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XTERRA 墾丁越野跑!野趣十足的運動嘉年華你玩賽了嗎?
1
2021 XTERRA Taiwan 越野跑
XTERRA 墾丁越野跑!野趣十足的運動嘉年華你玩賽了嗎?
2
SCOTT 2018新車發表 揭29"輪徑、碟煞兩大趨勢
3
速攻眾神的山嶺! 越野之神 Kilian Jornet 無氧攀登聖母峰成功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XTERRA 墾丁越野跑!野趣十足的運動嘉年華你玩賽了嗎?

2021-04-15
話題 戶外運動 鐵人三項 路跑 單車 游泳 賽事 活動 XTERRA

第三度在墾丁舉辦的 XTERRA 全球越野巡迴賽,在 3/27、28 火熱展開。如果你還沒準備好挑戰越野三項賽,那麼參加第二天登場的越野跑項目、或是帶著孩子體驗歡樂的 Push Bike 騎跑兩項,也能讓你充份感受到野趣十足的運動嘉年華氣氛。

2021 XTERRA Taiwan 越野跑
2021 XTERRA Taiwan 越野跑全新 42 公里項目起跑,眾多越野好手雲集令人矚目。

今年的越野跑路線再升級,區分為 42、28、10 及 5 公里賽程,新增的全馬 42K 距離,讓經驗豐富的好手多了挑戰自我恆毅力的選擇,而短距離的賽程一向是越野跑新手與闔家同樂的組別,整場共計吸引近千名跑者前來參與。

2021 XTERRA Taiwan 越野跑
2021 XTERRA Taiwan 越野跑項目,選手於山林曠野間奔馳。 (圖片提供:XTERRA Taiwan)

越野跑於上午7點假六福山莊由 42 公里組率先起跑,知名越野跑好手如兩屆XTERRA 長距離越野跑冠軍周青、鍾易霖、在台日本跑者深井亨及 RUNIVORE鄧文禮等等齊聚起跑線,讓比賽增添不少看頭。不過凌晨的大雨讓空氣溼度提高,較前日提昇的高溫也讓選手大喊吃不消,連菁英選手如周青都大感艱難,打趣說「如果 XTERRA 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報 10 公里」。

XTERRA長距離越野跑冠軍周青
周青(右)完賽後與有越野教父之稱的「阿公」何萬豊(中)、江晏慶(左)歡聚。

42 公里賽事路線為石牛溪河床、大山母山、南灣平台、再於赤牛嶺、門馬羅山與良巒溪間的 14 公里重複兩圈之後回到六福山莊。賽事結果,周青不負眾望以04:15:24 奪冠,日本跑者深井亨以 04:41:14 奪得第二,吳承璋在些微差距之下,以 04:42:21 拿下第三。女子組由劉夢蕾以 05:24:37 摘后,王竹賢以 05:25:44 第二,范瑄文則以 05:40:52 居三。

2021 XTERRA Taiwan 越野跑
2021 XTERRA Taiwan 越野跑 28 公里組選手齊聚起跑線。

28 公里有許多長跑好手參與,競爭激烈。男子組第一名由首次參賽的鄭瑞竹以02:35:30 奪冠,第二名為吳奇穎,成績 02:45:47,第三名為陳裕朋,成績 02:54:13 。女子組由雷理莎三度衛冕,成績 2:36:13,第二名再度由來自蘇志濱間歇團的楊喬筑拿下,成績 02:48:17,第三名為首次參與越野跑的長跑好手閻筱晴,跑出 03:00:26 的佳績。

XTERRA Taiwan 越野跑28K
2021 XTERRA Taiwan 越野跑 28 公里組起跑,競爭激烈。

10 公里競賽可說是最多民眾參與的組別,熱鬧非凡。鐵人三項好手楊博智以01:03:17 的佳績拿下第一,女子組雷艾美滑倒負傷,但還是以 01:15:28 的成績衛冕后座。

2021 XTERRA Taiwan越野跑10公里
2021 XTERRA Taiwan越野跑10公里組起跑,熱鬧非凡。
XTERRA Taiwan 越野跑 5 公里
2021 XTERRA Taiwan 越野跑 5 公里組有許多家長與小朋友共同參與,場面溫馨歡樂。

玉山銀行:愛護地球、熱愛土地 讓更多人有機會看到台灣更美好的地方

作為 2021 XTERRA Taiwan 主要贊助者之一,玉山銀行由執行長林隆政領軍,一行 50 人浩浩蕩蕩前來參賽。林執行長表示:「我們發現近年來鐵人運動熱愛者持續增加,XTERRA 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越野鐵人三項賽事,XTERRA 秉持愛護地球、熱愛土地的理念,對土地投入很大的關懷,並專注在人與土地的互動上,與玉山銀行的經營理念很相近。我們在經營業務的同時也想回饋社會,讓社會更美好,很榮幸這次有機會和 XTERRA Taiwan 一起贊助合作,希望讓台灣更多人可以有機會去體驗這種越野鐵人賽事,看到台灣更美好的地方。所以,我們也邀請很多玉山銀行的貴賓和我們的同仁一起來共襄盛舉。」

在越野跑 28 公里組獲得第三名佳績的陳裕朋正是玉山銀行團隊的一員,顯示玉山銀行在推廣運動方面,成果亦是極為斐然可觀。

玉山銀行2021 XTERRA Taiwan
2021 XTERRA Taiwan 主要贊助者玉山銀行由同仁一行 50 人盛大參與,成果斐然。 (圖片提供:XTERRA Taiwan)

王怡文一家人:和朋友一起到處參加比賽是件非常開心的事

來自高雄的王怡文與何麗君夫妻是丸鐵運動的學員,兩位都熱愛運動,這次同樣帶著兩位小朋友一起參加 5 公里的賽事,其實他們每年都有參加 XTERRA 的賽事。兩位從事鐵人三項運動已有 7 年時光,有適合的賽事會找小朋友一起跑,包括小鐵人的比賽。一家人平常訓練時,跑步在中正體育場、騎車在丸鐵的訓練台,游泳除了泳池,兩位也會到開放海域游泳。下個月馬上有台東鐵人三項比賽的兩位,把每一場賽事都當做一邊比賽一邊玩的訓練,認為和朋友一起到處比賽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

 XTERRA 越野跑
王怡文和何麗君一家人熱愛運動,每次都來報名參加 XTERRA 越野跑。

雷家三姐妹:咬緊牙關克服艱難 熱愛運動的最佳代言人

運動界知名的雷艾美(Emmie Ries)、雷理莎(Lisa Ries)與雷達達(Linda Ries)三姐妹一起參加越野跑比賽,艾美和理莎又分別摘下 10K 與 28K 后冠,一舉一動成為場上焦點。雷艾美表示,這次雖名為 10 公里,但其實總長有 12 公里,賽道大致和之前相同,她也知道跑到哪裡就快到終點,石頭路、河床她很會跑,但這次比較沒注意到的是土路,她在 10K 左右一個斜坡,在下切時不慎滑倒,還好只是側摔僅有皮肉傷。

雷家三姐妹
雷家三姐妹艾美(Emmie Ries,中)、理莎(Lisa Ries,右)與琳達(Linda Ries,左)。

雷理莎則透露自己比較喜歡越野跑,不過它的難度的確比較高,她也表示自己因為前陣子受傷,故近來比較少練習越野跑,有的話比較會著重在練坡度,會到高雄的柴山去練習。理莎透露墾丁的賽道最難的就是坡度和天氣,天氣較熱就會容易脫水,她也讚許大會路線設計得很好、「標示也做得很清楚,都不會迷路」,所以她蠻喜歡 XTERRA 的比賽。

參加 5 公里越野跑的妹妹雷達達則表示,自己每次參加路跑比賽都是「被推坑」,跑到一半在痛苦掙扎時,想到剛過世的媽媽,便有勇氣支持自己往前跑,「眼前的路,我知道就是人生」。而只要有雷家姐妹一起出現的場合,雷爸爸往往就是最好的後盾,低調的雷爸爸總是默默地支持三姐妹,給予無私的關懷和鼓勵,並照顧理莎四歲半的小孩。

鄭瑞竹:運動是讓家庭和諧團結最好的調和劑

28 公里男子組優勝者鄭瑞竹表示自己是第一次參賽越野跑,自己每年目標除了守住高雄馬冠軍,再者就是在國外賽事突破個人最佳,不過因為疫情關係很可惜許多比賽都取消,也不能到國外比賽,很高興有 XTERRA Taiwan 這樣的賽事可以讓選手們為自己做一個階段性的目標測驗。瑞竹透露自己從國中田徑隊開始,20 歲之後開始進入馬拉松的領域,接下來想參與更多和跑步相關賽事如越野跑和定向越野,有機會更有可能進軍鐵人三項。

越野跑 28 公里組雙冠軍
越野跑 28 公里組雙冠軍鄭瑞竹(右)與雷理莎(左)開心合影。

瑞竹透露,自己的確是小看了越野跑,以設定的四分半速度跑到 18 公里後完全無法維持,只能跑跑走走完成,但「真的是很棒的經驗,未來有機會希望自己可以準備好一點再來參賽」。瑞竹同時表示,自己是在丸鐵運動服務,而丸鐵便是一個國內少有的鐵人三項專門訓練機構之一,在南部可說著力甚深,創立宗旨便是從小到老都可以在丸鐵開心運動,運動是讓家庭和諧團結最好的方式,是人際關係很重要的調和劑,希望把運動推廣到更多家庭。

楊博智:連續三年參加,越野跑無懸念奪冠

連續三年參加 XTERRA Taiwan 的楊博智,前日參加越野三項比賽因為登山車機械故障影響成績,只能以安全為優先完成比賽,不過第二天的越野跑參加 10 公里競賽就無懸念奪冠。博智透露,自己最拿手的是 113 的比賽,XTERRA 雖然自己對越野跑較有把握,但比較喜歡登山車的項目,對他來說感覺比較新鮮。

楊博智越野跑 10 公里冠軍
連三年且連兩日參賽的楊博智興奮收下越野跑 10 公里冠軍頭銜。

WONDERKiDS 兒童滑步車競賽 大人小孩一起玩

相較於激烈競賽的刺激感,在六福山莊另一邊,由 XTERRA Taiwan 與 Vertex 丸鐵運動合辦的 WONDERKiDS 兒童滑步車競賽就充滿歡樂的笑聲。Vertex 丸鐵運動修森教練表示,本次結合越野元素,特別規劃為越野兩項比賽,除了滑步車之外,還安排家長與小朋友共同跑 1 公里,下切到一部分的河床讓家長帶著小朋友一起體驗越野跑,回到會場的轉換區再進行小朋友的越野滑步車賽段,讓這個比賽更刺激、更有趣。

WONDERKiDS 兒童滑步車競賽
WONDERKiDS 兒童滑步車競賽,讓大人小朋友一起同樂。
WONDERKiDS 兒童滑步車競賽
WONDERKiDS 兒童滑步車競賽特別準備身體彩繪工具,讓家長與小朋友留下美好回憶。

運動全家一起來 發掘生活更多元的精采

XTERRA 透過賽事帶領參與者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與挑戰,鼓勵人們經由的探索未知領域,喚醒生命中的熱情,勇於自我挑戰。比賽從來就不只是個人的事,運動也可以全家一起來。錯過今年這場沒關係,2022 年 03 月 26、27 日喬起來,到國境之南來一場野趣十足的 XTERRA 運動嘉年華。

你還可延伸閱讀:

發掘生活更多精采-各領域運動健將勇闖 XTERRA 墾丁站

採訪攝影/運動星球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SCOTT 2018新車發表 揭29"輪徑、碟煞兩大趨勢

2017-09-19
新聞單車戶外運動配備館

來自美國的世界頂尖競賽品牌SCOTT,2017年9月19日在台中麗寶樂園福容大飯店以及全新落成擁有F3賽道等級的賽車場舉辦SCOTT 2018新車發表會,現場聚集全台灣SCOTT授權經銷商與知名運動媒體齊聚一堂,感受這家以輕量化碳纖科技聞名全球的自行車品牌所呈現的最新優異產品。

SCOTT 於台中麗寶樂園舉辦2018新車發表會。
經銷商與媒體齊聚SCOTT 2018新車發表會。

碟煞公路車世代來臨,全新FOIL DISC碟煞空力公路車重磅發表!

2018 SCOTT發掘出公路車的第五元素,在具備輕量化、空氣力學、舒適性能、強度剛性這四大基本要素後,再度增添了『駕馭制動』這個全新項目,碟煞公路車的發展就在此元素之下油然而生。

FOIL DISC搭載全新的車架設計,專屬的空力前叉有著特殊的3:1不對稱式導流罩,可將碟煞卡鉗隱身在車體結構後方,大幅降低了風阻係數。而SCOTT在針對碟煞車架空氣力學設計的同時也加大了輪組安裝間隙,最大可達30C的輪胎寬度,更符合近年公路車改裝較寬輪徑的舒適安全趨勢。

全新FOIL DISC碟煞空力公路車重新定義輕量駕馭空力車標準。
碟煞將成為SCOTT 2018車款主要標準配備。

身為碳纖世代領導者,SCOTT認為輕量化仍是競賽車絕對必要的元素,因此在打造FOIL DISC的時候,特別運用碟煞輪組貫通軸的特色來更新設計,這組全新的碟煞前叉是SCOTT史上第一支達成真正一體成型完全無黏著的前叉,除了剛性強度再提升,更可貴的是重量的減輕,這領先的車架科技貢獻,幫助FOIL碟煞車架的重量只比輪煞版本增加僅僅40克。

SCOTT台灣總代理在發表會上同時公布了一個重大創舉,讓2018年度SCOTT的公路車產品線售價『碟煞 = 輪煞』,同樣規格等級的成車或車架組,兩者定價完全相同,讓消費者可以更單純的思考,選擇自己喜愛的制動方式。

SCOTT研究表明,把手加前叉影響全車50%空氣阻力,因此特別強化其流體力學結構。

為競賽而生 ADDICT碟煞重構動力科技

全新的ADDICT DISC的車體結構也重新設計,在以碟煞制動的原則下,保有輕量化特色,除了在車架後三角與前叉設定專屬平面式碟煞座,同時增加管件與輪胎的間隙並變更走線方式,以便完全符合最新公路車碟煞動力科技。

輕量化的ADDICT系列為競賽而生,並根據最新碟煞動力科技重新設計車架。
來賓仔細研究每一款車型。

6度世界冠軍 Nino Schurter加持,全系列SCOTT登山車霸氣登台

我們都有幸能夠見證傳奇,來自瑞士的越野登山車選手Nino Schurter (尼諾‧修特),在2017年World Cup世界盃系列賽以6/6出賽全勝的驚人成績,締造史上第一人的不敗紀錄,獲得2017世界盃年度總冠軍,並且在兩週後的World Championships世界錦標賽以現任世界冠軍之姿再度出賽,並且衛冕彩虹衫成功,這也是Nino職業生涯的第6座世界冠軍!而陪伴著他從去年的里約奧運金牌到連續兩屆的世界冠軍的戰駒,就是SCOTT所提供的SPARK RC 900。今年SCOTT台灣總代理也將會引進多款29er車款,讓台灣車友們有機會使用和世界冠軍Nino Schurter完全相同的頂尖競賽登山車。

全新SCOTT GENIUS登山車強化避震系統,多工競賽幾何為競賽優勢加持。

在2018台灣發表會上同時推出了最新的林道越野車All New GENIUS,SCOTT表示:「讓New GENIUS成為高性能車架組關鍵特點之一就是使用了SPARK車上搭載的Turnnion後避震器座。這個設計讓我們能夠創造出市面上最短的後避震結構總成,這也是目前SCOTT家族史上最先進的車架結構!」全新GENIUS將下擺式連桿,改成雙轉點搖臂搭配Trunnion後避震器座,並且將後避震器上下反置,比較碩大的那一端朝下,讓大部分的重量落於車架較低處,藉此創造出數個優點,由於Trunnion後避震器座的寬距、下管、主轉點三者完美整合,讓車體發揮最大的潛力。

全新SCOTT GENIUS登山車以雙轉點搖臂搭載Turnnion後避震器座,並將重心下降,發揮車體最大優勢。

據國外大型登山車賽事統計,29"大輪徑已是幾乎所有贏家的標準配備。全新GENIUS同時可以具備了27.5”和29”雙輪徑的切換功能,只要反轉裝避震器上的專屬套件,就可以讓車主依照不同騎乘環境來選定對應的輪徑尺寸!

全新GENIUS同時可以具備了27.5”和29”雙輪徑的切換功能,可根據不同騎乘環境做更換。

FOIL

SCOTT FOIL PREMIUM DISC空氣力學競賽碟煞公路車

SCOTT發掘了公路車的第五元素『駕馭&制動』,全新的FOIL DISC有著截然不同的車架設計,專屬的空力前叉具備特殊的3:1不對稱式導流罩,可將碟煞卡鉗隱身在車體結構後方,大幅降低了風阻係數,而SCOTT在針對碟煞車架空氣力學設計的同時也加大了輪組安裝間隙,最大可達30C的輪胎寬度,符合舒適和安全的公路車趨勢,車架+前叉重量僅僅只比輪煞版本多出40克,卻能裝載更精準的剎車手感,以及更放心的雨地與下坡制動性能,這就是你需要的未來公路車。

建議售價:成車NT$ 400,000 / 車架組NT$150,000 
*台灣地區僅引進車架組​

SCOTT FOIL RC 空氣力學職業競賽公路車 

FOIL開啟了競賽公路車的新世代,從車首管到後勾爪每一處都導入的極致F01空力科技,除了SCOTT一貫的輕量化感受,更提升了剛性與舒適的元素。全新的車體設計讓垂直吸震性上比前代增加了86%,前叉的吸震性也提升了11%,下降的後三角與埋入式的前叉肩線,讓可能產生的氣流阻力完全瓦解,可明顯增強騎士的肌耐力,FOIL RC是職業一級車隊ORICA-SCOTT的專屬戰駒,不但幫助選手在終點線前儲存更多的衝刺動能,更一舉贏得Paris Roubaix古典賽冠軍,打造空氣力學公路車史上第一次戰勝石板路的神話。

建議售價:成車NT$ 240,000 / 車架組NT$150,000 
*台灣地區僅引進車架組

SCOTT FOIL 10 DISC空氣力學競賽碟煞公路車  

建議售價:成車NT$ 169,000 / 車架組NT$89,500
*台灣地區僅引進車架組

SCOTT FOIL 20 DISC空氣力學競賽碟煞公路車  

建議售價:成車NT$ 128,000

SCOTT FOIL 20 空氣力學競賽公路車  

建議售價:成車NT$ 128,000 / 車架組NT$ 89,500
*台灣地區僅引進車架組

ADDICT

SCOTT ADDICT RC PREMIUM DISC 輕引力X職業競賽級碟煞公路車  

源自於職業賽事以及對輕量化的執著,ADDICT擁有純粹的競賽血液與充滿侵略性的騎乘調性,每次踩踏都能感受到它的力量與速度,是絕對的爬坡武器,更是讓人屏息以待的極輕量公路車經典,全新的ADDICT DISC的碟煞系統車體結構幾乎是重新設計的,在以碟煞制動的原則下,我們仍然必須保有輕量化的個性,改變的範圍包括在車架後三角與前叉上設定了專屬的平面式碟煞座,同時也增加了管件與輪胎的間隙以及變更走線的方式,邀請您一同體驗最新的公路車碟煞動力科技。

建議售價:成車NT$ 320,000 / 車架組NT$ 112,000
*台灣地區僅引進車架組

SCOTT ADDICT RC PRO 輕引力X職業競賽級公路車  

源自於職業賽事以及對輕量化的執著,ADDICT就是在這種堅定信念下所誕生的究極車款,它擁有純粹的競賽血液與充滿侵略性的騎乘調性,每次踩踏都能感受到它的力量與速度,是絕對的爬坡武器,更是讓人屏息以待的極輕量公路車經典,專為職業競賽的公路車選手所設計,更是世界職業一級車隊ORICA-SCOTT使用之戰駒,現在就點燃你對速度的熱情,體驗這極致的輕引力。

建議售價:成車NT$ 299,000 (電子變速版本) / 車架組NT$ 112,000
*台灣地區僅引進車架組 (機械變速版)

SCOTT ADDICT RC 10專業級輕量公路車  

建議售價:成車NT$ 159,000 / 車架組NT$ 79,500
*台灣地區僅引進車架組 (機械變速版)

SCOTT ADDICT RC 20 DISC 專業級輕量公路車  

建議售價:成車NT$ 119,000 

PLASMA

SCOTT PLASMA PREMIUM / RC最頂級職業競賽三鐵怪獸  

碳纖專家SCOTT以最嚴苛的風洞實驗以及鐵人世界冠軍Sebastian Kienle長期測試數據,輔佐最先進的複材科技,打造出全新PLASMA 5第五代三鐵計時怪獸,這不僅是一部車架,更包含了整體設計的空氣力學車手把、低風阻水壺系統以及能量儲物盒,多種強大組件合而為一,成就這無人能敵的頂級戰駒,全台限量引進,邀您擁有不凡。

建議售價:成車NT$ 450,000 /車架組NT$ 225,000
*台灣地區僅引進車架組

❊更多產品與購買資訊請洽SCOTT台灣總代理:極鴻KARED。

官方網站
粉絲專頁

資訊、商品圖片提供/SCOTT台灣總代理:極鴻KARED
攝影、責任編輯/Oliver Wu

《運動星球》徵稿,針對運動產業、訓練教學、應用資訊、健康話題等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專業人士來稿共同交流。投稿請寄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文長至少800字,圖片請標註來源,並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由編輯潤飾,標題及圖片如需修改將事先與您連絡討論。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速攻眾神的山嶺! 越野之神 Kilian Jornet 無氧攀登聖母峰成功

2017-05-23
戶外運動話題滑雪新聞攀岩越野跑

西班牙知名滑雪登山者及超級越野跑者基里安·霍爾內特 (Kilian Jornet) 在5月22日當地時間的凌晨時分為世界最高峰的高山攀登創下了新紀錄,僅在26小時內就以無氧攀登的方式上攀約3,748公尺,成功攻頂了聖母峰頂峰(海拔8,848公尺)。
 
據其團隊所發表的聲明,現年29歲的霍爾內特從聖母峰的北壁一口氣攻頂,沒有使用氧氣筒或繩索等固定用裝備。他於5月20日(星期六)晚上十點左右離開絨布寺附近的珠峰大本營(位於中國西藏,海拔約5,100公尺),21日深夜攀上聖母峰頂,並於22日上午完成正式攻頂紀錄。

Kilian Jornet在聖母峰 ©Kilian Jornet

霍爾內特說,他覺得自己身體狀況不錯,直到他攀登至7,700公尺的高度,此時他開始感覺痛苦,因為肚子開始不舒服。(26,000英尺/7,924公尺以上的高度都被認為是“死亡區”,空氣太稀薄而使人類無法長時間在此生存。)「從那裡開始,我只能慢慢地移動,每隔幾步都得停下來恢復體力,」他下攀抵達聖母峰第二營(Advanced Camp,海拔6,500公尺)時說道。「然而,我在午夜時攻頂了。」霍爾內特本來要回到位於絨布寺附近的北基地營(珠峰大本營,海拔5100公尺),因為腸胃不適問題而改到第二營休息。

天氣預報說5月20-21會有個空窗期,於是霍爾內特決定在20日這天出發。在考慮了幾條可能路線之後,他還是選擇了最傳統的北壁攀登路線。他當晚10點出發後,經過有大塊冰磧的冰川底層,花了4小時35分抵達第二營(Advanced Base Camp),當時時間是凌晨2點35分,他在那裡休息了兩個小時。他表示,一開始必須保持體力,才有辦法面對接下來的考驗。

4:35分,他從第二營出發,開始攻頂路線。當他爬到7,600-7,800公尺處,紀錄片導演/攝影師Seb Montaz在那裡等他,他將為霍爾內特這次挑戰做影片紀錄。當然,Montaz陪他爬了一段並幫他拍攝了一些影片。

儘管腸胃有些不適,霍爾內特覺得自己身體其他部位狀況還不錯,因此他保持前進,就在出發後的第二天午夜,他攀上了聖母峰頂。據他描述,那是個晴朗無雲也無風的夜晚,「我半路上還看到了極為璀璨的夕陽,⋯⋯在山頂,我獨自一人,不過我看到南北坡都有一些探險隊照射過來的燈光,因此我也覺得沒那麼孤寂。」在山頂待了一會,他決定要趕緊下山,因為他得保持體力回到基地營。據統計,70%登聖母峰的死亡意外是發生在下山時。
 
過往已經有幾位登山家在聖母峰建立了幾個快速攻頂記錄,但是霍爾內特聲明自己是沒有使用繩索或氧氣筒攻頂的最快紀錄。1986年,瑞士登山者Jean Troillet和Erhard Loretan不使用繩索或氧氣筒經由北壁登上聖母峰,他們花了43個小時從北基地營攻頂並安全回到原處。2004年,尼泊爾雪巴人Pembra Dorji據報在8小時10分鐘內使用氧氣筒和繩索爬上了珠穆朗瑪峰。

Kilian Jornet速攀聖母峰 ©Suunto

這是這位知名運動員的最新紀錄。他還在勃朗峰、馬特洪峰、德納利、阿卡加瓜和吉力馬扎羅山上締造了速度記錄,作為他「我生命中的峰頂 Summits of My Life」計劃的一部分,他試圖在世界上最著名的一些高峰建立最快的速攀記錄,而聖母峰是這個計畫的最後一站。霍爾內特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超級越野跑者之一,他是環勃朗峰超級越野賽(UTMB)的三次冠軍,同時也是「Western States Endurence Run」、「Hardrock 100」等世界頂尖越野超馬賽的冠軍,他在後者除了是當前記錄保持者,也已經拿過三次冠軍。
 
霍爾內特在2014年設定了速攀聖母峰的挑戰計畫。「你需要更謙虛。這個運動是關於挑戰自己,而不是獲勝。」他當時告訴記者說。「你從來不會從勝利中學到教訓。」霍爾內特從2015年開始到聖母峰做訓練,在2016年夏天開始挑戰速攀,終於在今年完成這個絕頂的終極挑戰。

就在5月,聖母峰上已有四起意外事件,奪走了四條人命。著名登山家Ueli Steck在今年4月30日嘗試速攀珠峰-洛子峰時也發生意外不幸喪命。這些事件都凸顯了無氧攀登聖母峰有多麽困難,以及霍爾內特能夠一口氣完成有多麽不可思議。

霍爾內特自西藏的絨布寺(下)出發,攻頂之後下攀到位於尼泊爾的Advanced Base Camp (左上)。 ©blog.summitsofmylife.com

知識便利貼|聖母峰上的死亡區 Death Zone
超過海拔8千公尺高度的高山上,由於氣溫極低,任何暴露在空氣中的身體部位都會直接凍傷壞死,永凍的冰層與陡峭的山坡會導致登山者失足摔死,另外聖母峰頂的超級強風也是對於登山者的一大死亡威脅。
不過,在這麼高的海拔上,對於人類最大的生存威脅是氣壓。在8千公尺以上的高山,氣壓是海平面的1/3,意味著含氧量也只有地面的1/3。
以上這些極為嚴峻的條件加起來,致使一般的登山者需要花上12個小時才能從
南坳登上聖母峰頂,而其距離僅1.72公里;而且,必須先在基地營待上40-60天完全適應高山極地氣候條件才能讓身體準備好攻頂。若沒有做好身體調適,一個慣居於海平面海拔的人若突然登上8,500以上的高度,會在2-3分鐘內失去意識。就算在基地營,一般人體血氧濃度只有正常值的85%左右,登上8,500公尺以上高度時,人體血氧程度更大幅降低,導致必須增加約3倍的呼吸次數才能供應身體所需要的氧氣,而大幅提升的呼吸次數會導致身體快速疲憊。
缺氧、疲憊、極端低溫、險峻的環境,致使想要登上聖母峰的登山者有著極高的死亡率(約5%)。至今已有超過200位登山者在超過8千公尺的高度之上喪生,由於要搬動這些死亡者非常困難,因此這些死者就永遠躺在他倒下之處,由於登山者大多身著鮮明的服裝,這些人甚至成為後來登山者的路標之一。
(資料整理自英文版維基百科)

資料來源:Outside、Summits of My Life Blog、Runner's Worl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