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ASICS推出全新一代GEL-KAYANO 28支撐系列跑鞋 特邀林敬倫擔任運動形象大使
1
ASICS GEL-KAYANO 28
ASICS推出全新一代GEL-KAYANO 28支撐系列跑鞋 特邀林敬倫擔任運動形象大使
2
運動營養師提出運動前、中、後三階段補給策略
3
從一天30瓶啤酒到成為超馬跑者的心路歷程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ASICS推出全新一代GEL-KAYANO 28支撐系列跑鞋 特邀林敬倫擔任運動形象大使

2021-06-18
配備館 跑步 路跑 ASICS 鞋子

專業運動品牌ASICS秉持Sound Mind Sound Body健全精神寓于健全體魄的品牌精神,全力滿足跑者需求,推出全新一代GEL-KAYANO 28支撐系列跑鞋。新一代鞋款延續KAYANO家族穩定支撐特性,首次採用FLYTEFOAM BLAST中底及內外雙置後跟穩定片,一如既往為跑者提供穩定的長跑體驗。ASICS相信穩行是長跑之道,特別邀請藝人林敬倫擔任專業運動形象大使,演繹GEL-KAYANO 28,帶領跑者踏上穩行之路。

ASICS GEL-KAYANO 28
ASICS特別邀請藝人林敬倫擔任專業運動形象大使,演繹全新一代GEL-KAYANO 28支撐系列跑鞋。

運動新男神林敬倫

第二季實境運動節目選秀狀元林敬倫,不但打破六項大會紀錄,被封為萬能倫倫,也希望透過自己的詮釋讓更多人愛上運動,台灣亞瑟士特別邀請林敬倫擔任專業運動形象大使,號召全民享受運動從跑步開始,搶先演繹KASANE跑步服飾和GEL-KAYANO 28跑鞋。

林敬倫擔任ASICS運動形象大使
台灣亞瑟士特別邀請林敬倫擔任專業運動形象大使,號召全民享受運動從跑步開始。

KASANE系列跑步服飾其設計靈感來自日本傳統文化中的山水畫風層疊技法與日本和服多層次穿著方式,表達出和諧相連的大和精神,搭配穩的呼吸、穩的步伐,踏上穩行之路。本身就是低足弓的林敬倫,最常穿支撐系列跑鞋,首度穿上新GEL-KAYANO 28表示比預期更輕量又柔軟,迫不及待想進行長跑訓練,讓自己保持好狀態,隨時征戰下一場比賽。

GEL-KAYANO 28穩定支撐跑者每一步

ASICS GEL-KAYANO 系列問世以來,以頂級支撐效果與絕佳穩定性,受到許多跑者的喜愛,坐穩ASICS支撐跑鞋之王的寶座。全新一代GEL-KAYANO 28整體外觀更加柔和,將原本大塊的後腳跟穩定片調整為內置加外置的形式,降低後跟杯高度達到輕量化與舒適度;另一外觀明顯變化在後腳跟傾斜角度設計和全腳掌觸地大底幾何結構,有助穩定跑步速度並維持流暢度。

全新一代GEL-KAYANO 28
全新一代GEL-KAYANO 28外觀明顯變化在後腳跟傾斜角度設計和全腳掌觸地大底幾何結構,有助穩定跑步速度並維持流暢度。NT5180

GEL-KAYANO 28不只重視合腳性和支撐性,跑感和舒適度再提升,上層中底升級為FLYTEFOAM BLAST彈力中底,提供跑者高回彈的跑步腳感,有助跑步的推蹬動作。採用ORTHOLITE X-55鞋墊,舒適緩震也保證良好透氣及快乾功能。ASICS全新GEL-KAYANO 28外觀與內在同步升級,引領跑者邁出活力每一步。

ASICS Uplifting Minds調查計畫

全球受到新型冠狀病毒影響下, ASICS希望提振大眾的身心靈,進而達到健全精神寓于健全體魄的品牌精神。ASICS歷經6個月聯手專家學者打造Uplifting Minds運動調查計畫,預計號召全球100萬位喜愛運動的人們,共同驗證運動所帶來的正能量。

Uplifting Minds臉部掃描
Uplifting Minds透過運動前後的臉部掃描及自我檢測問答,了解運動如何有效提振人們的心靈。

在Uplifting Minds網頁中,有25個運動項目提供挑選,透過運動前後的臉部掃描及運動前後的自我檢測問答,了解運動如何有效提振人們的心靈,透過你我的力量將運動正能量傳遞出去,一起讓世界更美好。

邀請您一起參加ASICS Uplifting Minds運動調查。

資料提供/ASICS TAIWAN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運動營養師提出運動前、中、後三階段補給策略

2018-12-06
營養補給跑步飲食知識庫觀念運動補給運動營養

全民運動風盛行,根據教育部體育署2017年底公佈的「運動現況調查」統計,台灣運動人口比例已達85.3%,然而民眾在努力訓練同時,卻往往忽略運動飲食補給的重要性。運動營養師提醒,應注意運動前、中、後三階段飲食,能修復運動時產生的組織損傷,更能減少熱量變成脂肪儲存,增加運動效果!

運動已成為現代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成為一種生活風格,其中慢跑是許多人開始培養運動習慣的入門首選。據台灣路跑賽事統計,自2015至2017年3年間,每年全台路跑人數高達40-60萬人,而目前正值跑馬旺季,自主訓練時的營養補給便利性,成為許多跑友的課題。
 
運動營養師楊承樺提醒跑友,運動前謹記「黃金300大卡」補給重點;運動中補給水分、電解質及糖;運動後攝取適當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水分、電解質。藉由正確的飲食,除了能修復運動時產生的組織損傷,還能減少熱量變成脂肪儲存,使運動效果更好。楊承樺進一步說明如何在運動前、中、後三階段,透過不同的便利商店食品組合,快速又方便地達到適當的營養補給。

資料來源:金車大塚
運動營養師提出運動前、中、後在便利商店可解決的營養補給食品

運動前﹕黃金300大卡

許多人認為運動前不吃東西可在運動中燃燒更多體脂肪,楊承樺打破這個錯誤迷思。對一般民眾來說,在1小時的中-高強度運動前,至少需提前1小時補充黃金300大卡營養,重點補給包括碳水化合物、水分與電解質,尤其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對身體儲備運動所需能量相當重要。運動強度越高,能量的衰退越明顯,所以運動前補給正確的食物,可幫助提升運動表現、減少肌肉損失。

運動中﹕水分、電解質、糖三大元素一次補齊

從事1小時以上中-高強度運動時,容易大量流汗導致電解質流失,建議每10-15分鐘補充100-200ml運動飲料。除了能補充水分外,還能透過運動飲料成分中的電解質與糖分,補充運動中流失的電解質、增加持續運動的糖類能量;與喝水相比,更能幫助身體留住水分及延緩運動表現下降。

從事1小時以上中-高強度運動時,建議每10-15分鐘補充100-200ml運動飲料

運動後﹕30分鐘內進食,快速修復耗損能量

運動後建議在30分鐘內補充飲食,視每個人的身體差異搭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水分及電解質。假如運動中有尚未喝完的運動飲料,可在運動後繼續飲用完畢,以達到運動後促進流失的能量及電解質恢復。
 
蛋白質攝取上,建議一般人以20g為目標;碳水化合物則以每個人的體重(公斤)乘以1-1.2g為基準。遵守以上原則攝取正確、適量的食物,可幫助恢復損耗的能量與組織,也能有效讓受損的肌肉盡快修復、減少脂肪囤積。

資料來源/金車大塚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從一天30瓶啤酒到成為超馬跑者的心路歷程

2017-08-17
故事馬拉松跑步人物誌

在美國愛荷華州的達文波特街道上,每天都會看到一位拿著溜溜球跑上跑下的男子身影,他正是40歲的跑者Scott Searle。別看他現在每天都在跑步,8年前,他還是一位連出門都有困難的男人,因為某些原因為,他在過去的生活中曾經歷過艱苦的戰鬥,更別說跑步,對他來說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從一天30瓶啤酒到成為超馬跑者的心路歷程 ©Quad-City Times/SCOTT SEARLE

想盡辦法就是要喝到酒

從2008年10月開始,Searle多次因酒後無照駕駛而被吊銷駕照,經常入獄服刑,所以他也被規定須與父母同住。他的父母希望他戒酒,但當時的Searle沒有辦法做到。為了尋找喝酒的方式,他報名了當地YMCA的運動課程,假裝自己每天要到這裡鍛鍊身體。實際上,當Searle進入裡面後,他只是將衣服放入衣櫥,接著走出後門,去附近的酒吧喝酒。

沒錯!他是一個酒鬼。從18歲起,Searle每天至少喝30瓶啤酒,有時甚至喝到昏迷、癲癇發作,醒來後,他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渴了,我需要酒。」漸漸地,他發現自己患有社交恐懼和焦慮抑鬱等精神問題,為了克服這些障礙,那時他也嘗試開始了十幾天不喝酒的日子。

跑步是為了證明自己清醒了

2008年11月,Searle一如往常地前往YMCA,過去的他不是翹課就是跑到旁邊的酒吧喝酒,但神奇的是那天,他突發奇想地跳上橢圓機,開始鍛鍊自己的身體,直到下課後,他與父母一同回家時,Searle竟然還清醒著。Searle:「這是相當不可思議的事,因為在10年內我從來沒有清醒過。」接著第二天、第三天,他都持續保持著清醒的狀態。
 
後來的一個星期、一個月,他真的持續保持清醒的狀態,他的父母再也沒聽見瓶子打破的聲音。為了證明自己可以變更好,Searle決定開始嘗試對他來說是相當大的挑戰「跑步」。

©Quad-City Times

不僅是興趣,更是一種責任

Searle剛開始在健身房裡的跑步機上連30秒都跑不動,不少健身房的同伴都建議他可以以快走的方式開始,於是他用先跑30秒然後再快走三分鐘的方式開始訓練。
 
就這樣,從跑步機上到馬路上,2009年Searle在春天的時候參加了第一場半程馬拉松比賽,當年的九月份,他完成了人生的初馬。
 
此外,玩溜溜球也是Searle的興趣,他邊跑邊玩溜溜球的技巧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一些關注,他不僅喜歡帶著它跑步,甚至遛狗以及到別的國家旅行時,他都會帶著,因為對他來說,帶著溜溜球跑步,就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不僅要練跑,也要持續將甩球的技巧練熟。

Searle說:「人們經常看到我跑步,更激發我保持清醒、向前邁進、繼續為奔跑負責。」現在的他已成為這個地區的名人,大家都叫他「玩溜溜球的人」,他非常認真地對待自己的跑步。

©Runners World/SCOTT SEARLE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Quad-City Times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