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脂肪過多將導致身體健康風險提高,相信這句話已經不是什麼祕密!我們通常都只會注意體脂率而非注意脂肪的分佈情形,原來,在某些區塊多於的脂肪堆積將會帶來許多嚴重的問題,接下來將要告訴你許多有關脂肪分佈的相關知識,以及它能告訴你有關健康的訊息。
1.你的基因
2017年的一項研究估計,幾乎50%脂肪分佈的變化可能是由遺傳學所決定的,如果你家中的大多數人腹部較圓或臀部較豐滿,那麼你有即大的機率也會有這樣的問題。
2.你的性別
美國運動委員會(American Council on Exercise,ACE)指出,男性的健康體脂率介於6%至24%之間,而女性例介於14%至31%之間。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醫學博士Keith Ayoob表示,男性容易堆積脂肪的部位為身體中段,就是大家常見的腹部位置;而女性則較容易於臀部及大腿等下肢部位堆積脂肪。
3.你的年齡
由於新陳代謝減慢和肌肉組織逐漸喪失等因素,老年人的體內總體脂肪水平較高。而且多餘的脂肪堆積更有可能是內臟脂肪而非皮下脂肪。
4.身體激素
身體的體重和激素之間通常是相關性,尤其在40歲之後這個問題就會更加嚴重。人體脂肪專家同時也是《女性生命Body for Life for Women》的作者-帕梅拉·皮克(Pamela Peeke)博士說道,人體到一定年紀會出現這樣的原因,是由於男性(睾丸激素)和女性(雌激素)自然下降所導致的問題。
1.皮下脂肪
位於皮膚下方肌肉上方的脂肪都可以稱做皮下脂肪(Subcutaneous fat),經常會在屁股、臀部或大腿周圍所捏到的脂肪,它大約佔我們人體脂肪儲存的90%。
2.內臟脂肪
位於腹腔深處的內臟脂肪(Visceral fat),它圍繞著我們體內重要的器官例如肝臟、腸子和心臟,它與皮下脂肪不同,你無法觸摸或感覺到它但它確會帶來嚴重的健康風險。
3.棕色脂肪
這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脂肪,實際上可以幫助身體燃燒多餘的卡路里以保持溫暖,一般來說嬰兒的棕色脂肪很多成年人很少,主要在肩膀和胸部附近。
【延伸閱讀】活化「棕色脂肪」能燃燒20%基礎代謝率
由於內臟脂肪儲存在你的重要器官周圍,因此它可以進入肝臟組織進而形成膽固醇,接著就有可能會進入血液堵塞我們的動脈造成嚴重的後果。另外,內臟脂肪也被認為是發炎性化學物質釋放的信號並有助於胰島素抵抗,這兩個過程都會對身體造成嚴重破壞,因此,內臟脂肪過多將會造成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中風以及癌症等健康風險的提升。
雖然日常生活時很難辨認出你有多少內臟脂肪,但是過多的脂肪卻是令人驚訝的普遍現象。有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有44%的女性和42%的男性屬於內臟脂肪過多,如果要測量人體的體內脂肪最精確的方法是使用磁力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或電腦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腰圍大小來預測內臟脂肪是否過高,男性腰圍大於40英吋及女性腰圍大於35英吋,都屬於內臟脂肪可能過高的危險群。
【延伸閱讀】三種短時間高強度訓練將更有效率減去皮下與腹部脂肪
1.吃太多垃圾食品
綜合減肥專家路易莎·皮特里(Luiza Petre)表示,這些垃圾食品具有迅速被吸收到血液中的能力,進而引發胰島素的飆升,而胰島素正好是一種脂肪沉積激素;另外,攝入過多的飽和脂肪似乎也會促進內臟脂肪的積累。
2.經長久坐
在2017年發表於NCBI的一篇「久坐不動的時間與腰圍和心血管風險有關」的研究報告指出,坐著的時間越多越長,我們的腰圍及下半身就可能會越大,且患冠心病的風險越高。
3.壓力失控
現代人生活的壓力越來越高,隨著時間的累積慢性壓力會促使身體堆積過多的內臟脂肪,路易莎·皮特里(Luiza Petre)表示,壓力將會刺激皮質醇的受體濃度變高,這可以在內臟脂肪組織裡找到。
【延伸閱讀】體脂18%普男變身10%精壯男神的減脂秘訣
1.選擇含醣物質之外的複雜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
路易莎·皮特里(Luiza Petre)表示,選擇複雜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它們在體內消化的速度極為緩慢,因此,我們的胰島素水平也能保持穩定,而不會突然的升高加速身體儲存額外的脂肪到腹部。
2.食用更健康的脂肪來源
有許多的研究結果都表明,多元不飽和脂肪促進了消耗熱量的肌肉組織的生長,而飽和脂肪似乎會促進多餘的脂肪存儲,所以,食用核桃、鮭魚和亞麻籽等多不飽和脂肪是一個特別好的選擇
3.高強度的運動訓練
我們都知道透過力量訓練將有助於增加肌肉質量,進而減少體內脂肪的堆積。因此,採用高強度間歇運動(如步行與交替衝刺)比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對內臟脂肪的攻擊更為有效。
4.盡量控制壓力
緩和生活中的緊張與壓力可以防止皮質醇大量的分泌,因此,可以幫助防止多餘的脂肪進入內臟組織。
5.充足的睡眠時間
根據一項為期六年的研究報告指出,通常睡了五個小時的受測者在內臟脂肪增加了32%,那些睡眠達到六到七個小時的人內臟脂肪確只僅增加13%左右。 6.限制飲酒量 喜歡喝酒或每次飲酒量大的人,往往都很容易形成更高的腹部脂肪量,這也意味著更多的卡路里可能以內臟脂肪的形式存儲。因此,建議女性每天不喝超過一杯的量;而男性則建議每天不喝超過兩杯,同時也要避免長期的暴飲暴食。
【延伸閱讀】
資料參考/healthline
責任編輯/David
你也曾透過不吃含油脂、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來幫助自己減重嗎?小心,恐怕你會越減越肥。許多人為了讓身體沒有負擔,三餐只吃燙青菜,或不吃澱粉,其實這些都是減重迷思,長期下來不僅傷害健康,對減重也無效。尤其總有人會設定一個月內一定要減去10公斤甚至20公斤,一旦快速減重,相對復胖機率也非常高。
碳水化合物常常被誤解,嚴重到被列入減重飲食的黑名單中最糟糕的一項,有些飲食主張甚至相信我們應該在飲食中完全杜絕所有碳水化合物,例如所謂的零碳飲食或生酮飲食。是的,當然有對健康不太好的碳水化合物,但事實是,世界上還是存在著許多「好」的碳水化合物。無論健康或不健康的食品,其中大部分都有碳水化合物,如蔬菜、水果、麵包、豆類、馬鈴薯、堅果、種子、蛋糕、披薩、餅乾、麵點、爆米花、飲料和穀物。光是看這個清單,你大概已經可以發現哪些碳水化合物是健康的,而哪些不是,只要謹慎選擇,碳水化合物也可以吃出健康。
正確的減重速度應是每星期減0.5至1公斤左右最佳,透過循序漸進減重的方式,才能降低復胖機會,避免傷身。此外,應避免採以三餐都不吃澱粉的方式減重,主要因碳水化合物為燃燒脂肪的助燃器,適量補充不僅有助減重,還可用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礦物質及膳食纖維等營養的全穀飯取代白飯,能有效預防慢性疾病。此外,大腦、神經系統和肌肉需要大約總來源60-65%的碳水化合物作為能量來源。身體中主要所使用的碳水化合物是葡萄糖,血液中的葡萄糖被稱為血糖,是身體中大多數細胞的主要能量來源。我們的肌肉和大腦需要好的碳水化合物來提供運作所需的能量。大腦依靠葡萄糖保持思緒清晰。當碳水化合物供應不足,身體就會進入飢餓模式,此時大腦所需的葡萄糖將由肌肉分解所取得的氨基酸來合成。這樣的結果會導致身體失去肌肉,同時增加體重。「好」的碳水化合物有:糙米、小米、藜麥、蕎麥、大麥、全麥製成的麵包和義大利麵、多穀物麥片和麵包,與大燕麥片。
另外,除了不吃碳水化合物外,許多人還不會攝取油脂。其實,所謂不攝取油脂類及食物來達到減肥效果,應是指少吃油炸物、肥肉和內臟動物皮等,並非所有油脂類食物都不要吃,適量攝取「好」的油脂,除了有助減重,還能幫助排便順暢。好的油脂食物有:堅果、芝麻、酪梨、深海魚等,此外,許多,若減重過程中半夜突然肚子餓,可喝一杯240cc牛奶取代其他消夜,牛奶有安眠鎮靜效果、又有飽足感,不會造成太大負擔,必要時,可以諮詢專業營養師減重正確方式,才能達到健康瘦身目的。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責任編輯/妞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