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
運動媒體新創公司「球學」獲種子輪投資
﹝9 月 12 日台北訊﹞球學(CX),一間立足台灣台北的運動媒體新創公司,在今天宣布獲得種子輪投資的好消息,而該筆資金將用來推動「讓運動成為教育的一環」的公司使命。 球學創辦人兼執行長、前哈佛大學傑出美式足球員何凱成表示:「我們深信,運動是幫助年輕世代形塑個人品格、價值觀與領袖特質的催化劑,而也正是我們想讓運動成為教育一環的原因。」 他也提到:「球學將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來改變亞洲文化認為運動與教育需要分開的傳統思維, 讓運動更容易與教育體系相結合。」 在亞洲地區,有越來越多人將運動視為整體經濟發展的動能。舉例來說,目前運動產業是中國最 有活力的產業之一。根據中國的國家體育總局統計,二零一五年時,運動產業與其附加產值粗估達到四千億人民幣 (約六百億美金),即便近年來中國的運動產業經歷兩位數字的大幅成長,但其對 GDP 的貢獻仍未達百分之一,和美國占 GDP 近百分之三相比,從數據顯示,中國的運動產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球學的商業計畫目前專注於運動賽事內容開發與數據分析,將獨家的運動內容發送至不同地區轉播,何凱成說:「為了讓學生運動員、教練與教育工作者更容易把運動融入教育體系,我們正在開發球員數據與分析工具,也希望透過互聯網帶給社會大眾令人興奮的賽事內容。」而這些核心元素都將在接下來由球學主辦的「2016 球學邀請賽 CX Invitational」中呈現,活動將邀請來自各城市的頂尖球隊,同時,球學也將全程轉播,讓全世界的觀眾都能看見這群頂尖運動員的精采表現。 何凱成的個人故事是球學使命的靈感來源,十三歲父親過世之後,何凱成在幾乎不會說英文的情況下,從台灣被姑姑與姑丈收養到美國同住,在喬治亞州美式足球是非常神聖不可侵犯的,他透過高中時期優異的運動表現,爭取到哈佛大學打美式足球的機會。在哈佛,何凱成是一個生涯跑陣碼數達到 1731 碼,並累積十二次達陣得分的明星跑鋒。關於何凱成的個人故事,可以參考 《商業內幕》文章:「前哈佛美式足球員想在中國將高中運動發揚光大」 或《蘋果日報》文章:「一位哈佛高材生教你勇氣的力量」。 球學的種子輪資金來自支持其使命的個人與機構,現階段的投資人包括阿里巴巴執行副主席蔡崇信、台灣籃球名人陳建州、好事多亞洲區副總裁張嗣漢、富邦育樂股份有限公司蔡承儒、威盛電 子股份有限公司陳主望、展逸國際行銷有限公司張憲銘、慧康生活科技鄧居義與比特記號的尚恩 (Sean Moss-Pultz)。 一九八零年代曾在耶魯大學打袋棍球的蔡崇信表示:「能有機會成為這個使命的一部份並支持何凱成是一種恩典,因為從生活的各個面向,我們都在尋找能挺身而出並接下責任的領導者,我也曾見證過年輕人如何透過運動,學習到團隊合作、謙卑、誠實與堅持的價值觀,進而建立個人的品格。」 球學的概念是由台灣台北 Big Family 家教會的五位成員所共同推動,執行長何凱成與一群有相同 理念的成員,秉持著「品格是透過運動建立,而運動是每一位年輕人教育的一環」的信念,在何凱成自己的公寓成立了公司。 公司命名「球學」字面上是「球」與「學」,象徵體育與教育的結合,它是「求學」的同音異義 詞,「追求學問」。創始團隊相信這是最適合公司的名字,因為其使命是「讓運動成為教育的一 環」,「球學」是由台灣台北 Big Family 家教會的陳信生牧師所命名。
趨勢
台灣的各項運動,都到了需要徹底翻過一次,整體改造的時候了!
今天有兩家媒體來電想採訪我對謝淑薇「不再接受國家隊徵召」事件的看法,再加上有不少朋友私訊詢問,就讓我統一來說說我的看法吧! 首先,對於整件事情的演變,我第一個最深的感受,是遺憾! 我和淑薇不熟,只有幾面之緣,但依照常理判斷,選擇在奧運這樣的大賽前,宣布放棄代表國家隊的權利,所要承受的壓力與要付出的代價,相信我,絕對不是在電腦面前打字的我們可以想像的! 所以,不管淑薇背後的原因是什麼,要讓一個過去一年多拼了命拿到奧運女單參賽權的選手決定放棄代表國家,這肯定是個很沈痛的理由! 至於原因?有人說是為了錢,有人說是為了和其他選手對抗,有人說是為了和協會對抗;我想,這永遠沒有人搞得清楚,甚至,可能複雜地連淑薇本人都不見得有辦法理得清楚。 事實上,不管淑薇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如果我們的體制中已經有嚴謹的制度、一個可受公評的制度,以上這些原因,今天都沒有任何討論的必要性! 再來,我想談談制度! 以台灣的網球運動發展狀態,目前幾位知名的國手,很多都是從小受家長啟蒙,而當中有不少家長甚至迄今仍擔任著教練的工作,原因很多,可能是無法找到信任的教練,或是因為這樣不用負擔昂貴的教練費,不管如何,家長能夠把孩子帶到成為職業選手,並且打入四大賽,不管家長有沒有選手和教練的相關經驗,我們都應該報以很高的尊重! 雖然,教練家長帶職業賽事沒有任何問題,但帶國家隊,問題就開始複雜了!我們將心比心,如果自己的孩子打入亞奧運,我們自己當教練,誰能保證不會對自已的孩子多關照點?而若一般選手與子女選手同時出場比賽,究竟要關注哪一場? 目前,網協的教練遴選標準,以選手的成績為主,不管是哪一個版本,都是由排名較高的選手優先決定由誰來擔任主教練,但現在問題來了,所謂的「排名較高」,究竟是依據單打排名?還是雙打排名? 時常關注網球運動的朋友都知道,國際網壇對於單打和雙打選手的對待,不管從獎金、贊助金與場次的安排,都有非常明顯的差別;也就是,單打比雙打重要的多。我們再來看一下台灣,尤其是代表國家的亞奧運,台灣奧會和體育署所在乎的,則是哪個項目比較有機會奪牌。對台灣的選手來說,雙打奪牌的機會,看似比單打高,因此,爭端自然發生! 舉個例子來說,2008年北京奧運,當時因為詹莊組合在 2007 年奪下兩個大滿貫雙打亞軍,所以當年的教練或是國家資源,幾乎都賭在詹莊組合,但偏偏,盧彥勳在男單第一輪就擊敗了當年世界排名第六的 Andy Murry,闖進的輪次更甚於詹莊組合;然而,諷刺的是,當時引起國際媒體矚目的盧彥勳,竟完全沒有被安排正式教練。 那年奧運結束,我就寫了一篇文章,台灣需要長期的國家隊教練制度,男隊和女隊都需要,這是目前世界各國的趨勢,然而,八年過去了,這個制度還是沒建立,這段日子以來,每當我看到媒體討論謝淑薇事件,我都想,為何沒人深度地探討國家隊教練制度面的問題? 最後,我想說的是,不只是網球,台灣的各項運動,都到了需要徹底翻過一次,整體改造的時候了! 從教育制度、體育班制度,運動員不用讀書的荒謬,到國家隊選手和教練選拔,每一次亞奧運,都要吵一次,這難道只是個人的問題? 沒有嚴謹的制度,台灣的運動產業不會成氣候,沒有徹底改革的決心,繼續讓目前檯面上這些人掌握資源,不參考國際上最新的發展趨勢、不融入新血,台灣的運動選手及運動產業,只能自求多福! 一支 iPhone 的產出,需要超凡的品牌設計團隊和嚴格管理的精密代工廠。台灣一直沒有完整的體育政策、沒有「運動產業」產業政策、沒有好的教練團隊、國家隊教練制度,卻在期望台灣可以出世界級的運動選手?這都是假的。因為,奇蹟,不會重複發生! (本文作者為台灣運動產業協會理事長、蓬勃運動事業執行長)