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政府注重民眾健康生活,2/18於彰化縣政府大廳舉辦「百馬金像獎頒獎典禮暨運動科技體驗發表會」,並由彰化縣大家長王惠美縣長親自頒獎,將初馬、百馬以及三百馬等別具意義的獎座送到馬拉松10位跑者手上,除了展現彰化富有健康活力的「希望城市」面貌,體育署副署長林哲宏也特地到場為「來彰化跑步吧!」科技體驗發表會揭開序幕。
彰化縣政府打造「運動智慧城市」,成功爭取教育部體育署「運動場域科技創新前導計畫」補助經費600萬元,自彰化縣八大區選擇 50 所大小學校的跑道導入「運動科技」設置智慧跑道ETC,設置雲端藍芽Beacon運動科技裝置,透過跑步累積里程數紀錄民眾運動里程,猶如高速公路設置之電子道路收費系統(ETC),且不限運動模式並設置組隊、獎勵等多元機制,讓民眾置身「跑道ETC」使運動這件事變得更日常也更簡單。
此次「來彰化跑步吧!」活動代言人王淑麗及計畫總監也在活動現場,帶領與會貴賓與媒體親身體驗。可以想見,未來民眾只要帶上一支手機出門,搭配專屬的智慧型手機 APP,每當跑步或健走一圈時,便可透過藍牙感應跑道旁的旗幟型裝置,即時紀錄民眾的運動里程。另一方面,為了鼓勵與吸引更多民眾參與「來彰化跑步吧!」運動科技體驗,累積 3 公里的運動里程數,即可至鄰近的便利商店兌換價值 35 元限量咖啡兌換券,好好犒賞運動完的自己。另外,完成指定任務者另設有特別獎項,預計抽出按摩椅與美利達自行車等好禮!
彰化縣政府近年更積極投入推廣跑步運動,長年鼓勵地方運動賽事,在彰化不僅有台灣四大馬之一最有人情味的「台灣米倉田中馬拉松」,更有「戀戀二水跑水馬拉松」、「鹿港馬拉松」、「彰化社頭織足健走」、「員林市獅子盃親子路跑」,「二林伯立歐蕎麥公益路跑」,「就愛竹塘米半程環鄉馬拉松」等多場馬拉松賽事活動。
縣府為串聯各場賽事,推出「彰化玩三鐵」、「彰化馬拉松嘉年華」等多項整合行銷活動推廣彰化的運動與觀光特色。今年適逢彰化建縣三百周年,縣府推出「彰化玩三鐵」運動觀光活動,首創百馬金像獎,並邀請彰化「卦山村」在地藝術家-許晉榮先生手工製作「初馬」、「百馬」及「三百馬」的專屬獎盃,彰化縣長王惠美表示很歡迎民眾相揪來彰化跑步運動,鼓勵跑友們到彰化跑步,也讚嘆此次「三百馬」全國70~80歲超級馬拉松紀錄保持人得獎者翁竹雄先生,能以驚人的毅力完成眾多馬拉松賽事。
下一個百年還很長遠,但可以確定的是,彰化始終朝向「馬拉松跑者故鄉」的榮耀奔跑努力。除了結合運動科技體驗虛擬賽道,以提升大眾對於馬拉松賽事的認知與參與度,也融合在地文化特色,推動地方創生,打造彰化成為「運動健康大縣」與「運動旅遊聖地」。
資料提供/筆記網路股份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林彥甫
大多數的跑者為了一個參賽目標而練習,其最終的目的就是希望能跑得更快,所以衝刺訓練其實非常重要。但根據Strength Running的跑步總教練Jason Fitzgerald表示:會做速度訓練的長距離跑者,卻少之又少,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像節奏跑、間歇跑、斜坡跑、長跑等都是跑者們比較熟悉的經典訓練方法,儘管它們能夠讓跑步速度變快,但實際上這些技術都不比真正的衝刺訓練來的快。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衝刺訓練呢?長距離跑者到底是否需要進行衝刺訓練呢?
最快速度就是跑者付出100%的努力所達到的速度,而衝刺訓練通常是短距離跑者的主要訓練方式,它能夠提高跑者的最快速度、加速度和速度耐力。像里約奧運200公尺的金牌得主Usain Bolt,他最快速度能保持的距離大約在30-50公尺。
加速度就是跑者從起跑位置達到最快速度有多快,也就是多長時間能夠加速到最快速度。速度耐力則是你的最快速度能夠保持多久?而大部分人只能保持5-7秒,不過對於長距離跑者來說,這一點對於整體的表現並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若你從來沒有測試過自己的最快速度,那麼,在大多數情況下,以上三個的速度要素並不是目前最該在意的。所以,長距離跑者應當在日常鍛煉中加入一些衝刺訓練,有三個原因如下:
1. 衝刺訓練能夠提高跑者的最高速度。這有利於跑者衝刺階段的發揮,而且能夠掌控更大的速度範圍。同時也有助於慢速跑時感覺容易,特別是在800公尺或是3000公尺的距離比賽中,會有更險著的表現。
2. 衝刺訓練能夠刺激腿部吸收更多的肌纖維來增加能量產生。有了大量的肌纖維之後,非常有利於在比賽最後的衝刺階段。
3. 這樣的速度訓練能提升跑步效率,當體內儲存了這些額外的肌纖維,即使遇到困難的路段,如跑上坡,或是進入了疲勞期,也能夠堅持更長的時間,而不會因為這些理由而導致體力與速度下降過快。
衝刺訓練非常具有挑戰性,不光是因為訓練強度大且休息少,而是因為它會增加中樞神經系統的壓力。這種壓力是神經肌肉中挑戰大腦和肌肉之間的通信路徑,它們需要很長的恢復時間。雖然衝刺訓練可能不像艱苦的鍛煉,不過若是第一次嘗試之後,絕對會讓你非常有感。
所以,跑者進行衝刺訓練之前需要熱身運動,例如輕鬆跑、弓箭步等。以下有4種訓練麼模式,它們的難度勢逐漸增加的。
1. 每次8秒山坡跑,60-90秒步行恢復,共做四次。
2. 20公尺全速跑,90秒-2分鐘步行恢復,共做四次。
3. 25公尺全速跑,2分到2分半鐘走路進行恢復,共做六次。
4. 30公尺全速跑,2分到2分半鐘走路進行恢復,共做六次。
關於長距離跑者進行衝刺訓練時,有兩個重點,第一是訓練量不能太大;衝刺訓練不是訓練中的重點,但卻是重要的工具之一,所以適量即可,也避免不必要的運動傷害,二則是竭盡全力;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堅持4-6週的速度訓練之後,長距離跑者就會發現自己的速度漸漸提高。很快地,這些優點將回饋到未來更長的距離之中,你將能不斷的突破個人紀錄,並感覺到這些辛苦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