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讓運動者更強」的目標理念,美國專業運動品牌UNDER ARMOUR深入研究跑者運動型態,為滿足各種領域跑步愛好者的需求,不斷研發多種獨有的跑鞋科技,其經典中底技術Charged Cushioning與一體式鞋面SpeedForm®專業跑鞋系列,自推出以來即驚豔跑步市場,至今深獲跑友青睞。隨著科技迭代進化;品牌為入門跑者帶來仿生骨骼設計跑鞋「UA Charged Intake 3」,並同步推出融入雙層Charged Cushioning中底的「UA Charged Escape 2」,兩系列跑鞋於今年春夏之際以新一代面貌呈現!
以緩震穩定中底為核心訴求,品牌經典Charged Cushioning壓縮發泡面料中底不僅反應靈敏、經久耐用,其複合式密度結構擁有極佳衝擊吸收效能,帶給跑者高度緩震及出色奔跑體驗,進而幫助跑者創造出色運動表現;而高規格成衣技術製造的一體式鞋面SpeedForm®則是採用超音波技術粘合,具備透氣、輕巧薄透特性,其細膩製鞋技術完美打造出無縫舒適與貼合腳感,搭配外部足跟穩定器及後跟加厚可拆式鞋墊設計,有效改善足底支撐及大幅提升抓地性能;並延續歷代外底仿生骨骼設計,除造型搶眼外亦可分散足部壓力,可大幅提升落地時的緩衝性能與回饋,提供中長距離入門型跑者最需的能量支持,帶領跑者突破疆界、超越自我極限!售價NT$3,580元
融入堅實後足跟與軟彈前足的雙層Charged Cushioning中底技術,呼應跑者對於靈活性與緩震性的需求,幫助提升跑者運動表現;而Coreshort中足鑲面和精心剪裁的輕質凸紋網眼布鞋面構造,舒適貼合的同時也幫助提升透氣及支撐性;搭配彎曲凹槽設計耐磨橡膠外底,有助提供所需的彈性及耐久度。UA Charged Escape 2使跑鞋緩震性能再升級,給予絕佳的穿著舒適感受!售價NT$3,280元。
資料提供/星裕國際
責任編輯/David
5公里不僅是跑步新手容易達成的目標,更是正式比賽與測驗等競速距離。因為5K非常需要速度,如果想讓成績更好、破PB,你必須加強速度訓練。本篇提出5種實用的速度訓練菜單,可先為自己評估訓練強度要多快?再把以下納入常規訓練中,助你達到理想的5K成績。
開始訓練之前,我們應該先了解在運動生理學中,對運動強度的分類各有差異,本篇以最簡單的自體感受分為3個區間。
黃色-有氧區間︰最輕鬆的強度,在這強度下可以持續長時間跑步,途中還能輕鬆與人交談且不會停下來喘氣,身體沒有很大的壓力,例如輕鬆跑、恢復跑或長跑。
橙色-乳酸閾值︰中等強度,約在乳酸閾值附近,在此強度區間你不用全力以赴,但略高於舒適區,訓練時只能說出幾個字,例如節奏跑(乳酸閾值跑)、長間歇。這些方式是為了提高乳酸閾值上限,幫助我們能在更輕鬆的狀態下跑得更快。
紅色-無氧區間︰在非常具挑戰性的強度下跑步,這遠遠超出你的舒適範圍,訓練途中幾乎連幾個字都說不出來,例如間歇跑、山坡反覆跑,以及任何高強度訓練。在這區間訓練後數小時,可促進新陳代謝、提高體適能與速度
總熱身時間︰約15分鐘
5K除了要扎實的速度訓練,別忘了熱身是很多比賽輸贏的關鍵。比賽時間越短,賽前熱身就越複雜,要讓5K成績破PB,從一開始到最後都需要高強度的跑步,因此在賽前如果做越多熱身,開跑後身體就越容易啟動。以下熱身需要約10分鐘,請在比賽當天或速度訓練之前進行。
.快走3分鐘以喚醒肌肉,加一些動態伸展。
.輕鬆跑5分鐘。
.以中等強度(稍微吃力但不要全開)的速度跑3分鐘。
.6次15秒加速跑,速度接近衝刺;接著走路休息。
.4次15秒跳躍訓練,專注於以腳趾推蹬,讓身體向前向上打直。
.做任何你覺得適合的動態熱身和伸展。
1. 1分鐘間歇跑 x 8趟
總訓練時間︰37分鐘
.熱身︰走路或動態伸展3分鐘。
.輕鬆跑10分鐘。
.跑1分鐘,強度在紅色區間,吃力卻能控制的速度下。
.接著1分鐘動態休息(走路)調節呼吸。
.重複跑1分鐘、休1分鐘間歇總共8趟。
.輕鬆跑5分鐘。
.走路3分鐘直到身體完全冷卻。
2. 2分鐘間歇跑x 6趟
總訓練時間︰45分鐘
.熱身︰走路或動態伸展3分鐘。
.輕鬆跑10分鐘。
.跑2分鐘,強度在紅色區間,吃力卻能控制的速度下。
.接著1分鐘走路、1分鐘輕鬆跑,調節呼吸。
.重複跑2分鐘、休2分鐘間歇總共6趟。
.輕鬆跑5分鐘。
.走路3分鐘直到身體完全冷卻。
3. 1-2-3間歇
總訓練時間︰57分鐘
.熱身︰走路或動態伸展3分鐘。
.輕鬆跑10分鐘。
.跑1分鐘,強度在紅色區間,吃力卻能控制的速度下;接著1分鐘走路或輕鬆跑休息。
.跑2分鐘,強度在紅色區間;接著1分鐘走路、1分鐘輕鬆跑。
.跑3分鐘,強度在紅色區間;接著1分鐘走路、2分鐘輕鬆跑。
.重複跑1-2-3間歇總共3趟。
.輕鬆跑5分鐘。
.走路3分鐘直到身體完全冷卻。
.始於1分鐘間歇跑,每週1次,持續3週。
.增為2分鐘間歇跑,每週1次,持續3週。
.5K比賽前幾週,1-2-3訓練,每週1次,最好在平坦可預測的地形中執行。
4. 節奏跑 x 3
總訓練距離︰6-8公里
上述間歇訓練可以提高速度,以下訓練則是提高你跑更快時的耐力以及效率。關鍵在於強度要到達可提高乳酸閾值,並將身體轉變為使用更多肝糖來獲取能量(而非脂肪)。 此訓練每週進行1次,並與間歇訓練至少間隔兩天,如果還不熟悉速度訓練,可先一週練間歇、一週練節奏跑相互交替。另外,每次訓練請記下自己的配速,隨著越來越進步,你的配速也將慢慢提升。
.熱身︰走路或動態伸展3分鐘。
.輕鬆跑10分鐘。
.跑1約1.6公里,強度超過橙色達紅色區間
.接著2分鐘走路休息。
.重複跑1.6公里、休2分鐘,總共3趟。
.輕鬆跑5分鐘。
.走路3分鐘直到身體完全冷卻。
5. 漸進式耐力訓練
總訓練距離︰8-10公里
提高5K速度的另一個關鍵就是建立耐力,以應付長距離跑步的能力。除了每週一次輕鬆跑8-10公里(強度在黃色區間),對於經驗豐富的跑者,每兩到三週可做一次漸進式耐力訓練,以模擬比賽過程。這項訓練結合了黃色、橙色和紅色三個強度區間,並可練習在各種強度中跑步,有助於掌握比賽當天的配速。
.熱身︰走路或動態伸展3分鐘。
.在黃色區間輕鬆跑約3.2公里。
.在橙色區間跑約1.6公里(跑在橙色區間下限,剛跨過舒適範圍即可)。
.在紅色區間跑約1.6公里,以吃力卻能控制的速度。
.在橙色區間跑約1.6公里(跑在橙色區間上限,此時已無法說話成句)。
.走路2分鐘休息。
.輕鬆跑5分鐘。
.走路3分鐘直到身體完全冷卻。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