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亞洲第一場極限鐵人三項賽在台灣! Formosa Xtreme Triathlon
1
台灣極限鐵人三項
亞洲第一場極限鐵人三項賽在台灣! Formosa Xtreme Triathlon
2
2017臺灣自行車登山王挑戰10月20日登場 攀升3275公尺列世界十大艱難賽事
3
直立奔跑的肌群演化──大腿肌群的重要性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亞洲第一場極限鐵人三項賽在台灣! Formosa Xtreme Triathlon

2020-01-10
話題 戶外運動 跑步 鐵人三項 游泳 單車 賽事

極限鐵人賽事不再是歐洲獨有!舉辦亞洲鐵人三項賽事的熱門地點台灣,今年11月27日首度與 XTRI World Tour合作舉辦《台灣極限鐵人三項》(Formosa Xtreme Triathlon),使台灣成為亞洲地區第一站、全球第13場賽事。賽道包含秀姑巒溪游泳、知名自行車賽事KOM路線往碧綠神木,並在武嶺完成全馬,能讓海內外選手完整感受台灣獨特的美麗。

台灣極限鐵人三項
亞洲第一場極限鐵人三項賽在台灣! Formosa Xtreme Triathlon

鐵人三項選手沒有最狂,只有更狂!台灣極限鐵人三項的226公里賽道,讓選手們能在清澈的秀姑巒溪游泳、騎上台灣知名自行車賽事 KOM (King of Mountain) 路線往碧綠神木,最後完成全馬在武嶺衝線,總爬升高度約莫7,000米,比挪威Norseman的難度還要高,相信有能力完成的參賽者,定必成為全球最強、最勇敢的鐵人三項好手!

歷經4年籌備,由構想、場勘到舉辦比賽,努力尋求完整的賽道、顧及參賽者的安全等因素,過程中得到 XRTI 注意,認為這場是最具有潛力的賽事,故邀請成為展望賽事 (Prospect Race) 。XTRI 在台灣加入後,目前全世界有13個國家舉辦比賽,台灣極限鐵人三項不僅成為全球第13場 XTRI 賽事,更是亞太區首場極限鐵人賽。

台灣極限鐵人三項
台灣極限鐵人三項於2020年11月27日舉辦

甚麼是XTRI World Tour(極限鐵人聯盟)?

當一般226超級鐵人賽已無法滿足鐵人們的胃口,XTRI World Tour (簡稱 XTRI)的賽事絕對能滿足狂熱鐵人們的需求。相較於超鐵,XTRI 所設的比賽路線會更加極端或是路線更長,務求將參賽者的意志力推到極致。在2019年全球有12個XTRI 世界賽,例如挪威Norseman、蘇格蘭Celtman、加拿大CanadaMan、黑山Blacklake等。

以聲名遠播的挪威極限鐵人賽 Norseman為例,賽事要求參賽者征服峽灣湍急寒冷的水流與陡峭的山峰,在不到攝氏15度的冰冷海水裡游3.8公里,接著騎上一段總爬升接近 3000米的 180公里的繞山公路。最後42公里的馬拉松。如此高強度卻吸引世界各地的鐵人們蜂擁去報名,令賽事名額一席難求。但由於賽事地點只集中於歐洲,亞洲的鐵人們只能長途跋涉前往當地參賽。

更多台灣極限鐵人三項 (Formosa Xtreme Triathlon)資訊請上官方網站或臉書粉絲頁查詢。

資料來源/台灣極限鐵人三項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7臺灣自行車登山王挑戰10月20日登場 攀升3275公尺列世界十大艱難賽事

2017-10-17
話題新聞單車戶外運動

2017臺灣自行車登山王挑戰10月20日登場,將由來自32個國家的592位車友決戰武嶺之巔,包括兩位前環法黃衫和五位前任登山王、登山后,堪稱史上最狂卡司!民視也將首度現場轉播,帶領民眾一起神遊這場史詩般的挑戰。
 
這項由交通部、觀光局、花蓮縣政府及南投縣政府指導,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主辦的挑戰賽,今年雖然才邁入第六屆,但已成為全世界自行車同好心目中,“一生至少要來挑戰一次的經典路線”口袋名單之一。

2017臺灣自行車登山王挑戰將於20日登場。

國際記者會17日下午2時在交通部觀光局舉行,觀光局副局長張錫聰歡迎來自全球各地的名將來台參加2017臺灣自行車登山王挑戰,謝謝他們讓全世界看見台灣和台灣登山王。
 
應邀出席記者會的2011年環法黃衫卡德.伊文斯、2016臺灣自行車登山王挑戰登山后艾瑪普莉,都用「地表最艱難的自行車爬山賽段」來形容臺灣自行車登山王挑戰。

2017臺灣自行車登山王挑戰20日登場,頂尖好手上屆登山后英國艾瑪.普莉(Emma Pooley,左三)與世錦賽金牌澳洲“冏爺”卡德‧伊文斯(Cadel Evans,右三)出席國際記者會。

伊文斯說,從等高圖等資料來看,台灣登山王絕對是目前他所騎過最艱難的賽段。「之前我騎過最難的是42公里、海拔2700公尺左右,登山王這樣全長105公里,海拔3275公尺的,一路上坡,又陡距離又這麼長的,這還是第一次。」
 
伊文斯也給國內自由車小將一些建議:「每位選手在訓練過程中,一定會碰到一些困難和考驗,只要盡全力,就可以知道自己到底可以走多遠。」由於已經退休了,伊文斯強調此行會以享受比賽和美景為主,「希望五小時內可以完賽。」

世錦賽金牌澳洲“冏爺”卡德‧伊文斯(Cadel Evans)抵台接受訪問。

上屆登山后艾瑪普莉再度來台衛冕,對於本屆台灣登山王男、女子組冠軍獎金一樣為新台幣50萬元,艾瑪給大會一個讚!「國際上有些比賽只有男子組沒有女子組,就算有獎金也少很多,台灣登山王的創舉,對女子選手是很大的鼓勵。」

將衛冕臺灣自行車登山王挑戰女子組冠軍的艾瑪普莉信心十足。

上屆冠軍、登山王精神指標選手范永奕笑說,台灣登山王每年都邀請很多世界級名將,以前他給自己立下一個規矩,絕不跟他們合照和要簽名,「但今年我破例了,因為伊文斯是我很敬佩的運動員,不是因為戰績,而是因為他的人格特質和精神。

上屆台灣登山王國內冠軍范永奕說,很開心能跟這麼多世界級好手同場競技。

2017臺灣自行王登山王挑戰將於10月20日上午6時,從接近海平面的太平洋濱花蓮七星潭,經太魯閣高聳深邃的高山峽谷、直達臺灣公路最高點合歡山/武嶺,從海拔0公尺到3275公尺,全長105公里。
 
今年大會有多項創舉,其一為民視將挑戰山區訊號不佳的賽事轉播作業,於當天上午08:00至11:00轉播精采賽況,讓無法到場的觀眾有身歷其境的感受,並透過鏡頭將臺灣之美,傳送到世界各地,讓全世界看見臺灣和臺灣KOM。
 
其二為平權訴求下,本屆男、女子組冠軍獎金首度齊頭同為50萬元,也就是說,女子組冠軍獎金由上屆的新臺幣20萬元,大幅提高至50萬元,臺灣總冠軍獎金則維持10萬元。

2017臺灣自行車登山王挑戰榮譽衫造型搶眼。

今年計有來自全球32個國家和地區592位車友,來體驗這條由法國知名自行車專業雜誌Le Cycle評比為世界十大艱難挑戰之一,和環法大賽阿爾卑斯山賽段齊名的天堂路。今年除參加人數創新高外,外籍車手318人、比例53.71%也首度超越本國籍。
 
大會每年均邀請國外名將來臺〝助拳〞,包括在全球公路車三大賽──環法、環義、環西大賽登山王及奧運表現優異的選手,2015、2016年環西班牙自行車大賽登山王西班牙Omar Fraile,便於去年和前年兩度來臺。
 
今年受邀車手更是超重量級,一位是前環法總冠軍和世錦賽金牌、BMC品牌大使、人稱〝冏爺〞的澳洲名將卡德‧伊文斯(Cadel Evans);另一位是巴林‧美利達車隊現役主將、曾獲三大賽冠軍的〝鯊魚〞文森佐‧尼巴利(Vincenzo Nibali)。
 
文森佐‧尼巴利(Vincenzo Nibali)25歲就奪得環西大賽總冠軍,隨後分別在2013及2016環義、2014環法封王,成為史上第六位完成三大賽滿貫車手,此行還帶著24歲、同樣以爬坡見長的弟弟安東尼奧·尼巴利同行。
 
KOM結束隔天,尼巴利還將到臺中霧峰,參訪以大盤、龍頭、把手、車首組件與操控組件聞名的FSA公司在臺灣的工廠 – FSA臺灣,透過工廠巡禮了解頂級產品的設計思維。2013年環義總冠軍Ivan Basso亦曾參訪FSA臺灣。

40歲的澳洲卡德‧伊文斯(Cadel Evans),是1998、99世界盃登山車系列賽越野賽總冠軍,也是2009年世錦賽公路賽冠軍、環西總季軍、2010環義衝刺王、2011環法黃衫及2013年環義總季軍,屬全能型車手。2015自職業賽場退休,目前是BMC自行車品牌大使。

Cadel Evans(右)與Vincenzo Nibali將角逐王座。 巴林美利達、BMC車隊提供

名將之外,歷屆登山王幾乎到齊,2012、2014兩度拿下臺灣登山王總冠軍的丹麥艾伯森(John, Ebsen)、去年賽前摔傷未能來臺衛冕的2015年冠軍法國孟尼爾(Damien, Monier),以及2016登山王西班牙Oscar Pujol Munoz都來大車拼。
 
女子組不僅報名人數50人創新高,陣容也是史上最強,九月甫在長程鐵人兩項世錦賽四連霸的英國艾瑪.普莉,登山后衛冕路上最大的石頭,是2013、15年冠軍日本與那嶺惠理,及女子環義大賽冠軍德國克勞蒂亞‧利希滕貝格。
 
35歲的艾瑪.普莉是2008北京奧運女子個人計時賽銀牌、2010年世界自由車公路錦標賽個人計時賽金牌,今年七月在洛磯山脈Haute Route自行車挑戰賽第五站技壓群雄,成為史上第一個在Queen路段上打敗男子選手的女傑!
 
26歲的與那嶺惠理,是2013年、2015年臺灣登山后,和2015亞軍加拿大費德娜Marg Fedyna、2009女子環義大賽、2014La Route de France冠軍德國克勞蒂亞‧利希滕貝格(Claudia Lichtenberg)都是箇中高手。
 
國內好手也是精銳盡出,同屬巴林‧美利達隊「鯊魚哥」的隊友馮俊凱、登山王精神指標車手范永奕、劉書銘; 女子組去年總季軍陳姿吟、2014總亞軍秦欣等都與會,共創KOM傳奇。
 
在國際上口碑極佳的臺灣KOM,今年還吸引Global Cycling Network (GCN)團隊來臺作專題報導。GCN在全球自行車壇極具影響力,除了報導KOM活動之外,GCN也將觀察報導臺灣自行車運動的環境與風氣。

2017臺灣自行車登山王挑戰國際記者會眾星雲集。

全長105公里的臺灣KOM挑戰中,前80公里以平均7%爬升率,穿越壯麗的太魯閣峽谷向上攀升。壓軸好戲是從大禹嶺開始最後10公里、坡度17到27%的天堂路。高難度的挑戰性,結合令人讚嘆的沿途絕景,成為本賽事的獨特魅力。
 
為提供安全挑戰環境,10月20日花蓮路段將實施交通管制,敬請民眾配合改道,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臺193線七星潭聯外高架橋至新城鄉民有街管制時間為05:30至 07:00,舊臺9線太魯閣大橋北端至錦文橋北端管制時間為06:00至07:30,臺8線太魯閣閣口至天祥管制時間為06:30至08:00,臺8線天祥至大禹嶺管制時間07:00至12:00,臺14甲線大禹嶺至合歡山遊客中心管制時間08:30至12:00,南投臺14甲線翠峰至合歡山遊客中心管制時間為09:00 至10:30。
 
本屆再度由DURO華豐橡膠工業公司附冠名贊助,持續六年參與的美利達自行車公司,特別安排尼巴利及馮俊凱參賽,DT Swiss傑德公司提供贊助及碧綠神木補給團隊服務,SHIMANO三司達企業則為大會提供路上服務及中立支援車。
 
720 armour運動墨鏡也再度共襄盛舉,將致贈當天12點整後前十位進入終點者720武嶺紀念眼鏡。大會官方用車及紀念品服裝,分別由LUXGEN納智捷汽車北智捷公司、YAMAHA臺灣山葉機車及Champion System卓比奧斯等品牌支援。

2017臺灣自行車登山王挑戰,國際好手雲集。

資訊提供/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
攝影、責任編輯/Oliver Wu

《運動星球》徵稿,針對運動產業、訓練教學、應用資訊、健康話題等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專業人士來稿共同交流。投稿請寄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文長至少800字,圖片請標註來源,並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由編輯潤飾,標題及圖片如需修改將事先與您連絡討論。

分享文章
鄭匡寓
鄭匡寓

直立奔跑的肌群演化──大腿肌群的重要性

2016-05-26
路跑腿部肌群健身跑步運動生理運動部落

數十萬年的演化,人類從猿猴進化而成為直立人,演化得出了許多不同的結果,包含飲食作風的改變、耐熱及善於長跑。比較起其他動物,人類不是善於加速的動物。但文化使我們衍伸出長跑的運動文化,於是盡量維持高速的長跑就成為人類專注的焦點。

©ShutterStock

股四頭肌與股二頭肌的比較

運動科學家的研究中,發現許多美式足球員的股四頭肌(quadriceps)與股二頭肌(Biceps femoris)比較起長跑或短跑運動員在肌肉體積上更顯得粗壯且厚實。如果單純以肌肉量來看,美式足球員應該比長短跑運動員跑得更快更持久才是,但事實上他們並沒有。

美式足球員的厚實肌肉重點是為了驟停轉彎(跑步是線性運動)、耐抗撞擊以及扛重奔跑(被攔截時還能跑得下去)。而跑步運動員的肌肉則是為了『純粹奔跑』而用。透過多次肌電圖的檢測,發現股四頭在抗撞及扛重奔跑時腳步落地的作用劇烈,反而在加速時的作用顯得較穩定。而當美式足球員進行加速測試時,股二頭肌則成為主要的作用肌肉群。

因此當股四頭肌被稱為抗震肌群、股二頭肌被認為是加速肌群時,在許多跑步運動界就燃起了許多譁然爭議。

大腿拉傷的問題

美式足球員、跑者、足球員甚至是籃球員都常出現一個肌肉拉傷的毛病──股二頭肌拉傷──當醫學報告指出這些問題點的交集點,都是為了加速奔跑時直接導致受傷。但這些運動員中,只有美式足球員與籃球員、足球員有股四頭肌受傷經驗,但起因不是奔跑或加速的過程,而是非線性的急轉彎或是與其他運動員碰撞時造成。

透過肌肉傷害的報告確認,短跑運動員在股二頭肌拉傷的比率,比較起長跑運動員更顯得高一些。相反的,長跑運動員的在股四頭肌受傷的比率高過於短跑者。短跑運動員因為加速之故,大量施壓於股二頭肌進行收縮作用;而長跑者則因為在落地支撐時的頻率過高且落地時重力劇烈,導致股四頭肌因為過度疲勞致使運動傷害。

生物科學家解釋,你很難看到腿後肌群比腿前肌群豐富厚實的人,因為那是速度型動物的演化方式,譬如獵豹;人類衍伸出強壯的股四頭肌,是為了保持直立平衡以及跳躍抗撞、長時間跑步抗撞。但不需要直立、也不需要長時間運動的獵豹等貓科動物,牠的腿後肌遠比腿前肌發達許多。

你不太有機會看到獵豹拉傷腿後肌群,因為那代表著無法獵捕、意味著死亡的到來。

姿勢跑法的技巧論

在美國邁阿密開啟 Pose Method 課程的羅曼諾夫博士,手底下訓練出許多長跑好手,亮眼項目為標準鐵人項、一千五百公尺到一萬公尺選手都有。在博士的跑步技術中提到『腳步落地讓它趨向自然,小腿上拉才是應注重的主動行為』。儘管姿勢跑法的跑步技術論飽受爭議,但運動科學家提出的佐證似乎越來越趨向並符合姿勢跑法的人體力學理論。

『跑步過程中當身體越往前傾時(試圖加速),從臀後回拉的小腿就必須越快越好。』這與二頭肌在加速過程中的肌電圖顯示相同,與其等待腿被動的回拉,反不如主動地進行上拉的動作。

建立主動上拉小腿的肌肉神經知覺,減少二頭肌拉傷的風險並增加跑步功率輸出的效率。

為什麼非洲人的腿很細

運動科學透過研究非洲跑者的股四頭、股二頭肌。許多研究發現非洲跑者的股二頭肌體積勝於一般人,但四頭肌體積則甚至比一般跑者更少一些。意即代表跑者在二頭肌對照的跑步效率比一般人更好一些。而在落地抗撞的四頭肌則代表著:非洲人以更輕盈的步伐落地,他們不需要粗壯的肌肉去維持長時間的落地撞擊。

對於馬拉松或是超長距離馬拉松跑者而言,如果你沒有粗壯的股四頭肌對抗落地衝擊,你就必須自身培養出更輕盈、減少衝擊的跑步動作。

2014波士頓馬拉松的菁英跑者群。 ©The Associated Press

給予跑者的小結論

☉建立輕鬆且落地輕快的跑步動作
☉大腿股二頭肌比你想像得還重要
☉股四頭肌在腳步落地時用,股二頭肌在往前躍動時作用
☉股二頭肌受傷多半是加速時受傷;股四頭肌受傷則為過度使用或代償予膝蓋關節等傷勢

©losetheshoes.net
/ 關於鄭匡寓 /
鄭匡寓

因為減肥而開始運動,從此就戀上跑步。透過呼吸、心跳與疲勞的雙腿體驗真實存在的美好。多年研究運動科學及跑步技術,每天都在追求更進步的自己。同時是個患有癲癇的運動員,所以深深期望推廣健康運動給每一個人。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