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三級警戒延至7/26 健身房、校園操場鬆綁 游泳池不開放
1
三級警戒延至7/26   健身房、校園操場鬆綁 游泳池不開放
三級警戒延至7/26 健身房、校園操場鬆綁 游泳池不開放
2
UNDER ARMOUR
全新UA Project Rock系列設計靈感來自巨石強森「七塊錢故事」
3
奔馳的361-STRATOMIC讓你一秒變黑豹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三級警戒延至7/26 健身房、校園操場鬆綁 游泳池不開放

2021-07-08
話題 健身 跑步 新聞 游泳 生活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8日)宣布三級警戒自原7/12延長至7/26日,並從13日起實施「微解封」,適度鬆綁民生消費產業,其中健身房等室內外運動場館將可開放,但人數以最適承載量25%為限;高中以下學校戶外操場適度開放,但不開放其他運動設施;游泳池因為無法佩戴口罩,仍不開放。

三級警戒延至7/26   健身房、校園操場鬆綁  游泳池不開放
三級警戒延至7/26 健身房、校園操場鬆綁 游泳池不開放

指揮中心指出,7月13日起,室內外運動場館場域容留人數要以最適乘載量25%為限,需做好實聯制、全程配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使用個人運動器具、避免肢體碰觸、禁止團體競賽。

運動場館的器材或設備每次使用後應清消。針對團體課程,教練授課前須做抗原快篩,每7天快篩1次,課堂人數因應2公尺安全距離適度縮減,每堂課間隔至少1小時做出分清消。針對一對一教學課程,教練除了同樣要接受快篩規範,上課期間須全程戴口罩、護目鏡或面罩,不從事按摩或接觸性近距離課程。

此外,健身場館的廁所與更衣室可開放,但要加強環境清消;但暫停開放游泳池、淋浴間、三溫暖、蒸氣室、烤箱、交誼廳等。

室內外運動場館適度放寬
室內外運動場館適度放寬 ©教育部

許多民眾下班後喜歡在附近校園運動,教育部也公布高中以下學校戶外操場開放使用,但也要實聯制並全程配戴口罩,禁止飲食。至於飲水機、校園其他區域、校內的場館及戶外運動設備(如單槓、籃球場、網球場、棒球場、羽球場、游泳池等)皆不開放。

高中以下學校戶外操場適度放寬
高中以下學校戶外操場適度放寬 ©教育部

熱愛戶外運動的山友們則注意,山屋、生態保護區及墾丁所有沙灘持續關閉。

國家公園管制調整
國家公園管制調整 ©內政部

7/13 起適度鬆綁部分措施總覽

一、適度鬆綁措施:

(一)    有條件鬆綁對象(地方政府得視防疫需要因時因地調整):
1.    戶外:國家公園、國家風景區、遊樂園區、休閒農場、森林遊樂區、植物園、文化園區、學校操場、駕訓班。
2.    室內:美術館、博物館、電影院、表演場館(無觀眾)、社教機構、文化中心。
3.    室內外運動場館(游泳池除外)、高爾夫球場。
4.    餐飮場所(餐廳、傳統市場及夜市、百貨賣場 美食街、美食區等)符合指揮中心指引得內用。
5.    國內小型旅行團(9人以下)、劇組拍攝。

(二)    上述鬆綁須遵照通案性原則及主管機關指引:
1.    實聯制、出入口管制、人流管控降載。
2.    維持社交距離,除飮食外,全程戴口罩。
3.    員工人員健康管理、確診事件即時應變。

二、三級警戒延長仍須關閉之場所:

(一)    休閒娛樂場所:
歌廳、舞廳、夜總會、俱樂部、酒家、酒吧、酒店(廊)、錄影節目帶播映場所(MTV)、視聽歌唱場所(KTV)、理容院(觀光理髮、視聽理容)、指壓按摩場所、健身休閒中心(含提供指壓、三溫暖等設施之美容瘦身場所)、保齡球館、撞球場、室內螢幕式高爾夫練習場、遊藝場所、電子遊戲場、資訊休閒場所、休閒麻將館、自助選物販賣機營業場所、釣蝦場、桌遊場所及其他類似場所。

(二)    教育學習場域:
社區大學、樂齡學習中心、訓練班(駕訓班除外)、K書中心等其他類似場所。

(三)    觀展觀賽場所:
會展場館、游泳池等其他類似場所。

延伸閱讀:全台713運動微解封!各縣市運動及健身房開放最新規定一次看完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衛生福利部FB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全新UA Project Rock系列設計靈感來自巨石強森「七塊錢故事」

2022-02-15
健身話題鞋子UNDER ARMOUR運動裝備運動配備

UNDER ARMOUR聯袂巨石強森(Dwayne Johnson)打造美式硬派風格訓練裝備「UA Project Rock系列」,自推出以來受到廣大訓練愛好者好評不斷。今年以「YOU’VE GOT TO RAISE THE BAR 撐起負重、練就更強」為核心精神,期望訓練者無論在健身房還是在職業生涯都能戰勝苦練,變得更加專注與強悍!

UNDER ARMOUR
美式硬派風格訓練裝備「UA Project Rock系列」,設計靈感來自巨石強森「七塊錢故事」。NTD1,280

全新UA Project Rock系列服飾以巨石強森的「七塊錢故事」為設計理念,用自身的失敗經歷鼓勵廣大訓練者超越極限、練就強韌心志;此次也同步上架「UA Project Rock 4」訓練鞋全新配色,今年在巨石強森的推手下,UA Project Rock簽名訓練鞋款正式進軍終極格鬥冠軍賽(UFC),成為未來官方指定用鞋,持續傳遞強悍正向能量。

曾經口袋只剩7塊錢

巨石強森現今身價超過26億,其實在成功背後有個7塊錢的人生低潮故事,時時刻刻在提醒並支撐著他。1995年巨石強森正值懷抱夢想的23歲,當時身為職業美式足球員的他,帶著滿心抱負前往加拿大,卻在兩天後因傷被迫踢出球隊,而當時口袋裡只剩下7塊錢(美元)。

UA Project Rock
巨石強森成功背後有個7塊錢的人生低潮故事!NTD2,880

貧窮與失敗重重打擊了他,讓巨石強森就此萌生決不重蹈覆轍的念頭,強韌的心志更造就巨石強森的人生名言:「成功的唯一方法,就是成為最認真的人!」於是他另闢全新道路,走上職業摔角生涯,最終開創出現今廣為人知的巨石強森。

設計靈感來源

本次全新UA Project Rock系列服飾以巨石強森七塊錢故事的故事為靈感,呈現「1995」年分數字及「VII」的字樣,巨石強森表示:「我曾擁有過刻苦的時光,這段經歷狠狠地讓我成長,我想每位訓練者也有屬於自己的7塊錢故事。」,期望廣大訓練者著上UA Project Rock系列服飾的每個時刻,都能代入自己的7塊錢故事,時刻提醒自己莫忘初衷,帶著更強韌的內心,奮力突破眼前所有困境!。

巨石強森七塊錢故事
巨石強森表示,胸前「1995」年分數字及「VII」的字樣設計是要提醒自己莫忘初衷!NTD2,880

UA Project Rock 4簽名訓練鞋新色登場

巨石強森第四代「UA Project Rock 4」簽名訓練鞋,透過擁有強力回饋的UA HOVR中底,搭配UA TriBase™三角穩定結構,幫助提供支撐及抓地力;UA Project Rock 4在中足兩側增加穩定片,強化側邊包覆及穩定性不僅提升穩定度,更能鎖定及保護腳部;針織鞋面設計提高透氣性,襪套式鞋領給予高度舒適貼合腳感,不論在大重量或多向性訓練都能全方位駕馭。

UA Project Rock 4
巨石強森第四代「UA Project Rock 4」簽名訓練鞋,將正式成為未來終極格鬥冠軍賽(UFC)官方用鞋。NTD4,980

資料提供/星裕國際

責任編輯/林彥甫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奔馳的361-STRATOMIC讓你一秒變黑豹

2017-06-03
跑步配備館鞋子評測

講起跑鞋361°,很多人的臉上或許會出現一絲絲的小疑惑,但只要說明里約奧運的獨家運動贊助品牌,皆眾所皆知。不僅如此,這個一系列來自台灣的原創設計產品,更多次登上世界頂尖《跑者世界》雜誌年度推薦產品等殊榮。
 
經過團隊的努力,自2015年起Made In Taiwan的361- SENSATION系列正式亮相後,2017年361°跑鞋除主打鞋款361-SENSATION 2外,更帶來361-STRATOMIC,延續他們一貫的精細科技研究與精神,全方位升級功能大底,提供跑者絕佳的緩衝彈性舒適感,提升整體運動表現。

台灣設計跑鞋361°STRATOMIC

361-STRATOMIC以動物中身手最敏捷的黑豹為靈感啟發,將鞋身線條如黑豹奔跑時的肌理變化作為設計主軸,想像自己是一位敏捷的獵手,正在黑暗的叢林探索,一個突如其來的猛烈襲擊,為了保護自己,搖身一變成為動作靈活,奔跑超速的黑豹,喚起內心的野性,感受靈活暢快的跑感。

此款男鞋共推出兩種色系,包括上圖所見的藍紫/橘紅外,亦有帥氣逼人的黑色配上耀眼的銀色,如同黑豹身上獨有的紋路一樣,令人一見就心生崇拜。

361-STRATOMIC (黑/銀) (男鞋)

極致緩衝回彈,助跑者跑更遠

然而,跑步屬於耐力性運動,想要有漂亮的成績,必須以大量的一般耐力為基礎,當長跑的時候,疲勞是必然的,就算有較佳的跑姿也不可能全程都維持住。當做高強度的跑步訓練時,更需要具保護性以及靈活性的跑鞋,以減緩訓練時對雙腳帶來的衝擊。
 
為了讓跑者們擁有更清爽的運動表現,361-STRATOMIC將鞋面以一體化當作設計重點,搭配科技薄膜的無車縫加工,當遇到轉彎或是路段變化時更容易彎曲,形成高效能循環體系,轉化成回彈能量自動修復,降低落腳瞬間壓力。因為當跑步跑到一定的距離(ex:30公里以上),腳的感受絕對比開始奔跑時要來的不舒適,不只是累,最嚴重的問題是腫脹;當腳開始腫脹的時候,若跑鞋楦頭不夠有彈性,則會變得緊繃,磨出水泡的機率也相對提高。

361-STRATOMIC搭配科技薄膜,當遇到轉彎或是路段變化時更容易彎曲,形成高效能循環體系,轉化成回彈能量自動修復,降低落腳瞬間壓力

細心的361°早為跑者想到這點,因此將361-STRATOMIC前掌使用輕量且緩震的發泡橡膠,創新的QU!KFOAM® 高科技材質設計的柔軟鞋墊提供跑者全腳掌的舒適性。中底搭載安定性輕量EVA,讓後跟外側踩下時不會過軟,且能長時間保持絕佳的緩衝回彈及支撐穩定感。鞋底搭配以人體工學的交錯平衡大底溝紋,後跟杯狀熱切穩固高速運動不變形,加強後足和足弓穩定性,提供跑者全能緩震保護。

打破規則晉升規格,加速目標達成

想成為一隻豹,不僅會奔跑就好,其他像控制、平衡的能力也很重要,才能成功獵到自己的目標。而跑步不僅是平地的訓練,作為一名不斷想提升能力的跑者而言,交叉訓練對他們來說是更為重要。所以在訓練的過程中,還會遇到山坡、階梯等地形,加上台灣氣候潮溼,常有下雨的可能性,因此鞋底的抓地力也成為一雙跑鞋的重點項目之一。
 
361°打破一般跑鞋既有的規則,將361-STRATOMIC提升近越野跑鞋的規格,在後跟區域增加耐磨橡膠,提升整體耐磨度與抓地力,使你跨得大步,跑得暢快,增加無限自然律動感,加速目標達成。

星球編輯:穿到361-STRATOMIC就像撿到寶一樣,跑快跑慢都合宜

光說不練,不是一位跑者應有的樣子,因此,擁有跑齡10年的星球編輯親自來測試這雙跑鞋,測試後,是否也感受到了361-STRATOMIC所帶來的震撼感受呢?

361-STRATOMIC星球測試編輯胡學綸

從小就喜歡運動的小編,除了學校的球類活動外,自高一開始加入慢跑的行列,一路至今已有10年時間,即使成為上班族後也從未停歇。期間,小編也經常參加路跑賽或是登高賽;目前平均一周會花3天的時間進行跑步練習,每次至少1小時,約8-10公里。
 
無論短跑或長跑,小編對於鞋子的選擇一直都以多功能的鞋款為主,其中最重視鞋子的包覆性、楦頭寬度及是否有氣墊功能。由於小編本身的腳楦頭較寬,經常跑步超過5公里之後,會明顯感到不適,過去也曾選擇過許多歐美設計的知名品牌鞋,但總因為過窄的問題,而使跑步狀況失去平衡。但穿上這雙鞋測試10公里之後,小編認為:「其實不用看,一穿就知道是台灣設計的品牌,因為整段跑起來的感覺都非常舒服,不管快或慢,天氣是否炎熱,我都沒有感到因為擠壓而明顯的不舒服。」
 
此外,對於腳踝整體的包覆性,小編自己相當在意。過去腳踝曾受過傷,正是因為選擇到包覆性不好的鞋子而造成的結果,更因缺乏此功能加上穿久鬆弛,最後完全是在用自己的腳踝吸收地面的衝擊而造成運動傷害。但這款361-STRATOMIC襪套式的包覆設計,小編認為整體穿起來不僅舒服,更感受到明顯的彈性,減少了在跑的過程中許多不必要的負擔。

361-STRATOMIC襪套式的包覆設計,整體穿起來不僅舒服,更能感受到明顯的彈性

除了公園和操場,小編平時特別熱愛跑在各個不同的市區街道,邊跑邊欣賞身邊新奇的人事物,但跑市區最大的問題就是紅綠燈;每當越跑越快,就快到達最高峰時,常會因為遇到紅燈而被迫停下。另外,有時因為巷弄的關係,容易遇到90度轉彎,以上的問題如果選到一雙避震效果較弱的鞋款,長期累積,嚴重的話,還可能因而受傷。但穿著這雙鞋在城市奔走,小編卻感覺自己就像撿到寶一樣,不僅鞋子本身的吸震效果好,更大幅減少因停止而對腳產生衝擊,無論快跑或慢跑都是如此。
 
跑步要快更要帥,小編本身也非常重視運動時整體的搭配。會選擇361-STRATOMIC做測試,除了功能性的吸引外,這雙鞋光從外觀看,從配色到整體的感覺非常符合時髦元素,相當吸引眼球,跳脫了過去台灣傳統自有品牌鞋款設計上的不足,穿起來整體感覺更不輸市面上的名牌運動鞋。
 
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是由於每個人的腳型不同,因此361°特意將鞋帶的長度拉長,期望能符合每一個人的需求。不過小編個人則是認為,鞋子本身的包覆裡已相當足夠,若鞋帶不夠長也無妨,就怕因為太長擔心跑步新手的不熟悉,造成綑綁過緊,反而限制活動度。

詳細資訊請見官方網站http://www.361sport.com.tw/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