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穿越法蘭德斯 馮俊凱拼戰160公里未能完賽
1
穿越法蘭德斯 馮俊凱拼戰160公里未能完賽
2
編輯開箱實測:戶外運動咖必備的軍規級智慧運動手錶 Amazfit T-Rex 2
編輯開箱實測:戶外運動咖必備的軍規級智慧運動手錶 Amazfit T-Rex 2
3
Canyon 發表環保高速氫氣動力概念自行車 Eco Speed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穿越法蘭德斯 馮俊凱拼戰160公里未能完賽

2017-03-23
話題 戶外運動 單車 賽事 活動

在開季完成三場多站賽後,馮俊凱短暫回台參與彰化經典百K,與隊友阿尼奧利(Valerio Agnoli)一同挑戰台灣最具口碑的挑戰活動,與地主的車友們相見歡。而後他隨即前往比利時與隊友會合,參加台灣時間3/22(三)夜間舉行的穿越法蘭德斯(Dwars Door Vlaanderen),這也是阿凱今年個人第一場古典賽。

簡單將本日賽程一分為二,前半段是一路平坦,沒有夾雜爬坡或重要石板路段,但在85公里後,賽程開始起伏不斷,共有12座登山點等待著一眾好手們。巴林美利達小將因喬斯蒂(Jon Ander Insausti)加入突圍的行列,奮戰不懈的西班牙小將,後發追擊躋身領先集團,年僅24歲的他,正是擅長古典賽的新生代好手。

阿凱於穿越法蘭德斯賽前。

賽程步入中、後段,隨著一座座的爬坡襲來,兔群的優勢也逐漸遭到主集團削弱,加上集團歷經攻擊與瓦解的過程,領先的秒差已不復見。當因喬斯蒂回歸主集團之際,再有一批好手群起而上,組成一個新的領先集團。但成員不僅人數眾多,當中更暗藏好手的威脅,大團哪有放行的道理?拉成長長一條人龍,他們以高速牽制著兔群的腳步。

巴林美利達沒有加入這波15人名單當中,因此我們引領追擊的行列,由伊萬·加西亞·科爾蒂納(Ivan Garcia Cortina) 與盧卡·比貝爾尼克(Luka Pibernik)現身主集團前緣,為主將索尼·科爾布雷利(Sonny Colbrelli) 扮演火車頭,吹響反攻的號角。終點前30公里,領先群再有變化,整合成一個4人菁英小組,手中握有半分鐘的優勢,就此奠定勝基。最終由比利時地主車手伊芙·蘭帕特(Yves Lampaert)單飛進站,地主好手摘下本屆穿越法蘭德斯冠軍頭銜。

巴林美利達衝刺型好手博尼法齊奧。

賽後,帶隊的運動總監特里斯坦‧霍夫曼(Tristan Hoffman)認為,這場比賽不僅在於個人能力,在每一座爬坡前的卡位也相當重要。他也肯定因喬斯蒂的長距離突圍,完成車隊交付的任務,發揮讓其他隊伍做工的效果,表現值得肯定。也許正如科爾布雷利賽後說的:「是經驗的問題。」值得期待的是,主將感覺自身狀態仍相當不錯,他會把握接下來的兩役,積極為車隊爭取勝利。

而初回歐洲的阿凱,就感受到單日賽的強大火力,雖然心裡早有準備,但賽後的他仍坦言:「很不容易。」在本日賽程中,阿凱的身影也多次出現在主集團當中,被轉播鏡頭捕捉下來。本日惜未能完成全長203公里的賽段,奮戰的腳步止於160公里。結束穿越法蘭德斯,阿凱在3/24(五)、3/26(日)兩天,還有E3哈雷爾貝克賽(Record Bank E3 Harelbeke),以及根特-韋弗爾海姆(Gent-Wevelgem)兩場硬仗,這三場單日賽,均列席世界巡迴賽當中,強度之高不在話下,期待他能延續好身手,繼續在賽場上締造佳績。

穿越法蘭德斯賽段當中多達12座爬坡。

2017年穿越法蘭德斯成績

索尼·科爾布雷利(Sonny Colbrelli) 第53名
盧卡·比貝爾尼克(Luka Pibernik) 第56名
博魯特·博日奇(Borut Bozic) 第89名
伊萬·加西亞·科爾蒂納(Ivan Garcia Cortina) 第94名
尼科洛·博尼法齊奧(Niccolo Bonifazio) 第162名
馮俊凱 未完賽
約恩·安德爾·因喬斯蒂(Jon Ander Insausti) 未完賽
大衛·佩爾(David Per) 未完賽

本日領銜帶主將追擊的西班牙小將科爾蒂納。

資訊、圖片提供:巴林美利達車隊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編輯開箱實測:戶外運動咖必備的軍規級智慧運動手錶 Amazfit T-Rex 2

2022-08-15
配備館穿戴裝備馬拉松戶外運動跑步評測

平常習慣戴著智慧運動手錶上山下海的凹豆咖、跑者們一定會發現,近年運動手錶已漸漸遠離「一牌獨大」的時代,越來越多品牌進入台灣,除了在產品功能上突破革新、入手價格也越來越平價,外觀設計也越來越適合日常配戴。全球智慧型穿戴式裝置品牌 Amazfit 今夏推出軍規級智慧運動手錶 T-Rex 2,對於這個台灣人可能較陌生的品牌,運動星球編輯特別開箱實測,看這款錶對於跑者們的生活與訓練所需,是否能滿足到位!

編輯開箱實測:戶外運動咖必備的軍規級智慧運動手錶 Amazfit T-Rex 2
編輯開箱實測:戶外運動咖必備的軍規級智慧運動手錶 Amazfit T-Rex 2

開箱:從裡到外「強韌堅固」的鋼鐵型男

初見這支 Amazfit T-Rex 2 午夜黑款,從聚合物合金錶身就能感受到它通過 15 項美國軍用標準(MIL-STD 810G)的強韌與堅固,對於總是愛讓 3C 產品跳樓的編輯來說,使用時讓人備感安心(似乎誤解了它的用途)。而手錶整體造型俐落、輪廓感十足,通過金屬噴鍍工藝的霧黑邊框造型低調有質感又不失酷帥,彷彿是錶界的鋼鐵型男。

Amazfit T-Rex 2 午夜黑款開箱
Amazfit T-Rex 2 午夜黑款開箱

錶身除了午夜黑款,還有符合大自然色調的星耀黑、叢林綠、大地黃共 4 款色澤,錶盤則可以在設定功能中選擇自己喜歡的樣式、資訊呈現方式,自由搭配當下的穿著和環境需求。

Amazfit T-Rex 2 午夜黑款開箱,錶盤可以自行選擇樣式和資訊呈現方式
Amazfit T-Rex 2 午夜黑款開箱,錶盤可以自行選擇樣式和資訊呈現方式
AMAZFIT T-Rex 2軍規級智慧運動手錶(左起)叢林綠、大地黃、星耀黑、午夜黑
AMAZFIT T-Rex 2軍規級智慧運動手錶(左起)叢林綠、大地黃、星耀黑、午夜黑

當然,我們不能以貌取錶。在無法預期的戶外環境中,需要的是從裡到外的堅固韌性。Amazfit T-Rex 2 錶身細節與內部結構都經過強化處理,能在 70°C 高溫和最低 -30°C 低溫下正常運作,並且通過 240 小時濕熱測試及 96 小時鹽霧酸鹼測試 。不只溫度、濕度和酸鹼度,T-Rex 2 防水深度達 100 公尺,可承受飛濺、雪雨、游泳、浮淺和其它非高速水上運動,堅韌的內在不只能讓我們戴著它「上山下海」,更能從沙漠到雨林、極地。而對於「防水」的跑者們來說,戴著防水的 T-Rex 2 絕不用擔心訓練、比賽時的惡劣天氣。 

這款手錶讓人相當驚艷之處,是它有讓人放心的超長電池續航力。在正常使用下,充飽一次電後最多可使用 24 天,對於馬拉松、超馬、超級鐵人三項、長距離越野跑等長距離耐力運動,這款手錶的電力絕對能應付長時間的使用、讓你安心迎戰。

Amazfit T-Rex 2 讓我們戴著它上山下海,更能從沙漠到雨林、極地
Amazfit T-Rex 2 讓我們戴著它上山下海,更能從沙漠到雨林、極地

戶外跑步實測:快速精準定位、錶面資訊清晰

Amazfit T-Rex 2 搭載超過 150 種運動模式,支援戶外探索的全方位功能,而本篇以編輯最常從事的戶外運動—跑步作實測。每一次的跑步實測中,編輯都一手戴 Amazfit T-Rex 2,另一手固定戴同一支它牌跑錶來比對。

在河濱公園、一般公路等路線上,T-Rex 2 與它牌跑錶的里程計算幾近一致,在開跑前,GPS 通常不超過 5 秒就能快速定位,相當方便。在戶外練跑途中,最需要能看足夠清楚的錶面,T-Rex 2 搭載 1.39 英吋高清 AMOLED 顯示螢幕,無論戶外是大晴天或在黑夜中,都能透過觸碰錶面或是手腕搖動(可設定持續開啟螢幕,但會降低手錶續航時間),快速看到清晰的畫面。

無論在陽光直射下或是黑夜中運動,都能快速看到清晰錶面
無論在陽光直射下或是黑夜中運動,都能快速看到清晰錶面

田徑場實測:細膩專業的設定

前面提到 T-Rex 2 搭載超過 150 種運動模式,單就跑步、徒步相關的耐力運動,就包含戶外跑步、健走、跑步機、操場跑步、登山、戶外徒步、爬樓梯、鐵人三項等模式,可說是應有盡有。編輯嘗試在 400 公尺田徑場實測「操場跑步」模式,該模式配有操場距離(200 或 400公尺)、跑道(1-8 道)等精細的設定。不過,在實測中發現,像田徑場、廣場這類繞圈式路線,其里程計算相較於戶外跑步模式精準度尚待觀察,實際上操場某一跑道的里程 x 圈數所計算出的數字,與手錶數據有些微落差(平均跑 5000 公尺約落差 300 公尺,也就是約 6% 差距),這部分有待觀察。

另外,在間歇跑時需要的分段功能上,T-Rex 2 在分一段之後,時間紀錄僅提供總時間,沒有分段時間,所以如果要即時計算跑間休息時間、第二趟之後的單趟時間,就必須當下自行心算了。

「操場跑步」模式的設定
「操場跑步」模式的設定

總體而言,T-Rex 2 這款定位為全方位戶外運動的錶款,在訓練需求的專業度上也可看出有下功夫。在大多數運動模式中,都能即時監控如運動心率、移動距離、動作速度和消耗卡路里數等關鍵資料,幫助使用者追蹤並改善自身表現。

對於一般跑者而言,認真訓練所需的基本功能,這支全方位運動手錶也沒有少。如果你正在為了比賽或特定目標而吃課表,還能在各個運動項目的「運動輔助」選項中找到許多小幫手陪伴你!以跑步為例,可設定各類運動目標,如距離、持續時間或消耗卡路里;或以心率、距離、配速或步頻等指標設定運動提醒,當超過設定標準時將有聲音提示;還有虛擬配速員和步頻助手…等輔助功能,就算是獨自訓練,也像是有人陪著你跑完全程。

在各個運動項目的「運動輔助」選項,可找到許多小幫手陪伴你
在各個運動項目的「運動輔助」選項,可找到許多小幫手陪伴你

Amazfit T-Rex 2 已於 2022年 6月在台上市,共 4 款顏色,分別為星耀黑、叢林綠、午夜黑、大地黃,售價 NT$6995/支。產品規格如下,想更了解 Amazfit 請點此。

產品規格
產品規格

資料來源/Amazfit
攝影撰稿/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Canyon 發表環保高速氫氣動力概念自行車 Eco Speed

2016-05-25
低碳運動趨勢單車戶外運動配備館

Canyon 的 Eco Speed 概念車系是未來環保自行車的願景?它看起來絕對像是一台來自未來的自行車,用前衛古怪的造型將一個由一組氫燃料電池驅動的電動馬達、碟煞器和前後懸吊系統等等高科技組件包覆起來。但是,這真的會是一款我們在2025年會騎上路的自行車嗎?

Eco Speed 自行車的概念設計誕生於2014年。一位工業設計研究生亞歷山大·福斯特 (Alexander Forst) 自那時開始著手研究電動自行車設計的未來,並找到了 Canyon 來作為他將 Eco Speed 概念車計劃付諸實現的合作夥伴。

Eco Speed 是一款電動自行車,使用一款以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作為動力來源的電動機。這種未來科技藉由混合氫氣與氧氣來發電,並且,根據 Eco Speed 的簡介看來,將足以提供500瓦特的動力。

©Canyon

氫燃料電池技術是一種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能源科技之一。一些汽車公司現在正在測試它作為未來汽車動力來源的可能性,它的倡導者們大力宣揚這是一種低成本的、可持續的替代燃料來源。但,我們直到現在才看到這種技術運用在自行車上?

也許不是。早在2007年,一家中國公司已經首次推出一種以名為PHB的氫燃料電池作為動力來源的電動自行車。另外,在2014年,一群澳洲的研究人員成功地打造了一款「Hy-Cycle」電動自行車,它只需耗費僅僅價值2美元的氫氣,便可以行駛高達125公里的距離。

Eco Speed 自行車的設計將目前一些最新科技完美地整合起來。例如,它的碟煞直接連接到車輪的輻條。前方的車架上有一組所有零件全部整合包覆的「上下顛倒」的懸吊避震前叉。靈活的上管提供了更大的舒適度,讓我們聯想到1990年代的一些「Soft Ride」的越野車款造型。

Eco Speed 自行車看起來就像一台自行車和噴射戰鬥機的綜合體。它的手把已被符合空氣動力學設計的一組「翅膀」所取代。手把也裝置在一組油壓筒上,藉由按壓一個開關,可以因應不同的騎士的高度來輕鬆做調整。轉彎時,作為手把的「翅膀」並不轉動,只有兩邊末端的把手桿可以用來控制轉向。

如果這款單車在2025年上市銷售,你會下手買嗎?

Canyon 公司並不怕涉足於尖端技術。這家勇於想像的自行車製造商在過去的幾年裡大膽創新,並已經於去年發表了全避震、碟煞且可以連接智慧型手機上網的MRSC概念自行車,獲得一片好評與熱切期待,我們相信這些概念車款很快就能夠成為真實。
 

©Canyon
©Canyon
©Canyon
©Canyon
©Canyon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