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運動部落
  • 常見的膝關節積水該如何處理與治療?
1
常見的膝關節積水該如何處理與治療?
2
駝背擴胸恐致骨盆前傾!3個動作改善腰痛和肩頸痠痛
駝背擴胸恐致骨盆前傾!3個動作改善腰痛和肩頸痠痛
3
心靜才能長壽!哈佛研究:神經亢奮程度低才能活更久
侯鐘堡

常見的膝關節積水該如何處理與治療?

2020-03-03
運動部落 保健 侯鐘堡醫師 運動傷害 觀念

膝關節積水這個問題真是太重要也太常遇到了。無論是打球的年輕人、喜愛運動的中年歐吉桑、膝部退化的長輩都會遇到。

膝關節問題無論是打球的年輕人、喜愛運動的中年歐吉桑、膝部退化的長輩都會遇到。

以下狀況會有反覆性膝關節積水

1. 退化性關節炎

2. 急性運動受傷

3. 慢性運動勞損 (過度使用) 換言之,會膝關節積水,就表示「*膝蓋內構造」出了問題。

為何膝關節會積水?

膝蓋每天都有正常的關節液(黃色透明液體)循環,自然生成與吸收。若是受傷了,就會導致 人體關節液:生成速度>>>吸收速度。

膝關節的週邊構造與組織。 ©webmd.com

膝關節構造

*膝關節內構造:關節內軟骨、前十字韌帶、後十字韌帶、內側半月板、外側半月板。

*膝關節旁構造:膝內側韌帶、膝外側韌帶-->位處關節邊緣,我將之視為「一半的關節內構造」。

*膝關節外構造:髕骨、髕骨韌帶、髂脛束、鵝掌肌腱、股四頭肌腱 關節內的問題與關節外的問題必須分別清楚。因治療方向差很多。

話說:瑞凡有一天膝蓋打籃球時扭傷,從此之後就非常痛,而且走路很不方便。醫師說是膝關節積水了,要多休息。

然而,膝關節積水會有什麼症狀呢,一定會很痛嗎?有了膝積水,一定要抽掉嗎,不抽掉可以嗎?是否可以再繼續運動呢?有沒有辦法做什麼加速膝關節的回復呢?

其實,大部分受傷的朋友會以行動不良來表現。最多的是 「我以前蹲的下去,現在都蹲不下去」、 「上下樓梯都變得很不方便」、 「我兩邊膝蓋看起來好像不太一樣,比較腫」、 「我自從上次撞到後就這樣,X光檢查過了沒骨折,但就是一直都沒好」。

是的,這些都是膝關節積水的症狀。它就是這麼擾人,從年輕到中年到老年都常發生。但幸好的是,只要知道原由,治療後的恢復效果也很好。

膝關節積水治療方法:長針抽取膝部積水>20CC+超音波探頭引導 ©Youtube_Jeffrey Stevens

膝關節積水症狀

1. 無法蹲跪,行動困難---第一名

2. 膝窩、膝後部腫脹,觸壓痠痛---第二名

3. 膝蓋外觀看起來較腫,有紅、發熱等發炎現象---第三名

4. 痛,但較偏急性運動傷害。慢性以行動、蹲踞不方便為主。 那該怎治療呢?

把握治療的四大原則:打針、吃藥、復健、保養。

膝關節積水的治療方針

A. 詢問病史:

受傷機制--打球、爬山、重訓、種菜...等。

受傷時間--立即受傷、受傷兩週、反復性膝腫脹

B. 判別積水量:

若是量不多(3-10cc),可以採保守性治療(藥物、復健),同時減少活動量,水會慢慢被人體吸收代謝。

積水量多(>10cc)建議抽掉積水,減緩症狀。

積血---建議抽除。因血腫鈣化機率較高,可能造成長期後遺症。

C. 超音波導引抽吸治療:

在超音波之下,盡量抽掉關節內積水。

因關節內構造受損,需注射藥劑治療,進一步保護軟骨及韌帶:

1. 玻尿酸治療

2. PRP增生治療

D. 復健治療與保養:

減少活動量,做復健,服用消炎藥物、使用輔具、服用保養品等。

治療方針可以參照下表。

膝關節損傷治療方針

膝關節積水雖然非常惱人,但有超音波的幫助之下診斷及治療都變得簡單很多。而且治療效果也是非常的好。 特別是年輕人,膝蓋是要用一輩子的,年輕時不好好治療,會加速以後關節內的退化,最後就必須接受手術治療。

/ 關於侯鐘堡 /
侯鐘堡

目前任職於台北原力復健科診所,致力於打造全世界最棒的復健科診所。善長運動傷害治療、功能性增生注射、Redcord懸吊、運動治療、鐵人三項、肌力與體能訓練。

著作

《顧好下肢筋膜,全身痠痛out!:鐵人醫師最想告訴你的復健眉角》

證照

美國運動醫學會私人教練(ACSM-CPT 1038238)

Cyriax 脊骨矯治

懸吊訓練 Redcord Neurac1認證

台灣運動醫學會隊醫研習

KBC 壺鈴教練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駝背擴胸恐致骨盆前傾!3個動作改善腰痛和肩頸痠痛

2024-07-02
痠痛對策知識庫書摘保健

放任自己在駝背狀態下擴胸容易骨盆前傾,絕對NG!

如果骨盆前傾,會使胸部太過擴展導致腰呈反折的狀態,並引發各種身體不適,脊椎管狹窄症、坐骨神經痛、腰痛、髖關節疼痛、膝蓋痛,甚至也是造成小腹凸出、大腿變粗、臀部下垂等體態變形的原因。本文教你透過三部位肌肉,改善骨盆前傾帶來的腰痛、肩頸痠痛等各種不適。

駝背擴胸恐致骨盆前傾!3個動作改善腰痛和肩頸痠痛
駝背擴胸恐致骨盆前傾!3個動作改善腰痛和肩頸痠痛

事實上,一般健康的人的骨盆會稍微向前傾,不過我們所稱的骨盆前傾,其前傾角度已超過正常的範圍。

為什麼會這樣呢?骨盆上有很多塊肌肉附著,這些肌肉相互平衡並保持骨盆處於正確位置,但如果姿勢不良,這種平衡就會被破壞,導致骨盆過度傾斜。

此外,如果為了矯正駝背而擴胸,或是因駝背導致視線較低的人想要改變姿勢直視前方,這樣肌肉就會失去平衡狀態,導致下背部(腰部)拱起。接下來我將介紹矯正骨盆前傾的方法。

調整 3 塊肌肉,改善骨盆前傾、腰痛和肩頸痠痛

骨盆前傾的人,請按摩腹肌、腰部、大腿前側的肌肉,找回骨盆周圍肌肉的平衡,讓骨盆回到正常的位置。這些動作對苦於腰痛和肩頸痠痛的人也有效喔!

腹肌

平躺,膝蓋立起,雙手放在腰下,腰壓著手,停留 30 秒。
腰持續壓著手,讓膝蓋靠近臉,停留 7 秒,做 5 組。 

骨盆前傾腹肌訓練
腹肌訓練

腰部

從跪坐開始,頭向下觸碰到地板,將腰部彎曲拱起,停留 30 秒。
從四隻著地開始,將腰部彎曲拱起,停留 30 秒。

骨盆前傾腰部訓練
腰部訓練

大腿前側

上半身離地半躺,一腳伸直一腳彎曲,伸展單腳大腿。左右腳各做 30 秒。
上半身離地半躺,雙腳跪坐並伸展大腿。停留 30 秒。

骨盆前傾大腿前側訓練
大腿前側訓練

站姿大腿前側訓練

如果躺姿使雙腳難以伸直,可以改站姿將膝蓋放在椅子上,伸展大腿。

 

資訊

• 文章摘自墨刻出版-莫克文化,朴成煇著,林佳翰譯《1個人的超有感按摩:物理治療師圖解教學 1個動作從根源搞定全身痠痛》一書。

【本書特色】
★ 從頭到腳對症下解方,一本書解決從20歲到100歲的全身疑難雜症

  • 症狀涵蓋頭痛、眼睛疲勞、頸椎過直、肩膀僵硬、四十肩/五十肩、腰痛、髖關節疼痛、膝蓋痛、網球肘及彈簧指…等,從頭到腳的不適都能在這本書得到短時間、易執行的解方。
  • 特別規劃一章「回春美容篇」,針對愛美讀者提出只要持續做 2 週,就能有感消除臉部皺紋、皮膚下垂等問題。
  • 痠痛不適、回春美容與各種生活習慣解方,是從 20 歲到 100 歲都能應用在自己身上的實用工具書。家中放一本,搞定全家大小的身體疑難雜症!

★ 圖解漫畫風格呈現,輕鬆易讀超好懂 全書以可愛的插畫示意替代繁雜的說明文,圖解呈現錯誤與正確概念、案例的自我檢查方法、案例的解決方法,讓人讀來輕鬆簡單。不過,每個案例仍有簡單的文字重點敘述,輕鬆之餘不失作者的專業。

更多《1個人的超有感按摩》資訊 請點此

1個人的超有感按摩
《1個人的超有感按摩》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心靜才能長壽!哈佛研究:神經亢奮程度低才能活更久

2019-10-23
話題生活觀念保健

根據哈佛醫學院團隊發表在《Nature》一項研究成果顯示,哈佛的布魯斯(Bruce Yankner)教授等發現,神經元的興奮程度是決定壽命長短的主要因素,興奮程度高的人壽命較短,而長壽的人神經興奮程度較低。然而這是科學家第一次發現神經系統活動影響人類壽命的證據,不僅如此,教授團隊還揭示了背後的分子機制。

跟就研究顯示,降低神經系統興奮性,調節胰島素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訊號通路,能延長壽命。這項研究同期發表於《Nature》上的評論性文章,許多專業人士都給予這個研究高度的評價。

神經與衰老有關,但原因尚未查明

首先,衰老會影響神經系統,這雖然是正確觀念,但是背後的分子機制還不清楚,然而阿茲海默症等衰老相關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就是明證。實際上已經有一些科學家觀察到,神經系統的訊號可以影響生命體的衰老速度。顯然,神經和衰老之間,是有千絲萬縷的聯繫的,只不過這背後的機制還不為人知。在過往的的研究,最多就是探索特定神經元存在或者不存在,與線蟲的壽命相關,並沒有人研究神經系統的活動狀態,是否會影響衰老的進程,連線蟲相關的研究都沒有,更別提哺乳動物、甚至是人。

神經與衰老有關,但原因尚未查明 ©local.theonion.com

長壽可能與神經興奮性較低有關

根據教授團隊的想法表示,既然大家都對神經與衰老之間的關係感興趣,尤其是人體內是否存在這樣的關係,那就直接研究人體,畢竟之前已經有研究表明,大腦基因的表達變化可以將年輕人與老年人區分開來。同時他們分析比較長壽組(85歲以上)和非長壽組(80歲以下)基因表達的差異。然而研究結果讓研究人員大吃一驚。與80歲前去世的老年人相比,85歲以後去世的老年人,神經興奮相關基因表達量顯著降低。研究人員認為,這個結果暗示,長壽可能與神經興奮性較低有關。不過,科學家觀察到的現像,到底僅僅是相關性,還是有因果關係?研究人員也在第一時間想到了這個問題,並在研究衰老的模式生物線蟲中,探索了神經興奮性與衰老之間的關係。為了保險起見,研究人員從遺傳、分子和細胞的角度,在線蟲身上開展研究,結果證實:改變神經的興奮性確實會影響壽命,抑制就延長,增強就縮短。

降低神經元的興奮性,可能是減緩人類衰老的一種方式

團隊就注意到了REST蛋白在老年人大腦中的作用,許多基因的表達受這個REST蛋白的調控,而且REST蛋白對大腦有保護作用。在那些神經興奮相關基因表達下調的長壽人群中,都發現了REST基因大量表達的痕跡。而且,那些基因的表達下降,確實與REST基因表達上升呈正相關。總之,研究人員認為,活化REST或者降低神經元的興奮性,可能是減緩人類衰老的一種方法。不過,雖然神經過度興奮會表現為肌肉抽搐、情緒波動和思想變化等,但是這個研究還不能告訴我們,個人的行為、思想和情緒是否會影響壽命。儘管如此,這也不影響科學家從人類行為的角度去探討長壽這個問題,畢竟從分子分子機制上是可行的。

但是,衰老過程真的是非常複雜。如果想全面了解科學家在衰老領域的研究最新進展,不如聽從醫師的指示,從日常生活保健做起,多運動、吃健康食物,以及多放鬆心情,這樣就能延緩老化,以及能促進身心健康。

資料來源/HEHO健康網、NATUR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