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鐵人三項新手而言,無論你已經在泳池游了幾年或是是一位初學者,第一次進入開放性水域對絕大多數的人來說都相當難克服。然而游泳本身就是鐵人三項中最難的項目,如果想游得好且成績在自己的預設目標內,都需要一些小技巧來達到。通常游泳技巧的改進只需要一簡單的小方法就能更有效率的對游泳有所幫助。以下5個小技巧能幫助你提升鐵人游泳成績,並在游泳的過程中感到順暢。
在每一項運動前都需要暖身,這是最基本知識觀念,尤其是像要參與鐵人三項這種長時間的賽事是更必須。許多瑜伽動作能增加泳者的身體,像改善肌肉使用不均勻的狀況,使肌肉拉長、關節復位,並且透過伸展的動作讓身體更穩定!然而許多運動員、三鐵選手、游泳者都是因為受傷才開始做瑜伽,如果能以預防傷害為出發點,會比用來幫助傷害更有效益。
許多人在面臨比賽時會充滿緊張感,尤其是看到開放性水域的新手,還會伴隨恐懼。其實,均勻且規律的呼吸不僅能安撫心情,對於下水後的換氣也有非常大的幫助。呼吸的調整對許多運動員來說是非常重要,同時也是增進運動表現的技巧。剛下水的新手,常常會因為緊張或是換氣不順暢導致運動表現降低,但透過呼吸練習可以讓心血管的功能慢慢增強,此時也較不容易緊張,以及在游泳換氣時也能較為順暢。一般可以採用「腹式呼吸」來減輕壓力以及消除緊張感。
是否曾聽過想要增加自信時,就面對一面鏡子講話?這不僅非常有幫助,同時跟自我鼓勵是一樣的道理。在面對開放性水域時,你會發現,自己好像是一位不會游泳的人一樣,以及完全沒有勇氣,此時一定會兵荒馬亂不知道該怎麼辦!為此,我們可以先調整呼吸再來對自己內心喊話。然而在得知要開始比賽後,此時要儘量放鬆、在內心不斷為自己加油,並且告訴自己:我可以!這樣的方式一定能消除你心中的恐懼感。
體位是在游泳前一切基礎的開始,開始之前,你必須在水中有適當的身體調整,因為你的潛水衣不會幫助你矯正身體平衡的錯誤,所以學習身體如何在水中正確的平衡,使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泳者是必要條件。首先先檢視身體:頭、臀部到腳,是否成一直線?選手需要知道自己是否沒有在同一線上,以及如何在進行下一步之前的自我診斷和矯正。然而正確的體位才能讓你增加平衡感以及在過程中感到更順暢。
正確如果你一直在想辦法增加划水長度,試圖讓划水更有效率,你可能已經犯這個錯誤。許多泳者盡可能的想拉長划水長度,但結果導致手腕下沉或是手掌外翻,這樣的效果就像剎車一樣。假設你入水的時間是正確的,那就要注意手腕和肘關節的位置,再次注意伸手的位置。是不是手腕下沉?手掌外翻?想要糾正這個動作,只需要像其他方向轉動手腕,讓你的手指微微向下。這種輕微的手腕變化能立即讓你處在一個更有用的抓水和推水的位置,五詞你會發現你的划水次數(節奏)稍微提高。
資料來源/ACYIVE
責任編輯/妞妞
中長距離鐵人賽的勝負關鍵,自行車配速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自行車距離不是 90km 就是 180km,配速快一點慢一點也許就會差到數十分鐘。另外如果配速失誤,跑步正常發揮與抽筋爆掉,21km/42km 差距更是可能拉大到半小時甚至 1-2 小時,因此,自行車段要如何配速真是要好好研究一番。
一般來說,在 113km 的半程超鐵賽,也就是 Half Ironman 距離,自行車段 90km 的配速,我們會建議選手控制在 FTP 75% 強度左右,才能在比賽有正常發揮。當然如果你是自行車訓練非常札實、跑步實力也很強的選手,也可以控制在 80% 左右去騎乘。
那我們要如何判斷跑步有沒有正常發揮呢? 我都是這樣判斷,半程超鐵的最後 21km 路跑成績,比起你的半馬最佳成績來看,多出 15% 以內都算正常發揮。如果在 10% 以內就是神級表現,超過 20% 都可以算是爆掉,超過 30% 就算是去散步健行的。
以我這幾年帶過的學生來說,最後半馬能夠跑在 PB 的 10% 以內也是有,但是真的很少,一般可以在 15% 以內就算是非常不錯的發揮。 剛好月初我有多位課表學員參加這次 IM70.3 台東站,就拿他們的數據來分析不同配速後,跑步段的表現如何。
首先我們看自行車段的配速 IF,最低是 0.70、也就是 NP 是 FTP 的 70%,最高是 0.88。跑步表現最佳的 C 與 D 選手,分別配速是在 0.70 與 0.76,都是在合理甚至偏低範圍。跑步爆最慘的自行車是用 0.88 去配,幾乎是 All-out 全開。另外他因為習慣用低轉速 70rpm 左右騎車,也是爆掉的一個重要關鍵。另外二位騎到 0.80 以上的,跑步也都跑得不好。
再來看一下變動指數 VI,一般我們建議最好能控制在 1.05 以下,也就是全程穩定輸出。跑步表現較佳的二位 C/D 選手,都穩定控制在 1.05/1.03。二位選手在 1.10 以上的,跑步也都表現比較差。IM70.3 台東的路線算是相當平坦,途中會遇到兩次上下坡,但是要控制在 1.05 以內其實並不難。 這次表現最好的 C 與 D 選手,剛好也是我的課表學員中,訓練最穩定與扎實的,可以發現如果平常訓練很穩定,生活很正常,比賽可以有好表現的機會就比較高。而 D 選手甚至騎車最後十幾公里還爆胎降速騎完,成績並沒有太大影響。
雖然說正常建議自行車配速是在 75% FTP,不過你有沒有想過,假設用 80% 去騎,或是用 70% 甚至 65% 去騎,對於整體成績影響如何? 這個其實很難有定論,如果沒有真的去嘗試也很難知道結果怎樣。
對於幾位訓練比較札實,自行車與跑步成績都很不錯的選手,我會建議他們可以挑戰 80% 配速。如果是跑步原本就稍弱的,我會建議用 70% 穩穩完成,希望跑步可以穩穩跑完。有時候騎車犧牲個 3-5 分鐘,跑步反而可以快 10-15 分鐘,算是一個很不錯的交易。
以上數據可以給大家參考一下,其實配速並沒有規定一定要多少,但是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如何、訓練狀況、甚至要考量當天氣候與風勢,決定最適合自己的配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