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2025 FXT極限鐵人三項正式回歸,寫下一條讓世界看見台灣的賽道
1
2025 FXT極限鐵人三項正式回歸,寫下一條讓世界看見台灣的賽道
2
大安小熊盃小鐵人
「我不是病人,是鐵人!」大安小熊盃小鐵人 突破身障孩童運動想像
3
抗熱5大策略 避免你參賽中跑到爆掉、騎到痙攣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25 FXT極限鐵人三項正式回歸,寫下一條讓世界看見台灣的賽道

2025-11-12
話題 戶外運動 鐵人三項 活動

由 WAYPOINT.co 2025 年 11 月 14 日凌晨 05:00,Formosa Xtreme Triathlon(FXT) 將正式鳴槍起跑。這場 XTRI World Tour 全球巡迴賽事的亞洲代表站,將從台灣心臟的日月潭出發,最終直登海拔 3417 公尺的合歡山主峰,總距離 242 公里、總爬升6488 公尺,是全球最具挑戰性的極限鐵人三項之一。

一場穿越島嶼脊樑的極限挑戰,讓世界看見台灣的壯麗與堅韌

FXT 的誕生,來自一個單純的想法:讓世界看見台灣真正的樣貌。我們用一條由台灣地貌構成的極限賽道,串聯日月潭的晨霧、玉山的輪廓與合歡山的曙光,讓每一位選手與他的團隊,用身體與意志力去體驗台灣的壯闊、變化與美麗。

賽事路線說明

游泳|Swim — 3.8 km

地點:日月潭(Sun Moon Lake)

賽事從台灣心臟地帶的日月潭展開,這座海拔約 748 公尺的高山湖泊,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自然地景之一,湖光山色、靜謐壯麗。游泳距離為 3.8 公里,水溫約為 20–24°C,挑戰選手在清晨低溫中展開極限旅程。 文化亮點: 日月潭是少數民族邵族的主要聚落,他們是湖泊的守護者,也象徵 FXT 起點的精神延續,由文化與自然共同見證這場壯遊。

自行車|Bike — 196.7 km

路線:日月潭 → 塔塔加夫妻樹 → 折返日月潭 → T2

從湖畔出發,進入近 200 公里的騎乘賽段,選手將一路攀升至玉山國家公園核心—塔塔加夫妻樹(2,478 公尺),再折返日月潭。總爬升超過 3,600 公尺,是世界級難度的長距離高山爬坡賽段。 沿途可遙望台灣第一高峰玉山(3,952 公尺),體驗「在玉山腳下騎乘」的壯麗感受。這不只是一段體能挑戰,更是以單車之力穿越台灣屋脊的壯觀旅程。

跑步|Run — 42 km

路線:埔里 → 合歡主峰(Hehuan Main Peak)

最後賽段為極端考驗的超長爬坡馬拉松,從埔里出發(海拔約 450 公尺),沿著亞洲最艱難公路—西進武嶺公路持續爬升,至登山口後再以徒步完成合歡主峰(3,417 公尺)攻頂,全程爬升超過 3,000 公尺。 沿途氣候由亞熱帶逐漸轉變至寒帶,參賽者將歷經四季變化,最終在雲海之巔迎接勝利時刻。

 

2025FXT全新賽道_自行車賽段_塔塔加

賽道之外,是台灣的文化與精神

FXT 是一場不設立補給站、不接受外援的比賽。選手必須與自己的陪跑員與補給團隊密切合作,互相支持前進。這不僅考驗體能,更是一場信任與意志的集體挑戰。

台灣的山,給了這場賽事天然的嚴苛背景;而台灣的人,則以志工、工作人員、在地補給夥伴的身分,構成選手最堅強的後盾。

2025 年 FXT 將選出 4 位選手前往 XTRI World Championship 挪威 Norseman 挑戰世界舞台;所有完賽者皆可獲得 XTRI 點數,進一步累積全球極限資格。

2025FXT冠軍戒指

極限結合科技,全球即時共感

FXT 將全程導入 GPS 即時定位系統與賽道直播,讓觀眾不論身在世界哪一角,都能透過 FXT 平台同步參與。觀眾可即時掌握選手所在位置、爬升狀況與時間進度,宛如親臨現場,與選手一起走完每一公里。

一場屬於台灣,也連結世界的運動盛事

FXT 不只是台灣第一次舉辦的極限鐵人賽,更是一次讓國際運動社群看見台灣的契機。從賽道設計、轉播技術到品牌聯名與志工組織,打造一場融合運動、人文與自然的世界級賽會!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我不是病人,是鐵人!」大安小熊盃小鐵人 突破身障孩童運動想像

2021-05-10
賽事話題游泳單車路跑活動鐵人三項戶外運動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於 5 月 2 日在台北市大安運動中心舉辦小鐵人三項趣味賽,本次活動是與大安運動中心、台灣小騎士協會、LAVA 台灣鐵人三項公司及台灣適應身體活動學會跨界合作共同舉辦,鼓勵 4-7 歲學齡前的孩子參與鐵人三項,從中學習到永不放棄、堅持到底的運動家精神。

大安小熊盃小鐵人
小鐵人三項趣味賽鼓勵 4-7 歲學齡前的孩子,從中學習到永不放棄、堅持到底的運動家精神。

在此次參加活動的小選手當中,有六位是身心障礙者,為了讓孩子們在比賽當天更順利,主辦方也特別在 4 月 17 日舉行「身心障礙者賽前場勘」,並邀請到身障運動國手簡子祥(鬍子叔叔)、張維捷(鋼鐵人哥哥),以及聽奧羽球國手兼鐵人三項玩家的 范榮玉,親臨現場指導小朋友們有關鐵人三項的運動技巧!

親切的大哥哥與大姐姐們,立刻成為身障孩子們的偶像。患有亞斯症狀的小柚(匿名),5 月 2 日比賽當天一到會場,就詢問工作人員說:「上次陪我們練習的鬍子叔叔(簡子祥)怎麼今天沒有來?」

身障運動鐵人三項
主辦方特別在 4 月 17 日邀請到身障運動國手簡子祥、張維捷以及范榮玉,親臨現場指導小朋友們有關鐵人三項的運動技巧!

小柚的媽媽表示,今天小柚的表現超乎預期的好:「有亞斯特質的小朋友,其實自尊心滿強的,很容易陷入負面情緒之中,我們希望可以透過這樣的活動,去訓練他對於情緒控管、或是對勝負的看法。」

身障孩童運動
家長表示,我們希望可以透過這樣的活動,去訓練他對於情緒控管或是對勝負的看法。

另一名身障小鐵人小宇(匿名),因先天患有糖尿病,必須天天打針,這也使他到了適學年齡仍苦無找不到適合的幼稚園,因此目前只能在家自學。然而小宇也漸漸發現,自己是不是與其他小朋友「不一樣」,所以不能去上學?小宇媽媽略顯擔憂的說:「希望可以透過團體活動,讓孩子知道自己其實沒有『不一樣』!」

身障小鐵人
孩子們得到第一面屬於自己的獎牌,開心的放在手上,就連睡著了也不捨得放下來。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今天小宇參加活動回去之後,可以讓他知道『他不是病人,是鐵人』!」台灣適應身體活動學會 葉翰霖 副祕書長笑說:「本次活動由學會負責招募身心障礙者家庭報名參加,並因應不同族群的需求,我們在這次活動中強調親子同樂的概念,要求一位特殊兒須由一名陪同者參賽,除增進親子間的情誼,更重要的是身心障礙孩童最親近的照顧者協助參與運動,是有助於提高孩子的運動參與動機及養成運動習慣。」

大安小熊盃小鐵人
這項活動要求一位特殊兒須由一名陪同者參賽,有助於提高孩子的運動參與動機及養成運動習慣。

小弘(匿名)是先天聽障,雖然平時需配戴助聽器,但這一點也不影響小弘對運動的熱情與喜愛,「這個活動是透過聽損協會的朋友推薦,很開心可以有機會來,下次還會繼續參加!」小弘的媽媽表示相當支持孩子多參加體育相關活動,「其實小朋友的體力很好,多參加體育活動其實也是讓他們有機會多消耗一些體力,不然體力好像用都用不完的感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系主任 姜義村 也帶著小姪女來體驗小鐵人活動。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系主任 姜義村 說:「特別感謝大安運動中心在主辦本次小鐵人趣味賽時主動與臺師大特殊教育中心聯繫合作,將特殊族群的知能融入其中,從賽事籌備期參與,包含報名資格、賽道規劃、賽事服務等,都涵蓋於其中,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運動主流活動,能遵循此模式進行規劃,相信對於促進社會福祉與融合將是一大進步。」

雖然整個活動看起來,守在一旁的大人們比下場比賽的小孩還要累,還要氣喘吁吁,但對於身心障礙孩童的家長們來說,能有一個活動讓身障孩童們如此放心地參加,是一件非常難得且珍貴的事,「大多運動比賽的環境無法滿足身障孩童的需求,所以我們非常感謝這一次各家單位的幫忙與協助,讓孩子們有機會參與,期盼臺灣的身障運動環境能夠越來越好。」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小熊盃小鐵人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第 31 條明確保障身心障者的運動參與權利,這次的跨界合作不只促進身心障礙家庭於運動選擇的多元性,也突破過去大眾對於身心障礙族群的運動想像。更重要的是,透過多元運動嘗試,讓身心障礙者與主流社會接觸,促進社會共融。

小熊盃小鐵人
小熊盃小鐵人

文章出處/don 1 don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抗熱5大策略 避免你參賽中跑到爆掉、騎到痙攣

2019-06-03
觀念跑步馬拉松鐵人三項戶外運動知識庫

即使避開夏天,在台灣春、秋季期間比馬拉松、鐵人三項這類耐力型競賽,仍可能增加選手們熱到「爆掉」的機會,所以台灣的跑者、鐵人們該如何應對炎熱的比賽顯得特別重要!以下5大策略讓你在耐力比賽途中較能適應酷熱天氣、避免爆汗脫水導致運動表現下降,甚至造成痙攣、高血鈉症、熱衰竭等運動傷害。大熱天比賽前,先規劃好你的抗熱策略吧!

抗熱5大策略 避免你參賽中跑到爆掉、騎到痙攣 ©AsiaTRI.com

賽前熱適應

無論如何,「準備」是你最好的朋友!適應炎熱就像任何運動項目一樣要事先練習。因此,如果你已經報名了一場歷年來溫度偏高的賽事,那就從夏天起增加自己的熱適應能力,例如熱瑜伽、三溫暖、讓你爆汗的室內飛輪課都相當適合。其他熱適應方式可參考《馬拉松、三鐵等耐力運動的夏日訓練策略》。

擬定補水計畫

除了配速計畫,對比賽同樣重要的是補水和營養策略。我們都知道,在耐力運動中身體含水的多寡,與脫水和運動表現降低息息相關。除了比賽期間補水策略,開賽前適當喝水也相當重要;同時須確保賽前幾天身體都有充足的水分,將尿液外觀維持在淡淡的稻草色,可作為水分適當的標準。此外,賽前避免酒精,因為攝取酒精會造成利尿作用,當身體內水份減少過多,就會降低有氧運動的能力、增加脫水現象。

除了配速,對比賽同樣重要的是補水和營養策略 ©Forbes Advocate

T1轉換後展開策略

雖然鼓勵從游泳轉換成自行車(T1)之後盡早補水,但每位選手的補水策略有些許差異。在開放式場域游泳,可能吞下大量的湖水、海水以及空氣,可能對胃造成嚴重破壞,這可能是大多數鐵人都曾經歷過的。因此,當你離開T1轉換區騎上自行車,先暫時給胃一點時間冷靜,採取小口啜飲而不是大口大口地喝,請記住這個喝水方式並全程使用,尤其在游泳後必須遵守,以避免胃痙攣。

賽前流汗率測試

T1之後就必須掌控好你的補給節奏,然而多久該補給一次,每次該補充多少水﹖因為每個人流汗率各異,也會有不同標準。為了更瞭解自己的補水需求,建議在賽前先進行60分鐘流汗率測試﹕在1小時模擬比賽強度的訓練前後,分別測量自己體重,如果途中沒有進食、上廁所或休息等外在因素,那就很容易測量出1小時運動中身體流失的液體(詳細補水計算方法可參考《跑步前、跑步中精準補水攻略》)。流汗率測試能避免你過度補水狂跑廁所、或是補水過少嚴重引發高血鈉症。

能量膠是耐力比賽中較常見方便使用的補給品 ©Alamy

除了水,碳水化合物的消耗是耐力運動中出現疲勞的關鍵原因,所以你的水瓶裡裝了什麼就是重點。當你爆汗運動,身體排出大量礦物質和鹽,而這些流失掉的水、碳水化合物、鈉、鉀、鎂和鈣,都是維持肌肉功能不可少的營養素,缺乏可能會引起痙攣,甚至毀了整場比賽。市面上戶外用品店、馬拉松用品店都會販售各類果膠、果凍、鹽錠等補給品。更詳細的能量補給可參考《跑馬幫手能量膠怎麼吃?吃多≠滿滿能量》。

資料來源/British Triathlon, 運動生理學網站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