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想挑戰全新的奔跑感受嗎?UA Charged Cushioning中底科技將顛覆你的足感體驗
1
想挑戰全新的奔跑感受嗎?UA Charged Cushioning中底科技將顛覆你的足感體驗
2
361° SPIRE 3獲頒ISPO全球設計大獎 台灣設計跑鞋再次揚威國際
3
你不可不知的五大越野地形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想挑戰全新的奔跑感受嗎?UA Charged Cushioning中底科技將顛覆你的足感體驗

2019-05-14
配備館 跑步 路跑 生活 運動配備 UNDER ARMOUR 鞋子

秉持「讓運動者更強」的目標理念,美國專業運動品牌UNDER ARMOUR深入研究跑者運動型態,為滿足各種領域跑步愛好者的需求,不斷研發多種獨有的跑鞋科技,其經典中底技術Charged Cushioning與一體式鞋面SpeedForm®專業跑鞋系列,自推出以來即驚豔跑步市場,至今深獲跑友青睞。隨著科技迭代進化;品牌為入門跑者帶來仿生骨骼設計跑鞋「UA Charged Intake 3」,並同步推出融入雙層Charged Cushioning中底的「UA Charged Escape 2」,兩系列跑鞋於今年春夏之際以新一代面貌呈現!

UA為入門跑者帶來仿生骨骼設計跑鞋「UA Charged Intake 3」,今年春夏之際以新一代面貌呈現!

UA Charged Intake 3

以緩震穩定中底為核心訴求,品牌經典Charged Cushioning壓縮發泡面料中底不僅反應靈敏、經久耐用,其複合式密度結構擁有極佳衝擊吸收效能,帶給跑者高度緩震及出色奔跑體驗,進而幫助跑者創造出色運動表現;而高規格成衣技術製造的一體式鞋面SpeedForm®則是採用超音波技術粘合,具備透氣、輕巧薄透特性,其細膩製鞋技術完美打造出無縫舒適與貼合腳感,搭配外部足跟穩定器及後跟加厚可拆式鞋墊設計,有效改善足底支撐及大幅提升抓地性能;並延續歷代外底仿生骨骼設計,除造型搶眼外亦可分散足部壓力,可大幅提升落地時的緩衝性能與回饋,提供中長距離入門型跑者最需的能量支持,帶領跑者突破疆界、超越自我極限!售價NT$3,580元

UA Charged Intake 3外底仿生骨骼設計可分散足部壓力,有助吸收來自地面的衝擊。
外部足跟穩定器有效改善足底支撐及大幅提升抓地性能。
一體式鞋面SpeedForm®採用超音波技術粘合,具備透氣與輕巧薄透特性。
品牌經典的Charged Cushioning壓縮發泡面料中底,擁有反應靈敏、經久耐用,且擁有極佳衝擊吸收效能。

UA Charged Escape 2

融入堅實後足跟與軟彈前足的雙層Charged Cushioning中底技術,呼應跑者對於靈活性與緩震性的需求,幫助提升跑者運動表現;而Coreshort中足鑲面和精心剪裁的輕質凸紋網眼布鞋面構造,舒適貼合的同時也幫助提升透氣及支撐性;搭配彎曲凹槽設計耐磨橡膠外底,有助提供所需的彈性及耐久度。UA Charged Escape 2使跑鞋緩震性能再升級,給予絕佳的穿著舒適感受!售價NT$3,280元。

男款 UA Charged Escape 2
女款 UA Charged Escape 2

資料提供/星裕國際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361° SPIRE 3獲頒ISPO全球設計大獎 台灣設計跑鞋再次揚威國際

2018-02-01
鞋子跑步話題

目前正於德國慕尼黑舉辦的2018 ISPO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為各家運動品牌年度一大盛事,集所有運動相關最新科技與產品於此,今年更超過2,800個品牌參與展出。而ISPO也在此時頒佈各運動產品類別的年度設計大獎,361°繼2016年由SPIRE跑鞋榮獲最佳亞洲商品大賞,今年再度由同系列的SPIRE三代拿下專業跑鞋類唯二的肯定。

361°年度主打鞋SPIRE 3獲頒ISPO全球設計大獎

361°口碑鞋款SPIRE系列三代未上市先轟動

SPIRE系列為361°口碑鞋款,中底強調其緩震回彈,讓許多跑友一入腳便能明顯感受到其舒適度,更讓許多婆婆媽媽愛不釋手,是品牌指標鞋款之一。SPIRE 3為361°今年度秋冬主打鞋款,全新的大底設計延續一二代前腳掌QU!KFOAM直接接地帶來的舒適感,同時於中底新增入一層科技EVA讓跑友體驗全新的跑感;而鞋面使用的支架熱壓技術更可達到中腰穩定、支撐包覆腳部的效果,不管是短距離的休閒慢跑或中長距離的馬拉松,都能帶來其絕佳舒適度。

361°台灣區品牌副總李照圓表示:「很榮幸能得到如此具權威性的運動國際組織頒發給我們這個獎項。對於國際市場來說,361°是一個很新的品牌,但已經有越來越多跑者加入我們,這也證明了我們優質的產品開發正朝著對的方向前進。」

SPIRE 3預計於6月全球同步上市,現即提前獲得ISPO年度設計大獎的肯定,除了讓台灣製鞋與設計的實力再次立足於國際鞋壇,相信也讓跑友們更期待鞋款的亮相。而台灣市場更提供了寬楦的選擇,讓跑友能挑選更適合自己腳型,穿起來更為舒適的鞋款。

361°農曆新年檔期 優惠鞋款現正發燒中

在農曆新年即將到來的同時,361°也在各通路推出超值優惠鞋款供消費者選購,於實體通路凡消費滿2500元即可抽好運紅包一枚,內有多項運動好禮讓你帶回家,買越多,抽越多。在過年時期享受家人團聚圍爐的時刻,也別忘了穿上一雙好鞋找三五好友一起來運動。活動詳情可上361°官網 查詢。

資訊、圖片提供/361° Taiwan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你不可不知的五大越野地形

2017-04-07
知識庫跑步戶外運動跑步訓練越野跑

在跑步訓練中,有很多種訓練方式,部分跑者在進行一段時間的訓練後,會開始越野跑的訓練。它和公路跑與場地跑的差在於,跑者主要是在野外自然環境徒步小徑上跑步,會有山地、上下坡的訓練,起伏較大。
 
一般越野跑比公路跑更鍛煉人的適應能力,因為跑步路程較遠,且訓練難度大,充滿了未知的挑戰,因此很多人在熟悉了平路跑之後才會進行越野跑的訓練。
 
越野跑地形最大的特色就是下坡比上坡難,需配合定型改變動作與步調,才能跑得更加順暢。所以要體會越野跑的精髓,首先就得從了解基本地型開始,以下是越野跑中最常遇到的五大地形:

 1   階梯

在越野賽事裡面遇到階梯是很常見的事情,當遇到階梯時,最快的方式是:女生可練習一次跑2階,男生可以一次跑三階,但這完全是看你的肌肉承受量而決定的。至於下階梯的時候,眼睛的視線總額應該放在離前面的3格階梯左右,這樣才不會跌倒喔!

 2   上坡 

無論是一般的公路地形或是原始的泥土地,只要遇到上坡,身體請一律放低,這樣能減輕身體的重量,腳自然也就動起來了。其實上坡最重要的並不是怎麼跑最快,而是怎麼跑最不累,而如何不累呢?就是在上坡之前的平坦段或下坡段加速,順勢的上坡,就能節省許多力氣。

©youtube_Running Wild

 3   下坡 

對於下坡,第一次跑山徑的跑者,可能會有些害怕,但只要知道一個重點,就是動作靈活、身體放鬆,肩膀不緊繃,重心往後放低。這樣不但能減輕其重量,且即使不小心跌倒了,也能減輕受傷的程度。

©istockphoto.com

 4   樹根地形

在山徑裡面,樹根的地形算是很常見的。無論是遇到下坡或是階梯的樹根地形,最重要的就是「腳的步伐」。

當你遇到樹根階梯的地形時,我們的腳最好是踩在樹根中間的一半,這樣一來,才不至於被絆倒。若是用腳尖的話,後腳就很容易絆倒,如果是用腳跟,則很容易向前撲倒。
 
當遇到下坡的樹枝地形時,請盡量避開樹枝的地方,往旁邊找有樹葉的地方。因為下坡的時候衝力比較大,所以更容易跌倒,於是乾脆避開樹枝,會更安全。當然最重要的原則還是下坡的時候,身體一定要記得放低,然後當遇到危險的地方時,請放慢速度,切莫搶快,這是為了自己的安全著想,若是為了逞那1、2秒之快,恐怕會得不償失呢!

©saskatoonroadrunners.wordpress.com

 5   碎石地

越野跑很容易碰到滿是碎石的地形, 碎時地的路況不穩定,無論上下坡都要小心。遇到大碎時要按部就班往上爬,其實登山的成分比較多。有些岩石比較濕滑,或者沒有固定在地面上,所以挑選穩固的岩石攀爬也很重要。

雖然地形多變化,但是越野比較著重於技巧,不管如何,都還是要靠經驗去累積,有了這些之後,同時你也會發現自己的膽量越來越大。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