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Discovery Taiwan 2018國際越野挑戰賽 勇者才敢挑戰的終極試煉9/8等著你!
1
Discovery Taiwan 2018國際越野挑戰賽 勇者才敢挑戰的終極試煉9/8等著你!
2
完美的跑姿是否存在?跑姿是否能標準化?
3
放棄模特兒生涯!超模美女奔進奧運殿堂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Discovery Taiwan 2018國際越野挑戰賽 勇者才敢挑戰的終極試煉9/8等著你!

2018-07-05
話題 跑步 鐵人三項 單車 游泳 越野跑 賽事 新聞

隨著國內戶外競技運動盛行,三鐵賽事早已成為各路好手具備的基礎訓練,為打造格局大器的嶄新越野競賽,Discovery Taiwan 2018國際越野挑戰賽將SUP立式划槳和攀岩垂降融合自行車與越野跑,以總長55km賽道開拓出前所未見的極限越野型態。9月8日在新北市貢寮區龍門運動公園正式起跑。

想挑戰自己體能極限與膽識嗎?除了鐵人三項外,還有Discovery Taiwan 2018國際越野挑戰賽等著你!

用冒險的心探索未知的旅程

Discovery Taiwan 2018國際越野挑戰賽,呼應「探索未知」的極限越野賽宗旨,競賽項目之方式與路段將全程保密,期盼參賽者均能擁抱冒險、征服各項艱鉅任務。為使選手認識並熟悉極具挑戰的東北角賽道,賽前特別籌劃內容豐富的越野訓練營,不同領域之頂尖師資將親自傳授千錘百鍊的大賽經驗,強化選手心理素質並使其做足萬全準備。

Discovery Taiwan 2018國際越野挑戰賽,強調擁抱冒險征服各項艱鉅任務。

比鐵人還要鐵人

作為越野挑戰賽創新先驅,Discovery Taiwan將風靡一時的SUP立式划槳加入競賽項目成為國內首例,選手非但能享受遠離塵囂的海之饗宴,並可立足3500萬年風貌的龍洞岬峭壁,在台灣最佳天然攀岩場享受幾近垂直的巨岩挑戰。不同於三鐵賽事內容體驗過於單一,Discovery Taiwan匯集多位菁英選手與專業教練意見,規劃出強度與美景兼具的迷人賽道,時而進入茂密原始的山林古道,時而奔馳起伏有致的海岸地形,每處細節都值得咀嚼品味,恣意揮灑汗水之餘還能盡賞東北角美麗樣貌。

鐵人賽事全面升級!唯一導入SUP划槳與攀岩垂降的指標性越野賽事。

菁英級教練打造Discovery賽前訓練營

為跨越難以想像的賽道極限,Discovery Taiwan在正式競賽前,特別於7月28日開設越野訓練課程,邀請各專項傑出好手建立挑戰者們對於越野賽的正確觀念及知識,報名選手均可免費參加。導師陣容包含曾籌備The North Face 100等大型國際越野賽、現為HASH跑團創辦人的何萬豊教練,台灣首位達成100場鐵人賽事的鐵人教父-賴曉春選手,還有國際衝浪學院SUP訓練師、現任中華SUP立槳運動協會理事長的吳睿豪教練,以及擁有30年登山經驗的小鬍子冒險學校創辦人-戴昌盛教練,並配合專精運動科學的體能訓練師-胡程鈞教練帶來的訓練課程,紮實內容全面提升關卡競賽實力,讓選手互相砥礪成長。

特別於7月28日開設越野訓練課程,所有報名選手均可免費參加。(Discovery賽前訓練營導師陣容)

BRAVE TRIALS 你的極限由你定義

「勇者」一詞,如何定義?若想突破自我,就須參與如同極限同義詞的Discovery Taiwan 2018國際越野挑戰賽,不只為自己而跑,更要為最強的自己而戰!無論是龍洞灣岬壯麗的綿延海景,或是綠蔭繚繞的叢林秘境,隱藏在美景背後的嚴峻挑戰,除了多變幻化的特殊地形賽道,對於「未知」的考驗,你會選擇正面迎擊,還是轉身離開?Discovery Taiwan 2018,一場專屬台灣東北角的全新越野挑戰賽,9月8日,待您一同來「發現」。

BRAVE TRIALS 你的極限由你定義!

Discovery Taiwan 2018國際越野挑戰賽
報到時間   2018年9月7日(五) 14:00-17:00
活動時間   2018年9月8日(六) 06:00-14:30
活動地點   
新北市貢寮區龍門運動公園
活動組別   55K
報名時間   
即日起至2018年8月15日23:59,額滿為止
參賽資格   年齡需滿18歲以上。(2000/9/8以前出生)
報名價錢   NT$8000

主辦單位   中華民國運動休閒推廣協會

報名詳情請洽伊貝特報名網、Discovery Taiwan官網

 

資料來源/名衍行銷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陳柏長
陳柏長

完美的跑姿是否存在?跑姿是否能標準化?

2018-06-28
運動部落跑步姿勢陳柏長醫師觀念專欄跑步

完美跑姿真的存在嗎?這是有跑步這項運動以來一直都有的爭議。2000年初期,各個跑姿學派開始百家爭鳴,大家都宣稱可以增加跑步的效率、減少受傷、跑得更快,許多人就跟著去練習各門各派的跑姿。到了2010年代,回頭去看,就可以得到不少答案。尤其跑姿學習在2010年後才開始在台灣流行起來,歐美的經驗值得借鏡。

Runner World(編按:中文名為《跑者世界》,一本國際性跑步主題月刊)出版的專書上開頭就提出兩個問題:
.真的有完美的跑姿嗎?
.跑姿真的可以改善跑步的速度、效率嗎?

完美的跑姿是否存在?跑姿是否能標準化?(圖為日本跑者川內優輝)

我們為什麼分享這篇文章?
跑姿是許多想精進跑步表現的跑者都相當關切的問題,但過度拘泥某一學派、某一跑法,真的對自己有幫助嗎?這篇類似讀後心得的文章不會給你一個明確答案,因為適合每位跑者的答案都不同;我們希望的是,透過陳柏長醫師的讀後分享,提供給你多一層思考面向,讓每個人都能自然而自在地用「最適合現在的自己」的跑姿邁開步伐。

有完美的跑姿嗎

對於跑姿,跑者世界認為跑姿是一種宗教,他不是一個科學。這些宗教進入台灣,產生了許多信眾,也產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例如姿勢跑法信眾,認為台灣奧運選手會受傷不進步,就是因為沒有學習新知的無知行為。

去分析100個跑者,會有100個不同的跑步姿勢,你可能從遠遠的地方看著對方跑步的姿勢,就可以知道他們是誰。去分析每個菁英跑者,也會發現他們的跑姿都有相異之處。但相同的是,他們跑起來都很優雅、很美、輕盈、足不點地般的輕鬆,可是沒有人是一模一樣的。

川內優輝贏得2018波士頓馬拉松後(編按:川內被譽為日本「最強市民跑者」,為2018波士頓馬拉松男子組總冠軍),一時之間,大家都開始對於他跑步姿勢產生很大的興趣。歐美跑者覺得川內的擺手過低很奇怪,但事實上日本的跑者擺手相對低,也能跑出好成績,而且也發現之前有些歐美名將擺手也是相對低。姿勢好不好看,並不會決定你跑步有沒有效率、跑得快不快。

各個流派常常拿特定一兩個跑者的跑步姿勢,放大到全部跑者一體適用。以我最熟悉的姿勢跑法來說,Usain Bolt是被每一個姿勢跑法教練都拿來當作樣板的選手,但是這裡犯了至少2個錯誤。

Usain Bolt是短跑選手,20-30年前的許多著作上,已經明確表示出短跑跟長跑的跑步姿勢不一樣。多數人喜愛上跑步、參與路跑,基本上都是從5K起跳,從5K到全馬找不到幾個選手姿勢接近Usain Bolt,全馬選手上,更幾乎找不到符合姿勢跑法標準的菁英選手。

會造成這樣的狀況,是因為每個人一生出來就都不一樣。每個人的柔軟度、骨頭的角度(內旋、外旋)等等都不一樣,加上每個人生長的環境不同,身體會根據目前最有效率的方式、跑步時不會疼痛的跑姿去運作,也因此造就了每一個人跑步的姿勢都不太一樣。

下肢跑姿

跑步姿勢或是效率能改善嗎

隨著現代化的生活,我們已經習慣了長時間坐姿,想想看我們坐著滑手機、看電視的樣子,髖關節屈著,雙手往前伸,彎著頭看著手機,可能身體側彎靠在扶手上。這些姿勢長期都會改變我們身體的排列、肌肉張力、活動度等等,因此如果能改善這些狀態,跑步的效率就可能有所提升。

絕大多數跑姿學派都把重點放在下半身。跑步的腳怎麼落地,是前腳掌還是足跟?膝蓋怎麼彎曲?步頻是要多少?等等問題,但這是看到結果所做出的論述。最常見的謬誤就是腳跟著地會造成剎車效應,但卻拿不出真的科學文獻證明,而也有不少菁英選手是腳跟著地的方式長期生存在比賽中。

多數跑姿派忘了跑步的起點不是下半身(更不是落下或是地心引力),跑步的起點是臀部。跑步的一切都與臀部有關,推蹬離地要有好的髖伸;落地的時候又有足夠的臀部肌肉支撐,讓阿基里斯腱儲存最大的彈性位能;核心要能穩定,讓上下半身能夠串連成一個整體。沒有臀部,不要說跑步,連走路都變得不可行。

手部因為長時間坐姿、打電腦等現代生活方式,導致手臂相關肌群的活動度改變。在跑步時擺臂會產生限制,手臂往後的能力會變差,導致身體的平衡需要重新改變,連帶影響到核心的穩定度。

同樣的,頭頸部在坐姿時往前傾,會造成身體頭頸部習慣性,在跑步時無法直立往正前方看,這又會進一步破壞平衡。頭顱的重量有數公斤重,當這樣的重量不是在理想平衡位置上時,就算其他部位是平衡的,也為了要平衡頭部的不平衡而產生新的代償,破壞舊有的平衡。

我們躺在沙發上看電視、看書、睡覺,這都會造成軀幹的肌肉產生不對稱的緊繃,這些不平衡都會影響到跑步的效率。從頭到腳的不平衡都會讓跑步無法達到最高效率,浪費能量在不必要的地方。例如關節的穩定度,原本是小肌肉就可以做到的事,但是持續地不平衡,使得大肌肉必須參與平衡,但大肌肉是應該要讓我們用來跑步出力的,這樣的狀態,就會讓我們浪費精力在穩定身體,而非更有效率地使用到跑步上。

這些長期的姿勢不良,書上提供了一些方式改善,透過改善身體排列、活動度、柔軟度、肌力,跑步自然會更有效率。雖然書上對於這些改善方式提供了很詳盡的做法,個人認為還是應該找專業的教練指導,改變永遠伴隨的風險;台灣教練費用相對低廉,有人幫忙確認姿勢是否正確,可避免新的不平衡產生。台灣有能力指導這樣技術的教練並不多,需要好好篩選,但可見未來有這樣能力的教練會越來越多。

跑步的一切都與臀部有關

跑姿風潮之後

2000年以來在西方吹起學習跑步姿勢的風潮,經過了超過10年期間,書上也提供了很多案例讓我們去思考。

書上訪問了很多著名的運動醫學專家、足部治療師、國家代表隊的教練,皆認為不要去刻意改變跑步姿勢。其中一些國家代表隊的教練,因為去改變選手的跑步姿勢,反而造成選手受傷。這幾年因為跑姿風潮進入台灣後,受傷的跑者開始逐漸出現。如果你從來沒有受傷過,就不需要人云亦云,等風潮過後確定有效再去學習也不遲。

保持身體的直立,建立更好的本體感覺,從低階的動作去知道自己在做一些動作時,哪些關節或動作不順,哪些肌肉緊繃或是沒有參與到動作。當這些低階動作確認身體狀態後,如果能保留到更高階的運動像是跑步,都可以降低受傷機會。

現有的證據,國家隊教練對於一般市民跑者的建議,基本上都是不要去改變現有的跑步姿勢。你現在跑步的姿勢,反映你現在身體的條件;改善了身體條件,你的跑步自然會更有效率,不必冒險花錢又賭上受傷機會。出門,自然自在得跑,反而是現在大多數專家的建議。

/ 關於陳柏長 /
陳柏長

經歷

Pose Method® Level 1 認證教練

Garmin 亞太區跑步教練培訓

RAD 自我肌筋膜放鬆國際指導員

醫師高考及格

衛生福利部署定專科醫師

部落格 陳柏長醫師的跑步筆記

FB 陳柏長醫師 跑步讀書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放棄模特兒生涯!超模美女奔進奧運殿堂

2016-08-17
話題故事奧運里約奧運跑步

在2016里約奧運女子3000公尺障礙賽跑道上,有一名相當亮眼的運動員選手,長相甜美,身材又高挑。據外媒報導,她原本來是一名模特兒,後來為了跑步而放棄模特兒生涯,她來自美國,名叫柯琳·奎格利(Colleen Quigley)。

奎格利在13歲時就被星探挖掘,走上模特兒之路,曾多次登上雜誌首頁,也為百貨公司拍攝廣告等。
不過對奎格利來說模特兒不是她真正想要走的路,於是毅然決然退出。

透過努力,奎格利考上佛羅里達大學,並獲得全額獎學金,就學期間她參加了全美大學錦標賽、並在障礙賽中奪冠,確定自己很想成為一名職業運動員。

畢業後,奎格利接受專業訓練,並獲得Nike的贊助,繼續在田徑之路上開始深造。

奎格利努力在場上奔馳 ©2016.163.com

終於在2016里約奧運上,奎格利開始踏上她期盼的奧運之旅並實現她的目標,並以9分21秒10創下個人最佳、名列第8名的成績。

奎格利攤坐在跑道上,大口大口喘著氣,雖然這個成績不太理想,但是她依然很開心​站到奧運賽場比賽。而為了這個夢想,美國選手奎格利放棄了模特生涯。

奎格利說:「雖然我沒有奪牌,但能踏上奧運的跑道上奔馳我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了,未來我將期許自己能夠在進步,再接再厲!希望能在跑道上持續創佳績。」

奎格利坐在地板上喘氣 ©fr.sports.yahoo.com

「我是一名奧運選手了,這是我人生最激動的一天,謝謝所有給我簡訊、twitter私信、電話的人,我答應你們明天一定會回覆,今晚,我們得慶祝去了。」奎格利在入選奧運陣容之後非常興奮,在twitter上寫了這樣一段話。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