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不能跑的人而跑」 由「Wings For Life 脊髓損傷研究基金會」主辦的「Wings For Life全球路跑」,是一場沒有終點,與全球零時差同步開跑的國際公益路跑賽事!今年多位Wings for Life大使包含Red Bull運動員戴資穎和黃子鵬、Red Bull電競選手閃電狼、名人跑者呱吉、姚元浩和歐陽靖、歷屆Wings for Life台灣冠軍李智群、陳雅芬、蘇志濱、李易勳等10組大使開設App Run跑團。
2021年的「Wings For Life全球路跑」更特別為App Run新增感官聽覺體驗,參加者於跑步的過程中將聽到三位名人廣播DJ的加油打氣,以及虛擬的終結者號的逼近等語音;歐陽靖將一路與跑團隊長,共同為所有跑者加油打氣,而DJ Dennis則擔任激勵跑者的角色,播報跑者目前所完成的公里數並鼓勵跑者繼續堅持下去,而在所有選手起跑30分鐘後虛擬終結者號才開追,在終結者號逼近時,會由呱吉以詼諧的語音來給予跑者刺激緊張感,只要最後一名跑者被終結者號追上則比賽結束,而所有跑者的名字都將出現在全球的成績表上。
民眾只要參賽任一跑團,完賽並拍照上傳分享,就能獲得完跑禮;各組跑團還會進行PK競賽,成功號召越多隊員,募款金額最高、路跑距離最長,都可以獲得額外驚喜限量禮盒。此外,前500名報名參賽民眾都可以獲得Red Bull能量飲料乙罐,為民眾補充滿滿活力能量。
根據統計,全世界共有數百萬的脊髓損傷患者因意外導致終身癱瘓,他們無法像一般人一樣正常行走,更別說是在道路上盡情奔跑。「Wings For Life全球路跑」報名費與來自各界的募款,將全數捐給「Wings For Life 脊髓損傷研究基金會」,投入找尋脊髓損傷治癒方法的研究。
「Wings For Life全球路跑」獨有賽制:沒有終點線,只有終結者的路跑賽。今年你可以選擇自己的賽道,可以是家裡附近的公園小徑、學校操場、或是平時練跑的河濱公園,能夠在任何一個地方獨自參賽,並且和全球的跑者們零時差起跑。
資料提供/Red Bull
責任編輯/David
自我要求嚴格的你參加全馬或半馬不只想完賽,更想獲得明顯進步甚至破PB嗎?那麼除了平時的跑步訓練,賽事倒數時還能做哪些功夫幫助比賽表現?簡單來說,「吃得對、減訓練」將是你的賽前功課,運動星球特別訪問身為醫師的跑步教練陳柏長,看看他是用什麼科學方法讓跑步成績更上一層樓。
減量是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跑者」、「捷克火車頭」的已故長跑運動員埃米爾.扎托佩克(Emil Zátopek)每次比賽前固定儀式,適合用於一年僅安排1-2場追求成績表現的耐力跑者。減量周期的長度跟比賽種類無關,而是與周跑量有關,以下依跑量區分減量時間。
減量最後一周應減到原跑量的30-50%,但強度不減,也就是速度訓練時不降配速,但時間或距離減少,輕鬆跑的時間也同時減少;最後2天則以輕鬆跑為主。
倒數10天控制飲食,能為雙腿儲存更多跑步時需要的「燃料」。陳柏長醫師綜合國外研究提出10天和5天兩種飲食控制方式,雖然一般建議採取較緩和的前者,但仍視個人生活習慣,在研究上兩種方法對比賽當天的效果差距不大。
10天方法:7天高脂低碳+3天高碳飲食
倒數10-3天脂肪攝取增加到每日飲食總量的60-70%,建議多吃優質脂肪,如鮭魚、牛肉、豬肉、傳統製程的起司、全脂牛奶、酪梨、堅果;而不是爌肉、五花肉、炸雞、薯條等「壞脂肪」。至於地瓜、番薯少碰為妙,因為這段期間應降地攝取澱粉,而地瓜番薯都是澱粉類食物。倒數3天轉為高碳飲食,也就是70%碳水化合物、30%肉類和油脂食物。
5天方法:4天高脂+1天超高碳飲食(肝醣超捕)
前4天採取如前段所述的高脂飲食(部分人只採一般飲食);最後一天大量攝取碳水化合物,也就是所謂肝醣超捕。進行肝醣超捕時,每公斤體重應吃10克碳水化合物(10g/kg);以一名 60公斤成人計算,一天要吃下600克,相等於一天攝取的2,400卡熱量都來自碳水化合物。這樣的量你可能吃不下去,那麼賽前一天三餐可多吃義大利麵、麵包,並在餐與餐之間吃能量包,喝水改為喝含糖運動飲料,來補足這樣的數量。
賽前補充咖啡因可刺激交感神經,讓人在賽中較有精神、較易投入,研究指出在耐力運動員上可提升3-4%運動表現。但咖啡因的補充不是必須,以下給跑者參考用。
沒喝咖啡習慣
賽前1小時攝取每公斤6毫克的咖啡因,建議以咖啡錠代替喝咖啡,因為含量好計算(一錠200毫克),又不易造成賽中頻尿。若以60公斤成人計算,賽前吃一錠就好。
有喝咖啡習慣
配合賽前1-3周的訓練減量停止喝咖啡,一天一杯的人可停喝一周,每天需要喝大量咖啡則可停2-3周。若停喝,賽前1小時可吃一錠咖啡錠;若沒停喝,賽前1小時吃2錠。
陳柏長提醒,平時訓練才是最重要的,飲食只是輔助,以上建議方法如果無法適應就不用勉強,或者在賽事當天早餐、比賽中加強補充碳水化合物即可。(詳細賽前飲食可見本站《馬拉松賽前12小時的飲食策略》)。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