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人一但變胖之後,在大腿、臀部以及腹部等部位就會產生,如同橘子皮一樣凹凸不平的皮膚,這就是令許多女生恨得牙癢癢的「橘皮組織」!然而,這個「橘皮組織」是無論你怎麼飲食控制將體重降低後,就能消除掉的討厭鬼。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所謂的橘皮組織並不是單純的脂肪團塊,它是在我們皮下脂肪層的脂肪細胞內所堆積的鬆軟基層,這些鬆軟基層被身體的廢物與毒素汙染之後,就會結成許多的硬塊導致皮下脂肪被往上推到真皮層後,讓皮膚表面呈現出凹凸不平的狀況,如果出現這樣的狀況你又置之不理的話,就會開始產生血液與淋巴的循環問題,讓你越來越胖。
許多人都厭惡「橘皮組織」,因為它只要一但生成就不容易完全去除,最有效又最根本的解決方式,就是全面刺激已經堆積成塊的脂肪細胞,一點點的分解軟化它讓皮膚恢復原有的光亮平滑。該如何有效的刺激它呢?我們可以透過伸展運動來激活,平常較少運動的肌肉部位,再運用按摩來放鬆筋繃的肌肉與肌筋膜,幫助皮下脂肪層的脂肪細胞活動與促進淋巴循環,這樣就能讓堆積於脂肪細胞於淋巴內的廢物排出,進而快速分解討人厭的橘皮組織,另外,透過按摩讓結塊的脂肪軟化,就會讓我們的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變好,達到防止水腫的效果喔!
那該如何更有效的透過按摩放鬆和筋膜運動,來消除討厭的「橘皮組織」呢?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將特別邀請擁有多張專業證照與比賽經驗的筋肉媽媽來開課,專為想要透過按摩放鬆和筋膜運動,打造出緊實肌膚打敗橘皮的專業課程,這次的課程將從認識筋膜系統及特性、如何正確使用按摩器材與實操肌筋膜拉伸訓練方式等三大階段,解決這些困擾你許久的問題!想要消除橘皮組織與筋膜放鬆訓練的你,千萬別錯過了!
1.藉由基礎的訓練說明與實做,了解筋膜放鬆的常識與觀念。
2.能更有效率的正確運用按摩器材,放鬆與推開堆積的身體廢物。
3.從觀念與科學化的角度降低運動受傷的風險。
4.懂得肌肉筋膜放鬆技巧,讓皮膚變的緊實與橘皮說bey!bey!
5.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徒手做好筋膜訓練。
認證:
ACE-CPT美國運動協會個人體適能教練認證
IFBB國際健美總會康復專家導師證
IFBB國際健美總會運動營養專家導師證
ASP澳洲肌力表現學會肌肥大與減脂專家認證
FIT-TPPPC懷孕及產後婦女體適能訓練
FIT-FNS運動營養專家
FIT-GFIT系統化團體體適能專家
I.C.E.I整合性矯正運動
CKC壺鈴認證
BootCamp Lv1 + Lv2 國際認證
現任:
Fit Strong飛創國際專任證照講師
孕產婦訓練/型體訓練專家認證
Fit Asia 台灣/中國講師
FEA台灣/中國講師
2016~2018 體育署運動企業認證合作講師
IFBB運動營養專家/康復專家講師
2017 /2018TANITA台灣區品牌代言人
IFBB業餘健體比基尼選手
賽事成績:
中華台北國家隊健美選手
2016Mr.Olympia香港本地賽比基尼分組-冠軍
107青年盃/府城盃健美錦標賽比基尼分組-冠軍
2018香港健美錦標賽比基尼分組-亞軍
第一階段:認識筋膜對身體的重要性!
1.怎麼樣的筋膜是不健康的。
2.如何跟橘皮說bey!bey!
3.運動成效跟關節活動的關聯性。
第二階段:更有效率的筋膜恢復!
1.教導妳認識筋膜的伸展方式。
2.正確的胸椎放鬆與自主式伸展如何做。
第三階段:恢復筋膜彈性的重點
1.了解何謂筋膜訓練。
2.筋膜該如何照顧。
3.筋膜也需要營養補充。
4.徒手墊上筋膜訓練。
1.想要恢復光滑皮膚的人。
2.想要讓橘皮消失掉的人。
3.想要學習正確伸展的人。
4.想要讓訓練上更好的人。
5.想要擁有緊實皮膚的人。
6.想要讓人愛不釋手的人。
7.想要擺脫常常水腫的人。
8.想要懂得自主訓練的人。
9.想要變瘦也變漂亮的人。
課程主題 擊退橘皮的肌筋膜訓練
課程時間 2019年10月15日(二) 14:30~17:00 (請提早半小時報到)
課程地點 台北市民生東路二段141號1F (城邦書房)
報名時間 即日起至10月14日23:59止
報名費用
單堂課程:原價NT$ 1500、早鳥價NT$ 1200 (2019/10/5前購票)
主辦單位 運動星球
注意事項 請學員著輕便運動衣物,便於課程現場實際操作動作。
第二梯課程 回到核心-骨盆底肌訓練法
第三梯課程 這樣練才有效-核心肌群訓練
課程報名請點我。
你每周一定要跟跑團練習一次以上﹖或者喜歡長時間獨自騎自行車﹖還是天天進健身房重訓﹖美國一項新研究指出,你的運動動機會影響你適合團體運動、CrossFit訓練、阻力訓練或是競爭性運動等哪一類運動,連投入這項運動的訓練頻率、維持時間都可能受影響。也就是說,透過找出你的運動動機,可以檢視你適合哪類運動,運用下文測測自己的運動性格吧!
一項2019年4月發表於《Heliyon Journal》的新研究,針對403名美國成人進行線上調查,包括148名男性、255名女性,年齡層為18-75歲間。研究者將運動類型分為CrossFit訓練、團體訓練、有氧訓練、阻力訓練和競爭性運動5組;另將人格特質分為外向型、敏感型、認真盡責、適應力強以及開放型。進一步研究人格特質與運動參與動機、身體活動模式偏好、運動頻率的關聯;結果發現,「人格特質」對運動沒有明顯影響,但「運動參與動機」確實影響了運動相關的行為,包含選擇運動的類型、運動頻率與維持時間。
回答以下4個問題,測測你的常規運動是不是適合自己﹕
喜歡加入團體的人,可能會喜歡CrossFit、團體訓練或競爭性的團隊運動。研究發現,選擇上述團體活動的人,比進行有氧運動(如跑步、騎自行車、阻力訓練等)的人有更高的社交動機。
相反地,如果你是個看到熱愛CrossFit的友人揪團時感到心裡很不是滋味的跑者,可以考慮加入跑團或自組跑團,以得到社交上的歸屬感。
雖然所有運動咖至少都有一部分動力是為了健康,但對於較大動機是挑戰自我的人而言,選擇競技性運動或是重量訓練,比較容易找到持續性的挑戰。如果你運動時感覺到缺乏挑戰且試圖改變,找間離你最近的健身房做重量訓練,並嘗試突破你槓鈴深蹲的個人紀錄吧!
無論你回答什麼心理動機,恭喜你!研究發現,受內在因素激勵而運動的人(例如釋放壓力、挑戰自我,或是單純愛運動),其運動頻率比需要外在動力才能動起來的人更高。
如果擁有大量的肌肉與線條相當吸引你,CrossFit場館是你最適合持續出入的地方。研究發現,將CrossFit視為首選運動的人,對於外在美的動機比其他運動者更強;與其他運動咖相比,這群人也會更積極地接受挑戰、訓練肌力與肌耐力,以及恢復。
上述研究有個重要目標﹕依照你的運動性格建議適合的訓練,這不僅更能為你帶來運動的愉悅,還能增加維持運動的機會。而研究發現,無論人們是內向、外向、敏感型或開放型,這些人格特質並沒有明顯適合哪種運動類型;簡單來說,所有特質的人都可以在所有類型的運動中找到;但最重要的是﹕你從事的運動是否符合你的目標和動機。
研究第一作者、美國喬治亞州肯尼所州立大學研究員Allyson Box表示﹕「許多人開始一項訓練計畫時,選擇了與他們的興趣、動機、特質等互相衝突的活動,而研究結果支持選擇訓練項目不該只從生理觀點切入,也應同時從內在動機思考;將上述各種因素納入到你選擇運動的考量中,可能影響未來從事這項運動的實際表現。
資料來源/Bicycling US, Heliyon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