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取用」大過於「給予」的環境裡,人們發現資源逐漸匱乏,大自然正一點一滴消逝,擁有豐饒資源的台東,十年前後的落差尤為明顯。儘管大自然飽受文明迫害,在台東執教多年的「登山王」范永奕,以及回到台東都蘭的金曲歌手舒米恩仍讚嘆海洋之美,也期許大家不以觀光客之姿來台東,而是「回家」。戶外眼鏡品牌 720armour 趁今年推出 Zero & Ocean 系列眼鏡,特別邀請金馬與金曲雙料得主舒米恩為理念打造「記得海洋」單曲,並邀自行車車手、極限鐵人好手范永奕暢談台東與海洋的故事。
原籍彰化的鐵人范永奕大學時期才來到台東,沒想到一轉眼,不只設籍定居台東也在此就業、落地生根。「現在四十幾歲了,我在台東待的日子,比在彰化的時光還要多。台東很適合我,也很適合訓練。」他笑說,原本在台東騎自行車估算的時間,在台北因為停紅綠燈反而要增加一倍。對范永奕來說,台東是個好山好水,卻不是好無聊的地方。
舒米恩的故鄉就在台東,但年輕時即北上求學,對台東抱持若有似無的疏離,當同學們問「台東有甚麼好吃的?有甚麼好玩的?」才驚覺跟台東很不熟。回到台東的他,從部落人們、土地背景逐漸認識了故鄉的文化,也讓他決定在都蘭小巨蛋(都蘭國中體育館)舉辦阿米斯音樂節,拓展原住民族文化以及音樂,至今幾年下來,不只成為台東地區的盛事,也成為原民圈口碑的音樂活動。他笑說:「很感謝台北可以讓我賺錢,這樣我才有能力回台東扎根。」
曾旅居台北、見識大城小事的舒米恩,以及遠從彰化來到台東讀學就業的范永奕,他們把生活落定在台東,也是曾經生活在他方,才能感受台東是如此地美麗且富含力量。
台東面積占台灣總面積近十分之一,地勢狹長擁有全國最長海岸線,長達176公里。生態豐饒的台東海邊,范永奕引用原民社群間的趣談使得舒米恩笑開來:「族人會說要吃甚麼,我去後面的冰箱(海洋)拿一下。」舒米恩也笑道:「等我兩個小時,我等一下就拿回來。」
參加過許多鐵人、自行車賽事,見識過高山藍海的范永奕表示:「台東的海看得到是真正藍色的,而且瞭望遠方會看見海天一色、毫無邊際。」他與舒米恩聊起 2016 年多年纏訟,坐落杉原灣的美麗灣渡假村爭議。
杉原灣海岸線是台灣東部唯一的沙岸地形,擁有美麗海景,也是當地阿美族人傳統文化活動的傳統領域。然而,在 2003 年,台東縣政府以 BOT 方式將卑南鄉共計六公頃的杉原海岸出租予美麗灣渡假村股份有限公司,但開發之初,公司刻意迴避環境影響評估程序(環評),遭到法院多次判決違法,終於在 2016 年由最高行政法院判決不得復工。人去樓空,空蕩的度假村不得復工營業,形同荒蕪,也是杉原灣海岸上最突兀的建物。
美麗灣渡假村曾以提升就業機會為號召,而對此范永奕笑說:「台東的觀光不是把原住民族的傳統領域搶走,讓族人在裡面工作。反而是該如何讓族人維繫原本的文化。」
觀光該起源於文化的識別與認識,而不是濫取。人們善於取用大自然資源,一如族人捕魚求一分飽食而不貪婪,又如為了蓋渡假村而把美麗海岸占為已有的財團,卻因此掏空了大自然。無論是濫用大自然的資源,或是將大自然視為天然的垃圾場而任意拋棄廢棄漁網、垃圾與瓶瓶罐罐,都將使生氣勃勃的海洋失去生命。
近幾年來,觀光帶來人潮,卻也帶來了破壞,破壞影響了生態,也影響原住民族賴以為生的海洋。儘管許多族人已不再靠海維生,但仍有許多祭典、文化活動與海洋息息相關。「觀光客到海邊走一走,然後就會把啤酒罐、甚麼垃圾都留在沙灘上。」舒米恩引用自身的例子說:「我舉辦阿米斯音樂節的前一二年,最難處理的就是滿地的垃圾、瓶瓶罐罐。」
為了確保音樂節能順利舉辦而不落得滿地垃圾,舒米恩在籌備音樂節時大聲宣傳,呼籲上百個攤商使用可回收、非一次性餐具。他笑說:「我跟阿姨講,你賣山豬肉不要用紙盒,用月桃葉或是竹子去裝,原本一百塊可以賣兩百塊。」沒想到,在舒米恩大肆奔走宣傳下,之後的阿米斯音樂節,人潮散去後的垃圾僅有二十包。一度還讓清潔人員笑說:「是不是把垃圾偷偷拿去埋起來了。」
很多時候,推行回收或環保是從自身做起,舒米恩從隨身攜帶的保溫瓶講起。「我會開始用保溫瓶不是為了環境,是為了喝冰咖啡。」他說:「用一般的杯子喝冰咖啡,冰塊融化了就會變成咖啡水。有一次裝保溫瓶裡,喝的時候還是冰咖啡,感覺很好。之後就習慣使用保溫瓶。」
因為切身例子,他開始有不同的思維:我們很容易去苛責不做回收、不做垃圾分類的人,但這不會有甚麼改變。反而,不要苛責不做環保、不為環境努力的人,而是要想辦法去幫助他們,引導他們去做。如果僅為了飲用冰咖啡、熱咖啡就讓人捨棄一次性紙杯而改用保溫瓶,相信也會有更多方式引導人們落實環境保育。
根據研究顯示,海洋塑化危機中有絕大部分來自廢棄漁網與塑料垃圾,每年約 800-1300 萬噸塑料廢物流入海洋,造成十萬隻海洋動物因此失去生命,同時,塑料降解需要 500-1000 年,流入海洋的塑料不會完全生物降解。再過 28 年的 2050 年,科學家估算海洋塑料廢棄物將超過海洋魚類。
自 2018 年加入海委會海廢國家隊的 720armour,成功開發出原材來自海洋廢棄漁網的再生眼鏡,並於 2022 年 6 月 8 日國家海洋日向全球發表「Zero & Ocean」系列眼鏡。此系列眼鏡採用海廢再生鏡,從分類清洗、消毒熔融到強化塑粒再造,儘管製作成本不菲,卻能為翻轉海洋廢棄物盡一分心,並全方位保護雙眼。
720armour 贊助選手范永奕表示,早期他上課時戴太陽眼鏡,會被開玩笑說「耍帥」,但長期曝曬光照、征戰各地競賽後,經診斷發現有輕微的青光眼、視網膜剝離等問題,之後范老師只要外出上課或戶外訓練,都會把太陽眼鏡隨身攜帶,「不是說太陽不大就不用戴,有時候傷害是無形中形成的。」金曲、金馬雙料得主的舒米恩則笑說,保護眼睛的太陽眼鏡也可以是很好的時尚配件,他希望當人們戴上 720 海廢眼鏡的時候,會感受並理解許多人在海岸線撿拾垃圾、保護海洋的決心。海洋不只是原住民族的傳統領域,也是全人類生命力的泉源。
在自行車界、鐵人三項運動負有盛名的范永奕范老師,在第二屆 Formosa Xtreme Triathlon 極限鐵人獲得優勝,獲得參加世錦賽資格,即將於七月底前往挪威參加 NORSEMAN 極限鐵人賽。對他來說,海洋是在國小年齡就已熟悉的環境。這次去到挪威,也期許將挪威的海洋與台東海洋相比較。後續的范永奕,也將把目標朝向鐵人賽 (226km) 成績突破 SUB 9 小時,以及瑞士地獄鐵人三項等極限鐵人賽,並以推廣鐵人三項與自行車運動為已任。
推動阿米斯音樂節、對公眾議題十分有感的舒米恩,同時也身兼文藝、文化工作者,現況把重心擺在音樂製作上,希望一首一首地將好歌製作好,並期許能一年推出一張專輯。除此之外,身兼部落生活、觀光的重要推手,也希望能累積更多能量,讓阿米斯音樂節更為精彩,也讓更多人加入參與。他笑說:「做音樂節會賠錢,但幫助部落有更好的發展,這才是有意義的。」 2022年舒米恩除了一首「記得海洋」之外,去年底也推出了全新專輯【O milaladiway 詠歌者】並在剛結束的第33屆金曲獎入圍最佳原住民語歌手獎,專輯採用阿美族最具特色的傳統演唱方式,卻是人類最初歌唱者想要傳達最原始情緒的方式。疫情沒有打倒舒米恩,相反的,他從生活中擷取了能量,並製作了最具力量與美感的歌謠。
台灣從事登山健行、戶外活動的人口逐年成長,根據 GPS 及智慧穿戴領導品牌 Garmin 用戶數據調查,戶外導航產品線中,台灣用戶 2022 年較 2020 年同期(1-9 月)大幅成長 52%,其中以戶外登山活動增長 108%、戶外健行活動增長 66% 最為驚人。為了支援用戶盡情探索自然環境,Garmin 在台推出專為戶外探險設計的「Garmin inReach Mini 2 衛星追蹤通訊裝置」,電池續航力最高可達 14 天,以覆蓋全球的低軌道衛星-銥衛星(Iridium Satellite)為其通訊系統,還有多項功能守護戶外活動者的安全。單機售價 NT$12,900元,10 月 3 日起中華電信數位門市獨家首賣;11 月 1 日起 Garmin 實體品牌店通路正式開賣,讓你的每一次探險都無需冒險!
Garmin 亞洲區行銷與業務副總經理林孟垣表示:「Garmin 持續強化 Garmin Outdoor 生態系,串連『智慧穿戴裝置、衛星通訊技術服務、Garmin APP 資料整合』,提供消費者更全面、精準、安全的智慧裝置服務。Garmin 於 2021 年初收購全球最大緊急事件監測和回應服務供應商 GEOS Worldwide 及其營運的國際緊急回應協調中心(IERCC),IERCC 為 Garmin inReach 個人衛星通訊器發出的 SOS 救援信號的接收中心,自 2011 年在市場推出『Garmin inReach 衛星通訊技術』以來,全球至今已累計超過 9,100 筆由 inReach 發出的 SOS 救援事件信號,其中 2022 年前兩季已累積超過 1,200 筆救援信號。近年疫情影響加速台灣民眾對於透過智慧穿戴達成運動目標及健康監測的需求逐漸升高,以及政府推動『向山致敬』開放山林政策,吸引更多消費者走向台灣山岳、親近自然,為提供登山、戶外活動者完備的風險管理與更即時救援行動串聯,期盼幫助降低遇險程度、提高被安全救援的機率,Garmin 攜手中華電信,在雙方積極努力下正式在台推出『Garmin inReach 衛星通訊服務』,提供 6 種彈性加值服務資費方案,讓用戶盡情探索戶外時,擁有更安全及必要的緊急求助服務! 」
隨著越來越多人走入山林,許多山野秘境、壯闊大景晉升社群打卡熱點,每逢假日各大郊山及百岳人潮湧現,登山幾乎成為國民休閒運動。然而山難事件仍層出不窮,無可置疑的是面對具有高風險性的戶外活動,部分民眾在安全意識、登山觀念不足下,容易以冒險犯難的態度挑戰自然野性。
最速無補給獨攀中央山脈大縱走探險者-Hiker CP 李啟賓表示:「不管任何登山的新手或老手,在山上一定會遇到迷路或是因天候不佳發生不知道該往哪邊走的狀況,因此一定要學會如何使用離線地圖,並善用身上的導航與通訊系統。 Garmin inReach Mini 2 以覆蓋全球銥衛星做為通訊系統,無需擔心山區訊號微弱的問題,更可透過『TRACBACK 循跡返航』找到返回起點的路,若真的發生意外、甚至不幸失足,無法移動又處在手機無訊號的地方,inReach Mini 2 SOS 求助按鈕直接按下去,可以縮短救援時間,幫助相關單位掌握黃金 72 小時進行救援。當意外發生,除了冷靜、冷靜、再冷靜,也要把握 333 原則,先保暖、整理身上水、食物的分配,另外切記停留在原地等待救援、往高處找訊號,絕對不要往溪谷,很容易失足造成無法挽救的遺憾。」
「Garmin inReach Mini 2衛星追蹤通訊裝置」承襲品牌一貫專為嚴苛環境打造的產品,以美國軍規 MIL-STD-810 打造,耐寒耐熱抗衝擊並具備 IPX7 防水規格,100G 輕量化機身(高9.9 公分、寬 5.17 公分) ,輕鬆一手掌握、方便使用與攜帶,在 GPS 更新頻率為每 10 分鐘回報一次座標位置的標準活動記錄設定下,電池續航力最高可達 14 天。
Garmin inReach Mini 2 支援用戶進行一般戶外活動時的安全守護,透過覆蓋全球的 66 顆低軌道銥衛星做為訊號接收和傳輸系統的通訊服務,強化行動訊號屏蔽地區的服務覆蓋率,配合雙向簡訊功能即可不間斷雙向傳送文字訊息;內建三軸電子羅盤、高感度 GPS 螺旋天線,無論身處何處皆能精準導航並記錄軌跡,並可 24 小時分享定位和位置追蹤,以預先設定的固定頻率時間間隔傳送 GPS 位置,讓追蹤者及親友可透過 MapShare 網頁即時查看及密切追蹤登山者的行進軌跡及動態,並在旅途中互傳簡訊、天氣預報服務;即使迷路也可利用「TRACBACK 循跡返航」找到返回起點的路。
此外,Garmin IERCC 國際救援中心*1 提供「全年無休互動式 SOS 緊急求助服務」,隨時待命協助救難通報,用戶在進行戶外活動時若遇緊急危難時刻,按下 SOS 緊急求助按鈕,將有專業人員即時追蹤用戶裝置位置,與用戶保持雙向文字訊息傳輸,同時協助通報消防署(陸域)、海巡署(海域)及緊急連絡人,若所處位置在其他國家,則會通報所在地區之緊急救難人員或相關單位提供必要援助。
身為「赤心巔峰」越野十日中央山脈計畫總召王仁豪亦分享:「不論是海外攀登、國內長程縱走的登山活動,還是較短天數登山、單攻或郊山健行行程,都建議要建立完善的『留守制度』,其重要性在於,讓別人知道你的完整行程計畫,何時上山、預計何時下山,並在攀登過程中透過通訊掌握你的位置及狀態。我們近期執行的最速完成中央山脈大縱走計畫,便安排了 4 到 6 位留守人員每日輪流監看隊員配戴 Garmin inReach Mini 2 發出的訊號,確保他們有順利執行計畫,並與他們保持聯繫提供最即時的協助。若隊員訊號位置停留已久、未在原訂時間內抵達預定目的地,也沒收到任何回報消息,留守團隊便將發出訊息給下一站的補給隊,請他們準備組成 2 人小組,回頭查看支援。對於戶外探險我的建議是別只用過往經驗判斷所有事情,透過精準的科學化方式追蹤,才能更加安心。」
Hiker CP 李啟賓建議:「從事戶外活動都隱藏著一定的風險,除了做好事前的行程規畫,一定要有留守人,但不要再隨意請自己的爸媽擔任了,要找熟悉此次登山行程的人,最好是走過路線、也有一起爬過山的人,才能夠在緊急狀況時提供最即時的應變與協助。另外,出發前建議要拍一張登山口及個人全身照給留守人看,於行程中定時回報行程動態給留守人,要回報“時間、地點、狀態”(不能只有寫地點),才是最有效的風險管理。」
更多資訊請連結「Garmin inReach Mini 2衛星追蹤通訊裝置」官網。
資料來源/Garmin
責任編輯/Dama
山徑越野究竟有多大的魔力,讓許多跑者甘願擔著行囊在微光的顛簸山徑奔馳? 戶外冒險活動的佼佼者—小鬍子冒險學校,今夏規劃了結合陸、海、空的山岳動感越野挑戰活動,除了山徑越野,更加碼各種冒險活動。首場活動將在7/19(日)五峰旗風景區率先開跑,陸續接著8/29(六)的龍洞、以及10/17(六)、10/18(日)的熊空中坑溪雲森瀑布,藉由四場活動的舉行,廣邀各界對於山徑越野有興趣的朋友一起攜伴參與。活動將以360度視野,讓參賽者以俯視、仰式等不同角度一窺台灣之美,參賽者將徜徉在山林、瀑布、溪水與海水間,親身感受大自然多變的風情。
山岳動感越野挑戰分為「動感山徑越野挑戰組」及「動感山徑玩樂體驗組」二組別,前者將在跑完12K的山徑越野後,進行包含溯溪、攀岩、滑索、海泳及瀑布垂降等冒險活動;後者則省略前面的12K,直接進行包含攀樹、滑索、平衡走繩及溯溪等較適合初學者的活動。活動將於北台灣三個知名景點進行,分別是近來因「抹茶山」爆紅的礁溪五峰旗風景區、潛水愛好者大推的東北角龍洞、以及山巒連綿、如仙境般的雲森瀑布,每場活動將會依景點特色進行不同的關卡安排。
【延伸閱讀】英冒險家成功登上巨岩,成為25年來第一位征服者!
山岳動感越野挑戰有幸邀請到在路跑圈被尊稱為「阿公」的何萬豊擔任賽道顧問,其他資深跑者如2017年勇奪聖母峰馬拉松半馬組冠軍的周平記、跑齡短短4年就完成聖母峰馬拉松的媽媽跑者陸承蔚、「百鐵教父」賴曉春、越野長跑專家古明政與「三條魚」詹喬愉等,都將分別在不同場次中神秘出席。
【延伸閱讀】正妹登山家詹喬愉︰登山是需要學習的
山徑越野讓參加者用每一個步伐感受地面的起伏和脈絡、每一口喘息感受地球賦予的生命力,你想過在山徑越野的同時,也能藉由自己微小的力量回饋大地嗎?小鬍子冒險學校秉持者「Leave No Trace」的概念,每一次的活動皆以「凡走過不留下痕跡」為原則,不僅活動前後不破壞大自然原貌,更鼓勵參加者在享受自然的同時將山林垃圾拾起,讓無痕山林的概念可以落實下去。
【延伸閱讀】小鬍子戴昌盛:冒險是學會承擔責任,了解自己的極限
小鬍子冒險學校為戴昌盛於1994年所創立,20多年來一直都是台灣最具口碑的戶外冒險訓練專業學校。曾經辦過無數場穿梭在高山峻嶺、海蝕懸崖、冰天雪地、和原始森林的冒險活動,因此非常熟悉台灣的每一個角落。從創立以來就一直致力於「活動內容」的充實以及「活動品質」的提昇,對於學員的安全性更是極其注重,絕不允許學員在安全措施未落實的情況下進行活動。小鬍子冒險學校平時舉辦各式戶外體驗課程,並認為冒險可以培養獨立自主能力、團隊精神和團體領導、統御能力。戴昌盛(小鬍子)總教練:台灣最資深的戶外綜合運動專職教練,小鬍子教練不但是位探險者,也是位教育者,不但在冰雪地攀登、登山、攀岩、溯溪等領域,有非常高的成就,也在提攜與教育後進上,樹立了典範,為現今戶外冒險教育領域中,教父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