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想過71歲的人還能締造出什麼樣的世界紀錄嗎?一位來自美國加州(California)的健力運動員Rudy Kadlub於日前創造了最新的世界紀錄。體重只有222磅的他在2020聖地亞哥北美錦標賽中,以深蹲430磅(195公斤)、臥推303磅(140公斤)以及硬舉518磅(234公斤)總計1251磅(575.46公斤)獲得世界記錄冠軍。
這位71歲的Rudy Kadlub不是健力界的新手,他在16年前55歲的時候就開始了他的健力生涯,之後便路陸續續創下超過20項包含美國及世界的健力比賽紀錄,甚至在去年他70歲的時候也以單項硬舉505磅(229公斤)獲得冠軍,今年在比賽前夕也在自家門前硬舉500磅(227公斤)宣示老當益壯的體能,接著在六個月之後的聖地亞哥北美錦標賽以增加18磅(518磅)打破自己的紀錄,告訴世人六個月也能加強肌力突破自己。
根據國際舉重聯盟(IPL)的數據,總重量達1251磅是這個年紀的健力選手史無前例的紀錄,雖然Kadlub是一位資深又超過70歲年紀的選手之一,但事實證明年齡對他來說卻不是唯一的阻礙,並展示了自己超強的肌力與體能狀態,甚至在69歲時於Odd Haugen全美實力經典賽中,比世界上最強壯的男子-馬丁斯·利西斯(Martins Licis)舉起更多的重量,而贏得了Vise Grip Viking的綽號。
資料參考/USPA、instagram
責任編輯/David
你認為人生有多少次的機會可以選擇改變?又或者機會來臨時你卻不敢接住!這次,運動星球編輯部將採訪2021 WNBF男子健體公開組174-冠軍選手于耀宗,在參加完2020及2021年兩場賽事之後,是如何義無反顧一腳踏入這攤「水很深」的健身房經營領域。
自從2020年第一次參加WNBF賽事即獲得健體組第四名的TONY為何還會想繼續參賽?當編輯部問到這樣問題時,TONY笑著跟我們說:「我想看看站上冠軍這個位置會出現什麼景色!」。會這樣說不是沒有原因,在2020年取得名次之後,TONY就陸陸續續接到許多週邊品牌及廠商的邀請合作,同時個人經營的IG粉絲人數也跟著爆增不少,這些突如其來的狀況令理工出身的TONY腦中開始思索著,既然第四名就可獲得這樣的成果,那如果我站上冠軍這個位子時,到底會出現什麼樣不同的景色?也正因為這股好奇心的驅使下,令他再次用一年的時間來挑戰自己的極限。
無論任何的賽事我們看到的都只有選手得獎的那一刻,其實背後的練習與心酸只有選手自己才能了解。對於確認好2021WNBF賽事自己要取得冠軍這個目標之後,TONY向我們表示,在經過2020年第一次比賽的經驗之後,他便不斷反覆看著自己當初比賽時的影片,並詳細做了一份檢討記錄報告,也因此做了一項極為重大的決定,那就是更換第二場賽事的備賽教練!
TONY表示,在當下要做出這樣的決定並不容易,因為第一場賽事的備賽教練教了我非常多的參賽經驗及備賽的技巧,但我腦中不時跳出是否換一套訓練計畫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當這樣的想法及目標確認之後,我便找上前一場賽事跟我同場冠軍選手的備賽教練,心想著既然他能帶出一個贏過我的人,那如果這個變數因子變成「我」的話,那訓練及比賽的結果又會變成什麼樣子?於是我便開始半年地獄般的備賽及訓練過程。
由於2021年WNBF的比賽時間剛好落在4月中旬,所以我就從2020年夏末開始準備,這中間經歷包含聖誕節與過年這類的大型聚會節日,再加上北部冬天正好是東北季風正強的季節,又濕又冷的日子裡,我必須要每天下班後再去訓練3個小時,幾乎每天回到家都是半夜的時間,這個對於在半導體產業上班的我來說真的非常痛苦。
另外,這位教練的備賽方式非常的嚴苛,不單單是在訓練課表的強度上提升很多之外,在飲食方面管控的更加極端,這讓我在面對2021年WNBF的賽前就已經展現出非常棒的身體狀態;同時,在比賽之前也嚴格控制我的飲水量,尤其在賽前還到烤箱裡待了40分鐘,過程中一滴水都不能喝,甚至嚴格到兩天賽事中間只有嘴唇沾一點水這樣的程度;最後站在舞台上的那一瞬間,我甚至看見人生跑馬燈從眼前一閃而過,差點一度為自己快要不行了!幸好最終有讓我拿到當年健體公開組174-的冠軍獎牌,這也讓我體驗到真正職業選手們的備賽過程。
許多認識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本身不是健身或運動科系出身,甚至也不是來自運動產業的專業人員,只因為2019年時那股熱情,便投入健美與健體比賽這塊領域,也正因為這樣的過程讓我有機會能真正接觸到健身產業;雖然這跟我一直以來擁有的半導體專業領域沒有任何的交集,當然也不會有非常直接的影響性,反倒是在個人心靈的強化影響比較多,尤其是面對事情的態度改變最多。
因為,當你在備賽與比賽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面臨一連串的挑戰與挫折,但也因為這樣刻苦嚴苛的訓練過程,讓我在工作上遇到許多高壓的問題,也都可以用輕鬆的態度去應對,甚至覺得平常這樣的壓力其實也都還好而已。
另外,也正因為個人心態的轉變與內心的強化,讓我在工作上的抗壓性能有所提升之外,相對反應在工作職位也不斷往上攀升,我想這就是因為參加比賽,讓我體驗了這些一般人無法經歷的過程,才會讓我在許多困難來臨時也能輕鬆應對,這正是因為曾經面臨過更糟糕的問題所鍛鍊出的心靈強度。所以,我把這幾年參賽經歷就當作是一場人生的「修行」之旅。
人生沒有什麼不可能!這是在訪談中TONY突如其來給我們的一句話。雖然,在半導體業擔任管理職的他卻在第一場健體賽事後,默默地踏入健身產業這塊「水有點深」的領域。TONY表示,在2020年那場賽事之後,有許多的品牌或廠商開始找上他,在接觸的過程中他發現有某些贊助商,都只是希望你能幫他們做行銷這類的商業模式,而不是給你一個比較好的條件來幫助你的職業運動生涯,讓雙方能在一個互惠情況下做出更長遠的發展。
因此他開始反思運動產業不應該是這樣的狀態;這些運動員無論是否有名次,其實都是透過非常辛苦的訓練過程才有機會可以站上台,而某些廠商只想用很低廉的預算甚至只是提供給你一些東西,就要你做非常多的品牌推廣工作,這對我們待過大公司的人來說是非常不可置信的一種情況,所以我幾乎很少會答應贊助或是推廣這類的工作。
而我一開始接觸健身商品這塊領域,是從身上這一件衣服開始的!只要健身到一定程度的人都非常清楚,想擁有一件穿起來好看的衣服有多難買,因為通常都是肩膀尺寸符合但下擺寬寬鬆鬆;要不然就是合了腰肩膀處就爆開,再加上我們上班時都必須要穿正裝,所以基本上襯衫都需去特別訂製才會好看,但過一段時間就又穿不下,反反覆覆的過程中無形也浪費許多費用在服裝上。
所以,我跟一位有在健身的同事就想說不如我們自己來做好了,因此就開始研究服裝的布料以及特性,找出適合運動人可以穿的正裝材質,這除了材質要符合舒適與機能之外,還要讓服裝穿起來能修飾身材,所以我們也在剪裁設計這塊進行許多的調整及嘗試,進而發展出現在我身上所穿的這件MuscleTailor襯衫款式,它比傳統襯衫更透氣又充滿彈性,我也常常跟朋友開玩笑說:你穿著它去臥推或深蹲都可以!
一件衣服讓TONY踏入健身產業這塊領域,同時也在今年初開了個人的第二間健身房,對此TONY跟我們表示,這一切都只是個緣份而已!其實,TONY他們的服裝品牌在創立的第一年財報上就已經完全打平,第二年之後就開始獲利,他表示,這完全歸功於在本業學到的管理營運能力以及許多健身圈朋友的幫忙宣傳,也正因為有這樣的經營經驗之後,TONY開始一腳跨入健身房的經營。
關於開健身房這件事真的有一段故事,TONY這樣跟我們說著。第一間城市健身中和店是他最初開始健身的地方,在某一個機緣中聽到老闆覺得開健身房獲利太低想要收起來的想法,當下的他便萌生想要接手這間健身房的念頭。TONY表示,當初我知道這間健身房要收起來時,心裡真的有點難過!因為如果沒有這間健身房,我就不會開始健身也不會參加比賽,甚至於沒有現在的這些經歷與過程;所以我當時沒有想太久就決定要把健身房接下來,同時我也把原本健身房裡的員工都留下來,重新規劃出新的管理與經營方向。最終在招牌及地點沒有更換的情況之下,第一年我就讓它獲利比前位經營者要高出2~3倍。
緊接著我便開始進行員工的職涯規劃,這就如同我們在科技業一樣,你要讓員工知道他的目標在哪接下來他可以進到哪個階段,而不是讓這些人在原地踏步,最後只從「新手」教練進化為「資深」教練這樣而已;因此我想改變這樣的現況,讓健身房的教練對於自己在職場規劃能更有感。我想讓他們可期待自己從教練一路走到管理階層的店長職位,甚至可以成為我健身房的合夥人。
TONY在接手城市健身City Fitness中和景安店後,除了積極規劃人員的培訓之外,更開始設立拓點的計畫藍圖,在接手頭一年就遇到疫情爆發期的情況下,他又是如何思考健身房的願景?TONY表示,我一直都跟身邊的朋友說一個故事,今天如果你是一位賣鞋的人,有一天來到非洲發現當地人都沒有穿鞋子,那你當下會如何?是會選擇趕快離開,因為這邊沒有鞋子的市場,還是趕快把鞋子引進到這個市場做銷售?我的想法就跟別人比較不同,我會選擇積極尋找這個地方需要什麼,然後我就引進什麼給他們。
當時,我發現新店安康這邊人口密集生活機能又好,但卻沒有任何一間健身房或運動中心來進駐,難道這裡的人都不運動?所以,我第二間健身房就決定開在這個位置,並積極的尋找當地里長及議員來進行合作溝通,用我既有的資源來免費帶領附近65歲以上的長輩運動訓練。由於台灣已經是一個超高齡化的社會,我認為讓這些長輩們能養成運動健康的身體,就能有效減少我們年青人的社會負擔。另外,也能讓員工在照顧這些長輩們的同時,能學習並重視銀髮族的運動規劃及未來趨勢。
其實,開健身房對我個人來說,一定沒有本業來的得心應手,但因為自己本身已經有這樣的資源可使用,無論是器材廠商、健身界的朋友或運動週邊商品等等,都可以讓我為這個社會盡一點點微薄的力量;因為我認為健身房看的並不是單純的經濟價值,還要了解它能為在地居民及跟著我的員工做些什麼,這才是我認為開健身房最有意義的事情,至於第三間店我已經有陸續在規劃了,請大家再期待一陣子吧!
編輯部在採訪的當下,也詢問了TONY關於健身房的收費方式,TONY表示,有許多的人在繳完健身房年費後,可能一個月甚至一年都沒踏進健身房幾次,感覺好像繳了費用身體就有運動到一樣,但我希望的是能推廣大家養成運動習慣及動力,因此我的健身房一律不採年費制,你可以來申請一張會員卡(有工本費)後,可選擇用月票(不限進出次數及時間)或計時的方式來這邊運動及訓練,另外,也有提供給想自行教課的教練租用場地,以更好的訓練環境提供給喜愛運動的族群。
城市健身City Fitness 中和景安
地址:新北市中和區復興路268號
電話:02-2243-2239
城市健身City Fitness 新店安康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安康路二段161號B1
電話:02-2212-9566
攝影/小鄧
採訪、責任編輯/林彥甫
研究發現慢跑是降低「肥胖基因」最有效的運動!但你是不是想靠跑步維持體重卻覺得自己越跑越重﹖想透過徒手訓練維持體態,練半天連馬甲線的影子都沒看到﹖曾維持運動習慣一段時間卻無疾而終﹖許多人覺得跑步、徒手訓練不用學,看網路教學影片就好,但其實在剛入門時有專業教練在一旁帶領並指點觀念,會讓之後的訓練更如魚得水、加速進步,也間接延長運動習慣。
好處1: 降低「肥胖基因」
如本文第一段所說,今年(2019)8月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剛發表一項研究,指出即使天生較多肥胖基因,仍可透過後天的規律運動獲得改善,而他們在18種運動項目中,發現慢跑(每分鐘超過120步)對降低5大項肥胖指標最有效!相較於無運動習慣者,每月慢跑15次、每次平均42分鐘的人,BMI指數少了1.02(kg/ ㎡)、體脂肪率少1.2%、腰圍與臀圍分別少1.76及1.3 公分。
好處2: 增進後燃效應
強度較高的跑步運動比其他低強度運動更能增進「後燃效應(Afterburn Effect)」,也就是停止運動後身體持續消耗熱量來燃脂的能力。也因如此,如果比較相同距離,研究發現跑步促進減重的效果比走路好;更有一項針對跑者和步行者的長期比對研究指出,透過跑步消耗的卡路里遠比步行多出90%。
好處3: 時間效率高
跑步能在較快時間下消耗卡路里,雖然有許多高強度、短時間的間歇性訓練,例如HIIT、TABATA,在相同時間下能比跑步燃燒更多熱量,但這些訓練的時間太短,總消耗熱量不會比跑步來的好。
好處4: 入門花費低
對務實的人來說,投入一項運動要花多少錢,將是入門前的考慮重點。而「便宜」對於許多跑步初學者來說,是選擇這項運動的最大好處。除了一雙適合的跑鞋,練跑初期不需準備任何裝備或工具、不用花太多錢,在任何戶外場域都能開跑,下雨天還能躲進健身房跑跑步機,甚至出國都能保持習慣。雖然進階跑者會買GPS運動錶、運動太陽眼鏡、壓縮褲等貴桑桑的配備,但如果你只是想用跑步減重,別想這麼多,跑就對了!
該如何啟動跑步計畫、維持跑步習慣,讓體態更符合夢幻目標呢?為了幫助你達成目標,我們特別邀請到跑齡30年、The North Face簽約教練、國際超級馬拉松總會(IAU)台灣100K分齡20-24歲組紀錄保持人(台灣歷年第十傑)的知名馬拉松及越野跑教練黃崇華,專為想透過跑步控制體重、透過徒手訓練維持體態的初階跑者、每週保持1次運動習慣,或曾有運動習慣卻因故中斷者,量身設計一堂專對女性族群的跑步訓練課程!
1. 完整的熱身、主課表、收操三大環節
2. 單人、雙人、團體徒手核心肌力訓練要領
3. 常見的錯誤姿勢、易導致受傷的錯誤等注意事項
4. 基礎跑步原理
5. 對體態維持有助益的運動時間點
6. 對跑步運動和體態維持有益的飲食方式
.對自己體態在意但不知如何透過運動改變的妳
.想透過跑步和徒手訓練達到目標體態的妳
.保持每週1次運動習慣的妳
.曾有運動習慣卻因故中斷者的妳
.想投入跑步的跑步新手
.想找方法預防跑步受傷的跑者
現任:
華通概念運動執行長、The North Face簽約教練、Without limits長跑訓練中心總教練、三重箭歇團總教練
賽事成績﹕
IAU世界超級馬拉松總會認證 100KM 8:10:06 (2000年9月)
台灣100公里成績8小時10分06秒(暫列歷年總排第十名)
國際超級馬拉松總會(IAU)台灣100K分齡20-24歲組紀錄保持人
馬拉松最佳成績2:40:48(1997臺北國際國道慶豐馬拉松賽)
1993 曾文水庫馬拉松賽17歲以下組冠軍2:55(破大會記錄)
1995 高雄國際慶豐馬拉松賽19歲以下組冠軍2:53
1995 中華奧林匹克玉山攻頂賽優勝4小時08分
教學經歷﹕
2018-2019 The North Face國際越野挑戰賽訓練營總教練
2017-2019 The North Face簽約教練
2018 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官方訓練營總教練
2018-2019 Without limits長跑訓練中心總教練
2016 Under Armour 鬥陣跑團第三季總教練
2016 FILA DNA夜跑应援團 台灣區總教練
2014 台北市體育局馬拉松夢想班總教練
專長:馬拉松、越野跑
第一階段﹕實際運動操作(約100分鐘)
1. 熱身關節操
2. 熱身動態協調
3. 徒手肌力訓練
4. 靜態收操
第一階段﹕跑步原理講座(約35分鐘)
1. 基礎跑步原理
2. 有助體態維持的運動時間點及飲食
課程主題 成為跑者的入門訓練課
課程時間 2019年11月14日(四) 18:30~21:00(可提早半小時報到)
課程地點 台北市民生東路二段141號1F (城邦書房)
報名時間 即日起至11月13日23:59止
報名費用 原價NT$ 1,000、早鳥價NT$ 800(2019/10/25前購票)
主辦單位 運動星球
注意事項
1.請學員穿著全套運動衣物及運動鞋,便於課程現場實際操作動作。
2.建議學員上課前2小時進食完畢,肌力訓練有一定強度!
3.現場準備茶水及飲用水。
4.課程實際操作時身體會接觸到地板(場地為地毯地面),若在意可自行帶瑜伽墊。
課程報名 請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