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馬好手陳彥博6日出席智慧穿戴裝置領導品牌Garmin的活動,於樹林三多國中與市民跑者代表,共同捐贈200只Forerunner 45錶款給11所國高中基層田徑運動員。陳彥博不忘以自身經驗鼓勵學生勇敢追夢,並勉勵大家跑步不只追求成績,更是生活、態度,每當穿上跑鞋那一刻,你就是個運動員!
陳彥博在會中與樹林三多國中田徑隊運動員分享,跑步不只是升學的工具,是一輩子可以熱愛的興趣,即使畢業了、不再是選手,仍可以繼續跑下去。他說︰「我去各國參加比賽認識的選手,發現他們很多本身職業是牙醫、在華爾街上班、戶外極地攝影師,但同時間也是運動員。而當你穿上跑鞋、換上運動服那一刻,你就是個運動員!」
陳彥博指出︰「很多人問我,如果回到學生時期,你會想做什麼?我會希望除了身為學生運動員,還能同時間學更多事。例如,我就讀體育大學每次晨操結束後,大家回宿舍就打電動,但我去跨系輔修運動傷害防護學系的課程,同學覺得我一個陸上學系來輔修運動傷害防護很奇怪,而且每次上課都被老師釘到死,但會做這些,是因為要去期盼︰除了跑步,你希望你的未來是什麼樣子?」
他回憶起2009年第一場海外賽事的糗事︰「當時我很緊張地跟各國選手站在起跑線上,只有我一個亞洲人,外國選手老神在在,問我叫什麼名字?結果我太緊張回答『I’m fine.』,於是,我在第一場比賽裡的英文名字就叫Fine,他一路上都這樣叫我。」 也因此,陳彥博一再強調,無論你是什麼科系,都要把英文念好,因為語言是你靠近世界最快的方法。如果你夢想成為國手,除了注重成績就是語言(英文)。
科技進步,陳彥博認為現在的運動員需要系統化、科學化的訓練,除了提供科學化數據的相關知識給基層選手,也希望大家更了解涵蓋飲食、訓練、休息、身體結構等專業知識的科學訓練系統。
陳彥博表示,現在我們都需要智慧型手錶和科學化數據來了解自己身體的改變,也包括在比賽中迷航,該怎麼回去原本的賽道?除了靠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判斷之外,現在的冒險已經可以用科技的方式,來讓我們確切知道該如何進下一步。不只冒險,競賽、體育、訓練已不再是單純的「盲練」,而是結合很多數據來更清楚了解自己、幫助超越過去的自己。他舉例自己都會觀察訓練狀態、恢復狀態,並測試中樞反應有沒有變慢;另外,他建議基層運動員寫訓練日記,記下每天早上起床的心跳、身體狀況等,這些都會讓自己慢慢深入訓練。
最後,陳彥博提醒基層運動員,無論任何項目,都要把每一場比賽或訓練當作最後一次,「競技運動沒有如果,只有結果。我們不知道機會什麼時候來、什麼時候能有最佳表現,一定要在能跑的時候,盡全力繼續堅持下去。」
Garmin亞洲區行銷與業務協理林孟垣表示:「自第一支Forerunner錶款推出後,Garmin持續開發符合跑者的專業功能,以大數據分析、進階感測器,為跑者提供最完整的科學化數據。在錶款研發之外,Garmin更透過多元管道支持台灣體壇,積極贊助國內馬拉松國手、職業鐵人等運動員;並重視下一代選手的培訓,自2017年開始,持續贊助中長跑指標學校訓練錶款與基金。在長期支持國內跑步運動發展,與教練、選手深度接觸之下,使Garmin瞭解基層運動員在訓練時,若能有教練以外的設備輔助自主訓練,一定能跑得更好、更遠,讓訓練更有效率。因此推出『去吧!跑出傳奇』買一捐一公益活動。在市民跑者們熱情響應下,公益限量錶款於電商平台上架一小時內搶購一空,還一度搶到平台當機,感受到市民跑者們與Garmin一起支持種子運動員,共同將跑步夢想接力給台灣未來的希望。」
受贈學校樹林三多國中田徑隊教練蔡孟儒表示,非常謝謝Garmin一直以來都很低調地在照顧台灣基層的田徑選手,包括Garmin設備、比賽經費、跑鞋,以及Garmin的科學系統教學,該校田徑隊18位選手都蒙受照顧。
採訪攝影/Dama
全球知名運動品牌 PUMA 秉持 Forever Faster 品牌精神,在新品研發上不但要快,更要保持永遠領先,近年來無論在時尚設計或運動科技領域都力求不斷創新與突破。PUMA 研發總部今發佈全新 PUMA NITRO 氮氣中底科技,將液態氮氣注入發泡成型的中底胚模中,利用氮氣不易熱脹冷縮變形的物理安定性,讓鞋中底完美突破「輕量」與「高緩衝」並存的高穩定機能。
針對不同的跑者需求,PUMA 量身推出三款全新 NITRO 氮氣系列跑鞋:強調舒適避震的 Velocity NITRO、滿足長距離跑者所需最大緩衝效能的 Deviate NITRO、以及僅有 184 公克羽量鞋身適合競速型跑者的 Liberate NITRO 三大指標鞋款。為了讓跑者更能親身體驗 Nitro 氮氣中底科技的超群腳感,PUMA 更將於台北、台中、台南、高雄各區舉辦共 5 場的「PUMA NITRO 氮氣跑鞋全台試跑活動」,於 2 月 6 日(六)台北信義區香堤大道率先起跑,用實戰讓消費者深度了解 NITRO 創新氮氣中底的製造過程,親身感受輕量與高緩衝並存的革命性突破。
繼深受跑者好評的 IGNITE 超彈力中底、HYBRID 混合式科技、與 XETIC 緩震技術後,2021 年 PUMA 再創跑鞋科技革命新里程:創新 NITRO 氮氣中底。深諳氮氣不易熱脹冷縮變形的物理安定性,PUMA 研發團隊將液態氮注入高品質物料製成的小型胚模中使其發泡延展,發泡完成後的中底便會透過氣泡造成肉眼看不見的空間,帶來輕量與高效緩衝並存的穩定腳感,最後再將發泡後胚模壓製塑形為最終中底。革命性 NITRO 氮氣科技中底比一般 EVA 中底材質輕量 46%,讓鞋中底完美突破「輕量」與「高緩衝」並存的高穩定機能。PUMA 特別針對不同需求跑者提供最適 NITRO 氮氣跑鞋選擇。無論是長距離慢跑或是追求極輕量的競速挑戰,創新 NITRO 氮氣科技跑鞋讓跑步變得更省力有效率,提供如裸足般的輕量舒適感。
全新 PUMA Velocity NITRO 氮氣跑鞋採用高透氣機能網布包覆鞋面,搭載雙層式中底,上層為輕量高緩衝 NITRO Foam 氮氣科技中底,帶來舒適高避震防護,下層 PROFOAM LITE 高彈力 EVA 中底則能有效強化平衡穩定性。鞋後側特殊崁入外顯式導流板,降低跑步空氣阻力,為每個步伐帶來更好穩定度。PUMA Velocity NITRO 採用進階版 PUMAGRIP 橡膠大底,以高效能橡膠混合製料,輕量防滑的 PUMAGRIP 耐磨大底無疑是跑者最佳後盾,為各種地形與氣候挑戰帶來高適性強勁抓地力。僅有 265 公克鞋身重量的 PUMA Velocity NITRO 氮氣跑鞋使用全新 semi-curved 楦頭設計,為前腳掌提供更大活動空間,跑者在邁步時足部從腳後跟外側開始平衡且穩定地翻轉至前腳掌,腳趾會隨著身體重量與動力壓力的移轉而擴張,此時,更大的腳趾空間將有效為身體增強穩定性,搭配最適 8mm 跟尖差 (heel-to-toe drop) 設計,強化速度持續推進的動力。
旗艦級 PUMA Deviate NITRO 氮氣跑鞋採用雙層式 NITRO 氮氣科技中底,提供最高規格緩衝避震效能,同樣使用高透氣機能網布包覆鞋面,搭配 PUMAGRIP 進階防滑耐磨橡膠大底與有效降低跑步空氣阻力的外顯式導流板,為每個步伐帶來強勁抓地力與更好的穩定度,全新 semi-curved 楦頭設計提供前腳掌更大擴張空間,有效增進推進動力與身體穩定性。除此之外,Deviate NITRO 的另一大亮點則是研發團隊在其雙層式 NITRO 氮氣中底之間所崁入的 INNOPLATE 碳纖維動力推進片,以碳纖維強韌材質製成,能有效串連前後腳掌反射時間,在蹬腳往前邁步的同時進而推動加速動能,創造最大動力推進爆發力,獨特全長式叉狀設計能有效減輕碳版重量,絕佳的動態足體形狀輪廓則有助跑者的步態更加流暢,讓每個步伐加速更省力有效率。INNOPLATE 碳纖維動力推進片由兩層同樣具備高強度回彈性能的 NITRO Foam 超輕量氮氣中底包覆,完美創造僅有 268 公克超輕鞋身重量的旗艦級高緩衝性能跑鞋,為長距離馬拉松跑者帶來更流暢省力的步伐。
羽量級 PUMA Liberate NITRO 氮氣跑鞋特殊採用超輕盈單層多孔洞透氣網布鞋面包覆,搭配單層式輕量高緩衝 NITRO 氮氣中底,完美締造僅有 184 公克極致羽量級鞋身重量,更適合追求輕量、貼地腳感的短跑或競速型跑者。PUMA Liberate NITRO 同樣於鞋後跟配置外顯式導流板以降低空氣阻力,進階版 PUMAGRIP 防滑耐磨橡膠大底比一般傳統橡膠大底的防滑效果提升百分之 51.6,搭配 semi-curved 前掌加寬式楦頭設計,讓跑者在衝刺加速時增強身體穩定性,全力締造極速新記錄。PUMA 更專門針對女性跑者量身推出全系列女款氮氣跑鞋,相較於男性跑鞋,PUMA NITRO 女性專屬系列鞋款採用更窄鞋後跟設計,搭配低腳背鞋面、與更符合女性足型的足弓弧曲輪廓,為女性跑者打造專屬極致的舒適腳感。
為了讓跑者們親身體驗 PUMA NITRO 創新氮氣中底科技的超群腳感,特別選定台北、台中、台南、高雄等地巡迴舉辦共 5 場的「PUMA NITRO 氮氣跑鞋試跑活動」,於 2 月 6 日 (六) 台北信義區香堤大道率先起跑。除了跑步機外,試跑活動現場更特別設置移動訓練常見的敏捷梯,搭配酷炫燈光效果環繞,讓消費者在挑戰追上燈光變化的競速樂趣的同時,更能實際感受創新 NITRO 氮氣中底的超輕量與高緩衝雙大機能特性。參與試跑活動完成體驗,消費者還可立即獲得 PUMA NITRO 氮氣跑鞋現金折價券,至指定門市憑券購買任一 NITRO 氮氣跑鞋再加碼獲贈 PUMA 運動毛巾。
PUMA NITRO 氮氣跑鞋 全台試跑活動場次資訊:
2/6 (六) 2:00~6:00pm 信義區香堤廣場
2/7 (日) 2:00~6:00pm 西門町聯合醫院廣場
2/21 (日) 2:00~6:00pm 高雄夢時代
2/27 (六) 2:00~6:00pm 台南新光三越
2/28 (日) 2:00~6:00pm 台中新光三越
資料來源/PUMA
責任編輯/妞妞
在耐力訓練一文中提到,身體的耐力跟「最大攝氧量」與「AT/LT」有關,「最大攝氧量」是在運動時身體能夠吸收的最大氧氣量,最大攝氧量的高低關係到氧氣的有效轉換高低,所以身體最大攝氧量越高,代表運動能力越好。
最大攝氧量的測定,仍舊需要專業的儀器測量與醫師測量,因為這樣的測量是具有相當的危險性存在,所以無法自行測定。測定的方式利用在跑步機上跑步,並戴上氧氣面罩,藉由不斷調高速度,檢驗測試者的攝氧量的最大值。
不過現在的許多的心率表,也開始有測定最大攝氧量的功能,但是這些功能都是經由演算法所「預估」出來的數值,就會因為測試的環境不同,產生誤差。在《心跳率你最好的運動教練》一書中有提供一套測試方式與測驗量表,利用跑步搭配書中的分級量表來「估算」自身的最大攝氧量值,雖然這樣的測試比較簡單,但是仍有 一定的危險性存在。
對於一般人來說,並不需要特地去測身體的最大攝氧量,只需要利用簡單的「安靜心率」與「最大心率」兩項數值,就可以大概了解身體狀況,與訓練狀況,唯有需要往專業運動員邁進時,在考慮前往專業的醫療中心做測定,再利用這些數值安排計畫,才是最恰當的方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