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核心訓練
  • 跑步
  • 跑步訓練
  • 增肌
  • 跑5K
  • 徒手訓練
  • 跑10K
  • 瘦身
  • 上半身肌群
  • 運動生理
  • 瑜伽
  • 飲食
  • 觀念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ASICS推出全新一代GEL-KAYANO 28支撐系列跑鞋 特邀林敬倫擔任運動形象大使
1
ASICS GEL-KAYANO 28
ASICS推出全新一代GEL-KAYANO 28支撐系列跑鞋 特邀林敬倫擔任運動形象大使
2
跑10K平均成績
跑10K要花多久? 依照年齡、性別看平均成績
3
運動抗老新佐證 美研究:每天慢跑30分鐘可延壽9年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ASICS推出全新一代GEL-KAYANO 28支撐系列跑鞋 特邀林敬倫擔任運動形象大使

2021-06-18
配備館 跑步 路跑 ASICS 鞋子

專業運動品牌ASICS秉持Sound Mind Sound Body健全精神寓于健全體魄的品牌精神,全力滿足跑者需求,推出全新一代GEL-KAYANO 28支撐系列跑鞋。新一代鞋款延續KAYANO家族穩定支撐特性,首次採用FLYTEFOAM BLAST中底及內外雙置後跟穩定片,一如既往為跑者提供穩定的長跑體驗。ASICS相信穩行是長跑之道,特別邀請藝人林敬倫擔任專業運動形象大使,演繹GEL-KAYANO 28,帶領跑者踏上穩行之路。

ASICS GEL-KAYANO 28
ASICS特別邀請藝人林敬倫擔任專業運動形象大使,演繹全新一代GEL-KAYANO 28支撐系列跑鞋。

運動新男神林敬倫

第二季實境運動節目選秀狀元林敬倫,不但打破六項大會紀錄,被封為萬能倫倫,也希望透過自己的詮釋讓更多人愛上運動,台灣亞瑟士特別邀請林敬倫擔任專業運動形象大使,號召全民享受運動從跑步開始,搶先演繹KASANE跑步服飾和GEL-KAYANO 28跑鞋。

林敬倫擔任ASICS運動形象大使
台灣亞瑟士特別邀請林敬倫擔任專業運動形象大使,號召全民享受運動從跑步開始。

KASANE系列跑步服飾其設計靈感來自日本傳統文化中的山水畫風層疊技法與日本和服多層次穿著方式,表達出和諧相連的大和精神,搭配穩的呼吸、穩的步伐,踏上穩行之路。本身就是低足弓的林敬倫,最常穿支撐系列跑鞋,首度穿上新GEL-KAYANO 28表示比預期更輕量又柔軟,迫不及待想進行長跑訓練,讓自己保持好狀態,隨時征戰下一場比賽。

GEL-KAYANO 28穩定支撐跑者每一步

ASICS GEL-KAYANO 系列問世以來,以頂級支撐效果與絕佳穩定性,受到許多跑者的喜愛,坐穩ASICS支撐跑鞋之王的寶座。全新一代GEL-KAYANO 28整體外觀更加柔和,將原本大塊的後腳跟穩定片調整為內置加外置的形式,降低後跟杯高度達到輕量化與舒適度;另一外觀明顯變化在後腳跟傾斜角度設計和全腳掌觸地大底幾何結構,有助穩定跑步速度並維持流暢度。

全新一代GEL-KAYANO 28
全新一代GEL-KAYANO 28外觀明顯變化在後腳跟傾斜角度設計和全腳掌觸地大底幾何結構,有助穩定跑步速度並維持流暢度。NT5180

GEL-KAYANO 28不只重視合腳性和支撐性,跑感和舒適度再提升,上層中底升級為FLYTEFOAM BLAST彈力中底,提供跑者高回彈的跑步腳感,有助跑步的推蹬動作。採用ORTHOLITE X-55鞋墊,舒適緩震也保證良好透氣及快乾功能。ASICS全新GEL-KAYANO 28外觀與內在同步升級,引領跑者邁出活力每一步。

ASICS Uplifting Minds調查計畫

全球受到新型冠狀病毒影響下, ASICS希望提振大眾的身心靈,進而達到健全精神寓于健全體魄的品牌精神。ASICS歷經6個月聯手專家學者打造Uplifting Minds運動調查計畫,預計號召全球100萬位喜愛運動的人們,共同驗證運動所帶來的正能量。

Uplifting Minds臉部掃描
Uplifting Minds透過運動前後的臉部掃描及自我檢測問答,了解運動如何有效提振人們的心靈。

在Uplifting Minds網頁中,有25個運動項目提供挑選,透過運動前後的臉部掃描及運動前後的自我檢測問答,了解運動如何有效提振人們的心靈,透過你我的力量將運動正能量傳遞出去,一起讓世界更美好。

邀請您一起參加ASICS Uplifting Minds運動調查。

資料提供/ASICS TAIWAN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10K要花多久? 依照年齡、性別看平均成績

2020-06-18
跑步知識庫跑10K觀念路跑跑步訓練

10公里是每一位跑步新手進階到半馬、全馬的必經之路,也是對於初跑者的理想目標距離,作為半馬之外第二受歡迎的比賽項目,需要有一定跑力和耐力才能完成。無論你是剛完成5公里的跑步新手,或是想趁夏天增進跑速的跑者,先看看自己的時間跟其他同年齡、性別的跑者相比落在哪個程度,再來為自己下一場10K比賽衝一波吧!

跑10K平均成績
跑10K要花多久? 依照年齡、性別看平均成績

跑10K平均要花多少時間?

除了年齡性別,心血管健康狀況、骨骼肌肉等,都可能影響你的個人表現。但以一般跑者平均來說,如果身體健康且週跑量有24-50公里,都可望在50至70分鐘內完成10K比賽。更進階的跑者通常在43-50分鐘內完賽。

以英美為例,10K男性平均成績約53分鐘,女性則為63分鐘。就男女性別而言,全球馬拉松精英跑者的聚集地衣索比亞,男子和女子的10K比賽都跑得很快;而肯亞男性平均跑最快,中國則是女性平均跑最快。

英美的男性與女性10K平均成績
英美的男性10K平均成績約53分鐘,女性為63分鐘

跑10K的平均配速

男性平均配速每公里約5分35秒內;女性平均配速每公里約6分12秒內;初學者配速可能需要7分30秒到9分20秒;而步行者約90到120分鐘才能完成10K。

以跑步訓練程度區別,勤於練習的嚴肅跑者每公里配速平均4分20秒;休閒跑者則在6分12秒到 8分41秒之間。請記住在10K比賽中保持穩定的配速,留一些力氣給後段使用,以防體力耗盡提早爆掉。

成績取決因素

10K平均成績取決於年齡、性別和健康水平等因素。

1. 健康水平也包括肌肉骨骼的健康,因此,應用適當的方式跑步以減輕疼痛、避免受傷,並盡快解決脛骨夾板、足底筋膜炎和跑者膝等困擾。

2. 制定訓練計畫並逐步達到目標時間,可確保比賽當天更能順利達標,也較能認識自己跑步的侷限性。

3. 年齡和性別是無法更改的條件,也是10K成績的最低參考指標,有助於初跑者開始嘗試時確認大致的目標和方向。請參考以下表格:

10K分齡、分性別平均速度
10K分齡、分性別平均速度 ©healthline

跑步新手的注意事項

如果妳剛開始嘗試跑步,建議先嘗試5K之後再跑10K,只要身體狀況健康並穩穩吃課表,就能在幾週內為比賽做好準備。

如果你即將參加人生第一場10K,請從輕鬆的跑步開始,再慢慢透過增加距離和強度來提升耐力。同時避免跑步時間過長或速度過快,如果感到疼痛或力竭就立刻停止操作,以免受傷;並透過輕鬆的交叉訓練(如瑜伽、游泳或太極拳)來平衡跑步時間。

如何跑更快?

為了提高速度、耐力和跑步表現,你需要提升整體健身水平,將各種跑步訓練納入日常訓練中,並時常隨狀況更變。包括:

.做各種訓練 與其專注於計算配速,更應進行提高速度的各種訓練,包括節奏跑、間歇訓練、爬坡訓練。此外,可嘗試增加每分鐘的步頻。

.挑戰不可能 嘗試高難度的課表,包括越野跑山丘、溪流或不平坦的地形。在不利的條件下訓練,例如炎熱天氣下耐熱訓練、寒冷或下雨時跑步,有助你適應各種天氣條件。如果可以,可事先在賽道上演練。

越野跑
嘗試越野跑挑戰不平坦地形

.混和課表 為了避免受傷,每週選擇一天進行劇烈運動,其他天則做例行課表,並且每週至少休息一整天。休息恢復很重要!尤其在比賽開始的前一週要多休息,進行5公里內的跑步,並放鬆肌肉,賽前兩天則務必休息。在缺乏高強度跑步訓練的日子中,可以將步行納入日常活動,並通過伸展運動來保持身體保持靈活。

.肌力訓練與跑步訓練交叉進行 肌力訓練可提高穩定性、耐力,例如重量訓練、自重訓練和阻力帶訓練等。並可做大量的伸展運動放鬆身體、保持靈活度。

.健康飲食和充足的睡眠 充足的睡眠可提升整體健康。飲食上,少吃多餐,主要攝取複合式碳水化合物、新鮮的水果和蔬菜、瘦肉蛋白以及健康脂肪,避免加工食品和含糖食品,並透過喝大量的水和電解質飲品來促進水合作用,限制咖啡因、酒精和利尿劑(如綠茶、紅茶)的攝取。

.了解自己的極限  挑戰自己,發揮自己的全部潛能,同時能幫助了解自己的局限在哪裡。

當你完成一場10K比賽,絕對會非常有成就感,於此同時,你可以開始為人生初半馬制定訓練計畫了!

資料來源/healthline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運動抗老新佐證 美研究:每天慢跑30分鐘可延壽9年

2017-05-25
跑步話題保健高齡有氧運動新聞新知

耐力運動可以延長壽命有新的研究來佐證了!美國一項新研究指出,運動不只能讓人維持良好體態,還有機會延緩細胞老化,讓人更加年輕。此研究表明,維持每週五天、每天跑30分鐘的高度活躍運動模式就可以讓你延壽9年。

保持規律跑步習慣有助延長壽命。 ©npr.org

根據《預防醫學 (Preventive Medicine)》雜誌日前刊登美國楊百翰大學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的塔克博士 (Larry A. Tucker) 所主持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運動有機會延緩細胞老化,從而讓人維持年輕體態。研究中,塔克博士分析1999-2002年所進行的一項「國家健康與營養調查」中5,823位成人受試者的數據;他同時檢視分析了受試者細胞內染色體端粒 (Telomeres) 長度資料與其運動習慣的關係。

端粒就像一個染色體末端的保護帽,為一連串重複的DNA-蛋白質複合體,能夠維持染色體的完整和控制細胞分裂週期,而端粒的長度亦被科學家認為是評估人類生物年齡 (Biological Age) 的重要指標。

塔克博士分析該調查報告後發現,與經常久坐不動的受試族群相比,具有高度活躍運動習慣的受試族群(每週有5天從事運動,其中女性每天跑步30分鐘、男性每天跑步40分鐘),平均端粒長度較長,約相當於生物年齡年輕了9年。

隨著我們年齡增長,細胞中的端粒會越變越短,當端粒變得太短,它就會無法保護染色體,因而導致細胞凋亡。不良、靜態的生活習慣會引起「氧化壓力 (oxidative stress)」,讓身體無法抵消由自由基引起的細胞損傷,這也是造成端粒變短的原因之一。

塔克博士所主導的研究分析發現,傾向於靜態生活模式者,其端粒所反映出的生物年齡比高度活躍的人要短少9年,而有中強度運動習慣者則少了7年。

塔克教授說,他非常訝異地發現,久坐受試者和中等活躍人群之間的端粒長度沒有顯著差異。這表明為了防止細胞衰老,你必須保持高度活躍的生活模式。

 
 
“如果你想看到減緩生物衰老的真正差異,若只是做一點運動並不會有所幫助,你必須定期有高強度的運動習慣才行。

我們知道,規律的運動有助於降低死亡率和延長生命,現在我們知道這一好處的一部分因素可能是來自於端粒的維護與保養。”
──拉瑞·塔克教授

延伸閱讀
 1  運動對抗老有幫助嗎?關鍵在「端粒」
 2  跑步一小時,能延長壽命七小時?美國專家這麼說...
 3  高強度間歇訓練 有助逆轉細胞老化
 4  運動不只讓你更年輕,還會更聰明!

知識便利貼|端粒 Telomere
端粒是存在於真核細胞線狀染色體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質複合體,它與端粒結合蛋白一起構成了特殊的「帽子」結構,能夠維持染色體的完整和控制細胞分裂週期。 細胞分裂一次,由於DNA複製時的方向必須從5'方向到3'方向,DNA每次復制端粒就縮短一點。一旦端粒消耗殆盡,細胞將會立即啟動凋亡機制,即細胞走向凋亡。因此,端粒和細胞老化有明顯的關係。一直以來都知道精、卵細胞的端粒比成年體細胞的都長許多,但卻不會隨著分裂次數增加而縮短。(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端粒因為可以控制細胞分裂週期,和細胞老化有明顯關係,因而有「細胞的生命時鐘」之稱。

知識便利貼|氧化壓力 Oxidative Stress
氧化壓力(oxidative stress)為機體活性氧成分與抗氧化系統之間平衡失調引起的一系列適應性的反應。干擾細胞正常的氧化還原狀態,會製造出過氧化物與自由基導致毒性作用,因此損害細胞的蛋白質、脂質和DNA。源自氧化代謝的氧化壓力,會導致基底損害以及DNA鏈斷裂。
發生在人類的氧化壓力,被認為是造成亞斯伯格症候群、自閉症、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動脈粥狀硬化、心臟衰竭及癌症等的成因。然而,活性氧也有它的益處,免疫系統可利用活性氧攻擊並殺死病原。短期的氧化壓力在防止老化上,也提供了重要的步驟,稱做毒物興奮效應。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知識便利貼|自由基 Free Radicals
自由基就是「帶有一個單獨不成對的電子的原子、分子、或離子」,它們可能在人體的任何部位產生,例如粒腺體,它是細胞內產生能量(進行氧化作用)的主要位置,因為是進行氧化作用的地方,因此也是產生自由基(過氧化物)的主要地點。

這些較活潑、帶有不成對電子的自由基性質不穩定,具有搶奪其他物質的電子,使自己原本不成對的電子變得成對(較穩定)的特性。而被搶走電子的物質也可能變得不穩定,可能再去搶奪其他物質的電子,於是產生一連串的連鎖反應,造成這些被搶奪的物質遭到破壞。人體的老化和疾病,極可能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尤其是近年來位居十大死亡原因之首的癌症,其罪魁禍首便是自由基。

不過,人體也具備了修復的功能,以復原被破壞的組織結構,同時也有一套完整的抗氧化系統,以對抗和預防自由基的危害。
(資料來源:馬偕紀念醫院 趙強營養師)

資訊來源:Medical News Today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核心訓練
  • 跑步
  • 跑步訓練
  • 增肌
  • 跑5K
  • 徒手訓練
  • 跑10K
  • 瘦身
  • 上半身肌群
  • 運動生理
  • 瑜伽
  • 飲食
  • 觀念
ABOUT
Copyright © 2023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