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運動員Zach Bitter剛在去年一天雙破兩項100英里以上世界紀錄,堪稱超馬界神級人物。疫情下只能待在家的他也沒閒著,5月16日,他以12小時9分鐘15秒,也就是每公里配速4分31秒的時間打破跑步機100英里(160.934公里)世界紀錄,將原紀錄推進超過20分鐘。更強大的是,這麼長的時間一般人都需要許多固態補給解嘴饞,他卻除了最後嗑一盒洋芋片之外,其他全部只喝液體補給,神人簡直是羽化成仙!
2020年跑步機上的爭霸戰打得火熱,光是50公里跑步機世界紀錄,從一月至今就已三度被刷新,而現年33歲的美國運動員Zach Bitter選擇挑戰自己擅長的100英里(160.934公里)。事實上,他在2019年8月底甫以平均配速每公里4分13秒、共11:19:13跑完室內操場100英里,成功打破100英里世界紀錄,更同時繼續以12小時跑104.8英里(168..6公里)打破自己在2013年創下的世界紀錄。因此,這次對他而言是距離相同,但「賽道」不同的挑戰。
Bitter在完跑受訪時告訴外媒Runner’s World,他在挑戰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不斷重振精神。「在跑步機上如果停下來就像浪費時間,而我會因此感到焦慮,在跑步機上幾乎必須斷斷續續,即使只是為了切換跑步機(他以同時兩台跑步機做挑戰)。」
為了這次挑戰,Bitter在自家安裝了兩台NordicTrack X22i跑步機,在比賽前他並沒有做太多測試,因為他知道機器會在幾個小時後超時,所以他直接規劃切換兩台,以防萬一發生故障。「我們有大約4星期的計畫時間,有很多可能出錯的地方,但幸運的是沒有重大問題發生。」
不過,挑戰途中仍有意外小插曲,例如房間內放兩台跑步機、兩台攝影機、一台電風扇和一台冷氣,總耗電量爆表,使其中一台跑步機的螢幕突然變黑,雖然仍在運行且能計算距離,但他們不得不多接一條延長線,以減輕房內電器的功率輸出。又一次,跑步機短暫地停止計數,幸好他們有注意到且立刻解決問題。
補給對於馬拉松、超馬選手都是至關重要的環節。Bitter制定了一套類似去年8月跑100英里室內操場的補給策略,但出現了一些問題:去年的室內賽道溫度約華氏15.5℃,是個跑起來相當舒適的溫度;但儘管試了再試,空調、電扇通通出動,Bitter家中的溫度都在21-24℃之間,更讓他驚訝的是,過熱的溫度並不是來自外部環境,而是跑步機本身散發的熱量。
過熱的溫度讓Bitter在挑戰一開始的幾個小時就感到脫水,於是他試著只靠液態的能量飲做補給;接下來幾個小時,跟時間賽跑的他消耗更多能量,於是他把1小時內的液體攝入量增加到約1700cc;再過幾個小時,他的胃感覺恢復了正常。
為了在無趣的跑步機上擠出一點樂趣,Bitter跟跑步機的配速玩上上下下遊戲,不過通常在每公里4分20秒上下。「我只想讓思慮遠離跑步機與距離,如果想太多,可能會一次『失分太多』,隨著一天的時間,我在1英里內換了3-4個不同的速度,而這些配速幫助我更接近目標。
同時,Bitter也忙著收聽廣播、音樂,以及現場直播,讓他最驚喜的是喜劇演員伯特·克萊歇爾(Bert Kreischer)的出現,伯特花了許多時間和三位超馬女運動員聊天,Bitter的妻子妮可也加入其中,他們甚至聊到一起培訓伯特達成100英里。Bitter認真地看待伯特想跑超馬的意願,他說:「伯特對24小時在跑步機上跑50英里很感興趣,我認為他在跳到100英里之前,會先跑個50公里或50英里。」而這些有趣的話題,也陪伴Bitter度過了第11公里後的數小時。
即使分散注意力,跑步機上的時間仍然度日如年。在87英里(約140公里)處,Bitter跑進浴室裡休息兩分鐘,吃了一盒橄欖油加海鹽洋芋片,這是他唯一吃的固體食物,而最終他總共吃了12包能量飲、洋芋片和226cc的蘇打水。
Bitter從去年8月至今,9個月內摘下第二項100英里的世界紀錄。當他終於完賽後,他立刻大啖牛肉碎末、奶酪和海鹽等鹹食來補充。打破世界紀錄幾天後,Bitter恢復不少,不過他暫時不想在跑步機上長時間跑步了,他估計需要花6星期去讓雙腳完整恢復。
新冠病毒疫情下,Bitter有不少賽事取消、延賽或是懸而未決,不過他只要保持健康,就會追求自己設定的紀錄。他說:「我一直將紀錄視為有趣的目標,在每項大計畫中,我享受跑步的樂趣,即便曾有過糟糕的日子,仍然在訓練和準備上得到許多樂趣。在過去兩年,我過的好日子多過糟日子,所以這些事對我可能很有趣。」
如果要做下一次挑戰,Bitter計畫每英里加快10秒鐘,大約用每公里4分07秒的配速完成100英里。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zbitter
責任編輯/Dama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期間,人人都知道要保持社交距離室內1.5公尺、戶外1公尺,然而一項比利時及荷蘭兩間大學合作研究打破了這個認知,發現以戶外跑步、走路的安全距離來看,前後並排的人至少要離4-10公尺,各國規定的1-2公尺顯然不夠,而且左右並排會比前後來的安全。
該研究由比利時魯汶大學(KU Leuven)與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TU Eindhoven)合作進行。研究透過虛擬空氣動力學模擬出飛沫的流動,並指出在一般情況下保持1-2公尺社交距離,可有效防止吸進飛沫;但是在運動時,如果前方有人正在健走或跑步(據作者發表最新版的研究白皮書,已將自行車這項運動刪除),又剛好打了噴嚏或咳嗽時,將透過滑流作用(slip-stream)讓飛沫飄向身後的人。
研究人員模擬人在運動(走路或跑步)過程中的唾液顆粒、以及來自不同位置的唾液顆粒(包括左右並排、斜對角前後方、正前後方)。透過下圖視覺效果,清晰可見人留下的唾液顆粒,紅色點代表最大的顆粒。
從模擬可顯示,在低風速環境中,兩人左右並排,保持一般社交距離跑步或走路時,被對方飛沫的影響較小;當兩人在斜對角前後方,被對方飛沫波及的風險也較小;如果兩人在正前後方,將有最大的汙染風險。
該研究作者Bert Blocken教授解釋,打噴嚏或咳嗽的人會以更大的力量散佈飛沫,就像是飛機或車輛高速通過時會帶起滑流的原理,當人往前跑步或走路也會產生對流風速,將飛沫向後飛散,降落在衣服或其他部位上。前後方位置將產生最高的污染機會,但同時風險也降低得較快。
研究人員根據研究結果建議:走路時,沿著同一方向走路移動的人應距離至少4-5公尺;跑步時則應拉長到10公尺;如果跑在某人後方或是準備要超車,也請從遠處就開始保持在不同的跑道。
你可能認為這麼遠的距離會帶給你困擾,但這篇文並不是要給你製造麻煩的。請注意,這項研究目前僅為專業人士撰寫的白皮書,並不是經過同行審查過的論文,所以無法保證論述是否有誤。我們只要繼續在疫情尚未解除下,持續保持獨自跑步、健走,與別人的距離維持在室內1.5公尺、戶外1公尺,並盡可能地增加距離就可以了。
資料來源/Medium, Gladiator lab, Bicycling
責任編輯/Dama
第二屆寶礦力路跑將於10月6日在台北大佳河濱公園趣味登場,今年新增21公里賽道,共有4K、10K、21K三大組別,活動報名倒數中,至8月31日截止。今年賽事邀請百萬訂閱Youtuber「滴妹」擔任路跑大使,並在賽前提供高專業性NRC訓練課程、凡報名賽事即可獲得高CP值跑友回饋禮,報名10K&21K還有NRC限量聯名禮!賽後更可抽東京來回機票等獎品總價值高達近250萬元,還有趣味的「足撞球歡樂體驗」、「寶礦力天堂路」,讓跑友跑得開心、玩得盡興!
近年國人運動意識抬頭,路跑也成為最平易近人且隨時都可以進行的運動選擇。寶礦力路跑延續去年路跑評價4.1分的高度好評,今年新增21公里組別,共分為趣味4公里、中距離10公里組別、半馬21公里三大組別,活動相較比去年專業,目標未來將加開全馬42公里,晉升專業賽事。 活動開放報名後情況踴躍,為回饋跑友們的支持,寶礦力特地加開10公里、21公里組別的名額、延長報名至8月31日截止,號召各路跑友在雙十連假前盡情揮灑汗水,挑戰自我極限。活動詳情及報名請見活動網站。
■ 專業再升級:首開21公里組別 本次賽事除了具備的4公里、10公里組別外,今年更特地新增適合有路跑或運動習慣的好手的21公里組別,增添賽事專業度也提供民眾更多樣化的選擇。此外也與全球最大的跑步社群NIKE RUN CLUB(NRC)合作,推出賽前專業跑者訓練課程,賽事當天也邀請專業配速員領導跑友們完成挑戰。
■ 高CP值跑友回饋禮再升級:總價值高達近250萬元 今年主辦單位展現高誠意,從衣服、毛巾、帆布袋、手機臂包到束口袋,設計實用的超高CP值物資,專屬客製化完賽獎牌外,10K&21K還有NRC限量聯名禮。另外,賽後抽獎禮與去年相比更多出70個獎項,禮品總價值高達近250萬元,讓挑戰者們還能抽台北-東京來回機票、跑步機等大獎。
■ 趣味互動再升級:賽後應援派對 賽道中將安排許多有趣的互動拍照牆,讓挑戰者們邊跑邊拍樂在其中;賽後應援派對更創新推出「足撞球歡樂體驗」跟「寶礦力天堂路」,讓跑者在趣味的賽事中揮灑汗水。
寶礦力今年除了邀請擁有超高人氣的百萬訂閱Youtuber「滴妹」擔任路跑大使,更號召5位青春活力女孩共組寶礦力女團,將在賽事當日活力初登場,在賽事過程中與跑友們做最近距離的互動、盡情享受路跑樂趣。 寶礦力水得官方粉絲專頁將舉辦線上「友你真好!」抽獎活動自即日起至9月5日止,將從參與抽獎的粉絲中,隨機選出一位幸運跑友,除了可擁有3個免費參賽資格,邀請朋友免費參與賽事外,幸運跑友及邀請的好友皆能成為本次賽事VIP嘉賓,賽事當天更可獲得四大VIP尊榮應援服務,包含「專屬報到休息區」、「女團陪你一起熱身備賽」、「跑程中間於拍照點共同拍照留念」及「終點線前熱情迎接完跑」,與寶礦力青春女團最近距離的互動、為你送上最有元氣的專屬應援!詳情請見寶礦力水得官方粉絲專頁。
資料來源/寶礦力水得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