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瑜伽
  • 重量訓練
  • 訓練動作
  • 上半身肌群
  • 跑步訓練
  • 核心訓練
  • 運動器材
  • 啞鈴
  • 跑步
  • 瑜伽動作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徒手訓練
  • 核心肌群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話題
瘦身
碳水化合物成癮檢核表你中了幾項?
疲勞喝能量飲
保健
喝能量飲料只是短暫提神?營養師警告6種特定族群必須謹慎
雷理莎
跑步
跑步是流在血液裡的執著 長跑女神雷理莎找回初衷力拚2024奧運積分
妙齡女慢跑1年仍體脂肪過高   醫師點出「錯誤關鍵」導致隱形肥胖
瘦身
妙齡女慢跑1年仍體脂肪過高 醫師點出「錯誤關鍵」導致隱形肥胖
  • 健身
  • 瑜伽
  • 重量訓練
  • 訓練動作
  • 上半身肌群
  • 跑步訓練
  • 核心訓練
  • 運動器材
  • 啞鈴
  • 跑步
  • 瑜伽動作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徒手訓練
  • 核心肌群
  • MORE
    話題
    創田徑鏈球大會紀錄 波蘭女將嚇一跳
    「76公尺85,波蘭鏈球選手在臺北田徑場留下世大運紀錄。」現場大會播報員興奮高喊,超過萬名觀眾齊聲歡呼,波蘭女子鏈球好手Malwina Kopron決賽第一擲,擲出76公尺85、打破大會紀錄,也是2017臺北世大運田徑賽,場上締造新紀錄的第一位選手。 「我覺得很棒,因為我自己都沒想到,真的很訝異、很意外,所以我第一擲丟完,我嘴巴張大了。」Malwina Kopron先是聽到歡呼聲,才知道自己超越德國名將Betty Heidler在2009年貝爾格勒世大運創下的75公尺83。 不久前她才在倫敦世錦賽拿下銅牌,「因為這面獎牌,我深信自己有能力在臺北世大運、有機會拿金牌,但真沒想到會破我自己最佳、甚至是大會紀錄,真的嚇一跳。」
    話題
    臺灣觀眾打造熱情賽道 地主女將摘半馬團體銅牌寫新頁
    每次有選手經過、場邊都大聲呼喊選手名字,嘶吼加油聲不絕於耳。臺北世大運半程馬拉松,27日一早觀眾熱情應援,幫助地主女將曹純玉、游雅君、陳宇璿和張芷瑄拚下團體銅牌,為中華臺北留下田徑史上、國際大賽第一面長跑獎牌。 「這面獎牌靠大家而來,就是大家加油,才有這機會撐著,因為大家都在加油,絕對不能放棄,真的沒有想到一早、這麼熱、還會有這麼多人,真的很謝謝大家。」曹純玉(Tsao Chun-Yu)跑出1小時19分05秒,位居第10名,為四位地主女將中最佳名次。
    話題
    地主棒球隊8局扣倒墨西哥   周一力拚第5名
    2017臺北世大運棒球賽,中華臺北隊27日在排名賽第3戰,再與墨西哥碰頭,地主隊投打發揮,陳明軒7局好投、林立開轟,兩隊打出火氣、三度板凳清空,中華隊以10比0、 8局扣倒墨西哥,28日將力拚第5名。
    話題
    心疼弟弟身體不適棄賽  李亞軒勇闖單打四強
    中華臺北網球隊26日在世大運男女單雙打、混雙,都有選手出賽,其中地主18歲小將李冠毅,面對前澳網青少年冠軍Roman Safiullin,首盤6-3拿下,但接著狀態卻開始下滑,竟一局未得失掉次盤。決勝盤,李冠毅身體不適,在局數5-5時決定退賽。
    話題
    日本棒球隊16支安打   8:1勝捷克登分組第一
    臺北世大運棒球賽事,26日進入4強賽第2天賽程。日本隊先發9人全員安打,全場共揮出16支安打蠶食比數,終場以8:1擊敗捷克隊,複賽戰績3勝、成為分組第1。
    話題
    痛宰高大俄羅斯   日本女籃飆速挺進金牌戰
    面對本屆世大運女籃身高最高的俄羅斯隊,日本女籃早有準備,全力飆速,26日終場以84:63、痛宰俄羅斯女籃,挺進金牌戰。俄羅斯女籃吞下本屆賽會首敗。
    話題
    跆拳道對打團體賽 中華臺北、塞爾維亞聯手攔胡韓國
    世大運跆拳道對打項目,26日展開最後的團體賽事。由於節奏較快,過程刺激,外隊比賽讓地主觀眾也看得大呼過癮。韓國男女團在四強雙雙落敗,其中男團敗仗,是地主中華臺北所賜。
    話題
    鄭兆村標槍一擲超越里約奧運 名列國際田總史上第12佳
    中華臺北選手鄭兆村26日晚間在臺北田徑場以91公尺36的驚人成績贏得臺北世大運男子標槍金牌,除了創下亞洲紀錄、全國紀錄及大會紀錄,更超越去年里約奧運金牌的90公尺30,名列史上第12佳成績,優異成績吸引國際田總(IAAF)目光,除了以專文報導,還放上該協會網站首頁。
    話題
    日本競走新星助陣 奪下田徑雙金
    日本競走新星、山西利和(Toshikazu Yamanishi)進終點前從容不迫、微笑振臂,他以1小時27分30秒贏得臺北世大運男子20公里競走金牌,加上隊友相挺、收下競走團體金牌,一口氣為日本隊在田徑項目奪下雙金。 「能獲勝真的很意外,因為一來臺灣的天氣,太陽很大、很熱,另一方面,同場有許多出色的好手、實力堅強,但很可能因為他們有人剛參加完世錦賽,所以影響到狀況,我才有機會獲勝,相當幸運。」21歲山西利和(Toshikazu Yamanishi)由於年輕、成績出色,被列為主要栽培選手。
    話題
    師徒彼此信任 地主楊合貞奪5金1銅
    儘管教練吳炯助曾遭受質疑,但中華臺北滑輪溜冰女將楊合貞(Yang Ho-Chen)總對他信任無疑,兩人攜手在臺北世大運收下5金1銅,彼此的師徒情誼比獎牌更加可貴。楊合貞說:「沒有教練,就沒有現在的我。」 今年臺北世大運首度將滑輪溜冰列入競賽種類,其中男女子馬拉松項目,是全球綜合賽會頭一遭;26日楊合貞以1小時27分43秒622摘金,寫下歷史紀錄。 楊合貞表示,賽前沒預期要拿幾面金牌,只希望把最佳實力展現出來,感謝背後許多人默默幫助,也謝謝教練的支持與栽培。 楊合貞自國小二年級時加入學校的滑輪溜冰社團,當時吳炯助就是社團指導老師,兩人就此結下師徒情緣,一走就是16年。 這些日子以來,吳炯助陪楊合貞四處征戰、經歷大小戰役,也曾在楊合貞面臨低潮時遭受懷疑,但兩人的師徒情誼從未改變,彼此信任才有今日成就。
    話題
    烏克蘭女將摘競走金牌 中國隊團體銀牌
    儘管一早7點就鳴槍、但臺北市仁愛路賽道高溫依舊超過攝氏30度,考驗臺北世大運20公里競走女子選手,最終由烏克蘭好手Inna Kashyna從中段8公里後一路領先,以1小時39分44秒摘金。 「兩年前光州世大運、天氣也很熱,但這裡真的太熱了。去年在里約,我記得也熱,但也沒像這裡這麼濕熱。」25歲Inna Kashyna去年代表烏克蘭征戰里約奧運,收下第21名,兩週前在倫敦世錦賽則拿下第20名。 累積國際賽經驗,來到本屆世大運,她坦言,賽前看完眾家選手的參考成績後,吃下定心丸,「我個人最佳成績是1小時30分左右,是全部人裡最好的,因此充滿信心,我想盡量維持自己水準就好,很幸運、很開心我辦到了,這是屬於我的日子。」
    話題
    高爾夫地主女子隊搶金 男子隊坐三望二搶第一
    世大運高爾夫賽,中華臺北女子個人賽與團體賽均暫居第二,27日最後一回合決賽目標搶金;中華男子隊個人賽與團體賽均暫列第三,落後桿數分別是7桿與8桿,最後一回合要打出很好成績,才有機會奪金,目前態勢是坐三望二搶第一。
    話題
    91公尺36創亞洲標槍紀錄 鄭兆村驚天一擲摘金
    標槍拋物線劃過臺北田徑場天空,將近滿場的上萬民眾站起來,中華臺北選手鄭兆村(Cheng Chao-Tsun)等待最後一擲成績出現,但他很有自信跳躍振臂,「91公尺36,鄭兆村......」大會播報員聲音被地主觀眾、狂喜聲浪掩蓋。鄭兆村創下亞洲紀錄、全國紀錄及大會紀錄,贏得臺北世大運男子標槍金牌。
    話題
    澳洲女籃擊敗地主隊   挺進金牌戰
    中華臺北女籃隊進軍闊別4年的世大運女籃四強賽,26日獲得臺北小巨蛋滿場球迷奧援,但對手澳洲隊,在196公分長人Lauren Scherf全場21分、17籃板的帶領下,以79比74獲勝,澳洲女籃挺進金牌戰。
    話題
    地主棒球隊五局扣倒俄羅斯   無緣金牌力拼第五名
    中華棒球隊在今年臺北世大運無緣4強,衛冕金牌夢碎,但全隊仍全力爭取第5名。26日在5到8名排名賽第2戰碰上俄羅斯,19歲的江國豪完投5局飆9次三振,打線也火力全開,最終中華隊提前在5局、以15:0扣倒對手。
    • 上一頁
    • 1
    • …
    • 127
    • 128
    • 129
    • 130
    • 131
    • 132
    • 133
    • 134
    • 135
    • …
    • 212
    • 下一頁
    第131頁/共212頁
    • 健身
    • 瑜伽
    • 重量訓練
    • 訓練動作
    • 上半身肌群
    • 跑步訓練
    • 核心訓練
    • 運動器材
    • 啞鈴
    • 跑步
    • 瑜伽動作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徒手訓練
    • 核心肌群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