地收放著,接著仔細看看你的腳與腳踝,即便是這麼簡單的平衡動作,也能鍛鍊到身體的下肢,讓它們更有力量的面對艱難的跑步訓練。
除了長年赤腳跑步的跑者,多數人的腳每天都有鞋子保護,無論穿的是皮鞋或跑鞋,腳步與腳踝一旦有了鞋子作為緩衝,就會慢慢地變得脆弱而容易受傷,例如容易扭傷腳踝,尤其跑在粗糙不平的路面,或是在能見度低的夜晚夜跑時,更容易受傷,如果擁有脆弱且無力的足弓,也容易使足底筋膜的壓力增加,足底筋膜是腳底結締組織的表層組織,位在腳趾到腳跟之間,當寔底筋膜壓力增加,就容易產生像足底筋膜炎,或是腳底結締組織發炎等常見傷害。
透過練習瑜珈後,擁有良好的平衡感,可以增進在野徑或坡地跑步時的敏捷度,舉例來說,肌肉與肌腱的感應器或感官接受器,如果能在身體或四肢位置改變時回應,那麼行進時,就能正確地感知環境狀況,做出適當的反應,又或者在快摔倒時通知肌肉加速前進,以避免腳踝扭傷。
布萊德·佛倫博士:「身體平衡感與身體覺知能力,是維持肌劍雨肌肉正常運作不可獲缺的重要角色。」佛倫博士也建議跑者,可以做做看這個簡單的身體知覺功能測試,首先,先閉上眼睛,單腳站立,如果你立即伸出雙手來平衡,或是根本沒辦法單腳站立,就表示你需要重複練習這個動作。
簡而言之,所有的瑜伽站立姿勢,隨著練習時間增加,都會提升腿部彈性、力量與反應度,所以,固定的練習瑜伽,能訓練赤腳平衡感、調整站姿,並促進足部知覺,這些都能幫助跑者擁有更好的跑步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