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跑步
  • 核心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瑜伽
  • 初階訓練
  • 徒手訓練
  • 重量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10K
  • 跑步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衝刺快跑小心! 大腿後側膕旁肌拉傷的原因、時機與病況
1
大腿後側膕旁肌拉傷的原因
衝刺快跑小心! 大腿後側膕旁肌拉傷的原因、時機與病況
2
SUPERACE選手出征KOREA 50K,擊敗各國好手勇奪團體組亞軍
3
88歲阿嬤完賽馬拉松 看重賽後家人團聚多於打破世界紀錄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衝刺快跑小心! 大腿後側膕旁肌拉傷的原因、時機與病況

2021-02-24
知識庫 跑步 運動生理 觀念 運動傷害 肌肉痠痛 下半身肌群 書摘 跑步姿勢

總是讓運動員煩惱不已的重大傷害問題中,與訓練密切相關而備受關注的便是運動中的肌肉拉傷。其病況多樣,有些是肌肉與筋膜局部損傷,有些是完全斷裂,有些則是肌間的血管或結締組織損傷,症狀與預後也會依情況而異。本篇針對常常突然發生在短跑選手、多數橄欖球選手或足球選手身上的大腿後側「膕旁肌」做討論,膕旁肌拉傷也成為他們運動生涯中困擾不已的重大傷害。

大腿後側膕旁肌拉傷的原因
衝刺快跑小心! 大腿後側膕旁肌拉傷的原因、時機與病況

針對膕旁肌拉傷,雖然目前已經提出各式各樣的預防對策,但似乎仍無法完全杜絕肌肉拉傷的問題。然而,在預防這種肌肉拉傷,或是改善受傷後的預後狀況方面,訓練所發揮的作用可說是非常大。本文從這樣的角度切入,帶大家理解肌肉拉傷的機制,並從功能解剖學的角度來進行與訓練構思相關的討論。

肌肉拉傷大多發生在雙關節肌

以大腿前面來說,股直肌比股肌群更常拉傷,小腿肚上則是腓腸肌比比目魚 肌還常發生,膕旁肌則是股二頭肌長頭或半膜肌比股二頭肌短頭更容易拉傷,如此說來,大部分的情況下,發生肌肉拉傷的都是雙關節肌。

如果造成肌肉拉傷的主要原因單純是強勁的張力或變形,便不足以說明為什麼雙關節肌發生拉傷的頻率這麼高。或許是較容易受到無法完全控制的外力影響,比如肌肉長度會受到參與的雙關節兩方之轉位影響而有所變化,所以很可能造成肌肉長度急遽變化等。從比較鬆弛的狀態一鼓作氣增加張力,類似的狀況也很容易在雙關節肌引發拉傷。

「有啪嚓斷掉的感覺」 膕旁肌拉傷的時機

大多數的情況下,受傷的人都是在幾乎使盡全力的高速快跑中,大腿後面突然「感受到衝擊」或是「有啪嚓斷掉的感覺」,還有人形容是「肌肉被扭轉的感覺」、「咕嚕動了一下」、「好像抽筋的感覺」等等。

這些在快跑中拉傷的案例,有很多是發生在突然加速或變換節奏時,或是為了衝向終點或交棒而往前傾的瞬間等較為特殊的場面。似乎也有不少案例在拉傷前 有感受到某些不對勁的前兆。與之相關的主要原因不一而足,比如狀態絕佳、順風、肌力不足、疲勞、同一部位有舊傷、其他部位負傷等,這些可能的主要因素交互影響時,便衍生出受傷之機。

3大類肌肉拉傷病況

奧脇(2017)依狀態將所謂的肌肉拉傷大致分為三類。

I型:所謂的「肌間損傷」,只有肌肉的供養血管受到損傷。這種情況的特徵在於伸展時意外地並無太大的疼痛,而且治療所花費的時間大多較短。

Ⅱ型:含括了肌纖維本身或腱膜的損傷,肌力會減弱且伸展時疼痛顯著,治療也較花時間。

Ⅲ型:肌腱完全斷裂,斷裂的肌肉已經無法發揮張力,還必須進行外科治療。受傷後,若在受傷部位摸到明顯的凹陷或變形,必須預設已造成大面積的斷裂。

兇手在這些動作

關於快跑中的肌肉拉傷,飯干等人(1990)以膕旁肌曾拉傷的短跑選手與無受傷經驗的短跑選手為對象,對其快跑動作(起跑衝刺第五步)做了一番比較,在報告中指出兩者的差異。這份報告雖然舊了點,但在此之後尚未碰到比它更有系統且詳細的研究。報告中列舉出幾項受過傷的人在動作上的特徵:「(1)小腿的外踢較大,著地點較遠」、「(2)有軀幹前傾較深的傾向」、「(3)著地時膝關節屈曲較深」。

圖1是根據飯干等人(1990)所提出的見解,以示意圖標示出「造成肌肉拉傷的動作」。若是從膕旁肌的雙關節性來思考,小腿的外踢與軀幹的前傾皆會在 較大的伸展範圍內操控膕旁肌。而膝屈曲的深度乍看之下會覺得與膕旁肌的伸展無關,但在推進狀態下加大膝伸展,也可能使膕旁肌急遽伸展。除此之外,飯干等人(1990)也已揭示,受過傷的人在著地期前半的髖關節伸展力矩較大。

造成肌肉拉傷的快跑動作
造成肌肉拉傷的快跑動作

與此相關的還有小林等人(2007)所提出的報告,他們觀察了快跑中的肌肉活動(於50m處),並提出在著地後半期以及擺盪後半期,比起沒有受傷經驗的人,曾肌肉拉傷的人其膕旁肌的肌肉活動水準較高。損傷的風險似乎也會因足部抓地時發揮力量的時機點或著重點而有所變化。

那麼,肌肉拉傷究竟是在什麼樣的狀態下發生的呢?關於在快跑以外的情況下所引發的膕旁肌拉傷,比較常見的是在拉伸動作中過度伸展所造成(圖2a)。由於是在腱膜已無餘裕伸展時,又進一步拉伸而發生的情況,因此大多伴隨著筋膜損傷,需要比較多的時間治療。同樣是過度伸展的案例,還有一種狀況是在軀幹處於前屈姿勢的狀態下,從後方承受外力接觸或是強制劈腿(圖2b)。然而,我不認為在快跑中會頻繁發生這種過度伸展的狀況。

因過度拉伸造成膕膀肌損傷
因過度拉伸造成膕膀肌損傷

我向受傷的人詢問了在快跑中意識到發生膕旁肌拉傷時的情況,不知是否因為動作速度太快或是受到循環動作的影響,有一些案例無法明確說出確切的情況。比較明確意識到的案例大致分為兩種狀況,一種是在著地後半期「於著地時踢地,正要試圖往前推進時」,另一種則是在離地後半期「於著地前將小腿往前方踢出,或是試圖將踢出的下肢拉回到著地點時」,似乎以這兩種情況居多。

資訊

• 本文摘自台灣東販,大山 卞 圭悟著
《圖解 運動員必知的人體解剖學:理解人體結構,讓訓練效果最大化》一書。

本書特色

     結合最新運動科學知識與多年現場指導經驗,
     清楚全面地講解「運動時人體的狀態」。
 
本書作者為日本筑波大學體育系副教授,於1999年、2001年與2005年擔任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田徑日本選手團的培訓師,兼任JATI訓練指導者培訓講習會的講師,現場指導經驗豐富,最清楚運動員在訓練時最常見的問題,以及相應的訓練方式。
 
  要做出最有效率、最合理的動作,
  首先必須認識自己的身體。
 
 
本書主要針對肌肉骨骼系統的結構切入探討,希望藉由探討日常生活或運動中的身體結構,讓致力於訓練的人或競賽選手獲得助益,並另外費了些心思,透過一些圖片或身體相關的閒聊,讓一般人也能樂在其中。

--

更多《圖解 運動員必知的人體解剖學》資訊請點此

責任編輯/Dama

圖解 運動員必知的人體解剖學
圖解 運動員必知的人體解剖學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SUPERACE選手出征KOREA 50K,擊敗各國好手勇奪團體組亞軍

2017-05-02
賽事新聞越野跑超馬跑步話題

今年一月獲得SUPERACE台灣站團體組冠軍的高雄鐵人隊,在出發韓國前的專訪中,老大哥崔毅軍提到「你知道嗎?我們原本都已經報好宮古島鐵人三項的比賽,但因為參加SUPERACE多日超馬賽得名的關係,突然獲得KOREA 50K免費參賽名額,我們三個就想說鐵人三項都出國比這麼多次了,不然就來比個國外越野賽看看,應該會蠻好玩的吧?」

SUPERACE選手高雄鐵人隊出征KOREA 50K,擊敗各國好手勇奪團體組亞軍

以「好玩」心態出國參賽的三傻們,除了從抵達仁川達機場的那一刻有稍微展現出台灣代表隊的氣勢之外,之後要前往東豆川市活動館場的路途上,絲毫看不出即將要參賽的緊張感,反而像是大孩子般的一路吵鬧玩耍,三傻中的二馬更是展現出他秒睡功力,毫無代表隊的包袱,讓隨行的SUPERACE賽事經理Chris看的不知該哭還該笑。

這次的比賽地點就位在距離首爾市區約兩個多小時車程的東豆川市,更是離北韓只有20公里的距離,對選手來說並不是很方便到的地方,但也正因為地點偏遠,大家對於這場比賽反而更多了一些期待與好奇。果然一抵達報到現場,除了看到國際規格的體育場出發起點外,更有多達十幾家的知名運動攤位以及來自各國的越野好手,這時高雄鐵人隊突然認真了起來,並開始討論隔天比賽的各種戰略,更誇下海口說下午5點前就要抵達終點!(大會規定關門時間為15小時,晚上8點)

這次除了高雄鐵人隊代表SUPERACE出征韓國外,在裝備檢查時還更是巧遇同樣來自台灣的越野好手,其中有兩位還是曾經參加過SUPERACE台灣站的老戰友。或許大家來自不同跑團、居住在不一樣的城市,但是在面對挑戰的這件事上,沒有例外,每個人都擁有同樣狂熱的基因,所以一起來到了這個地方,然後彼此加油打氣,約定好一定要一起完成這場賽事。

什麼是團隊精神?就是無論如何都要等最慢的那一個

這次大會有規定,團體組三人一起進終點的時間不能相差超過10分鐘,不然就會取消團體資格,但對於成績有些差距的三人,該如何克服速度不均的問題,然後共同完成這高達3千多公尺爬升又59公里的距離?

「你知道嗎?寬裕一直拉肚子就算了,還給我抽筋好幾次,我跟二馬又跑又等的,最後我們乾脆邊拍照邊跑,讓速度平均一點,不然不知道是要等多久!」三傻中的大哥-崔毅軍激動的說

參加一場能夠獲得ITRA 4積分的越野賽事,只要是有常在跑越野的跑者都知道這59公里的路程有多難,尤其是在面對有限時的壓力下,通常你能選擇的就是上坡不斷的往上爬,下坡盡可能地跑起來,只為了爭取多一點點能夠完賽的時間,但是在團體組的遊戲規則中,你必須徹底的將這原則打破,並以同伴的速度及狀況為唯一考量,適時的給予鼓勵及支持,更多時候你必須學會等待。三人當中成績最好的毅軍表示,當初會選擇報名團體組,就是因為三個人能一起完賽的成就更勝於一個人,這也是無法用數字或成績來量化的滿足。
 

賽中因等待團員寬裕時所拍的風景照

擊敗各國好手 高雄鐵人隊勇奪團體組亞軍

在出賽前的專訪中,高雄鐵人隊會長孟亞輝曾提到,在台灣鐵人三項賽場上三人幾乎都是上凸台的常勝軍,但面對這次KOREA 50K Trail Race,毅軍卻很保守的表示「越野跑是我一年多前才開始接觸的新項目,在台灣也都是參加自助超馬居多,這是第一次參加這麼國際型的越野跑賽事,到處都是來自各國的好手,其實沒有想過要得第幾名,只希望我們都能夠在設定的時間內無傷完賽。」

就在完賽後正要前往飯店休息時,突然被大會告知獲得團體組第二名的好成績,要高雄鐵人隊留下來接受頒獎,原本就沒想過會得名的毅軍還以為大會搞錯了,但在經確認後果真以亮眼的成績擊敗來自各國的選手,代表SUPERACE獲得KOREA 50K團體組亞軍!

高雄鐵人隊頒獎合照

比的不是成績 而是刻骨銘心的團隊精神

今年一月SUPERACE台灣站,寬裕因為腳受傷跟不上其他兩位的速度,害怕拖累團隊成績,要團員先往終點跑,最後,在三人的互相鼓勵與扶持之下,不僅完成挑戰,更獲得團體組第一名的好成績,也因此獲得KOREA 50K的參賽資格。

這次出征韓國,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爺要再次給予這三人考驗,比賽中又發生了和SUPERACE台灣站一樣的狀況,寬裕因為腳抽筋不斷,導致速度嚴重落後,但有過台灣站的經驗後,他們更有默契的知道如何度過這些難關,每當有人慢下來的時候,沒有責備、更沒有壓力,只選擇用最正面、積極的態度去完成每一個看似不可能的挑戰,這就是高雄鐵人隊的「三傻精神」!

2017 KOREA 50K Trail Race團體組成績

首次參加國外越野賽事就獲得亮眼成績的高雄鐵人隊表示,接下來將會報名今年12月的SUPERACE寮國站,很常參加國外鐵人三項賽事的他們,以往都是去到經濟較繁榮、交通也相對便利的大都市裡,但這次他們想要用單純地只用雙腳跑在這充滿豐富歷史人文,以及被譽為東南亞最美麗城鎮的龍坡邦裡,這次挑戰三傻又會帶來怎樣的故事,在沒有想像中便利的環境下,遇到難關時他們又會怎麼互相扶持,共同完成挑戰呢?
 
SUPERACE 2017-2018賽事行事曆:
2017 9/1-9/3 SUPERACE新疆站報名連結 https://goo.gl/JsoSRm
2017 12/15-12/17 SUPERACE寮國站報名連結 https://goo.gl/kI8WBe
2018 1/19-1/21 SUPERACE台灣站報名連結 https://goo.gl/0F2QJu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88歲阿嬤完賽馬拉松 看重賽後家人團聚多於打破世界紀錄

2016-11-10
高齡故事馬拉松跑步話題

2015年12月在美國夏威夷舉行的檀香山馬拉松,一位來自加拿大北溫哥華的88歲老奶奶貝蒂·珍·麥克休 (Betty Jean McHugh) 以6小時31分32秒的成績順利完賽。這是她75歲之後第五次打破單一年齡組別的馬拉松世界紀錄。

在此次的檀香山馬拉松,麥克休奶奶全家都到了,她的兒子布蘭特、孫子大衛和孫女艾娃也都報名參賽,也都在一家人的加油吶喊之下歡樂完跑。麥克休奶奶說,她參加此場馬拉松主要目的不是為了打破什麼紀錄,她只是想與自己的家人一起好好享受比賽。

高齡88歲的Betty Jean McHugh跟兒孫一起完賽2015檀香山馬拉松 ©MARATHONFOTO; LYNN SHAW

據Runner’s World網站報導,麥克休奶奶最後以6小時31分32秒的成績完賽,此成績超越瑪維斯·林德格蘭 (Mavis Lindgren) 在1995年所創造的紀錄91分52秒,輕鬆改寫了88歲女性跑者完成一場馬拉松的世界紀錄。

「老實說,這次的成績相較於以往我自己的紀錄並不是太好。」麥克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只是想跑得輕鬆愉快一點,然後在跑到終點時還能夠看起來狀況不錯而且面帶微笑。太多人對於我這個年紀的人是否適合繼續跑步抱持疑慮了。」

若不是因為天氣太熱,加上一腳膝蓋受傷,因而縮短了賽前的訓練,麥克休奶奶可以跑得更快些。「但也許你並不是非得跑一場全馬。」她說,「只要盡力而為就好。我在這場比賽比我以往有更多時間是用走的。」

©runningmagazine.ca

麥克休從五十多歲開始跑步,她自己估算了一下,大約完成了20場馬拉松,個人最佳成績是3小時31分或32分。之所以記不得確切的數字,是因為她對於這些事情都不是那麼在意。

雖然麥克休奶奶沒在認真紀錄自己的成績,但是路跑統計協會(ARRS)可沒漏掉任何記錄。根據該協會網站記載,麥克休分別在75歲、81歲、82歲和85歲四個單一年齡組都保持一個世界紀錄,今年12月13日在夏威夷的這場成績,已經是她第五次改寫世界紀錄。當麥克休75歲在溫哥華的維多利亞馬拉松上,以4小時8分54秒首次改寫世界紀錄時,她說自己徹底累垮了。

©theglobeandmail.com

「我並不是那種很認真的跑者。」麥克休說,「我沒有記下所有的統計紀錄,跑步時我也不看我的手表。在賽前一晚,我會適當地用餐,但我也會搭配一杯紅酒。有我的家人和朋友們的支持,對我來說跑馬是一種享受。沒有他們的支持,我不會做到這些。」

從60多歲第一次跑馬拉松,在每一場比賽結束後,麥克休奶奶總是發誓說自己不要再跑馬了,但她卻總是一再反悔,因為她實在很喜歡完賽之後那些慶祝的過程。

「我們狂飲飲料,把腳泡在游泳池裡,然後看著每一個完賽的人東倒西歪地躺滿地。馬拉松對我來說,是一種把大家揪在一起然後好好聚一聚的時光。」

更重要的是,麥克休奶奶說,她不想讓自己的兒孫們失望。「我最掛心的是,我希望家人一起參加馬拉松這個傳統能夠在我家族中傳遞下去。」麥克休說,「我不期待我的兒孫們一定要逼自己去跑馬,不過,我希望他們知道,跑馬拉松是一個可以凝聚大家一起共同參與並慶祝的場合,這對於我以及他們的福祉至關重要。我已經開啟了這項傳統,當我離開人世,我希望他們能夠繼續傳給下一代。」

麥可休奶奶2015年以2:43:30創下女子半馬分齡紀錄。 ©runningmagazine.ca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跑步
  • 核心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瑜伽
  • 初階訓練
  • 徒手訓練
  • 重量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10K
  • 跑步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