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運動訓練後只要小睡20分鐘就能促進肌肉恢復及增強能量
1
運動後該小睡嗎
運動訓練後只要小睡20分鐘就能促進肌肉恢復及增強能量
2
8個進擊的零腹肌養成訓練
3
臥推常見的6種錯誤方式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運動訓練後只要小睡20分鐘就能促進肌肉恢復及增強能量

2020-09-02
話題 健身 運動生理 觀念 運動恢復

養成固定運動及訓練習慣能改善體能狀態,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運動會增加心率和血液的循環,使得腦部感受到清醒的狀態,但是,在運動或訓練過後也可能會導致肌肉疲憊,尤其是經過高強度或常時間的訓練之後,所以,有一些人會在運動訓練後進行一小段的睡眠以補充體能,這篇文章我們將告訴你運動後小睡片刻的優缺點以及正確小技巧與建議。

運動後該小睡嗎
運動或訓練過後是否該小睡片刻?這幾個技巧與優缺點一次告訴你!

運動後疲倦正常嗎?

一般來說經過劇烈或長時間的運動訓練之後,身體會感覺到疲倦是正常的,但如果是一些比較輕鬆的運動,例如悠閒的散步就不會讓你感受到身體的疲勞,但這樣的狀態並不是每個人都一樣,運動後的精力取決於許多的因素,這其中包含健身的狀態、飲食內容、水合作用的程度、運動訓練類型、持續的時間強度和運動頻率以及前天晚上是否有睡足夠,這也都會是影響你運動訓練過後,身體是否產生疲憊的原因。

運動後的疲倦感
一般來說經過劇烈或長時間的運動訓練之後,身體會感覺到疲倦是正常的。

運動訓練後會想要睡覺,是由於人體對於運動後所產生的自然反應。這樣因為運動時,我們的肌肉組織會使用三磷酸腺苷(ATP)產生反覆的收縮,隨著訓練的時間,ATP的濃度就會逐漸的下降,這時,就會讓肌肉的功能降低並導致肌肉疲勞的反應,另外,在中樞神經(CNS)也會出現一些反應,運動的過程中我們的中樞神經系統,會反覆發出信號以刺激我們的肌肉組織;但是,隨著訓動訓練的時間越長發射的電荷就會越來越少。此外,運動也會增加各種神經、遞質的增加,包括多巴胺(dopamine)和5-羥色胺也稱為血清素(Serotonin),這些神經遞質的變化會降低中樞神經系統刺激肌肉的能力,進而導致中樞神經的疲勞,最後,你的身體就會告知你該小睡一下。

運動後小睡優缺點分析

運動後小睡的優點:

1.肌肉恢復:

運動後小睡可以幫助肌肉恢復,當我們身體在睡覺時,腦部垂體將會釋放出生長激素,受損的肌肉組織需要這種激素來修復和建立;這對於肌肉的生長、運動表現和體能活動的成果都至關重要。

2.改善睡眠品質:

我們都知道睡眠不足將會阻礙肌肉的成長與恢復,同時,還會減緩認知的功能並降低人體的免疫系統,導致運動訓練時的表現不佳,所以,透過小睡片刻的方式可以減輕睡眠不足的影響。

3.降低身體疲勞:

運動訓練後感覺到疲倦是肌肉疲勞的現象,但是透過簡短的小睡能促進肌肉恢復並減少疲勞的程度,這樣也可使得一天中其餘的時間,能用更輕鬆的方式來處理其它工作。

4.增加精神注意力:

除了上述的三點之外,運動訓練後小睡也可增加腦部的神經反應與注意力,如果你是早起運動的人,透過午睡時的休息就能幫助身體降低疲勞程度。

運動小睡的優缺點
運動後的小睡片刻有哪些優缺點?

運動後小睡的缺點

1.睡眠品質差:

運動訓練的過程會增加內啡肽和體溫,這些運動訓練所引起的身體變化,可使你的大腦和身體保持著清醒的狀態,這就是為什麼會有人建議不要在睡覺前進行訓練的原因,因此,當你在訓練過後想要小睡一下,也比較難獲的好的睡眠品質。

2.容易頭暈目眩:

如果長時間的睡眠就很可能會進入深層的睡眠階段,因此,當你只小睡片刻就醒來時,大腦容易感受到昏昏沉沉的狀態,這種昏沉的感覺又被稱為睡眠慣性(sleep inertia),這是指人剛睡醒後頭腦有一段時間表現很不清醒的狀態,在這段時間裡人的短期記憶力、計算和認知能力都會同步減弱,可能會長達約30分鐘左右。

3.影響夜間睡眠:

儘管我們在曉慧的好處裡有說到午睡可以減少睡眠不足的狀況,但其實小睡有時後會影響我們的夜間睡眠狀態,讓你在夜間的正常睡眠時間中無法順利入睡;另外,如果你是有睡眠障礙的人,白天的小睡片刻可能會使你的症狀惡化,這點請務必要諮詢你的專業醫生。

小睡片刻該抓多久?

講完了以上小睡的優缺點之後,如果你在運動訓練後真的不得不小睡片刻的話,那最好避免小睡時間30-60分鐘以上,因為這樣的時間很容易將睡眠狀態導入到深層睡眠區塊,並會有出現睡眠慣性(sleep inertia)的問題,因此,建議小睡片刻的時間抓在20分鐘以內最好。如果你在晚上運動訓練後感到疲倦,不妨早一點去睡覺,只要確保有先補充適度的水分並吃一頓補給餐點即可。

運動訓練後小睡20分鐘
如果你在運動訓練後真的不得不小睡片刻的話,那最好避免小睡時間30-60分鐘以上。

結論

當我們的身體經過長時間且劇烈的運動訓練之後,經常都會感受到疲倦的狀態,正常來說這樣的現象是因為我們的肌肉能量消耗的原因,同時,中樞神經系統也失去了保持肌肉組織的運動能力,所以,導致肌肉的疲勞與大腦的疲倦感。因此,透過簡單的20分鐘小睡時間,就可以幫助肌肉與中樞神經系統的恢復,但千萬別睡得太多,否則將會影響你正常的睡眠時間。

資料參考/draxe、mensjournal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8個進擊的零腹肌養成訓練

2017-08-16
動學堂核心肌群腹部肌群核心訓練徒手訓練訓練動作健身

我們嘴上常說的下腹部其實是一個錯誤的說法,你的腹直肌、腹壁,實際上涵蓋了整個腹部並連接在骨盆上。無論女人或男人,大部分都無法接受這些部位有凸起的跡象,因此不斷尋找能幫助消除這些贅肉的運動。然而,大多數我們所練過或看過的訓練目標,通常是針對腹部肌肉,所以每當訓練的時候,你總是拿出自己的最大限度,盡可能讓腹部有徹底燃燒的感覺。專注於爆發你的核心是所有腹肌訓練的關鍵之一。事實上,在英國赫爾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那些專注於訓練肌肉的人,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產生更強的力量。所以不要只是運動,我們的每一次練習項目中還需包括注意自己的肌肉變化,才能有效的幫助自己在最大極限中發揮自己的成績。鍛鍊方式:連續進行每次訓練的規定數量和代表組數,在組間短暫休息45-60秒,每週3-4天不間斷地完成訓練。另一個選擇是選擇一些你最喜歡的動作,並在有氧運動後進行,或將其添加到你的常規訓練例程中。工具:一塊墊子或毛巾

 1  90度靜壓訓練

這是在訓練開始時喚醒核心的一個好方法,或者當你想加入其他訓練時,這是一個獨立的練習。

如何做:
步驟1:仰臥,將膝蓋和臀部彎曲呈90度,雙手掌放於膝蓋上預備。
步驟2:深吸一口氣,當你吐氣時,將腹部收緊,隨著大腿將雙手往上推,背部仍保持於地面(注意:雙腿不能移動)。持續5秒後放鬆,重複3-10組。

進階版:當你吐氣時,將腹部收緊,隨著大腿將雙手往上推,同時抬起頭和肩膀。吸氣時,再將上半身放回地板。

©losebabyweight.com.au

Tips
在收縮期間,想像你正在將你的肌肉從骨盆底部拉到肚臍。

 2  單腿抗力伸展

這個源於彼拉提斯靈感的動作將使用相同的按壓動作來加深腹肌的參與,伸直的那隻腿的重量使它更具挑戰性。

如何做:
步驟1:仰臥,雙膝彎曲至胸部上方,雙手指交叉置在右大腿上,左腿伸直至於地面。
步驟2:上半身隨著頭和肩膀離開地板,將雙手掌按在右大腿上,同時傾斜骨盆,並將右膝蓋盡量移動至胸部(此時你的手應該增加壓力)。
步驟3:左邊亦是如此,重複3-10組。

©christinebullock.com

Tips
當你推開大腿時,想像用你的腹部將腿拉進胸部,專注於腹肌的額外阻力,而不是大腿或臀部屈肌。

 3  U型船

這可能是一個小小的運動,但它對於你的下腹部很有幫助。

如何做:
步驟1:仰臥,雙腳屈膝平放在地上。利用雙肘支撐上半身(背部應保持離開地面),手掌朝下預備。
步驟2:腹部收緊,雙腿抬起呈90度角,慢慢地將你的雙腿向左(臀部應該保持在地面),再慢慢降低雙腿,然後再抬起來,就好像你用膝蓋在畫一個字母U的感覺。每邊20次,重複交替。
進階版:如果您想要更多的挑戰,請嘗試將雙腿完全伸直。

©gripad USA

Tips
使用呼吸幫助深層的腹肌工作,當雙腿傾向一邊時,吸氣,然後來到另一邊,再吐氣。想像你的肚臍一直向後到你的脊椎。

 4  反向平板式

這是另一個較難的動作,能夠訓練到腹肌和身體的每一個肌肉。

如何做:
步驟1:坐姿,雙腿伸直於地面,雙手放於兩側預備,指尖朝前。
步驟2:腹部收緊,彎曲膝蓋,將臀部慢慢抬起,保持腳跟於地面。吸氣讓你的腹部貼合到更深的背部,當你吐氣時,將雙腿完全伸直,並嘗試將你的臀部稍微推到肩膀後面。
步驟3:彎曲膝蓋,並將肩膀下方的臀部放回地板上。重複3-10組。

進階版:盡量讓臀部離開地板,而不要坐到地面。

©SHAPE.COM

Tips
專注於用你的腹肌抬起和移動臀部,其餘只要用手臂和雙腿。

 5  十字升降訓練

這兩個彼拉提斯的動作會讓你的腹部更平坦。

如何做:
步驟1:仰臥,將雙腿伸直到天花板,雙腿交叉預備。
步驟2:將腹部收緊,並將你的腿降低約45度。當你吸氣時,將雙腿與臀部抬起至天花板頂端,停留5秒。
步驟3:然後慢慢移動脊柱,一節節的降低臀部,使你的雙腿恢復到起始位置。重複3-10組。

初階版:這個動作較困難,所以如果你不能讓臀部離開地面,在嘗試之前,可以先單純練習臀部抬離動作,看看是否可以從墊子上抬起,然後立即下降。

©pilateswithkt.com

Tips
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當抬起雙腿時,你的腹肌應該保持不間斷地貼合至背部,並想像你正在將你的肌肉從骨盆底部拉到肚臍。

 6  下犬式

這個動作會讓你感覺到腹肌中每一寸的厚度(以及手臂和肩膀)。

如何做:
步驟1:肘稱於地面,雙手交叉緊握,雙腳略比肩寬,呈棒式預備。
步驟2:當您開始要抬起臀部時,先向左側伸出雙腳,再快速地用右腳再進一步,抬起臀部。接著再次向左腳踩一下,抬起臀部,然後再次向右抬起,讓你的臀部至於高高的位置。
步驟3:慢慢地用走路的方式向前進,直到你回到起始的棒式姿勢。重複3-5組。

進階版:跨更大步來提高你的臀部位置,並增加5-10組。

©kristinmcgee.com

Tips
在整個訓練過程中腹肌隨時收緊,當雙腳在移動時,想想在每個步驟中更深層地撐住腹肌。

 7  登山旋轉式

在傳統的棒式之中用這樣動態的彎曲動作來接觸那些平時難以觸碰的部位。

如何做:
步驟1:從一個完整的棒式位置開始,雙腳併攏。
步驟2:將右膝蓋向左彎曲,將右腳滑到左膝蓋的內側(此時你的臀部應該向左轉,左腳踝也會稍微轉動)。兩邊交替,重複3-10組。

©Popsugar

Tips
雙腿在移動時,記得隨時將腹部收緊。

 8  蛙腳訓練

如何做:
步驟1:仰臥,雙腳彎曲,雙腳跟相對。
步驟2:吸氣,隨著上半身離開地面,抬起頭和肩膀,雙手掌伸直離開地面,手掌朝下,眼睛看著雙腿。
步驟3:當你吐氣時,腳跟下壓,將雙腿腿伸直至45度,腳背上壓,再吸氣並彎曲你的腳跟回到起始位置。重複3-10組。

©carebaba.com

Tips
將你的注意力集中在腹肌上,強迫利用它們來抬起和降低雙腿,下背部一定要保持於地面。

資料來源/SHAPE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臥推常見的6種錯誤方式

2017-07-17
槓鈴上半身肌群重量訓練健身知識庫

對於想鍛鍊胸肌、上肢肌群的人來說,臥推一直是最常見也是最適合的訓練方式,但是,很多人都會用錯誤的臥推姿勢來進行訓練,不僅達不到訓練效果同時還有增加受傷風險的可能,以下是在臥推時最常見的六種錯誤方式,一起來督促自己來避免降低訓練成果。

臥推常見的6種錯誤方式 ©wikihow.com

 1  肩胛骨不穩定

在臥推的過程中,肩胛骨是在其中扮演是穩定的角色,如果肩胛骨不穩定,會讓肩膀處於一個內旋、聳肩的狀態,這樣在訓練過程中會導致肩部受傷。

 2  錯誤手腕姿勢

手腕的姿勢是很多人最容易忽視的,錯誤的手腕姿勢會壓迫到腕關節並且導致手腕受傷。正確的握法是將槓鈴與手腕及成一直線,不要向後彎也不要向前彎,正確的姿勢才能達到良好的訓練效果。

錯誤手腕姿勢 ©stack.com

 3  臥推軌跡不正確

許多人以為臥推是直上直下的運動,其實不是。臥推時,胸肌扮演的角色不僅僅是肩水平內收,而是肩關節水平內收和肩屈曲的結合,則正確的運動軌跡應該是一條斜線,槓鈴的落點應該靠近胸部下。

 4  臀部移開訓練椅上

許多人在進行臥推的訓練時,因為力量不夠就會使用下半身的力量將槓鈴往上推,這樣在訓練過程中,可能會因此傷到脊椎,所以盡量保持臀部在訓練椅上,以免傷害到身體其他部位。

臀部移開訓練椅上 ©thebarbellbattalion.com

 5  肩膀過度外展

肩膀過度外展是指當往上推舉以及往下降的過程中,手臂與軀幹的夾角過大,並超越90度,這樣會導致肩膀處於一個不穩定的狀態,建議臥推的時候要手臂和軀幹的夾角應該維持在45 度左右,才能達到良好的訓練效果以及降低受傷風險。

 6  重量過重

許多在做臥推的訓練時,都渴望快速擁有厚重又結實的胸肌,於是在做訓練時,會突然推上比之前更重的重量,當重量過時,可能會導肌肉受傷,嚴重可能最造成運動傷害,這時肌肉不但會受傷還必須要花上一段時間才能修復。

重量過重 ©seannal.com

參考資料/stronglifts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